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睑松弛整形术中上睑提肌一过性肌无力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常规上睑松弛整形术中出现眼裂宽度减小是较为少见的现象。2021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例上睑皮肤松弛的患者术中出现上睑提肌一过性肌无力。患者女,45岁,在上睑松弛整形术中注射局部麻醉药物(1%利多卡因+1/10万肾上腺素)后15 min,右眼裂宽度减小,患者自诉右眼睁眼无力,遂暂停手术,静待15 min,见右眼裂宽度较前增大,患者诉睁眼较前有力。考虑为局部麻醉药物致使上睑提肌一过性肌无力,遂按术前设计方案继续进行手术。术毕患者坐位时双侧眼裂宽度基本一致。术后1周复诊,双眼形态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上睑松弛矫正同期行眉间降肌部分切除、自体真皮填充治疗眉间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上睑松弛矫正同期行眉间降肌部分切除、自体真皮填充治疗眉间纹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整形外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上睑皮肤松弛伴有明显眉间动、静态皱纹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通过眉下切口或重睑术矫正上睑松弛,同期行眉间降肌(皱眉肌、降眉肌、降眉间肌、内侧眼轮匝肌)部分切除,将切除的上睑皮肤组织去表皮制成真皮条或真皮块,填充于眉间真皮下矫正眉间纹。术后对患者眉间皱纹动、静态改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共纳入16例患者,男2例,女14例,年龄37~57岁,平均47.3岁。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4~13个月,上睑皮肤松弛均得到较好的矫正,眉间动、静态纹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对效果均较满意。其中1例患者术后眉间有针眼样凹陷性瘢痕,未予处理;1例眉间有轻微隆起,术后6个月予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后改善;2例眉间轻度低平,未予处理;2例额眉间皮肤感觉麻木,在3个月后逐渐自行改善。结论:上睑松弛矫正同期切除部分眉间降肌,并以自体真皮填充眉间纹,可有效改善眼周老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眉上与眉下联合切口上睑提升术改善上睑皮肤松弛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上睑皮肤松弛患者行眉上与眉下联合切口上睑提升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美莱医疗美容医院美容外科收集上睑皮肤松弛患者90例,男21例、女69例,年龄45~70(55.3±6.3)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眉上切口组(28例)、眉下切口组(22例)、联合切口组(40例)。比较3组眉峰点垂直线上睑缘至眉毛距离(distance between upper eyelid and eyebrows, DEE)、睑裂高度经瞳孔上下睑缘间距离(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HPF)、眉毛至发际线距离(distance between eyebrows and hairline, DEH)、Lemperle评分、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术后并发症。结果:联合切口组术后恢复时间(39.38±6.53) d、消肿时间(9.18±2.07) d均大于眉上切口组[(30.14±5.37)、(7.43±2.85) d]、眉下切口组[(31.64±5.10)、(7.59±2.48) d]( t=6.16、2.93、4.81、2.68,均 P<0.05)。治疗6个月后,3组HPF均上升,DEH均下降,且联合切口组变化程度更明显( t=2.86、6.14、2.86、5.86,均 P<0.05)。眉上切口组患者Lemperle评分为(1.50±0.51)分,眉下切口组为(1.50±0.51)分,联合切口组为(1.05±0.22)分;联合切口组Lemperle评分小于眉上切口组、眉下切口组( P<0.05)。联合切口组患者与第三方医师VAS评分均大于眉上切口组、眉下切口组( F患者=9.44, F第三方=9.29,均 P<0.05)。 结论: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患者,眉上与眉下联合切口上睑提升术更能改善松弛状态,减少皱纹,提升手术效果,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泪点并置综合征诊治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泪点并置综合征指同一只眼的上下泪点在瞬目的整个过程中均保持贴合(并置),导致泪液引流障碍的一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溢泪,以及内侧上睑下垂伴脂肪脱垂、下睑松弛、泪点并置三联征。本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至今尚未被国内的眼科医师广泛重识。上下泪点并置而导致机械性阻塞、眼睑及外眦韧带松弛导致泪泵功能障碍,二者的作用导致功能性溢泪。近年来,泪点并置综合征的诊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扼要综述了泪点并置综合征的病因和致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以及前景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剪刀式切口去皮术提升眉、睑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探讨剪刀式切口去皮术在眉、睑提升的效果。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威海市立医院医疗美容科对眉睑松弛下垂的52例患者(男7例,女45例,年龄45~65岁,平均52.5岁)实施剪刀式切口去皮术,重新调整眉部形态,改善上睑松垂。5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术后6个月随访,全部患者眉毛形态、位置保持在比较理想状态;患者对眉形、重睑线宽度、外眼角提升度、鱼尾纹减轻情况满意度高。剪刀式切口去皮术用药提升眉、睑时,手术风险低、效果明显、易被患者接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改良眼轮匝肌蒂皮瓣联合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修复较大睑黄瘤术后缺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眼轮匝肌蒂皮瓣联合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一期修复较大睑黄瘤切除术后上睑前层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上睑较大睑黄瘤患者14例共23只眼,年龄41~68岁,平均52岁。根据睑黄瘤位置和上睑皮肤松弛情况设计2条重睑线,以标记拟切除组织。彻底切除睑黄瘤,根据缺损大小,将拟切除组织设计成以上方眼轮匝肌为蒂的皮瓣,推进修复缺损,最后行重睑成形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4例23只眼皮瓣均成活,均获3~24个月随访,见皮瓣色泽、质地正常,无明显臃肿,术区切口瘢痕不明显,重睑形态自然,效果满意。无一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利用上睑松弛组织设计以上方眼轮匝肌为蒂的改良皮瓣联合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进行修复,可修复上睑较大睑黄瘤切除后的眼睑前层缺损,操作简便、成活率高,在确切去除病灶、减少复发的同时,改善眼睛形态、避免皮瓣术后臃肿等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改良眉下切口提升术改善上睑皮肤松弛状态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改良眉下切口提升术改善上睑皮肤松弛状态的临床效果,探讨适应证。方法:2019年3-10月,黄寺整形亚运村门诊为32例(年龄43~68岁,平均53.62岁)女性患者行眉下切口改良提升术。结果:32例患者在眉下切口的提升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上睑松弛下垂的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前有重睑线的患者重睑线重新显现,上睑呈现年轻化状态,无切口愈合不良及感染,无切口瘢痕及脱眉等手术并发症,且眉毛外形较术前均无明显改变,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改良眉下切口提升术术后眉弓饱满,眉毛形态以及眉眼间距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多个微切口联合连续埋线法在上睑皮肤松弛重睑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多个微切口联合连续埋线法在伴有轻中度上睑皮肤松弛的重睑术的效果。方法:2008年5月至2019年2月,重庆星艺美整形美容门诊部对伴有轻中度上睑皮肤松弛的美容就医者行微切口联合连续埋线法重睑术1 161例,男13例,女1 148例,年龄25~50岁,均为首次行重睑术,正常单睑或重睑线窄要求加宽,无上睑下垂,皮肤松弛<4 mm。在上睑设计线上做4~5个2 mm小切口,通过小切口切取适量的眼轮匝肌及眶隔脂肪,行连续埋线将皮肤与上睑提肌腱膜粘连固定,小切口无需缝合,随访3个月至5年。结果:1 161例切口均愈合良好。23例进行了2次手术,其中8例因重睑线变浅或消失,5例重睑偏窄,要求加宽,10例双侧重睑不对称;其余1 138例表示对重睑外观满意,平视重睑弧度自然,闭眼上睑皮肤平整、无明显凹陷,无明显瘢痕,远期效果均满意。结论:多个微切口联合连续埋线法形成的重睑外形美观、自然,闭眼时平整无痕,效果稳定持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眉下切口提眉术中眼轮匝肌瓣填充矫正上睑凹陷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眉下切口提眉术中,采用中央下蒂法眼轮匝肌瓣折叠填充矫正上睑凹陷的效果。方法: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上睑皮肤松弛伴凹陷的女性患者39例,年龄36~63(47.1±6.3)岁。提眉术中保留皮肤切除区域眼轮匝肌,并形成以切口下缘中央部为蒂的肌瓣,向深面反折填充于眶隔前间隙,术后6个月采用Park法分级标准比较手术前后效果,并分别由医师和患者按全球审美改善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单侧上睑血肿,局部针刺抽吸后愈合。2例患者出现单侧切口单发硬结,随访6个月逐渐消失。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39例患者均随访6~12个月,术后6个月全球审美改善量表评分显示,医师(4.12±0.95)分、患者(3.82±1.27)分;Park法评估显示术后上睑凹陷矫正程度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7.72, P<0.001)。 结论:眉下切口提眉术中用中央下蒂法眼轮匝肌瓣折叠填充能在矫正上睑皮肤松弛的同时较好地改善患者上睑凹陷,该术式能充分利用局部组织,简单易行,效果确切持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眉间斧形皮瓣修复内眦及其邻近皮肤缺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眉间斧形皮瓣修复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浙江绍兴第二医院整形美容科共收治5例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皮肤肿瘤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48~61岁。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大小为0.9 cm× 0.8 cm~2.0 cm×1.8 cm。根据缺损修复的需要,于眉间区域设计并切取斧形皮瓣,根据血供情况,皮瓣蒂部宽度与斧刃长的比例为1∶ 3~1∶ 2,将内眦动脉于内眦角处的穿支血管包含在蒂部时,蒂宽可进一步缩窄。旋转推进斧形皮瓣修复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皮肤缺损。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本组5例眉间斧形皮瓣均顺利成活,修复内眦部皮肤缺损3例,蒂宽为皮瓣长的1/2;修复内眦旁鼻根部皮肤缺损2例,蒂宽为皮瓣长的1/3。皮瓣面积为1.8 cm×1.0 cm~4.0 cm×2.0 cm。术后皮瓣成活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短期内两眉间距均有一定缩窄。随访2~2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较好,切口瘢痕纤细、平坦,对于修复内眦部病例,皮瓣的上睑部分略厚,其余病例皮瓣厚薄适中。两眉间距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皮肤逐步松弛而获得较大改善,所有患者皮肤肿瘤均无复发。医患双方对手术效果均很满意。结论:眉间斧形皮瓣的质地、色泽和厚度与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较为接近,血供可靠,简单易行,是修复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