-
近20年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及新方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20年中药复方专利干预DN的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专利平台治疗DN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统计;利用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 26.0软件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采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核心药物共现复杂网络,并展现潜力新方新药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中药复方专利261项,包含中药438味,高频中药有黄芪、生地黄、丹参、枸杞子等,药物类别以补虚药为主,性味以寒、甘居多,归经多属肝、肾经。常用药对有灵芝-生地黄等,常用角药有三七-当归-灵芝等。聚类药物有“三七、灵芝、当归、芡实、生地黄、枸杞子”等7组,潜力药物有“凌霄花-宽筋藤-刺楸树根-毛蜂子-黑阳参-柠条-泽泻实-断节参”等5组,通过拓扑属性分析筛选得到治疗DN的核心新方。结论: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DN基于本病本虚标实的病机,多运用益气健脾、滋阴补肾、活血化瘀等治法提高临床疗效,可为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创七步流程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创七步流程健康管理模式在住院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干预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2—12月入住南京江北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一诊断为高血压患者236例作为研究对象。自制高血压七步流程健康宣教管理表,第一步:患者入院,责任护士测量血压、心率、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MI);评估患者生活方式,了解患者是否知晓超重、肥胖和血压关系。第二步:询问患者是否知晓高血压表现及危害。第三步:询问患者此次入院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花耳鸣、呼吸困难、心悸胸闷等。第四步:询问患者服药情况,是否监测血压,血压控制情况。第五步:针对每位患者存在的具体问题给予健康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服药指导等。第六步: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家庭血压监测。第七步:出院前责任护士对健康教育给予评价,了解患者掌握情况。每天干预,每周5~7天中等强度锻炼。结果:通过健康管理,患者对高血压症状及危害知晓率由41.10%(97/236)提高至94.92%(224/236),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知晓率由57.20%(135/236)、40.68%(96/236)提高至86.02%(203/236)、83.05%(196/236),药物治疗知晓率由38.98%(92/236)提高至75.85%(179/236),家庭血压监测知晓率由28.81%(68/236)提高至80.08%(189/236)。实施健康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86.19、48.19、89.80、65.59、125.07,均 P < 0.05)。 结论:七步流程健康管理模式,从问题到方法,最后到结果,环环相扣,简单易行,护士操作方便,患者易于理解,面对面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是后续高血压患者“三率”提高必不可少的前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滋肾健脾化瘀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干预机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滋肾健脾化瘀片(山萸肉、三七、黄芪、葛根、鸡血藤、生地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1)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滋肾健脾化瘀片的有效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蛋白.利用GeneCards、OMIM及TTD数据库检索DR疾病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 平台对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DR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共同靶点),即为滋肾健脾化瘀片治疗DR的潜在作用靶点.构建"中药-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筛选出滋肾健脾化瘀片治疗DR的关键活性成分.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取PPI网络关系,并筛选出核心靶点.运用Metascape平台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关键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通过Autodock 4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2)制备滋肾健脾化瘀片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将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随机分成 5 组:对照组(低糖DMEM培养基+10%空白血清)、高糖组(高糖DMEM培养基+10%空白血清)及滋肾健脾化瘀片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高糖DMEM培养基+10%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培养 48 h 后进行检测.采用 CCK-8 法检测 HRmECs 细胞增殖活性;RT-qPCR 法检测HRmECs细胞中IL-1β、AKT1、VEGFA、TP5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共筛选出滋肾健脾化瘀片治疗DR的潜在作用靶点(共同靶点)74 个;9 个关键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芒柄花黄素、毛地黄黄酮、β谷甾醇、山柰酚、毛蕊异黄酮、γ-氨基丁酸、豆甾醇、异鼠李亭;12 个核心靶点:IL-1β、PPARG、NOS3、CXCL8、IL-6、AKT1、TNF、INS、EGF、VEGFA、TP53、PTGS2.GO功能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核心靶点主要参与了炎症反应、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控、细胞迁移等生物过程,以及 NF-κB 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HIF-1 通路、TNF通路、PI3K-AKT通路等.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好的结合亲和力.(2)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HRmECs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VEGFA、TP53、IL-1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AK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高糖组比较,滋肾健脾化瘀片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的HRmECs细胞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含药血清高剂量组细胞的VEGFA、TP53、IL-1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而 AK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滋肾健脾化瘀片可能通过槲皮素、山柰酚、毛地黄黄酮等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IL-1β、IL-6、VEGFA等核心靶点,以及NF-κB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等关键通路,从而发挥对DR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陈康清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陈康清老师认为,脾肾虚致泄为慢性结肠炎主要病机.陈老师运用"态靶辨治"理论治疗慢性结肠炎,将慢性结肠炎分为炎症期、炎积癥瘕期、康复期三个阶段,将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分为"郁火态、湿热态、癌毒态、阴火态"四种状态,辨证分为八种证型: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寒热错杂)等.炎症期以"湿热态""郁火态"为纲,辨证为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脏连丸为靶方;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治法为疏肝解郁,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柴胡疏肝散为靶方;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治法为疏肝化瘀,健脾化湿,通降肠腑,以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为靶方等.炎积癥瘕期以"癌毒态"为纲,如辨证为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治法为温阳健脾,散寒祛浊,以附子理中丸为靶方;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理气行滞,以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为靶方;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治法为平调阴阳,化瘀理气行滞,以乌梅丸或半夏泻心汤合蛰虫丸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气机虚弱加之有形之邪的复合态,如遇蒹加毒痰癌态,可加"半边莲配伍七叶一枝花""蒲公英配伍山慈菇"药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痰瘀毒积态,选用"三棱配伍莪术、胆南星""血竭配伍白附子"药对活血化瘀,化痰散郁.康复期以"阴火态"为纲,如辨证为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治法为温肾健脾,散寒祛毒,利水消肿,以归脾汤、实脾饮为靶方;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治法为补中益气,升阳祛毒,以补中益气汤、八珍汤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功能虚弱,病邪渐除,根据临床症状及靶方加相应靶药,如遇蒹加气虚乏力,选用红参、西洋参等;如蒹加气滞食积选用调理气机之枳壳、陈皮、青皮等,消导开胃之薏苡仁、炒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等.陈老师还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病因靶药、症靶药、标靶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医药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存在不足之处,中医药治疗PVR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中、西医对PVR的认识,并整理归纳已被证实具有防治效果的中药单体及复方制剂的相关文献,发现PVR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为中医药在PVR治疗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藏红花酸、三七总皂苷、青蒿琥酯等中药单体以及活血散结方、散血明目片、大黄蛰虫丸等中药复方制剂能通过多条信号通路,抑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等生物学进程,进而起到防治PVR的作用.这些研究为中医药防治PVR提供科学依据,提示中医药治疗PVR具有潜力和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专利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专利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处方优化及更多的专利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http://epub.cnipa.gov.cn)建库至2023年7月10日中关于中药干预DR的专利.采用R语言中的itemFrequency函数、Apriori算法、hclusts包进行使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通过可视化包arulesViz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最后通过Cytoscape挖掘核心处方.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中药专利复方96个,涉及253味中药.(2)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29味,排名前5位的中药为生地黄(54次,21.34%)、三七(44次,17.39%)、黄芪(43次,16.99%)、当归(41次,16.20%)、枸杞子(36次,14.22%).(3)中药属性:四气以寒性(101次,40.00%)最多,五味以甘味(104次,41.12%)最多,归经以肝经(89次,35.17%)最多.(4)中药关联分析:相关性最高的前5位药对是菟丝子-车前子、决明子-茺蔚子、灵芝-蕤仁、密蒙花-黄连、决明子-青葙子.(5)聚类分析:得出5组聚类中药.第I类祛风散热、养肝明目;第II类滋阴清热;第III类补肝益肾明目;第IV类活血化瘀;第V类补气养阴、活血通络.(6)核心中药处方:共挖掘到1个核心处方,即山药、枸杞子、黄芪、生地黄、石斛、甘草、菟丝子、麦冬.结论 中药治疗DR基本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多选用活血化瘀及补虚类中药,根据兼症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配合治疗,新处方可用于疾病各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三七花中1个新的多烯炔型大环内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65%乙醇水热回流提取,石油醚、醋酸乙酯与正丁醇萃取,运用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20、硅胶、MCI gel CHP 20P、Sephadex LH-20 等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肿瘤细胞毒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 从三七花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 11 个化合物,包括大环内酯类 1 个、酚酸类 2 个、木脂素类 3 个、黄酮类 5 个,分别鉴定为(11Z,10R,17R)-17-乙烯基-10-羟基氧杂环十七烷-11-烯-13,15-二炔-2-酮(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2)、3-O-对香豆酰基奎宁酸(3)、(-)-芝麻素(4)、2-甲氧基芝麻素(5)、ecbolin B(6)、槲皮素(7)、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9)、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10)、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11).结论 化合物 1 为新的多烯炔型大环内酯,命名为三七花大环内酯.化合物2~6、8 为首次从人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2~9 为首次从三七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4 对白血病HL-60 细胞的体外肿瘤生长具有弱的抑制作用.化合物 7~10 表现出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对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癌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提供临床借鉴.方法 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网站中治疗胃癌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22统计药物频数、以Apri-ori关联规则建模分析,通过Cytoscape 3.7.1构建中药核心复杂网络,IBM SPSS Statistics 26.0对核心网络所涉及的药物作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自建库至2022年4月15日治疗胃癌的中药复方共307个,涉及药味855味,高频中药有甘草(102次,33.22%)、白花蛇舌草(89次,28.99%)、黄芪(89次,28.99%)、白术(82次,26.71%)等.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中药性味以温、苦居多,归经多属肝、肺、胃、脾经.常用药对有白术-甘草(支持度26.71%,置信度62.20%)等,角药组合有黄芪-甘草-白术(支持度13.68%,置信度66.67%)、白花蛇舌草-甘草-黄芪(支持度13.68%,置信度64.29%)等.网络聚类得到4类常用中药:当归、白芍、麦冬、黄芪、党参、木香、砂仁、香附、甘草、白术、茯苓、陈皮;延胡索、三七、仙鹤草;半夏、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丹参、鸡内金;莪术、薏苡仁、猕猴梨根.结论 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胃癌重视健脾扶正,辨证施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等法,符合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梳理了国家专利复方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并为新药开发奠定了前期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 筛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1日期间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DR的中药复方专利,将药物组成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软件的数据挖掘板块对药物的应用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学软件对中药复方中的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76首,涉及中药175味,使用频次排名依次为黄芪、丹参、枸杞子、生地黄、三七、山药、葛根、菊花等.涉及药物药性以微寒、寒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所得药对主要有4类,分别为益气活血类、滋补肝肾类、活血化瘀类和益气养阴类.聚类分析得到治疗DR的类方有"枸杞子、菟丝子、菊花、车前子、川芎、密蒙花、女贞子""当归、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白术"等.结论 中药复方治疗DR强调标本兼治,注重肝脾肾同调,气血水并治,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佐以利水渗湿、凉血止血治法,常用当归补血汤、增液汤、二至丸、驻景丸、杞菊地黄丸、四物五子丸、五苓散、生蒲黄汤等方剂加减,可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联合经皮定向离子导入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腰椎功能、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分析恒古骨伤愈合剂(主要成分为陈皮、红花、三七、杜仲、人参、洋金花、黄芪、钻地风、鳖甲等)口服联合经皮定向离子导入(简称透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腰椎功能、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2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口服组31例和联合组3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口服治疗,口服组给予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治疗,联合组给予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联合透药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 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和口服组各失访2例,联合组无失访病例,最终对照组和口服组各29例、联合组30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2)治疗后,3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和腰椎功能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联合组对疼痛VAS评分和腰椎功能JOA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口服组(P<0.05),而对照组与口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口服组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MMP-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MMP-3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口服组、联合组对血清MMP-3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口服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能够有效减轻LDH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椎活动功能,同时可有效降低血清TNF-α、MMP-3水平,其中以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联合透药治疗的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