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瘀毒论探讨中药联合黄蜂痔疮膏治疗痔术后肛门下坠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内服化瘀解毒中药联合外用黄蜂痔疮膏、消炎止痛栓治疗痔术后肛门下坠的临床疗效,为整体缓解痔术后患者肛门不适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我院肛肠科行痔手术治疗术后自觉肛门下坠的患者 186 例,随机将其分为中药联合组(62例)、膏栓联合组(62例)、对照组(62例).中药联合组给予口服化瘀解毒中药联合外用黄蜂痔疮膏、消炎止痛栓入肛,膏栓联合组除去中药口服,对照组仅给予消炎止痛栓入肛.治疗 7d后对比 3 组患者肛门下坠感、疼痛评分、便前急迫感评分、排便不爽感评分,评价整体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中药联合组及膏栓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改善患者的肛门下坠感,改善疼痛、便前急迫、排便不爽等术后并发症状(P<0.05),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其中中药联合组在改善肛门下坠及疼痛、排便不爽感方面,更优于膏栓联合组(P<0.05).结论:痔术后患者经口服化瘀解毒中药配合黄蜂痔疮膏外用、消炎止痛栓入肛对于缓解肛门下坠及疼痛、排便不爽感优于单用栓剂,并能改善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NSE、H2S、UCH-L1水平变化及对预测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急性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硫化氢(H2S)、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变化及其对疾病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2018 年 8 月—2021 年 8月收治的急性腹泻伴良性惊厥的 104 例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另选同期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健康体检的 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NSE、H2S、UCH-L1 水平,并对比两组儿童及观察组不同病情患儿的血清NSE、H2S、UCH-L1 水平差异;观察组患儿随访 2 年以观察复发情况,对比有无复发患儿血清NSE、H2S、UCH-L1 水平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急性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NSE、H2S、UCH-L1 水平对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血清NSE、UCH-L1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2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腹泻 3~5 次/d、惊厥发作 1 次、单次惊厥持续时间<5 min、惊厥局灶性发作的患儿,腹泻≥6 次/d、惊厥发作≥2 次、单次惊厥持续时间≥5 min、惊厥全面性发作患儿的血清NSE,UCH-L1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血清H2S水平明显更低(P<0.05);复发组患儿的血清NSE、UCH-L1 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H2S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急性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NSE、H2S、UCH-L1 水平及联合检测均对复发有预测效能(P<0.05),其中单项检测时血清NSE对复发的预测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AUC)为 0.787,敏感为 77.78%,特异度为 81.05%;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最高,AUC为 0.804,敏感性为 88.89%,特异度为 75.79%.结论 急性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的血清NSE、UCH-L1 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2S水平降低,且与病情程度存在相关性,可用于预测惊厥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疗器械零售的相关规定及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疗器械是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特殊商品.目前在法规层面,对于哪些医疗器械可以零售,零售企业如何识别说明书中标注的安全使用特别说明,如何做好零售医疗器械经营,均缺乏明确的要求,导致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医疗器械零售企业存在困惑.由于零售经营企业和使用者的知识、认知良莠不齐,部分产品的非预期使用可能存在风险.本研究通过分析医疗器械零售的市场现状、监管要求、医疗器械零售与药品零售的相关要求对比,指出医疗器械零售面临的问题,提出规范医疗器械零售的意见和建议.建议监管机构细化监管措施,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零售产品范围、产品标识、经营方式及经营范围;注册人、备案人做好零售产品标识安全使用提示;经营企业合规经营,并配备具备医疗器械专业知识、能够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零售人员;同时,监管机构、注册人或备案人、零售企业、医疗机构共同加强消费者安全用械教育,从而保障消费者准确购买并安全使用医疗器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用高分辨率CT局部放大重建提高肺部小结节结构精准诊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局部放大重建在肺部小结节结构精准诊断上的价值。方法:使用常规胸部CT条件扫描质控模型Catphan500体模,关闭自动辐射剂量调节技术。根据扫描和重建方式不同分为改变扫描FOV组与改变重建FOV组,改变扫描FOV组控制扫描FOV分别为500 mm×500 mm、400 mm×400 mm、300 mm×300 mm、200 mm×200 mm、100 mm×100 mm,改变重建FOV组控制扫描FOV为500 mm×500 mm,分别在扫描FOV为500 mm×500 mm的条件下使用原始数据重建FOV为400 mm×400 mm、300 mm×300 mm、200 mm×200 mm、100 mm×100 mm的图像,控制其他条件均一致。观察Catphan 500体模高对比度分辨率模块,比较两组图像在不同扫描FOV或不同重建FOV下的线对数。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肺部小结节患者35例,均行胸部高分辨率CT平扫,使用原始数据重建图像,常规重建组的重建FOV为320 mm×320 mm,局部放大重建组的重建FOV为100 mm×100 mm,分别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并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使用质控模型Catphan 500体模扫描时,随着扫描FOV或重建FOV的逐渐缩小,改变扫描FOV组与改变重建FOV组高对比度分辨率模块图像能显示的线对数逐渐增大,且保持一致。常规重建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为(3.86±0.50)分,局部放大重建组(4.77±0.35)分,局部放大重建组评分高于常规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763, P<0.05)。 结论:高分辨CT局部放大重建图像能取得与局部放大扫描一致的图像质量,局部放大重建图像质量优于单纯图像放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后近远期疗效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LPE)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4例)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9例)收治,经术前影像学或术中发现的原发直肠肿瘤侵犯全直肠系膜切除层面以外、及侵犯邻近组织脏器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cT4b)并接受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PE)治疗的共计173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行LPE的患者为LPE组,91例行开放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OPE)的患者为OPE组,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生存情况(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以及1、3年累计局部复发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除新辅助治疗外,LPE和OPE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LPE组手术时间(319.3±129.3)min,短于OPE组的(417.3±155.0)min( t=4.531, P<0.001),术中出血175(20~2 000)ml,少于OPE组的500(20~4 500)ml( U=2 206.500,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PE组与OPE组患者肿瘤R 0切除率分别为98.8%和94.5%(χ 2=2.355, P=0.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E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3%(15/82),低于OPE组的37.4%(3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727, P=0.005);术后手术部位感染LPE组和OPE组分别为7.3%(6/82)和23.1%(21/91)(χ 2=8.134, P=0.004),腹部伤口感染分别为0和12.1%(11/91)(χ 2=10.585, P=0.001),泌尿系感染分别为0和6.6%(6/91)(χ 2=5.601, P=0.030);LPE组住院时间12(4~60)d,短于OPE组的15(7~87)d( U=2 498.000, P<0.001)。中位随访时间,LPE组40(2~88)个月,OPE组59(1~130)个月。LPE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3%、76.0%和62.5%,OPE组则分别为91.2%、68.9%和57.6%;LPE组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8%、64.9%和59.7%,OPE组则分别为76.9%、57.8%和52.7%;LPE组1年、3年累计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1%和14.1%;OPE组则分别为8.0%及15.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于LARC患者,与开腹手术相比,LPE并未降低手术根治性和远期肿瘤学疗效,且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围手术期发并症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叙事护理为指导的全程心理护理在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以"叙事护理"为指导的全程心理护理在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叙事护理"为指导的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CIK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个别出现发热、皮肤瘙痒及皮疹、乏力困倦、关节肌肉酸痛等1种或几种不良反应,但症状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或自行缓解,未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异常病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和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KPS评分以及EORTC QLQ-C30量表各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叙事护理"为指导的全程心理护理增强了恶性肿瘤患者对CIK生物免疫疗法的信心,有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对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鼠膀胱癌气囊模型的构建与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一类肿瘤可视化的小鼠膀胱癌气囊(APBCa)模型,并评估药物灌注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6—12月构建人源性肿瘤APBCa(H-APBCa)模型和具有免疫功能的APBCa(I-APBCa)模型。在BALB/c裸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建立大小为2.5 cm×3.5 cm的气囊,24 h后在气囊内壁通过种植人膀胱癌细胞EJ建立H-APBCa模型。对比灌注吉西他滨与生理盐水20 d后H-APBCa小鼠模型肿瘤的体积,并利用Tunel染色法比较灌注吉西他滨与生理盐水20 d后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在C57BL/6小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建立大小为2.5 cm×3.5 cm气囊,24 h后在气囊内壁通过种植小鼠膀胱癌细胞MB49建立I-APBCa模型。比较灌注卡介苗与生理盐水20 d后I-APBCa小鼠模型肿瘤的体积,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灌注卡介苗与生理盐水20 d后两组肿瘤组织CD80 +巨噬细胞及CD3 +T细胞浸润情况。 结果:H-APBCa和I-APBCa两种小鼠模型均成功建立,肉眼能直视观察且可通过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H-APBCa小鼠模型灌注治疗20 d,灌注吉西他滨组肿瘤体积小于灌注生理盐水组[(781.02±241.02) mm 3与(1 213.88±214.02) mm 3, P<0.05]。灌注吉西他滨组小鼠肿瘤细胞凋亡多于灌注生理盐水组(77.33±4.63与14.67±2.60, P<0.05)。H-APBCa模型灌注治疗20 d,灌注卡介苗组肿瘤体积小于灌注生理盐水组[(645.02±156.63) mm 3与(948.84±221.76) mm 3, P<0.05];灌注卡介苗组肿瘤组织浸润的CD80 +巨噬细胞多于灌注生理盐水组(49.67±7.57与16.33±5.69, P<0.05),肿瘤组织浸润的CD3 +T细胞也多于灌注生理盐水组(18.00±3.46与4.67±1.45, P<0.05)。 结论:H-APBCa和I-APBCa两种小鼠模型均成功建立。APBCa模型化疗以及卡介苗灌注治疗后肿瘤均明显缩小,与临床中膀胱癌灌注治疗效果相似,可作为评价药物灌注疗效的新型动物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对喉癌术前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喉癌术前患者应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行择期手术的喉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术前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5 d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前睡眠障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生命体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干预5 d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头颈癌生存质量表(QLQ-H&N35)评分及舒张压(DBP)、心率(HR)、收缩压(SBP)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 P<0.05),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显著较高( P<0.05);观察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2.20%,与对照组31.71%对比,明显较低( P<0.05)。 结论: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可有效减轻喉癌患者术前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减少睡眠障碍,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型糖尿病单纯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脂质组学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血清脂质成分的变化轮廓,试筛选NASH的潜在血清标志物。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并已进行肝活检的患者共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肝活检(SAF评分)结果分为NAFL组(22例)及NASH组(18例),对比2组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血清脂质组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筛选T2DM发生NASH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结果:NASH组肝硬度、NASH评分、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空腹血糖、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NAFL组( t=-2.76~-2.06,均 P<0.05)。磷脂酰胆碱(PC)(35∶4)、PC(36∶1)[PC(18∶1/18∶0)]、PC(38∶3)、PC(44∶5)、磷脂酰乙醇胺(PE)(36∶2)、PE(34∶1)[PE-NMe2(18∶1/16∶0)]、PE(34∶1)[PE(20∶1/14∶0)]、磷脂酰丝氨酸(33∶0)、甘油三酯(TG)(54∶2)、鞘磷脂(sphingomyelin)(37∶1)、SM(39∶1)、SM(40∶1)、葡萄糖神经酰胺(40∶2)在NASH组均高于NAFL组( t=-2.930~-1.380,均 P<0.05);PC(38∶5)、PC(38∶6)、TG(52∶4)、TG(54∶4)、TG(54∶5)、TG(57∶6)、TG(58∶4)、TG(60∶6)水平在NASH组降低( t=1.982~2.431,均 P<0.05);PC(36∶1)[PC(19∶1/17∶0)]、PE(38∶1)、PE(39∶1)、TG(52∶1)、棕榈酰基苯丙氨酸水平在NASH组明显高于NAF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89~-2.837, P<0.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C(36∶1)及PE(38∶1)升高是T2DM合并NAFLD患者进展为NASH的危险因素[ OR(95 %CI):1.213(1.076~1.301)、1.119(1.015~1.243),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36∶1)及PE(38∶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85,灵敏度均为94.4%,特异性均为72.7%,均高于谷丙转氨酶、AST及GG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0.734、0.741;灵敏度分别为:72.2%、77.8%、77.8%;特异性分别为:68.2%、63.6%、68.2%)。 结论:T2DM患者中,与合并NAFL相比,NASH时出现变化的血清脂质主要是甘油磷脂、鞘脂和TG。在T2DM脂肪肝患者中,PC(36∶1)、PE(38∶1)可能成为诊断NASH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偏心和倾斜以及视觉质量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4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IOL偏心和倾斜的差别及术眼的客观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4至6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植入的IOL类型(ZCB00、SN60WF、A1-UV、AO)分为4个组,每组右眼与左眼各30只。于术前及术后1 d、1周和1个月测量晶状体或IOL的偏心值与倾斜度(使用CASIA2扫描仪)及术眼波前像差、客观散射指数(OSI)、传递调制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和斯特列尔比值(SR)。双眼患者均取右眼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所有纳入眼的眼别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共招募181例(240只眼)患者,其中169例(224只眼)完成随访(右眼114只,左眼110只),男性77例,女性92例,年龄(69±9)岁。4个组间性别分布、年龄、眼轴长度、术前晶状体偏心值和倾斜度以及IOL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 d、1周及1个月,4个组间IOL偏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7.11、6.12、4.66,均 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SN60WF组术后1 d及1周的IOL偏心值均大于另外3个组,术后1个月的偏心值为(0.259±0.101)mm,大于ZCB00组的(0.177±0.099)mm和AO组的(0.163±0.12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NK- q检验,均 P<0.05)。术后1个月ZCB00组、SN60WF组、A1-UV组和AO组的IOL倾斜度分别为(4.806±1.129)°、(5.080±1.309)°、(4.586±1.338)°、(5.112±1.406)°,术后各时间点4个组间IOL倾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各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的IOL偏心值及倾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个月,4个组间IOL偏心值与倾斜度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各组内右眼与左眼的IOL偏心值及倾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均有向鼻下方或向颞下方倾斜的趋势。术后1个月,在4 mm和6 mm瞳孔直径下,4个组间眼内球面像差( F=131.32、85.17)及全眼球面像差( F=46.64、47.5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AO组均大于另外3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NK- q检验,均 P<0.05)。4个组间OSI、MTF cut off和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4种非球面IOL植入晶状体囊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心与倾斜,但差别未显示出临床意义;术眼对轻度IOL偏心与倾斜有良好的耐受性,视觉质量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