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腹手术中超声引导下不可逆电穿孔联合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64例临床报告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中超声引导下不可逆电穿孔(IRE)联合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19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IRE联合化疗的64例LAP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0例,女性34例,中位年龄58.5岁(范围:34~87岁)。肿瘤位于胰头30例、胰体尾34例。肿瘤平均最大径6.1 cm(≤4.0 cm 35例、>4.0 cm 29例)。开腹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进行IRE消融,根据肿瘤大小选择2~6根消融电极针,针距2 cm且相互平行,在横结肠系膜下方由足侧向头侧进针,使消融范围完全覆盖肿瘤。按治疗顺序将前15例和后49例分别定义为初期治疗组和中后期治疗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总体生存(OS)和肿瘤无进展生存(PFS),Log-rank检验比较各临床病理学指标对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全组住院时间为(8.9±2.7)d(范围:5~20 d)。并发症发生率为20.3%(13/64),其中B级胰瘘、切口感染、上消化道大出血分别有7、4、2例。初期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15,2例死亡;中后期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6.1%(3/49),无死亡病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6.01, P<0.01)。术后1个月腹痛减轻者占95.3%(61/64)( t=-28.55, P<0.01)。6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3.8%,中位随访时间为29.3个月(范围:13.5~55.7个月)。全组OS时间为24.6个月(95 %CI:22.0~27.3个月),PFS时间为12.0个月(95 %CI:8.8~15.2个月)。 结论:开腹手术中超声引导下IRE联合化疗治疗LAPC的安全性和效果较好,但其治疗价值有待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脉冲电场用于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环肺静脉电隔离是心房颤动(房颤)的常规治疗目标。脉冲电场作为非热能量,提供高能瞬时脉冲释放能量至心肌细胞膜,产生不可逆电穿孔,使细胞内容物泄漏,破坏细胞内环境稳态,导致细胞死亡,同时炎症反应轻微。推动房颤消融治疗进入了新的阶段。该文就脉冲电场消融及其导管用于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治疗房颤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在肝恶性肿瘤局部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在肝恶性肿瘤局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因肝恶性肿瘤接受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57.9(48,69)岁。根据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对并发症进行分级。以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肿瘤反应情况。记录患者肿瘤大小、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随访患者肿瘤复发及生存情况,随访截至2020年8月27日。结果:21例患者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20例,Child-Pugh B级1例,消融术后没有出现肝功能降级情况。肿瘤长径为10~56 mm,肿瘤长径≥3 cm者共7例。21例患者共接受21次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为2.3(1.5,3.5)h,术后所有的并发症均为Clavien-Dindo Ⅰ级,包括疼痛、发热和臂丛神经拉伤。术后4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完全缓解率为85.7%(18/21),部分缓解率为9.5%(2/21),疾病稳定者0例,疾病进展者1例,占4.8%(1/21),客观缓解率达到95.2%(20/21)。术后3和12个月复查,3个月总体复发率9.5%(2/21),12个月的总体复发率23.8%(5/21),均为异位复发。术后3、12个月的AFP分别为(28.0±7.3)和(29.0±8.1)ng/ml,与术前(278.0±41.2)ng/ml相比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个月=-3.57, t12个月=-4.12, P<0.05)。 结论: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对于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可逆电穿孔和转化手术切除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不可逆电穿孔(IRE)与转化手术切除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胆外科接受治疗的98例LAP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53例,女性45例,年龄[ M(IQR)]57.5(13.5)岁(范围:20~87岁)。其中接受IRE治疗(IRE组)53例,接受转化手术切除(转化手术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总体生存(OS)和肿瘤无进展生存(PFS)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IRE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2.4)h和50(100)ml,低于转化手术组[7.0(3.3)h和400(200)ml]( P值均<0.05)。IRE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9.0(3.0)d和79 154(83 738)元,亦低于转化手术组[16.0(8.5)d和109 557(37 795)元]( P值均<0.05)。IR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转化手术组(18.8%比55.6%,χ 2=14.270, P<0.01)。IRE组患者中位OS时间为28.9个月(95% CI:23.2~34.6),1、2、3年OS率分别为91.6%、61.7%、24.6%;转化手术组患者中位OS时间为27.1个月(95% CI:20.9~33.3),1、2、3年OS率分别为81.8%、53.9%、30.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900, P=0.760);IRE组患者中位PFS时间为18.0个月(95% CI:14.7~21.3),1、2、3年PFS率分别为68.3%、29.7%、9.9%;转化手术组患者中位PFS时间为11.1个月(95% CI:6.1~16.2),1、2、3年PFS率分别为45.2%、21.9%、14.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850, P=0.170)。 结论:IRE能使LAPC患者取得与转化手术切除类似的生存时间,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早期肾癌局灶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肾癌的局灶治疗是通过局部干预直接破坏肾癌病灶,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周围健康肾组织的精准治疗技术,主要适用于T 1a期(肿瘤直径≤4 cm)的早期肾癌,尤其是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相比于传统的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局灶治疗具有对患者一般情况要求低、更加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局灶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冷冻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不可逆性电穿孔、高强度聚焦超声以及立体定向消融体部放疗。本文综述各种局灶治疗技术的原理、患者的选择,以及局灶治疗技术的肿瘤学结局、并发症和肾功能保护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压电场不可逆电穿孔抑制人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5-氟尿嘧啶生长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5-Fu,购自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长、细胞膜完整性以及荷瘤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拍照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来评价细胞膜完整性。构建BEL-7402/5-Fu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来评价体内抗肿瘤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压电场显著抑制BEL-7402/5-Fu细胞生长并且呈场强依赖性,高压电场处理24 h后,500、750、1 000、1 500、2 000 V/cm组的细胞存活率为(89.56±12.37)%、(66.29±7.47)%、(29.19±3.62)%、(17.66±1.64)%、(11.74±1.08)%( F=77.730, P<0.01)。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在场强为1 000 V/cm时,实验组的细胞膜完整性以及细胞器结构损伤严重。高压电场500、750、1 000、1 500、2 000 V/cm各组的细胞培养基上清中LDH分泌水平分别为(35.33±8.74)、(64.33±7.67)、(144.02±12.16)、(194.33±5.13)、(207.33±11.01)、(213.33±20.81) U/L( F=122.690, P<0.01),呈场强依赖性。高压电场能够抑制BEL-7402/5-Fu荷瘤鼠肿瘤的生长,模型组的瘤重为(1.51±0.32) g,高压电场治疗组小鼠的瘤重为(0.28±0.05) g( F=619.870, P<0.01),抑瘤率达81.45%。 结论:高压电脉冲能显著抑制BEL-7402/5-Fu细胞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电穿孔是在脉冲电场作用下使生物膜结构通透性增大的现象。不可逆电穿孔效应使用较大的脉冲剂量破坏生物膜的完整性,从而导致细胞死亡。目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已被广泛研究和改良并进入临床应用,其在神经外科领域,尤其是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另外,该技术在离体实验和动物实验也显示出良好的转化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应用于胰腺癌消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中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预后较差。不可逆电穿孔术是近年来新兴的非热能肿瘤消融技术,该技术通过高压脉冲电场导致细胞膜穿孔,进而引起细胞凋亡和坏死,可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不损伤周围重要管道结构及细胞外基质结构,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特别适合胰腺癌等复杂部位的肿瘤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影像引导肾癌经皮消融指南(2022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肾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中男性第6位、女性第9位 [1],约90%为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起源于肾小管上皮,包括透明细胞(75%)、乳头状细胞(12%)、嫌色细胞(4%)、大嗜酸粒细胞瘤(4%)和集合管(<1%)等多种组织亚型 [2]。由于影像技术进展,肾癌的检出率逐年升高。临床多种治疗方法已被应用于肾癌,包括开腹和腔镜下肾切除术、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以及开腹、腔镜下和经皮局部消融治疗。自1998年Zegel等 [3]首次临床应用冷冻消融治疗肾癌以来,肾癌的消融治疗成为继腹腔镜手术后微创治疗的又一进展,包括射频、冷冻、微波、激光、海扶消融以及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均已在临床成功应用,具有疗效肯定、可保留较多正常肾单位、操作简便、患者易耐受、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中以影像引导射频、冷冻和微波经皮消融应用最为成熟。消融治疗已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肾癌管理指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美国泌尿学会(America Urological Association,AUA)指南、欧洲泌尿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指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指南等国际权威指南推荐用于临床T1a期肾癌治疗 [2,4,5]。目前针对肾癌的消融指南,仅欧洲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会于2016年发布了小肾癌(T1a期)经皮消融指南 [6],消融发展至今,技术和临床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突破和发展,包含T1a及其以上分期肾癌的消融规范指导需要更新和建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可逆电穿孔对结肠癌细胞疗效和作用机制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可逆电穿孔(IRE)在体内外模型中对结肠癌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及有效性。方法:对不同分化程度的结肠癌细胞株HCT116、SW480、SW620、LoVo进行电击处理,通过二乙酸荧光素(FDA)-碘化丙锭(PI)双色荧光染色实验检测细胞活性,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标志蛋白表达;构建HCT116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通过裸鼠体重、肿瘤生长曲线、瘤重对比观察体内抗结肠癌效果。采用非配对 t检验。 结果:FDA-PI荧光实验显示,随着场强增大,SW480、HCT116均表现为细胞总量、活细胞数减少,死细胞数增多。流式双染实验显示,随着场强增大,凋亡细胞比例逐渐增多,多数为早期凋亡。Western blot结果为电击后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降解产物(cleaved-PARP)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7,8,9裂解物(cleaved-Caspase 3,7,8,9)蛋白水平升高。IRE组与Control组裸鼠体重分别为(27.81±0.81)、(27.64±0.83) g( t=0.583, P>0.05);IRE组与Control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12.00±98.85)、(4 381.75±910.20) mm 3( t=7.713, P<0.001);IRE组与Control组第15天瘤重分别为(79.93±15.41)、(1 500.97±848.51) mg( t=2.900, P<0.05)。 结论:IRE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