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预后关联因素分析及预测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预后结局的关联因素及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MAS新生儿108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新生儿MAS预后结局的关联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关联因素对新生儿MAS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MAS新生儿中,有21例院内死亡或放弃治疗(失败组),不良预后19.4%;成功组87例.多因素分析显示,窒息史(OR=1.370)、羊水污染程度高(OR=1.563)均是影响新生儿MAS预后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益生菌(OR=0.700)、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OR=0.770)是新生儿MAS预后结局的保护因素(均P<0.05),PaO2/FiO2预测新生儿MAS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70,价值较高.结论:窒息史、羊水污染程度、补充益生菌、PaO2/FiO2均与是新生儿MAS预后结局影响因素,PaO2/FiO2有一定预测价值,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并制定干预措施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绒毛膜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存活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促排卵技术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率逐年升高.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sIUFD)是单绒毛膜双胎妊娠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一胎死亡后,存活胎神经系统受损是影响新生儿及婴幼儿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人口质量.研究存活胎神经系统受损的机制及有效地监测存活胎可能发生的脑损伤,对预防严重脑损伤并发症至关重要,也是妊娠期管理和分娩时机选择的重要依据.通过识别sIUFD存活胎神经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合适的监测手段和宫内治疗,制定相应的分娩方案,以减少存活胎不良神经结局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糖负荷的改良食物交换份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水平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血糖负荷的改良食物交换份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水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基于血糖负荷的改良食物交换份法将孕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血糖负荷的改良食物交换份法,比较2组孕产妇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孕产妇干预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4.58±0.37)mmol/L、餐后2 h血糖(7.25±1.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5.44±0.25)%]、血脂指标[总胆固醇(4.42±0.32)mmol/L、甘油三酯(2.12±0.16)mmol/L]较于干预前均改善且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母婴体质量增长[孕期体质量增加量(17.4±2.4)kg、平均每周体质量增加量(656±125)g、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 051±239)g]、孕产妇剖宫产率(5%)、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基于血糖负荷的改良食物交换份法较于常规饮食干预在保证营养物质摄入的同时可有效提升糖脂代谢,减少母婴体重增长,降低剖宫产率以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体重指数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BMI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3个月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是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观察发病7 d内首次卒中住院患者的BMI与3个月卒中结局的关系.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卒中(NIHSS评分<11分)组和中重度卒中(NIHSS评分≥11分)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情况.记录入院时BMI、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及在院期间肺炎等资料,其中BMI按照四分位数分为4层.发病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采集mRS评分,以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比较轻度卒中组和中重度卒中组BMI及其他基线指标的差异并探索不同水平BMI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733例患者,其中男性474例(64.7%),女性259例(35.3%).缺血性卒中552例(75.3%),出血性卒中181例(24.7%).轻度卒中组526例,中重度卒中组207例.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不同水平BMI对整体患者及轻度卒中患者3个月结局均无显著影响;在中重度卒中患者中,与BMI最低四分位水平患者相比,最高四分位水平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的比例降低(0R 0.376,95%CI 0.142~0.992,P=0.048).结论 不同BMI水平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不同,其中,在中重度卒中患者人群中,高BMI水平可能导致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相关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妊娠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对子宫动脉血流和妊娠结局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诊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102 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正常妊娠孕妇 50 例为对照组,均进行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检测,记录阻力指数(RI)、动脉搏动指数(PI)以及胎儿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S/D)和母婴不良结局.结果 观察组子宫动脉超声血流参数 PI、RI、S/D 结果分别为(1.30±0.35)、(0.71±0.22)、(3.32±0.4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子宫动脉超声血流参数PI、RI、S/D 结果分别为(1.33±0.34)、(0.81±0.24)、(3.42±0.41),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前期患者子宫动脉超声血流参数PI、RI、S/D结果及不良预后发生率均高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母婴结局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呈现一定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临床化验指标重新计算的生物标记物在预测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炎症及免疫、营养状态受损是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由于炎症、免疫及营养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复合生物标记物可能较单一生物标志物具有较佳的临床预后预测能力。近期研究表明,一些基于临床化验指标重新计算的生物标记物简单易得,可以较好反映身炎症、免疫及营养状态,对腹膜透析患者的结局有较好预测作用。本文综述了基于临床化验指标重新计算的生物标记物在预测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腹膜透析患者的危险度分层与管理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ECP2、GFAP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甲基CpG结合蛋白2(MECP2)、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rein,GFAP)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ACI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ACI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入组时间为2021年3月-2024年2月,检测两组血清MECP2、GFAP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ACI组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组.所有患者行静脉溶栓后随访3个月,根据结局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n=96)和预后不良组(n=57).分析血清MECP2、GFA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MECP2、GFA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组ACI患者血清MECP2、GFA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ACI患者血清MECP2、GFAP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血清MECP2、GFAP水平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55、0.545,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入院NIHSS评分、高血压占比、WBC、LDL-C、hs-CRP及血清MECP2、GFAP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NIHSS评分和hs-CRP、MECP2、GFAP水平偏高均是导致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ECP2、GFAP单独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736(0.658~0.804)、0.763(0.688~0.828),采用 log(P)联合预测 AUC(95%CI)为 0.852(0.785~0.904),联合预测效能较单独预测效能更好(P<0.05).结论 血清MECP2、GFAP在ACI患者体内水平高表达,其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且两者联合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网膜素-1、硫氧还蛋白1、小窝蛋白-1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与预后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血清网膜素-1(Omentin-1,OMTN)、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小窝蛋白-1(caveolin-1,Cav-1)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微创血肿清除术82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30d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48例)、预后不良组(n=34例),比较2组入院时血清OMTN、Trx1、Cav-1水平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Graeb脑室出血评分,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预测价值,分析入院时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不良结局的危险度.结果 预后良好组OMTN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Trx1、Cav-1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不良组入院时GC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Graeb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Trx1、Cav-1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与Graeb评分呈正相关,OMTN水平与GCS评分呈正相关,与Graeb评分负相关;各指标单独预测预后不良的AUC均>0.6,但各指标联合诊断的AUC最大,为0.857(P<0.05);入院时OMTN、Trx1、Cav-1高水平HIC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度是低水平的0.242、2.462、3.440倍.结论 HICH患者入院时OMTN水平降低,血清Trx1、Cav-1水平升高,各指标联合检测对预后不良预测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评估HICH患者预后情况的辅助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心房颤动类型与心力衰竭合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合并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人群中,不同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类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最终入选HFrEF合并NSTE-ACS行PCI治疗的患者866例.所有患者根据入院时AF的类型分为三组:无AF组(n=585),阵发性AF组(n=198)和持续性/永久性AF组(n=83).主要终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次要终点:主要终点的组成部分,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HF再住院.随访时间为3年.采用生存分析明确不同AF类型与各结局间的关系.通过多元Cox回归分析探索不同AF类型对结局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持续性/永久性AF组的主要结局及次要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AF组及阵发性AF组(P均<0.05).生存分析表明:持续性/永久性AF组MACE、非致死性MI及HF再住院3年复合发生率显著高于无AF组及阵发性AF组(Log-rank P均<0.05).多元Cox回归分析表明:持续性/永久性AF组MACE发生风险显著高于无AF组(HR=2.19,95%CI:1.53~3.12,P<0.001)及阵发性 AF 组(HR=1.55,95%CI:1.03~2.32,P=0.035).结论:在 HFrEF 合并 NSTE-ACS行PCI的患者中,持续性/永久性AF患者MACE发生风险显著高于无AF组及阵发性AF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云南省及周边高海拔地区心脏缺陷胎儿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云南省及周边高海拔地区胎儿心脏缺陷的现状及影响其妊娠结局的社会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21年1月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确诊为心脏缺陷的病例。根据胎儿心脏出生缺陷临床预后评分体系和分级标准对入选病例的预后进行评级(Ⅰ至Ⅳ级),分析比较各预后等级病例的比例及病种分布情况、妊娠结局。依据妊娠结局将病例分为继续妊娠组和终止妊娠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结局选择的社会因素。结果:收集到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病例4 929例,4 464例(90.57%)来源于云南省及周边高海拔地区。最终纳入心脏缺陷病例2 166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998例,心脏肿瘤、心肌病及心律失常93例,卵圆孔、动脉导管异常及正常变异1 075例。孕妇年龄为(29.2±5.0)岁,孕(25.6±3.8)周。预后等级为Ⅰ至Ⅳ级的例数分别为1 037例(47.88%)、620例(28.62%)、314例(14.50%)、44例(2.03%),未分级者151例(6.97%)。病种分布情况方面,正常变异和主动脉弓发育偏细分别占42.66%(924/2 166)和5.22%(113/2 166);评级为Ⅱ级的病例中占比排名前3位的病种为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和轻-中度肺动脉瓣狭窄,均为简单先心病,在所有心脏缺陷病例中占比分别为11.63%(252/2 166)、3.92%(85/2 166)和2.35%(51/2 166),在先心病病例中占比分别为25.25%(252/998)、8.52%(85/998)和5.11%(51/998);评级为Ⅲ级、Ⅳ级病例中以复杂先心病居多,且病种较为分散,Ⅲ级中较常见的为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占所有心脏缺陷病例的2.40%(52/2 166)、占所有先心病病例的5.21%(52/998)]和Ⅰ至Ⅲ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占所有心脏缺陷病例的2.17%(47/2 166)、占所有先心病病例的4.71%(47/998)],Ⅳ级中较常见的是单心室[占所有心脏缺陷病例的0.74%(16/2 166)、占所有先心病病例的1.60%(16/998)]和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占所有心脏缺陷病例的0.65%(14/2 166)、占所有先心病病例的1.40%(14/998)]。成功随访1 084例,其中出生675例,终止妊娠392例,自然流产17例。预后等级Ⅰ至Ⅳ级的病例中终止妊娠者占比逐渐增加[等级内占比分别为5.24%(21/401)、27.78%(70/252)、89.54%(214/239)和95.56%(43/45)],在终止妊娠的病例中预后等级为Ⅲ级者占比最高[54.59%(214/392)];终止妊娠病例中病种分布主要为复杂先天畸形或预后极差的病种(Ⅲ、Ⅳ级),可见正常变异或预后好的Ⅰ、Ⅱ级病例[在终止妊娠病例中占比分别为5.36%(21/392)和17.86%(70/3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学历(高中及以下: OR=2.73,95% CI 1.26~5.93, P<0.001;文盲: OR=3.27,95% CI 1.29~7.10, P<0.001)和低家庭收入(年收入<10万元: OR=2.47,95% CI 1.69~5.12, P<0.001)是选择终止妊娠的影响因素。 结论:云南省及周边高海拔地区心脏出生缺陷胎儿中,病种分布以简单或低危病种为主,但复杂畸形特别是预后差的病种占比也较高;部分预后良好的病例被终止妊娠,孕妇的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可能会影响其对心脏缺陷胎儿妊娠结局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