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呕吐致食管破裂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自发性食管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是胸外科一种少见的急症,多因饮酒或暴饮暴食后呕吐引起,妊娠呕吐导致食管破裂的病例罕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31岁女性患者,因妊娠呕吐导致上腹痛就诊,先在外院未能确诊,转入我院后诊断为食管破裂,经胸腔闭式引流、TNA营养支持、置入食管支架等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与气体容积积分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道气体量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基于气体容积积分(GVS)法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联合计算公式法(以下简称CT法)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肠道气体量的差异。方法:纳入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FD患者27例(FD组),同期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体检中心数据库的健康对照者30例(健康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同时完善立位腹部X线和全腹部CT检查。分别运用GVS法和CT法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以及FD亚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型、上腹痛综合征(EPS)型、PDS重叠EPS型]患者间的胃肠道气体量。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基于GVS法,FD组胃腔、小肠、结直肠气体量分别为0.04±0.01、0.06±0.01、0.06±0.01,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04±0.01、0.05±0.01、0.05±0.01,FD组的小肠和结直肠气体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48、4.40, P=0.001、<0.001);PDS型、EPS型、PDS重叠EPS型3个FD亚型患者的胃腔、小肠、结直肠气体量分别为0.04±0.01、0.04±0.01、0.05±0.00,0.06±0.01、0.06±0.01、0.05±0.00,0.06±0.01、0.06±0.01、0.06±0.01,各亚型间的胃腔、小肠和结直肠气体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基于CT法,FD组胃腔、小肠、结直肠气体量分别为(17 090.89±4 437.40)、(32 597.53±7 865.86)、(49 010.20±12 972.42) mm 3,健康对照组胃腔、小肠、结直肠气体量分别为(13 424.43±5 211.86)、(33 567.93±9 157.23)、(39 036.22±6 343.27) mm 3;FD组的胃腔和结直肠气体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84、3.75, P=0.006、0.001);PDS型、EPS型、PDS重叠EPS型3个FD亚型患者的胃腔、小肠、结直肠气体量分别为(18 464.03±4 088.57)、(14 560.97±3 771.26)、(16 806.17±4 299.60) mm 3,(31 820.79±7 022.77)、(30 604.84±8 343.10)、(37 140.05±8 276.58) mm 3,(47 447.66±14 047.00)、(49 645.73±9 527.73)、(51 181.96±16 836.97) mm 3,PDS型患者的胃腔气体量高于EPS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4, P=0.038)。 结论:FD患者胃肠道气体量高于健康对照者。PDS型患者胃腔气体积聚较EPS型显著。CT法可辅助医师更准确地计算FD患者胃肠道(特别是胃腔)气体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全结肠切除术治疗Ⅱ型Turcot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全结肠切除术治疗Turco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为39岁女性,因上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2个月余入院,既往有脑部恶性肿瘤手术史,入院完善检查发现十二指肠肿瘤、家族性息肉病,结合患者对微创治疗及远期疗效的综合要求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全结肠切除术。患者术后随访4年余,生存良好,无明显肿瘤复发迹象,本研究提示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全结肠切除术治疗此类患者安全可行,远期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反流高敏感和功能性烧心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反流高敏感(RH)和功能性烧心(FH)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三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内镜检查无异常的持续烧心患者64例,包括NERD患者26例(NERD组)、RH患者12例(RH组)和FH患者26例(FH组)。比较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有无食管裂孔疝、PPI治疗效果、就诊前1个月内胃食管相关症状评分和发生率,以及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的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法、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NERD组、RH组和FH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有无食管裂孔疝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NERD组的BMI高于FH组[(23.74±3.10) kg/m 2比(21.26±2.75) kg/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66, P=0.003);NERD组的PPI治疗有效率高于RH组和FH组(分别为19、4、1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428、5.042, P=0.020、0.025)。NERD组上腹烧灼感症状评分和发生率均低于FH组[0分(0分,0分)比0分(0分,5分)、7.7%(2/26)比38.5%(1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756, P=0.006; χ2=6.933, P=0.008);NERD组、RH组和FH组烧心症状评分和胸痛、反流、癔球症、咽喉部烧灼感、咳嗽、上腹痛、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嗳气、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NERD组、RH组和FH组重叠FD、重叠PD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但FH组重叠EPS发生率高于NERD组[46.2%(12/26)比11.5%(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589, P=0.013)。 结论:NERD、RH和FH患者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PPI治疗反应和是否重叠EPS两个方面,FH重叠EPS发生率较高进一步强化了功能性胃肠病存在共同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假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保留胰十二指肠动脉弓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肿瘤合并中弓韧带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 女性,48岁,因“持续上腹痛伴反酸3个月”于2018年9月17日就诊于我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餐后反酸,中上腹痛,数字疼痛评分5~6分,无背部放射痛,伴呕吐,呕吐后腹痛可稍缓解,无发热、皮肤巩膜黄染,排气排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无传染病病史;无重大手术、外伤及输血史。体检:体温36.2 ℃,脉搏64次/min,呼吸频率19次/min,血压125/76 mmHg(1 mmHg=0.133 kPa)。全身皮肤及巩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腹软,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剑突下未及,Murphy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17×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 比66.3%,血红蛋白143 g/L;谷氨酰胺转肽酶11 U/L,白蛋白 42 g/L,总胆红素13.8 μmol/L;肿瘤标志物CA19-9 108 U/ml;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均正常。腹部增强CT、胰腺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结果显示,胰头部囊性占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可能,大小约1.7 cm×1.8 cm;囊壁较厚伴强化,考虑恶变不除外,病变紧邻肠系膜上静脉根部,管腔略窄;病变周围多发迂曲动脉影,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起始处重度狭窄,考虑由中弓韧带压迫所致可能(图1)。PET-CT检查结果显示,胰头区囊性低密度影,大小约1.6 cm×1.4 cm,似与胰管相通,囊壁不均匀放射性摄取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为2.3,延迟显像后SUVmax为3.2;胰管扩张,未见其余异常放射性摄取增高影。腹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腹腔干起始段血流明显变细、紊乱,内径约0.16 cm,收缩期峰期血流速度为249 cm/s,肝动脉、脾动脉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血流方向正常。腹腔干起始处狭窄,中弓韧带压迫综合征(median arcuate ligament syndrome,MALS)可能性大。电子超声内镜检查结果显示,胰头囊性结构,大小约3.1 cm×1.8 cm,囊壁较厚不规则;胰管扩张,直径5~7 mm;穿刺囊性病变未成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6岁患儿主诉“腹部膨隆2个月”,表现为大量腹腔积液、间断右上腹痛。腹腔积液化验示漏出液、门脉高压性。CT示肝密度不均,肝静脉未显影,下腔静脉肝内段狭窄。病理示肝窦淤血、扩张,内见纤维素样物质。依据临床、CT表现及相关检查除外感染、代谢、免疫、肿瘤性疾病,结合患儿“一点红”服用史,诊断吡咯烷生物碱所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予对症及那屈肝素钙、去纤苷、华法林抗凝治疗,腹腔积液渐减少,肝静脉显影。治疗3个月腹腔积液消失,下腔静脉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第553例 重度贫血—反复上腹痛—全身骨痛—爆发痛—皮肤痛觉过敏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女性患者,重度贫血,诊断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3年,糖皮质激素及环孢素治疗有效,但因消化道不良反应多次减量或停药,贫血反复复发。环孢素加量后1个月出现全身多发骨痛,伴夜间爆发痛、皮肤痛觉过敏,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止痛药均无效,诊断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相关疼痛综合征,停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改为西罗莫司治疗PRCA后贫血纠正,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后患者疼痛快速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86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孕妇的临床特点及母儿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22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86例AFLP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86例AFLP孕妇的年龄为(30.8±5.4)岁,体重指数为(21.0±2.5)kg/m 2;初产妇50例(58.1%,50/86),经产妇36例(41.9%,36/86);单胎妊娠64例(74.4%,64/86),双胎妊娠22例(25.6%,22/86)。(2)临床特点:AFLP孕产妇的主诉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包括上腹痛(68.6%,59/86)、恶心(47.7%,41/86)、纳差(46.5%,40/86)、呕吐(39.5%,34/86),非消化道症状主要为皮肤和(或)巩膜黄染(54.7%,47/86)、水肿(38.4%,33/86)、乏力(19.8%,17/86)、出血倾向(16.3%,14/86)、多饮或多尿(14.0%,12/86),皮肤瘙痒(8.1%,7/86),另有17.4%(15/86)AFLP孕妇无明显症状。(3)实验室检查:AFLP孕妇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血氨、乳酸脱氢酶及乳酸水平升高,血红蛋白、血小板和白蛋白水平降低,但仅有24例(27.9%,24/86)AFLP孕妇影像学检查提示脂肪肝。(4)妊娠结局:①AFLP孕妇的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发生率高,主要包括:肾功能不全(95.3%,82/86)、早产(46.5%,40/8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0.2%,26/86)、妊娠合并糖尿病(36.0%,31/86)、胎儿窘迫(24.4%,21/86)、肺部感染(23.3%,20/8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6.3%,14/8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6.3%,14/86)、肝性脑病(9.3%,8/86)、胎儿宫内死亡(2.3%,2/86)。②AFLP孕妇的治疗及转归:AFLP孕妇的重症监护病房转入率为66.3%(57/86),82例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2例转外院进行后续治疗,2例(2.3%,2/86)死亡。③新生儿结局:除外2例胎儿宫内死亡,共分娩新生儿106例,发生新生儿窒息39例(36.8%,39/106),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63例(59.4%,63/106),新生儿死亡3例(2.8%,3/106)。 结论:AFLP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对母儿危害性大,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重视孕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尽早诊断、积极治疗,以改善母儿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功能性消化不良常用评价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以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要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此类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7分整体症状量表、鲁汶餐后不适症状评分量表、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胃肠道症状等级评估量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活质量量表、尼平消化不良指数、固体胃排空检查和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等。现就各个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和自身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12例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分析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IKLA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株洲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确诊为IKLAS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49~90(65.3±12.2)岁,9例合并糖尿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例),畏寒(6例),寒战(4例),恶心、呕吐(2例),上腹痛(2例),乏力、纳差(2例),咳嗽、咳痰(1例),意识障碍(1例),咯血(1例)。8例患者白细胞计数水平升高,10例淋巴细胞计数减少,3例血小板计数减少。所有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升高。所有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降低。7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7例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8例患者肝脓肿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3例发生于双侧;7例为单发脓肿,5例为多发脓肿。病原学标本主要来源于肝脓液和血液培养,分别有10例和5例阳性。侵袭部位或系统主要为肺和血液系统,分别为10例和5例。12例患者培养鉴定的肺炎克雷伯菌多为敏感菌株,总体耐药率低。所有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其中10例患者行肝脓肿穿刺引流。11例患者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因脓毒症休克死亡。结论:IKLAS的临床症状多样,多合并糖尿病,主要侵袭肺和血液系统,及时诊断、积极筛查肝外其他转移性感染部位、及时脓肿引流和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