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衰弱变化趋势的纵向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老年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辅助治疗期衰弱变化的趋势,为扭转衰弱并改善患者健康结局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胃肠外科16例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纵向质性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多次横断面收集,并纵向连贯分析.结果: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GFI量表测评,共提炼出4个衰弱维度主题及对应8个亚主题:躯体衰弱的变化(趋向好转康复、危害成因多元化)、心理衰弱的变化(正向情绪调整、负向心理推移)、社会衰弱的变化(获得内外力量支持、缺乏同伴有效帮助)、认知衰弱的变化(自我能力肯定、自我效能减低).结论:老年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衰弱发展呈现不同变化趋势,临床医护人员应尽早识别衰弱趋势走向,明确衰弱类别、清晰多维交互关系,采用多模式干预方案实施预见性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患者社会网络的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背景 老年慢性病患者记忆力与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仅依靠其个人力量进行疾病的自我管理难以达到良好效果,需要更多来自他人的帮助.在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不能仅单独面向老年人,更需要充分利用患者的社会网络,让其社会网络成员参与到老年患者的疾病管理中,以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目的探讨基于患者社会网络的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招募 2021 年 3 月—2022 年6 月在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清华长庚医院门诊、北京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及红联村社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按照招募入组的顺序各自进行编号,奇数为干预组,偶数为对照组,按照 1∶1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老年患者+其社会网络成员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周期 12个月;在干预前、干预第 6 个月、干预第 12 个月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CDSMS)评估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效果,使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简表(LSNS-6)测评患者社会网络水平.结果 80 例患者入组,其中 1 例患者(对照组)因研究期间两次住院退出研究,最终 79 列患者完成研究:干预组患者 40 例+其社会网络成员 40 例,对照组39 例.CDSMS自我管理行为分量表的运动锻炼维度、认知性症状管理维度及自我效能分量表的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分别为 7.174、8.488、9.939,P<0.05);时间在CDSMS两个分量表上主效应显著(F时间分别是 13.527、12.188、7.576、5.058,P<0.05);分组在CDSMS自我管理行为分量表的三个维度上主效应显著(F分组分别是12.324、7.383、5.927,P<0.05).干预第6个月,干预组CDSMS运动锻炼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2.852,P=0.006);干预第12个月,干预组CDSMS运动锻炼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4.473,P<0.05)、认知性症状管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2.780,P=0.005)、自我效能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t=2.993,P=0.004).结论 为期 12 个月的基于患者社会网络的健康教育,可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部分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自我效能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相关因素与护理应对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探讨护理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61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心理弹性自评量表对研究对象心理弹性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收集汇总。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总结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6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坚韧性平均分为(32.35±6.56)分,力量性维度平均分为(21.15±3.15)分,乐观性维度平均分为(10.46±2.65)分,心理弹性总平均分为(63.96±12.36)分;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家庭年均收入、疼痛程度、疾病认知、社会支持度、焦虑抑郁程度、医保情况、运动频率、激素用量、复发情况均为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认知、焦虑抑郁情况、社会支持度、运动频率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结论:疾病认知、焦虑抑郁情况、社会支持度、运动频率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构建青少年抑郁自杀风险监测与防治的多学科多主体协作模式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青少年抑郁症自杀的防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因此,了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因素、科学合理监测自杀风险、多学科多主体协作衔接干预变得至关重要。如何早期评估自杀风险,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目前国内仍缺少相关的权威循证指南。本文引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来解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因素,讨论综合性评估方法和家-校-医-社联合干预体系,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全面评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并结合社会各界力量作出有效的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支持性表达疗法对淋巴瘤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心理韧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支持性表达疗法(SET)对淋巴瘤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心理韧性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淋巴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6次SET干预。使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和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F-RISC)对2组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和心理韧性进行测量。结果:最终试验组纳入40例,对照组纳入42例。干预前2组患者FoP-Q-SF及CF-RISC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试验组FoP-Q-SF中生理健康维度、社会家庭维度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4.90 ± 3.96)、(15.03 ± 4.29)、(29.93 ± 5.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1 ± 3.38)、(17.29 ± 4.03)、(35.00 ± 5.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7、2.46、4.10,均 P<0.05);干预后试验组CF-RISC中坚韧、力量、乐观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28.08 ± 4.47)、(21.30 ± 5.58)、(10.65 ± 2.97)、(60.03 ± 8.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31 ± 4.11)、(17.98 ± 4.13)、(9.26 ± 2.47)、(51.55 ± 5.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30 ~ 5.27,均 P<0.05)。 结论:SET干预可有效降低淋巴瘤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提升患者心理韧性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入职全日制本科学历护士的转型冲击现状及其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全日制本科学历新护士的转型冲击现状及其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所附属医院及南阳市中心医院的全日制本科学历、工作时间1年以内的临床一线护士89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全日制本科学历护士转型冲击总分为(96.80±6.41)分,条目均分为(3.04±0.55)分,标准化得分率为69.31%,各维度的得分率介于60.3%~82.7%,呈中等水平。不同劳动人事关系、家庭支持、科室热爱程度、家庭所在地、月收入水平的本科学历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新入职本科学历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为(66.03±8.19)分。各维度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新入职本科学历护士转型冲击总分与心理韧性总分存在极强负相关( r=-0.930, P=0.000);转型冲击的身体维度与心理韧性的力量性维度为负相关( r=-0.867, P=0.000);转型冲击的知识与技能维度与心理韧性的乐观性维度为明显负相关( r=-0.829, P=0.000);转型冲击的社会文化与发展维度与心理韧性的乐观性维度也为明显负相关( r=-0.958, P=0.000)。 结论:工作1年内全日制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面临较大的转型冲击体验,管理者应在身体、心理、社会及专业能力方面给予其关心支持,借助建立针对性、系统性、规范化的岗前培训与职后学历教育体系,帮助其提升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与心理承受力,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转型冲击水平,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层慢阻肺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的现状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我国≥40岁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估算总患病人数过亿,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相比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已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慢性病,慢阻肺的基层防治严重滞后。开展基层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意味着将慢阻肺防控重点转向疾病上游或早期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层医护人员、患者和居民对慢阻肺的知晓率低,基层医疗机构缺少肺功能检查设备和基层医生肺功能知识储备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肺功能检查尚未在基层普及;即使已经开展肺功能检查的,质控合格率低、报告欠准确的现象较为普遍。应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呼吁和支持将慢阻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知,提倡“像测血压一样测肺功能”,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在慢阻肺和肺功能知识的培训,培育更多有呼吸专长的全科医生,并通过医防融合和呼吸专科医联体全面提升基层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青年癌症患者自我认同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青年癌症患者对从最初确诊阶段起,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现、自我认同危机、自我认知完善等的真实体验,为医护人员构建社会情感支持干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江苏省肿瘤医院的14例18~25岁青年癌症患者分别在诊断初期、诊断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即自我认知的困境、自我认同的偏差和自我认同的探索。结论:对青年癌症患者各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应予以重视,满足患者的倾诉需求,与专业心理治疗师合作,鼓励患者认清自我、挖掘内在积极力量,从而提高自我认同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大跃进”时期广东省针灸普及运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针灸普及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建设、健全卫生事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大跃进”期间,广东省针灸普及与“西医学习中医”和群众运动密切结合,通过广泛动员、短期培训、逐级推广,在基层普及了针灸疗法,也推动了中医力量参与新中国基层卫生建设的进程,并在“团结中西医”和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与利用中医资源,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卫生体系的设想与作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问题及社会力量对其作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以《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为数据来源,对2017年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及人员配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全科医生仅25.3万人,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339.0万人)的7.46%;2017年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8 517人,占总人数(71 430人)的11.92%,较2016年(8 664人)减少1.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护士明显不足,医护比例均未达到1∶1配备;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不均衡,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在数量上居多,但执业(助理)医师配备较少,承担诊疗量较大。提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分布不均衡、高素质全科医生短缺,注册护士匮乏等问题。社会力量可针对目前问题,在人员培养、硬件建设、网络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尽快实现分级诊疗的医疗格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