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早期识别和处理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产科急症,其早期识别、进入重症医学科前的紧急干预和产科处理是产科医生需要重视及关注的临床问题。妊娠和产褥期生理性变化使得脓毒症临床特征不易被识别。对于可能的脓毒症,可使用简单的床边筛查工具进行早期识别。如果脓毒症筛查呈阳性,怀疑或存在感染证据时,无论是否发热,需进一步评估器官损伤的证据进行脓毒症诊断。识别脓毒症后的1 h内启动集束化治疗:疑似或确诊脓毒症的孕产妇,应尽早进行细菌培养(血液、尿液、呼吸道及其他部位体液)和血清乳酸水平测定;最好在1 h内给予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建议在脓毒症并发低血压或器官灌注不足时尽早给予1~2 L晶体溶液进行液体复苏;尽管进行了液体复苏,但仍伴有持续低血压和/或灌注不足,建议使用血管升压药物以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1 mmHg=0.133 kPa),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线药物。当怀疑或确诊脓毒症时,应积极寻找感染病灶,有效控制感染源。不建议仅以脓毒症为唯一指征而立即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应依据产科指征,根据孕周、母体及胎儿情况进行个体化综合考虑。若明确存在宫内感染,应立即终止妊娠。剖宫产通常需要全身麻醉;施行椎管内麻醉是相对禁忌。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的诊疗应在遵循指南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年8月—2020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CSP患者112例,均采用UAE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患者年龄22~42(32.79±5.16)岁,剖宫产次数1~3[1(1,2)]次,停经时间29~90(50.14±13.50)d。依据超声检查以及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2016)相关标准分为3组:Ⅰ型组20例,Ⅱ型组55例,Ⅲ型组37例。观察患者术后近期(≤3个月)和远期(>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不同分型组间比较。结果:3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剖宫产次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患者均顺利完成UAE及清宫手术。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发热22.3%(25/112),下腹疼痛49.1%(55/112),恶心、呕吐33.9%(38/112),穿刺部位皮肤淤青29.4%(33/112),尿潴留15.2%(17/112),下肢麻木3.6%(4/112)。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月经量减少19.6%(22/112),闭经2.7%(3/112),宫腔粘连1.8%(2/112),坐骨神经损伤0.9%(1/112)。术后发热率Ⅰ型组为50%(10/20)、Ⅱ型组为12.7%(7/53)、Ⅲ型组为21.6%(8/37),Ⅰ型组高于Ⅱ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Ⅲ型组与Ⅰ型组和Ⅱ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3组间其他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UAE虽为微创操作,其术后并发症问题不容忽视:下腹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月经量减少是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Ⅰ型组发热率高于Ⅱ型组发热率,其余并发症组间无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填纱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术(EPH)后盆腔填纱控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EPH后因手术创面持续出血于外院行盆腔填纱治疗后转诊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或因EPH后手术创面持续出血转诊至本院后行盆腔填纱治疗,有完整病历资料的1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评估产妇的结局、并发症、住院时间,并分析影响盆腔填纱效果的因素。结果:11例产妇的中位分娩孕周为38.3周(38.0~39.9周),终止妊娠方式为剖宫产术分娩7例(7/11),阴道分娩4例(4/11)。产后出血距盆腔填纱的中位时间为10 h(5~57 h),中位出血量为8 500 ml(4 800~15 600 ml),中位盆腔填纱数量为3块(2~7块),中位纱垫留置时间为6.0 d(3.0~6.0 d)。本次妊娠中位开腹次数为3次(2~3次),最多开腹4次。11例产妇中首次填纱成功止血9例(9/11),最终救治成功11例(11/11)。所有产妇均在实施盆腔填纱前发生失血性休克(11/11)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1/11),其他常见并发症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11)、心脏骤停(4/11)、深静脉血栓形成(3/11)、感染性休克(3/11)和肠梗阻(1/11)。所有产妇均于凝血功能恢复且无活动性出血后取出填塞纱垫。11例产妇的中位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为3 d(3~5 d),中位纱垫留置时间6 d(3~6 d),中位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为14 d(11~26 d),中位总住院时间为22 d(16~49 d)。结论:盆腔填纱可以作为EPH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时措施,为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争取了损伤控制性复苏的关键时间,为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伴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因素与转归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伴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并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所有338例BP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PH分为BPD无PH组和BPD伴PH组,采用χ 2检验、非参数检验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构建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PD伴PH的危险因素。 结果:338例BPD患儿中无PH组314例(92.9%)、伴PH组24例(7.1%);出生胎龄为(27.1±1.8)周,其中男206例、女132例。BPD伴PH组患儿出生胎龄和体重均低于无PH组[(26.4±2.1)比(27.2±1.7)周、(798±255)比(1 003±240)g, t=2.201、4.030, P=0.028、<0.01],住院期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无创辅助通气时间均高于无PH组[14.3(2.1,43.7)比0.5(0,4.7)d,30.0(22.5, 64.2)比15.0(7.0,26.0)d, Z=-4.838、-4.553, P均<0.01];BPD伴PH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小于胎龄(SGA)、晚发型败血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需手术结扎的PDA、重度BPD、严重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均高于无PH组[20.8% (5/24)比6.4%(20/314)、33.3% (8/24)比7.6%(24/314)、54.2%(13/24)比7.3%(23/314)、25.0%(6/24)比6.1% (19/314)、75.0%(18/24)比39.2%(123/314)、45.8%(11/24)比1.9%(6/314)、66.7%(16/24)比7.3%(23/314),75.0%(18/24)比45.5%(143/314), 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妊娠期高血压( OR=12.950,95 %CI:1.740~96.385),重度BPD( OR=10.160,95 %CI:2.725~37.884),SGA( OR=4.992,95 %CI:1.432~16.920),需要手术结扎的PDA( OR=19.802,95 %CI:3.297~118.921),严重EUGR( OR=20.316,95 %CI:2.221~185.853)是BPD伴P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4例PH患儿中轻度7例、中度8例均存活,重度9例中4例死亡,存活PH患儿中最晚校正年龄1岁2月龄脱离吸氧。 结论:PH是BPD的严重并发症,伴随着高病死率,建议具有高危因素的BPD患儿应定期筛查心脏超声,出院后定期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以"双环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以"双环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双环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孕妇并发症、分娩情况、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产孕周显著大于对照组,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双环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母婴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产前糖皮质激素预防双胎妊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产前糖皮质激素(antenatal corticosteroid, ACS)在临床中的应用已近半个世纪。研究显示,ACS能明显降低单胎中早产相关并发症(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发生率。基于ACS在单胎中的显著效果,国际指南建议可按照单胎常规处理流程进行双胎的治疗。然而目前关于ACS对双胎NRDS预防效果的研究结论不一。本文综述了ACS预防双胎NRDS效果的研究进展,以指导临床实践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妊娠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红细胞膜缺陷性溶血病,临床表现为与睡眠有关、间歇发作的慢性血管内溶血和血红蛋白尿,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和反复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常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标记的CD 55和CD 59作为此疾病的诊断方法。PNH患者妊娠期出现流产、早产、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及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高于正常孕妇。孕期应根据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乳酸脱氢酶、肝肾功能、血管超声检查监测原发病情的变化及血栓形成情况,同时应严密监测母儿并发症。治疗主要以支持治疗,改善贫血、预防出血、减少母儿并发症为目的。目前国外已有文献报道依库丽单抗在妊娠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PNH患者妊娠期及产后是否需要常规抗凝治疗尚存在争议。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应根据病情、是否有母儿并发症综合评估确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激光辅助孵化对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及母婴安全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在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中,激光辅助孵化(laser-assisted hatching,LAH)对患者临床结局及母婴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玻璃化冷冻后行FET治疗的临床资料。共纳入641个FET周期,根据不同胚龄分为卵裂期移植周期和囊胚移植周期,不同胚龄周期根据复苏后是否行LAH分为LAH组和Non-LAH组(未行LAH)。采用单因素分析分别比较不同胚龄行LAH操作后患者临床妊娠结局和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分析LAH对活产率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为活产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围产期母体相关并发症、新生儿结局。结果:在卵裂期胚胎移植患者中,LAH组的临床结局与Non-LAH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囊胚移植患者中,LAH组临床妊娠率[71.2%(109/153)]、种植率[61.2%(126/206)]、活产率[66.7%(102/153)]均高于Non-LAH组[56.2%(59/105), P=0.013;46.4%(65/140), P=0.007;48.6%(51/105), 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多胎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等方面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无论是卵裂期移植或是囊胚移植患者行LAH后,在围产期母体相关并发症、新生儿结局等方面与Non-LAH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LAH对卵裂期胚胎FET患者的活产率无影响,但可提高囊胚FET患者的活产率( OR=2.656,95% CI=1.505~4.689, P=0.001)。 结论:在复苏移植周期中,LAH可以改善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结局,但无法改善卵裂期移植患者的临床结局;LAH对围产期母婴安全暂未显示有不良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一例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本文报道1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的妊娠并发症及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方法。患者35岁,孕2产0,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3年,停经66 d,间断阴道流血20余天,血β-hCG水平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子宫底壁肌层瘢痕周围囊性灶,考虑异位妊娠,予甲氨蝶呤(MTX)肌内注射及妊娠囊内注射治疗成功。妊娠囊内注射MTX后28 d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治疗后2个月月经恢复,复查影像学检查提示妊娠囊缩小。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少见,MTX进行保守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1例结缔组织病相关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连续2次妊娠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肺动脉高压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肺血管壁异常重塑而导致的以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为特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一旦合并妊娠,病死率极高。本例为未定期产前检查的妊娠合并结缔组织病相关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连续2次妊娠先后发生心脏骤停、肺动脉高压危象及右心衰竭,通过多学科团队及时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提供有效的心肺支持,病情稳定出院。出院随访10个月,母儿结局良好。本例虽抢救成功,但必须认识到重度肺动脉高压严重危害母儿健康,属于妊娠禁忌证,不宜妊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