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强度聚焦超声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及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肿瘤微环境不仅包括肿瘤细胞,还包括各种来源的细胞,如干细胞、间质细胞、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等,各种细胞可分泌不同的信号分子,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生长的微环境.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无创技术,根据其对组织的作用特点,可分为热消融和机械分解两种模式,可使肿瘤微环境产生原位肿瘤碎片,增加肿瘤的免疫原性,但它并不能完全触发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HIFU与其他疗法结合可能是一种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本文对HIFU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机制及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联合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持续性心房颤动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术后心包炎的特点及处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总结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EI-VOM)术后心包炎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接受导管消融联合EI-VOM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包炎分为心包炎组和无心包炎组,比较两组的基线特征,以logistic回归分析心包炎的危险因素.心包炎的治疗效果以用药后胸痛的缓解时间和缓解程度评价,其中胸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判断.结果 纳入的81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术后心包炎.logistic回归分析未找到EI-VOM后心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秋水仙碱治疗的4例心包炎症状在48 h内均完全缓解,1例有不良反应.单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的3例,心包炎的症状缓解时间在48 h至72 h.结论 心包炎是EI-VOM术后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之一,秋水仙碱与NSAIDs均对其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00例(按样本计算公式得出最少样本量为9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所采取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组(简称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组(简称常规切除术组),每组各50例。收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创伤应激指标、CC类趋化因子中CCL2和CCL21、通气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于常规切除术组( P<0.05),咽痛持续时间、恢复鼻腔通气时间以及白膜完全消退时间均短于常规切除术组( P<0.05);手术后第1、2、3天,患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for pain,VAS)评分以及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 F2α)、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皮质醇(cortisol hydrocortisone,Co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CL21水平、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percentage of time with oxygen saturation <90% during sleep,SLT 90%)、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oxygen desatura tion indes,OD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ongest apnea time,LAT)、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均低于常规切除术组( P<0.05);CCL2水平、最低夜间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 2)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切除术组( P<0.05)。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常规切除术组(38/50,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762, 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4.00%)低于常规切除术组(9/5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05, P<0.05),而复发率[(1/50,2.00%)比(2/50,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00, P>0.05)。 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更少,复发率无差异,可有效改善患儿通气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无水乙醇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无水乙醇治疗脑动静脉畸形(bAVM)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颅内血管畸形专科应用无水乙醇治疗的25例bAVM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7~62岁,中位年龄26岁。其中破裂bAVM 18例,未破裂bAVM 7例;Spezler-Martin分级<Ⅲ级14例,Ⅲ级7例,>Ⅲ级4例。观察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等。结果:25例患者的总体技术成功率为96.0%(24/25),其中1例患者用无水乙醇不能消融靶病变。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25),均为缺血并发症,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2.0%(3/25),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对25例患者进行随访,4例轻度并发症患者中,2例症状完全恢复,2例基本恢复;3例严重并发症患者中,2例基本恢复,1例明显好转,所有并发症患者的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状态量表评分≤2分,其余18例患者无新发临床症状。13例接受DSA和MRI的影像学随访,DSA显示无水乙醇消融过的病变部位均无复发,2例术后即刻有畸形巢部分残留的患者,复查时残留畸形完全消失,MRI显示所有患者脑水肿均消失。结论:应用无水乙醇消融bAVM技术操作成功率高,临床疗效确切,术后bAVM复发率低,可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细胞癌不完全热消融后肿瘤发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射频消融(RFA)是肝细胞癌(HCC)潜在的治愈手段之一。HCC的病理特点、肿瘤的特殊位置及操作技术等原因导致RFA治疗HCC时未能达到病理性完全消融,进而产生肿瘤残留。残留癌侵袭、转移等能力增强是影响HCC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HCC RFA后残留癌进展的机制涉及炎症、上皮-间充质转化、肿瘤细胞干细胞特性增强、自噬、肿瘤微环境等。本文就HCC RFA后残留癌进展的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HCC RFA疗效提供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导管消融术后患者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心电图筛查失败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反复心悸、晕厥"就诊,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导管消融后形成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再次出现心悸,拟植入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但体表心电图筛查不通过,改植入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因此,导管消融可能导致QRS-T波形态改变,从而影响S-ICD体表心电图筛查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引导联合辅助技术与CT引导经皮热消融治疗邻近膈顶肝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联合辅助技术与CT引导经皮热消融治疗邻近膈顶肝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西溪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邻近膈顶肝癌经皮热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引导方式不同分为超声引导联合辅助技术组(超声引导组)和CT引导组,辅助技术包括超声造影、融合成像和人工腹水。统计消融术中及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对比两种引导方式的安全性,术后1个月行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以评估近期疗效。结果:最终纳入52例患者,其中39例为初治患者,13例为复发患者(7例有手术切除史,6例有热消融史)。男性41例,女性11例,年龄38.0~76.0(57.3±10.0)岁,肿瘤大小12.0~46.0(30.7±8.8)mm。超声引导组患者34例,年龄38.0~73.0(56.6±10.2)岁,肿瘤大小17.0~46.0(30.6±8.7)mm; CT引导组患者18例,年龄39.0~76.0(58.1±9.8)岁,肿瘤大小12.0~45.0(30.9±9.2)mm。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热消融术中及术后1周内,超声引导组有3例出现胸腔积液,CT引导组有8例出现胸腔积液、7例出现气胸,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均于2周内痊愈。热消融后1个月,超声引导组完全消融率91.2%(31/34),CT引导组完全消融率88.9%(16/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热消融治疗邻近膈顶的肝癌,两种引导方式有相似的近期疗效,但超声引导联合辅助技术较CT引导明显降低了胸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胸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Ⅶ、Ⅷ段膈顶部小肝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2月至2018年11月施行胸腔镜辅助微波消融治疗的6例Ⅶ、Ⅷ段膈顶部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胸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无中转开腹手术。5例肿瘤初次达到完全消融,1例肿瘤消融不完全者经补救消融后达到完全消融;1例因合并严重脾功能亢进术后腹腔内渗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时间8~43个月,所有患者局部消融部位病变无进展,3例肝内复发,1例发生胸腰椎转移。我们认为本方法安全可行,是一种治疗Ⅶ、Ⅷ段膈顶部小肝癌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镜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消融术治疗胰腺囊性肿瘤二次消融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消融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lauromacrogol ablation,EUS-LA)治疗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PCNs)二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4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疑诊PCNs且仅行EUS-LA治疗的74例患者,其中15例接受二次消融。以影像学随访中病灶体积变化作为疗效评估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为安全性评估标准。结果:15例接受二次消融患者年龄(51.5±17.6)岁,男9例、女6例。13例完成二次消融术后影像学随访,其中8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仍为稳定。二次消融术后完全缓解率与初次消融术后相比明显提高(8/13比0, P=0.002)。第2次消融术后中位病灶直径由术前的22.0 mm减少至15.0 mm( Z=-2.666, P=0.008),中位体积由2 419.7 mm 3减少至1 099.5 mm 3( Z=-2.134, P=0.033)。第2次消融并发症发生率2/15,与第1次消融并发症发生率相同。 结论:对于单次消融效果欠佳者行二次消融可提高消融有效率,且二次消融不增加消融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间隔旁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儿童间隔旁道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9月至2019年3月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拟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共626例患儿,对其中74例间隔旁道患儿的临床及射频消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4例患儿中,男45例,女29例;年龄(7.8±3.5 )岁(10个月~13岁);体质量(27.7±14.4) kg,其中3例<15 kg。5例术前超声提示室壁矛盾运动,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69例患儿行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消融;5例患儿接受传统两维射线下标测后,最终3例接受消融。74例患儿共标测到间隔旁道74条,包括右侧间隔旁道66例,左后间隔旁道8例;显性旁道48例,隐匿性旁道26例;旁道分布于前间隔28条,中间隔18条,冠状窦10条,右后间隔10条,左后间隔8条。共72例患儿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67例消融成功,即时消融成功率为93.1%。消融功率(18.0±1.8)W,射线暴露时间(4.7±2.7) min,手术时间(151.5±58.6) min。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5例合并室壁运动异常患儿的心室运动及大小在消融后恢复正常。随访(23.8±10.8)个月,4例患儿发生预激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三维标测系统下儿童间隔旁道经射频消融安全且有效,但永久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仍不能忽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