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甲综合医院护理专项课题过程管理精细化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某三甲综合医院在加强护理专项课题过程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举措与实践效果,探索院级课题精细化管理策略,为提高课题管理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将医院2016年8月—2021年8月期间在护理专项课题管理中所采取的包括围绕重点学科设立课题方向、分层设定申报条件、规范遴选程序、加强中期考核、严格结题验收、建立诚信档案、推动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探索性举措及其成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结果:通过实施精细化课题过程管理措施,医院护理团队在论文发表、专利授权、获批局级以上课题、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护理专科排名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结论:加强医院护理专项课题的精细化过程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学科建设水平,有力地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对我国外科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工结合是指将医学与理工科学进行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模式,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外科的医工结合、协同创新,更多的是指医疗器械的改进、创新和研发,而医疗器械行业将传统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相结合,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水平的一个体现。我国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将医科类院校与理工科院校合并,促进不同学科相互交叉,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依托大型综合性医院和研究所,成立众多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从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笔者及其团队在医工结合的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可重复使用的简易扩肛器"及"经肛多通道腔镜手术操作平台的切口保护套"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超细腹腔镜、胃内气囊等项目已通过相关研发团队论证并拟行转化生产;同时,于2020年1月10日,在广东省药学会的批准下,联合有志于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医疗同道、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成立了广东省药学会医药创新与转化专家委员会,为医疗同道、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我们体会到,临床实践是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源泉;临床医生是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原动力。目前,我国医工结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基础研究阶段医工结合学科融合不充分、应用研究阶段临床应用需求互动少、科研成果转化难和"产学研用"全链条不贯通。如果能加大科研投入和政策激励力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互动、关注成果推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打通医工结合全流程、完善医工结合创新能力评价机制,我国的医工结合、协同创新必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卫生健康行业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者梳理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在"人""财""物""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自2017年开始,针对医院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企业和市场脱节问题,探索建立医院主导型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实践。"政、产、学、研、医、用"一体化的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多措并举吸引院内外优秀研究人才和项目进驻,推动创新型科研项目的实施,并通过与企业集团合作建立了医院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合作的健康产业模式。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立足于院内成果的孵化和转化,结合市场需求和临床需求,推进医院与院外企业的多方合作,健全了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链条化运行机制,并通过集中招募支持资金,缓解了中试研究资金不足、产品化资金不足的问题。医院的专利授权数量由2018年的23项增加至2022年的105项,专利转化金额由2020年的200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1 100万元。建议高校附属医院进一步健全成果转化组织架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构建医校企合作平台、完善转化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良性循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级中医医院学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三级中医医院学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优化学科评价机制的同时提高学科运行管理水平,推动医院学科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多维度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某三级中医医院21个学科进行评估.结果:三级中医医院学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学术水平、学科队伍、科学研究、医疗服务、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管理水平7个方面,权重分别为0.187、0.199、0.224、0.137、0.122、0.067和0.064,对应的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分别为学术影响(0.336)、学科带头人(0.527)、专利与成果转化(0.408)、医疗服务能力(0.522)、继续教育与学术传承(0.537)、辅助与质控体系(0.529)和组织管理(0.432).应用该指标体系对医院21个学科进行实测分析,得分靠前的8个学科中,有7个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与各学科实际情况基本符合.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助于引导中医医院内部开展学科及时评估,提升学科整体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新型多功能芒硝外敷袋研发团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叙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助于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对苏州大学医学部新型多功能芒硝外敷袋研发团队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的访谈资料、反思日记等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还原团队组建、专利研发以及创新转化的过程,分析讨论团队成功可取之处,供其他高校借鉴,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成果综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针对临床医学问题设立的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简称"首发专项")已运行十余年。本研究旨在追踪并综合评价该基金项目的成果产出情况,为优化临床研究基金的运作模式提供实证支持与建议。方法:通过在线问卷对首发专项已经结题的1051项课题的所属学科领域、负责人情况、衍生项目、论文、专利、成果转化、成果普及推广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在线调查共收集到745项课题,对极端值进行复核后最终纳入720个结题项目。结题数目排序前3位的学科领域分别是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项目负责人年龄呈左偏态分布,中位年龄为45岁;319个(44%)项目后续得到了其他相关项目的支持;684个(95%)的项目发表了论文;211个(29%)项目申请了专利及著作权,141个获得了专利授权;78个(11%)项目完成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转化方式以转让和许可较多;临床诊疗指标改善中以治疗为主,诊断次之;156个(22%)项目的成果进行了普及推广,成果多推广到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结论:首发专项学科设置符合当地实际需要,成果产出颇丰。未来,可考虑建立临床研究的综合评价机制,加大推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力度,加强项目指南设定的组织模式,并进一步完善滚动支持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方位整合社会力量,推动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当前我国医学专利申请量不断增加,然而转化率却不尽如人意。本文旨在探讨多方位整合社会力量,推动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方法:本文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例,分析得出多方位整合社会力量措施包括:引入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加速专利申请进程;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和推广医疗科技产品。结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专利申请数量由2012年的35件提升为2022年的929件,转化项目数由2019年的8项提升为2022年的106项。实践证明,以上多方位整合社会力量措施可以促进医学专利的申请和转化。结论:公立医院可以多方位整合社会力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加速医学科技的应用,同时为医院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发展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高校多形态科创/文创成果转化的开源管理新体系建设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一个基于高校科创/文创成果转化的开源管理新体系,是对高校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亦是高校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使高校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对科创/文创资源进行整合,促进成果转化,提高自筹经费能力和"自我造血"潜力,提升高校运营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方法:以教育部直属68所高校2019年度部门决算已公开财务数据和近3年高校专利申请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并结合高校当前运营实际状况展开问题分析。结果:年总收入前15%的高校其科研事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50%,其专利申请数占总体30%左右,专利申请绝对数逐年增长,但转化率不高,说明科创/文创成果转化是高校经费开源的重要增长点。因此构建高校开源管理新体系以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加强科创/文创成果转化落地,是提高学校经费开源成效和成果转化率的必由之路。结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构建高校开源管理新体系,以高校研究/教学团队→科创/文创中心→政府、实体企业、金融投资机构→高校研发创新团队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方式。这种服务于社会、取之于社会的开放理念下形成可持续发展体系,一方面获得更多政策、资金和环境支持,拓展高校经费来源,形成一种"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开源管理体系;另一方面高校有更多的机会实现其服务社会的责任与价值,通过开源管理体系还可以为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孵化和就业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四川省医学科研单位专利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四川省医学科研单位专利文献,了解各医学科研单位的专利发展情况,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以IncoPat为检索工具,对四川省各医学科研单位的专利进行检索,从总体申请趋势、申请人、专利类型和法律事件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专利发展现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目前四川省医学科研单位专利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专利保护意识薄弱、专利质量偏低和专利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结论: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医学科研单位专利发展现状,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完善动力驱动机制、改革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机制等对策,为促进医学科研单位专利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推动省医学科技创新向高技术、高质量方向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临床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为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梳理,探索临床医学成果转化的特点及路径,为后续更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医院过去5年内成果转化的数据,就其专利特点、学科分布、购买企业及转化操作等不同侧面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临床医学的创新性易于被市场接受和认可,实用新型专利所占比例较大,发明人推介作用突出,企业自发参与度高,转化操作团队重要性明显。结论:临床医院应以创新转化为牵引促进学科发展,全方位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建立临床医学成果转化专业化团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