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rcheron动脉梗死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报告 2 例Percheron动脉梗死病例,并对 86 例Percheron动脉梗死病例进行文献回顾,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告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2 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和转归.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获得 86 例Percheron动脉梗死病例数据,对 88 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共88例,男41例(46.6%)、女47例(53.4%),年龄为6~93(58.7±18.9)岁.Org 10172急性脑卒中治疗试验分型为小动脉闭塞 23 例(26.1%)、心源性栓塞 22 例(25.0%)、其他原因 22 例(25.0%)、不明原因21例(23.9%).未行静脉溶栓者80例(90.9%).急性起病83例(94.3%).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80例(90.9%)、眼肌麻痹 41 例(46.6%)、言语障碍(构音障碍或丘脑性失语)37 例(42.0%)、肢体运动功能障碍34例(38.6%)、瞳孔异常34例(38.6%)、头晕15例(17.0%)、记忆减退14例(15.9%)、共济失调5例(5.7%)、面神经麻痹 3 例(3.4%).梗死部位以单纯丘脑梗死最多(44 例,50.0%),其次为丘脑合并中脑梗死(35 例,39.8%).影像学表现为典型中脑"V"字征14例(15.9%).治疗后病情好转73例(83.0%),死亡11例(12.5%),再发梗死 2 例(2.3%),病情无变化 2 例(2.3%).年龄和梗死部位与预后有关(均P<0.01).结论 Percheron动脉梗死早期症状多变,急性期弥散加权成像提示丘脑和/或中脑可见高信号,可有典型中脑"V"字征.早期Percheron动脉梗死治疗可用静脉溶栓和其他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案,其预后与年龄和梗死部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percheron动脉闭塞致双侧丘脑及中脑梗死2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percheron动脉是一种少见的丘脑穿动脉变异,双侧丘脑穿动脉共干起源于一侧大脑后动脉.而percheron动脉闭塞后会出现双侧丘脑旁正中部梗死,部分同时合并中脑梗死.这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既往报道较少.自2016年来,本院收治2例percheron动脉闭塞致双侧丘脑及中脑梗死患者,现将percheron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影像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作一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ercheron动脉闭塞导致双侧丘脑梗死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 ,65岁 ,因"头晕、四肢无力1+ d"入院.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四肢无力、视物旋转、站立不稳、行走困难、言语不清、记忆力下降、双眼睑下垂、睁眼困难.既往有"痛风"、"脑梗死"、"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 :BP 181/112 mmHg ,心率88次/min ,律齐.心肺腹无特殊.神经系统:神志嗜睡,唤醒后言语基本流利 ,反应稍迟钝 ,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双眼睑下垂 ,睁眼困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ercheron动脉梗死二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Percheron动脉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本院神经内科临床确诊的2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结果 2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双瞳孔不等大及眼球活动障碍,头颅MRI为双侧丘脑旁正中部对称性DWI高信号和(或)中脑高信号呈"V"字征,经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好转.结论 Percheron动脉梗死,以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垂直凝视麻痹为典型临床表现,头颅MRI双侧丘脑旁正中DWI对称性高信号和(或)中脑高信号呈"V"字征为其影像学特点.部分Percheron动脉梗死病情危重,早期识别及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ercheron动脉梗死二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丘脑旁正中部由丘脑穿通动脉(又称旁中央动脉)供血,1976年Percheron[1]报道了丘脑穿通动脉的解剖变异,其中Ⅱb型是穿通动脉共干起源于一侧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ellar artery,PCA)P1段后,发出分支供应双侧丘脑旁正中部,称为Percheron动脉,该动脉的闭塞可导致双侧丘脑旁正中部同时发生梗死,部分可伴有中脑受累,称为Percheron动脉梗死,临床罕见.现报道我院诊治的2例Percheron动脉梗死,其中1例双侧丘脑病灶极其对称,临床易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垂直性"half and-a-half"综合征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丘脑旁正中动脉供血的丘脑与中脑结合处水平的损伤可引起垂直凝视障碍,包括双眼上视麻痹、下视麻痹,上下视联合麻痹,垂直一个半综合征,一侧上视麻痹及对侧下视麻痹综合征[1]. 本文报告1 例临床罕见的由于丘脑中脑结合处损伤造成的一侧眼球上视麻痹及对侧眼球下视麻痹的垂直凝视障碍. 一侧上视麻痹及对侧下视麻痹综合征国外有2例报道,命名为垂直性"half and-a-half"综合征[2] ,为垂直凝视麻痹的解剖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资料,该综合征国内尚无相关报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ercheron动脉闭塞致双侧丘脑梗死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双侧丘脑梗死临床少见,其临床表现复杂 ,丘脑旁正中区最易受累 ,常呈对称性 ,可合并中脑"V"字征 ,研究认为其主要是丘脑穿通动脉闭塞所致.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双侧对称性丘脑梗死合并中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 ,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ercheron动脉闭塞致双侧丘脑梗死1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Percheron动脉(artery of percheron,AOP)闭塞致双侧丘脑梗死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 复习本科确诊的1例Percheron动脉梗死的病例,参照相关文献,就该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等进行分析.结果 Percheron动脉是一种少见血管变异,闭塞会导致双侧丘脑旁正中部对称性梗死,临床主要表现为垂直凝视麻痹、记忆损害、意识障碍三联症.结论 这种少见解剖变异导致双侧丘脑梗死,发病率低,加之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困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ercheron动脉梗死5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均以意识障碍起病.5例MRI检查DWI均示双侧丘脑旁正中区对称性高信号,其中1例伴丘脑前部病变,1例伴中脑病变呈"V"字征.MRA示2例大脑后动脉P1段局限性狭窄.结论 Percheron动脉梗死的临床表现各异,DWI示双侧丘脑旁正中区对称性高信号有助于Percheron动脉梗死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十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10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0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其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影像学特征、治疗策略、预后及后遗症等.结果 (1)首发症状及临床表现:4例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其中1例伴有应激性溃疡及反复呕吐,1例发病前出现黑蒙,1例伴有头晕、复视;6例表现为肢体偏瘫,2例表现为反应下降,2例表现为人事不知,1例表现为眼睑下垂.(2)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7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2型糖尿病,3例合并血脂异常,4例吸烟;5例为小动脉闭塞性病变,2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1例为心源性栓塞(心房颤动),2例发病机制不明.(3)影像学特征:10例患者颅脑CT检查均未见丘脑病变,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双侧丘脑旁正中区域呈对称或不对称蝶形长T1、长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示双侧丘脑旁正中区域、中脑高信号,1例见中脑"V"字征.(4)治疗策略、预后及后遗症:10例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专科治疗,其中1例采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意识障碍很快缓解;随访3个月,4例患者预后良好,6例患者预后不良,其中3例放弃治疗而死亡;5例患者遗留肢体偏瘫,2例患者遗留眼球运动障碍.结论 Percheron动脉梗死"三联症"为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双侧垂直注视性麻痹,但临床表现为典型"三联症"的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可能很少;Percheron动脉梗死的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议,而不同丘脑核受累在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中的阶段性作用尚不完全清楚;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病情进展较快,预后多不良,静脉溶栓及动脉介入治疗可能有利于改善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