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水乙醇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无水乙醇治疗脑动静脉畸形(bAVM)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颅内血管畸形专科应用无水乙醇治疗的25例bAVM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7~62岁,中位年龄26岁。其中破裂bAVM 18例,未破裂bAVM 7例;Spezler-Martin分级<Ⅲ级14例,Ⅲ级7例,>Ⅲ级4例。观察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等。结果:25例患者的总体技术成功率为96.0%(24/25),其中1例患者用无水乙醇不能消融靶病变。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25),均为缺血并发症,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2.0%(3/25),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对25例患者进行随访,4例轻度并发症患者中,2例症状完全恢复,2例基本恢复;3例严重并发症患者中,2例基本恢复,1例明显好转,所有并发症患者的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状态量表评分≤2分,其余18例患者无新发临床症状。13例接受DSA和MRI的影像学随访,DSA显示无水乙醇消融过的病变部位均无复发,2例术后即刻有畸形巢部分残留的患者,复查时残留畸形完全消失,MRI显示所有患者脑水肿均消失。结论:应用无水乙醇消融bAVM技术操作成功率高,临床疗效确切,术后bAVM复发率低,可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冠状静脉分支行逆行无水乙醇消融经心内膜射频消融失败的心肌瘢痕相关室性心律失常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由于存在心外膜或心肌深部的心律失常基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瘢痕相关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成功率较低。近年来国际上陆续有通过经冠状静脉途径行无水乙醇消融治疗瘢痕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报道。但在国内应用该技术治疗瘢痕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报道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经冠状静脉分支行无水乙醇消融治疗经心内膜射频消融失败的心肌瘢痕相关室性心律失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微导管行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2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研究证明使用全程交换球囊(OTW)行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可降低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房颤复发率,但OTW球囊的缺乏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开展。本文报道2例以微导管+快速交换球囊行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的操作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安全有效,可替代OTW球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内镜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超声内镜及其相关成像和介入技术发展迅速,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成像、超声内镜弹性成像、造影增强(谐波)超声内镜成像、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pNENs诊断中的作用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染料或金标植入、超声内镜引导下无水乙醇或聚桂醇消融和射频消融在pNENs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心室流出道疏通术治疗复杂儿童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儿 男性,14岁,因“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9年,劳力性胸闷5个月余”于2022年1月5日至我院门诊就诊。9年前因“发现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4年余”在我院心血管儿科就诊,诊断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反流(轻-中度),于2013年11月13日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无水乙醇)+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术中导管测压提示左心室流出道压差由86 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4 mmHg。但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厚度34 mm,左心室后壁12 mm,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最窄处内径8.1 mm,最大流速4.1 m/s,压差67 mmHg,二尖瓣轻度反流。因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嘱定期复查。随访中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波动于60~80 mmHg。5个月前开始出现活动耐量下降,爬梯或步行后易疲累,至我院就诊,2022年1月20日我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明显增厚,舒张期29 mm,收缩期47 mm,左心室流出道重度梗阻,流速4.3 m/s,压差73 mmHg,二尖瓣轻度反流。门诊予美托洛尔(12.5 mg,2次/d),患儿服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遂于2022年5月12日再次就诊入院,诊断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Ⅲ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治疗囊性甲状腺结节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囊性甲状腺结节选择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市中医院甲乳外科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囊性结节(最大径≥2cm)消融术56例患者。按照消融方法不同分为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组和微波消融组。其中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组36例,微波消融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甲状腺结节的体积缩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甲状腺功能改变情况。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 ± s)描述统计量,行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 χ 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组与微波消融组在术后3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为(49.86±6.78)% vs(22.84±1.88)%;术后6个月为(67.57±5.84)% vs(47.25±7.09)%;术后12个月为(75.70±4.51)% vs(71.14±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89% vs 4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所有并发症均在2个月内痊愈。两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TS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对治疗囊性甲状腺结节与单用微波消融治疗相比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对缓解患者症状、缩小结节体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且不影响甲状腺功能,临床上可作为治疗囊性甲状腺结节的推荐选择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甲状腺结节:老方法的新认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是治疗甲状腺结节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指南推荐其作为复发性甲状腺囊肿的首选治疗方式,亦有研究发现其对实性和混合性结节、自主功能性结节甚至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复发性甲状腺癌都有一定的疗效。PEI的疗效主要受结节囊性成分的影响,而对于实性为主的冷、热结节及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复发性甲状腺癌疗效均不优于热消融治疗。由于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并发症发生率低,PEI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增加了公共卫生负担.研究表明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Marshall韧带与肺静脉隔离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相关,辅以Marshall静脉消融可提高持续性房颤消融成功率.经Marshall静脉注入无水乙醇,可渗透弥散至其周围心肌及神经组织,阻断二尖瓣峡部电连接,但不影响心房功能,可有效提高持续性房颤消融的早期和晚期成功率,甚至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已成为一些临床中心房颤复发后再次消融的常规术式.本综述回顾现有的文献,总结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辅助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持续性心房颤动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术后心包炎的特点及处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总结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EI-VOM)术后心包炎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接受导管消融联合EI-VOM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包炎分为心包炎组和无心包炎组,比较两组的基线特征,以logistic回归分析心包炎的危险因素.心包炎的治疗效果以用药后胸痛的缓解时间和缓解程度评价,其中胸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判断.结果 纳入的81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术后心包炎.logistic回归分析未找到EI-VOM后心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秋水仙碱治疗的4例心包炎症状在48 h内均完全缓解,1例有不良反应.单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的3例,心包炎的症状缓解时间在48 h至72 h.结论 心包炎是EI-VOM术后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之一,秋水仙碱与NSAIDs均对其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联合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从基础到临床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导管消融是心房颤动(房颤)节律控制的重要方法.近年,Marshall静脉因其特殊解剖及功能在房颤尤其是持续性房颤的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不断被认识.本文就Marshall静脉和Marshall韧带的解剖学、电生理特征、Marshall静脉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机制、潜在的临床问题及未来在联合导管消融治疗中可能的应用方向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