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叙事护理为指导的全程心理护理在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以"叙事护理"为指导的全程心理护理在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叙事护理"为指导的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CIK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个别出现发热、皮肤瘙痒及皮疹、乏力困倦、关节肌肉酸痛等1种或几种不良反应,但症状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或自行缓解,未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异常病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和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KPS评分以及EORTC QLQ-C30量表各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叙事护理"为指导的全程心理护理增强了恶性肿瘤患者对CIK生物免疫疗法的信心,有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对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团体心理干预联合叙事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心理调适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联合叙事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心理调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26)和观察组( n=26)。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团体心理干预联合叙事护理。入院时、手术1周后,护理人员进行院内调查,发放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中文版造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20)、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社会心理适应情况以及病耻感。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心理社会适应、病耻感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OAI-20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团体心理干预联合叙事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心理调适中有重要意义,可消除患者的病耻感及改善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生命意义理论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叙事护理干预方案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生命意义理论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叙事护理干预方案,达到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提升患者生命意义的效果。方法:采用混合性研究设计,在文献研究和质性访谈的基础上,基于生命意义理论构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叙事护理干预方案初稿。2021年6—9月,选取来自8所医院的15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根据函询结果修订完善干预方案。结果: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3.33%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0.88,重要性程度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83和0.215;可操作性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34和0.363。最终形成的干预方案包含叙事主题、叙事内容、叙事访谈提纲和布置家庭作业/辅助措施4个模块。每个化疗周期进行7次。结论:基于生命意义理论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叙事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过程严谨,具有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可用于指导临床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丰富患者生命意义寻求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叙事疗法联合正念减压对护生职业认同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叙事疗法联合正念减压在护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在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期间启东市人民医院接收的护理实习生100名,按照完全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实施正念减压心理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叙事疗法心理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生干预后职业认同感、负性情绪等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生在离职风险与职业认同感、职业自我概念、职业自主选择性、自我反思与社会比较、社会说服等职业认同感,提高趋势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综合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该院接收的护生采取正念减压基础上联合叙事疗法的心理护理管理干预,可对护生自我职业认同感的提高、不良心理情绪的改善与纾解,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反思性写作看医患共同决策——读傅志远《生死一念:急诊外科医生的心灵笔记(生命三步曲)》有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患共同决策是一种鼓励医生与患者共同参与医疗决策过程的新的临床决策模式,可以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共同决策在中国的临床实践中仍面临不少挑战。阅读急诊科医生傅志远反思性写作的平行病历《生死一念:急诊外科医生的心灵笔记》,从医方和患方的角度审视诊疗服务过程中的细节,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探究阻碍共同决策发展的深层原因,本文基于书中的《不敢负责的该负责》和《换位思考》两章,运用叙事医学理论,分别从医患信息不对等、患者自身因素和医疗实践中的知情同意书三个方面分析共同决策在我国实际临床中推广困难的原因并试探讨其解决方法。研究发现共同决策艰难前行是多种社会因素造成的,需要医方、患方以及社会三方携手共同促进此问题的解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对全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提升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创新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明确不同阶段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结合LAP、叙事医学教学方法形成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在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对26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实施分层培养,并通过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问卷调查评价分层递进培养效果。结果:26名住院医师中,初级阶段12人,中级阶段9人,高级阶段5人。培养后,3个阶段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总得分均较培养前得分明显提高( t=-3.627,-2.073,-5.277,均 P<0.05);全部住院医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利用能力与管理能力、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职业素养六大岗位胜任力得分均较培养前明显提高。其中初级住院医师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方面得分均较培养前明显提高( t=-3.457,-3.428,-3.063,均 P<0.05),中级住院医师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职业素养方面得分较培养前明显提高( t=-2.328,-2.100,-1.997,均 P<0.05),高级住院医师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信息利用能力与管理能力、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职业素养方面较培养前得分明显提高( t=-5.707,-4.542,-2.952,-1.753,-2.705,-2.805,均 P<0.05)。 结论: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叙事医学与急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1月30日接到《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老师的信息:"我刊2022年将开设急诊叙事医学栏目,特向您约稿。"看到这条信息我异常兴奋,终于在国内急诊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开展了叙事医学栏目。按理说从医这些年,不管是学术文章,还是人文文章都写作并发表了一些,不应对发表一篇文章欣喜若狂。但这次意义不同,以前写的文章都是各归其主,医学研究收录到专业学术期刊,叙事与人文收录到医学人文领域杂志。两个领域的期刊彼此没有交集,看专业,找不到人文;学人文,漏掉了专业。实际作为一名临床医务工作者,既要懂技术,又应知人文,因为医学是人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叙事疗法理论植入游戏在患儿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将儿童叙事疗法的理论及方法植入游戏软件对提高患儿肠道准备质量的应用效果,为患儿肠道准备选择护理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21年1—12月行肠道准备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肠道准备服药指导,试验组应用儿童叙事疗法理论植入游戏软件实施肠道准备服药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肠道准备充分率、完整服药率、肠道清洁度及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肠道准备充分率、完整服药率分别为94.12%(32/34)、52.94%(18/34),高于对照组的46.43%(13/28)、10.71%(3/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5.23、10.41,均 P<0.01);试验组Boston肠道准备评分总分为(7.65 ± 1.07)分,高于对照组的(6.07 ± 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 4.87, P<0.01);试验组家长满意度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64.29%(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2.74, P<0.05)。 结论:通过应用儿童叙事疗法理论植入游戏软件,能促进患儿完整服用高剂量清肠剂,提高患儿肠道准备质量,可作为患儿肠道准备的护理干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新型多功能芒硝外敷袋研发团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叙事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助于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对苏州大学医学部新型多功能芒硝外敷袋研发团队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的访谈资料、反思日记等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还原团队组建、专利研发以及创新转化的过程,分析讨论团队成功可取之处,供其他高校借鉴,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叙事治疗在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脑病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叙事治疗对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脑病恢复期患者的认知、情绪以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6至7月,将60例职业性化学物中毒性脑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叙事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叙事组患者在接受原有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每周增加一次叙事治疗,从疾病和心理的角度通过谈话让患者在特定人生境遇中阐释不适。每次30 min,共6周。每2周对患者进行一次《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调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于干预前后分别调查患者抑郁、焦虑和治疗满意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MoC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6周治疗后,叙事组和对照组的MoCA得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且叙事组MoCA得分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1)。在干预前,叙事组和对照组患者抑郁、焦虑得分和患病率以及满意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叙事组患者抑郁、焦虑得分及患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看病过程中的感受和如何获取自身疾病信息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叙事治疗能改善职业性化学物中毒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