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关于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时间跨度为1994年1月1日-2023年10月18日的CNKI和WOS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和Excel软件从文献发表量、期刊、国家、机构、作者、引文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725篇中文文献和328篇英文文献,平均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英文发文最多的期刊分别是《针刺研究》和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发文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中英文发文最多的机构分别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发文最多的团队是陈立典-陶静团队.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研究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分子机制和细胞死亡机制.其中,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自噬和氧化应激是重点领域.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近年的研究热点以联合疗法和细胞焦亡为主.结论:目前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研究网络以及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和操作准则;侧重于基础研究.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加强国内外合作,完善治疗方案和操作标准,拓宽研究领域,推动临床转化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痔瘘洗剂熏洗坐浴联合常规治疗湿热下注证混合痔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痔瘘洗剂熏洗坐浴联合常规治疗湿热下注证混合痔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湿热下注证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温水熏洗坐浴和常规换药,B组给予痔瘘洗剂熏洗坐浴及常规换药.两组均持续治疗3~4周.比较两组治疗3~4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7 d后的疼痛评分、水肿症状积分及创面渗液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出血消失时间、肛门分泌物消失时间、创面面积愈合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4周后,与A组比较,B组总有效率更高[93.33%(28/30)vs 70.00%(21/30),P<0.05].治疗7 d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水肿症状积分及创面渗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1周后低于治疗前,且治疗3、7 d后,与A组比较,B组更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出血消失、创面愈合、术后住院及肛门分泌物消失时间均更短,创面面积愈合率更高(P<0.05).B组和A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1/30)vs 10.00%(3/30),P>0.05].结论 痔瘘洗剂熏洗坐浴能够有效减轻湿热下注证混合痔患者疼痛及水肿状况,减少患者创面分泌物,促进伤口愈合,进一步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半夏泻心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脾虚湿热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脾虚湿热型2型糖尿病经半夏泻心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宜兴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脾虚湿热型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均给予两组患者12周的治疗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糖、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得出,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餐后 2 h 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MDA、IL-6、TNF-α 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各项中医证候主症、次症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呈现降低趋势,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处于较低水平;两组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SOD 水平、胰岛 β 细胞功 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与治疗前比较,均呈现升高趋势,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脾虚湿热型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调节血糖血脂水平,同时有助于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及炎性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参菝抗瘤液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术后肠道功能、炎症指标及复发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参菝抗瘤液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术后肠道功能、炎症指标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00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0)、对照组(n=200),2组均接受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参菝抗瘤液治疗,持续2周。对比2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肠壁恢复情况、血清炎症指标及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4 d肠壁厚度、缺损长度、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均较术后1 d下降,淋巴细胞计数(LYM)均较术前1 d升高;观察组术后14 d肠壁厚度、缺损长度、NEU、NLR、SII均低于对照组,LYM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复发率及总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菝抗瘤液能够在不影响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基础上,促进患者肠壁恢复、炎症指标改善,对降低术后短期复发率也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医特色的ERAS理念下多学科合作在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研究中医特色的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多学科合作在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通过多学科合作模式,采用多项中医适宜技术联合中药内服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干预结束后,从多项指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尿潴留、便秘、压疮、深静脉血栓、睡眠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评分,HAMD、HAMA心理状态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骨折愈合X线评分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特色的ERAS理念下多学科合作模式,内外兼治,可极大地促进高龄骨折患者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药贴敷联合肿瘤深部热疗治疗肺癌癌性胸水30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在肺癌癌性胸水的治疗中引入中药贴敷疗法联合深部热疗,并就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纳入60例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伴胸水患者为对象,病例入选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9月,分组时引入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口服予呋塞米口服,基于此,治疗组30例加用中药贴敷及肿瘤深部热疗,观察项目为胸水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较之对照组,治疗组胸水改善总有效率更高,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P>0.05).结论 对肺癌癌性胸水患者应用中药贴敷疗法联合深部热疗可显著改善其病情和生活质量,用药安全性也有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ERCP在胆胰合流异常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ERCP治疗胆胰合流异常(PB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行ERCP诊治的83例PB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44例;平均年龄(30±16)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PBM分型、ERCP治疗情况、ERCP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同期行ERCP患者4 769例,PBM检出率1.74%(83/4 769)。ERCP术中明确PBM分型Ⅰ型胆管汇入胰管型(B-P)39例(47%);Ⅱ型胰管汇入胆管型(P-B)27例(33%);Ⅲ型复杂型17例(20%);PBM同时合并胰腺分裂症25例(30%)。83例患者行ERCP治疗175例次,插管成功率98.9%(173/175)。其中26例为单次,其余57例行2~5次。79例患者术后腹痛症状缓解;1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TB、ALT、AST、GGT较术前明显下降;11例发热患者术后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较术前明显下降。13例次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次为高淀粉酶血症,2例次为术后胰腺炎,2例次为术后出血,1例次为ERCP术后胆囊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8±2.3)d。结论:ERCP治疗PBM有效性高、并发症少,且可控性强,临床诊疗相对安全,相比传统的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好、患者住院天数少等优点,可作为PBM患者治疗的首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路途指导下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非急性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对于血管闭塞时间超过24 h的症状性非急性颈内动脉闭塞(SNA-ICAO)患者,在双路途技术指导下行血管内治疗(EVT)开通颈内动脉颅内段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二科住院,并在双路途技术指导下行EVT的SNA-ICAO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基线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临床预后与随访结果等,对上述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综合评价该技术对于此类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血管成功再通者30例(93.8%,30/32);术中发生血栓逃逸者1例(3.1%,1/32)、血管夹层者3例(9.4%,3/32),未发生任何血管穿孔出血事件;术后发生高灌注综合征者4例(12.5%,4/32),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24 h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完成术后12个月影像学随访者26例,其中发生支架内再狭窄者4例(15.4%,4/26);90 d良好预后者28例(93.3%,28/30)。Ⅰ型闭塞(前交通动脉开放型)和Ⅱ型闭塞(后交通动脉开放型)患者均能获得较高的血管成功再通率(90.9% vs 95.2%)及良好预后率(90 d良好预后:81.8% vs 90.5%;12个月良好预后:72.7% vs 90.5%)。结论:对于SNA-ICAO(颅内段)患者,在双路途技术指导下行EVT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CT严重指数联合炎症指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感染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联合炎症指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胰腺感染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威海市中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110例SAP患者,以患者入组时间为起点,观察28 d,依据患者胰腺感染继发情况分为感染组(n=21)和未感染组(n=89);并依据患者预后生存或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93)和死亡组(n=17)。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行增强CT检查与血清炎症细胞学检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CTSI评分与血清炎症指标白介素(IL-6、IL-8、IL-10)联合对患者继发胰腺感染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IL-6、IL-8水平高于未感染组,IL-10低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入院时MCTSI评分无差异(P>0.05);SAP患者IL-6、IL-8、IL-10联合检测预测胰腺感染的发生,ROC曲线下面积0.850,大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曲线下面积0.750、0.736、0.728(P<0.05);死亡组入院时IL-6、IL-8水平低于生存组,IL-10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入院时MCTSI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MCTSI评分联合血清炎性指标预测SAP患者预后ROC曲线下面积0.872,大于IL-6、IL-8、IL-10、MCTSI评分各项指标单独检测下曲线面积0.687、0.685、0.667、0.773(P<0.05)。结论:血清IL-6、IL-8升高、IL-10降低可作为SAP患者胰腺感染的敏感指标;MCTSI评分虽不能有效预测胰腺感染,但与血清炎症指标联合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七花消炎颗粒治疗下肢丹毒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对七花消炎颗粒治疗丹毒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方法 将2019年6月—2022年6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丹毒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纯抗生素组)、试验组(抗生素联合七花消炎颗粒组)各50例.观察使用后的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临床症状指标(红、肿、热、痛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量、中医证候量化指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皮肤张力、皮色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七花消炎颗粒疗在改善红肿热痛症状,减少抗生素使用量,使用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