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高中生报考临床医学专业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部分高中生报考临床医学专业意愿的现状,探究影响报考意愿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浙江、贵州、江西4个省(直辖市)10所高中就读的5 344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在性别、学习成绩等方面高中生的报考意愿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影响其报考意愿的因素。采用 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5.6%(300/5 344)高中生报考临床医学专业意愿较强。女生、高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优、父亲从事医疗行业的高中生中报考意愿较强者占比更高,分别为6.8%(191/2 817)、8.6%(112/1 304)、7.3%(30/412)、16.3%(20/123);高中生报考意愿在性别( χ2=15.298, P<0.01)、年级( χ2=28.864, P<0.01)、学习成绩( χ2=8.393, P=0.039)、父亲是否为医护人员( χ2=26.931, P<0.01)4个方面,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医学学科感兴趣( OR=200.24,95% CI:128.38~312.34)、对长学制了解( OR=9.43,95% CI:6.96~12.78)、对医生职业前景等认同度高( OR=0.37,95% CI:0.25~0.55)、认为当下医患关系非常和谐( OR=0.38,95% CI:0.21~0.71)、通过传统媒体或书籍了解医学相关信息( OR=2.87,95% CI:1.64~5.05)、对媒体塑造的正面形象印象更深( OR=1.66,95% CI:1.18~2.32)、偏好纪实记录片( OR=1.99,95% CI:1.49~2.65)的高中生报考意愿更高。 结论:部分高中生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意愿较低,其报考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为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助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学校、媒体、社会的共同努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汉籍善本医书考略
编辑人员丨2024/7/13
创建于公元 701 年的"图书寮",隶属中务省,1949 年更名为"宫内厅书陵部",是日本皇家藏书机构,历史悠久.作为中国境外一个特殊藏书机构,所藏汉籍善本极其丰富,其中许多在中国国内已经佚失.本文按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对所藏医书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图书著录书名、卷数、册数、撰者、版本、行款和印记的梳理,简明扼要地揭示所藏图书的特征,为当下发掘、整理海外中医善本古籍,进而深入进行中日传统医药知识的交流研究提供助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2013-2022年嘉兴市儿童青少年肺结核发现延迟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了解2013-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儿童青少年肺结核发现延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嘉兴市报告的≤24岁肺结核病例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诊疗信息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等,描述性分析儿童青少年肺结核病例的发现延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22年嘉兴市报告儿童青少年肺结核2 407例,男性1 522例,占63.23%.年龄M(QR)为21.00(4.00)岁.学生410例,占17.03%.外地户籍1 856例,占77.11%.发现延迟596例,发现延迟率为24.76%;就诊延迟895例,就诊延迟率为37.18%;确诊延迟128例,确诊延迟率为5.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季度出现症状(OR=1.684,95%CI:1.261~2.249)、首诊单位级别为县级(OR=3.800,95%CI:2.898~4.983)和病原学检测阳性(OR=1.534,95%CI:1.255~1.874)是儿童青少年肺结核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结论 2013-2022年嘉兴市儿童青少年肺结核发现延迟与症状出现时间、首诊单位级别和病原学检测结果有关,应加强肺结核防治宣传、扩大筛查项目覆盖范围和提升医疗机构诊疗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中国居民两周患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了解中国居民两周患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规范居民就诊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9年3-4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174 500名居民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两周患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7295名调查前两周患病且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中国居民进行分析,其中选择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者4 305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率为59.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患慢性病、步行至最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时间≥15min、自报经济状况一般和好的中国居民两周患病更不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中部地区、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饮酒的中国居民两周患病更愿意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就诊.结论 中国居民两周患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诊率较低,性别、文化程度、地区、户籍、是否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类型、自报经济状况、是否饮酒、是否患慢性病和步行至最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时间为中国居民两周患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主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中国分省医籍考·山东省》中医家、医籍及其时代地域分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郭霭春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分省医籍考》是一部很有特点的中医工具书,它另辟新路,利用地方志来讨搜医事,开分省著录之先河.通过对其中山东省所著录医家的生平以及医籍著作进行时代地域分布的研究,发现清代以前(包括清代)共收集到山东医家349人,医籍581种.山东各个朝代医家、医籍地域分布不均衡.其中先秦两汉时期仅有济南、淄博在地方志中有关于医家、医籍的记载,即扁鹊、淳于意、公乘阳庆等名医;魏晋南北朝,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使医学思想活跃,但是像徐熙家族等中医世家的南迁,令北方医学发展受到限制.宋金元时统治阶级对医学的重视支持,大批的医学人才涌现,像"儿科圣手"钱乙、注释《伤寒论》第一人的成无己.明清时期山东医家、医籍分别占总数的91%与87%,医家、医籍涉及到地级市有16个,其中以潍坊为多.通过梳理地区医学派衍,了解医家生平著作,借鉴医籍医术经验,不仅有助于拓展对中医文化理解的视野,也有利于促进山东中医学术事业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4—2017年昆明城市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中国昆明市城市居民结直肠癌筛查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对昆明市西山、官渡和呈贡区三个辖区内居民进行调查.纳入标准为:(1)年龄在40~74岁的昆明市户籍常住人口(在本地居住3年以上);(2)自愿参加并能接受肠镜检查;(3)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问卷以"哈佛癌症风险指数"为理论基础,根据中国20多年常见癌症流行病学资料,通过多学科专家小组讨论达成的共识,确定并计算设计的适合中国个体癌症风险综合评价体系.通过问卷初筛确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高危评估标准参考癌症风险评估系统),为其预约至云南省肿瘤医院胃肠镜室进行免费肠镜检查,肠镜发现的所有息肉样病变和溃疡必须取活检,以明确诊断.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4个组以及不同性别之间的结直肠癌人群检出检查情况、肠镜筛查的依从性、病变检出、病理诊断以及结直肠癌检出情况等.结果 共有40~74岁昆明地区城市户籍居民127 960人参与问卷初筛,男性59 748人(46.7%),女性68 212人(53.3%),年龄(53.6±8.6)岁;其中,40~49岁组参与人数最多[48 044(37.5%)],50~59岁组[42 473(33.2%)]和60~69岁组[34 111(26.7%)]次之,70岁以上组最少[3 332(2.6%)].截止2017年10月为止,本次筛查共计筛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14 971人,高危检出率为11.7%,其中女性高危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13.4%(9 109/68 212)比9.8%(5 862/59 748),χ2=386.947,P<0.00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50~59岁年龄组高危检出率最高,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1.1%(2 202/19 831)和15.3%(3 034/22 642).筛出的高危人群有3 449人接受了结肠镜检查,肠镜检查依从率为23.0%(3 449/14 971),其中男性依从率为19.8%(1 162/5 862),明显低于女性的依从率25.1%(2 287/9 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75,P<0.001);50~59岁组依从性最高[25.4%(1 438/5 668)],40~49岁和60~69岁组依从性次之[分别为22.1%(1 091/4 931)和22.0%(891/4 048)],70岁以上组依从性最低[9.0%(29/324)].肠镜检查发现病变606例,病变检出率为17.6%,其中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26.9%(313/1 162)比12.8%(293/2 287),χ2=106.14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病变检出率呈上升趋势[4个年龄组依次为10.9%(119/1 091)、17.5%(252/1 438)、25.0%(223/891)和41.4%(12/29);χ2=79.010,P<0.001].584例于内镜下摘除病变并行病理诊断,检出癌前病变465例(13.5%),男性癌前病变检出率高于女性[21.3%(247/1 162)比9.5%(218/2 287),χ2=90.801,P<0.001],癌前病变检出率随着年龄的上升呈上升趋势[4个年龄组依次为8.0%(87/1 091)、14.3%(206/1 438)、18.1%(161/891)和37.9%(11/29);χ2=58.109,P<0.001].共计检出结直肠癌患者4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男性结直肠癌检出率为258.2/10万,女性为43.7/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8, P=0.223);各年龄组结直肠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个年龄组依次为91.7/10万(1/1 091)、69.5/10万(1/1 438)、224.5/10万(2/891)和0;P=0.696].结论 结直肠癌筛查是控制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的重要举措,通过问卷+肠镜筛查可以提高筛查效率,较大幅度降低筛查成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甘草炮制的历史沿革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3/8/5
甘草是一味大宗药材,在中药中有“国老”之称.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对甘草的历史炮制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梳理了往年各版药典对于甘草炮制方法的记录和全国各地炮制规范对于甘草饮片加工工艺的规定,对甘草的炮制历史进行全方面总结,理清了甘草的炮制发展脉络.经考证,从古至今,甘草的炮制方法较多,不加辅料的炮制方法有炙、炒、炮、煨;加辅料的制法有酒制、醋制、盐制、油制、姜制、蜜制、水制、胆汁制等多种方法.在已出版的药典中共有9版记载了甘草的炮制品,全国共有24个省市均有记载甘草的炮制方法.目前,2015年版《中国药典》仅记载了甘草蜜炙的炮制工艺,蜜炙法沿用至今并广泛使用.现今炙甘草是否应统一为蜜炙甘草使用,应以历代方书本草所使用的炮制方法以及临床使用为依据.该文为后续甘草的其他炮制工艺研究和临床合理选择甘草品种、进一步开发利用相应药材资源提供参考和历史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参保影响因素分析——来自2018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证据
编辑人员丨2023/8/5
劳动力的城乡流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分散参保人患病的财务风险是社会医疗保险的应有之义,因此流动人口在城市务工期间面临的健康风险理应通过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充分保障.基于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城市化转型的背景,利用2018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考察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参保现状,揭示相关因素对参保行为的差异化影响.有94.40%的湖北省流动人口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其中城镇职工医保参保比例为16.81%.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单身、文化水平较高、非农业户籍、省内流动、有长期居留意愿、家庭收入较高、居住在城市社区、在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有稳定雇主的流动人口城镇职工医保参保概率更高.通过向流动人口提供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工作能够显著提高其城镇职工医保参保概率,企业应对已建立劳动关系的雇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同时流动人口自身要通过提高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早日走出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岗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国城镇居民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从内因和外因多方面探讨我国城镇居民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用SHMS V1.0亚健康评定量表对我国五省市城镇居民进行心理亚健康的调查.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影响因素模型的预测效果评价.结果 户籍为城镇(OR=0.796)、睡眠时间7~9h(OR =0.722)和超过9小时(OR=0.792)、家庭结构为大家庭(OR =0.611)、成长期与父母的关系好(OR=0.602)、住房不拥挤(OR =0.531)、邻里和睦(OR=0.737)、健身设施多(OR =0.531)、挫商高(OR=0.576)、人生态度为积极乐观(OR=0.546)、兴趣爱好多于3种(OR =0.812),性格为成熟稳重(OR =0.591)、自我健康关注度高(OR=0.778)、休闲促健康效果好(OR=0.523)是心理亚健康的保护因素;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OR=1.495)、偶尔吃早餐(OR =1.604)、受二手烟影响(很小、一般和很大的OR分别为1.406,1.527和1.63)、偶尔饮酒(OR=1.342)、不良饮食习惯(OR=1.365)、经常、非天天体育锻炼(经常、有时和偶尔的OR分别为1.356,1.395和1.539)、上网时间为3~5小时(OR=1.236)和5小时以上(OR=1.467)、童年期心理创伤事件(OR=1.503)、二孩政策对健康有影响(OR=1.414)、医疗政策对健康有影响(OR=1.437)是亚健康的危险因素.该影响因素模型对心理亚健康的预测价值较高,偏倚校正的C指数为0.767.结论 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涉及人口及保障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家庭及环境因素、个体特征因素、健康意识、经历事件和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提示卫生健康部门在制定相关亚健康或健康政策,或进行健康宣教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达到预防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10-2019年中国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2010-2019年我国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诊断间隔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之"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数据,分析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来源国、病例发现途径及发病诊断间隔情况.结果 2010-2019年我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报告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94例,其中2019年报告68例.83.0%的病例的发病时间为7-11月.男、女性别比为1.5:1,平均年龄为(36.4±14.2)岁,中位数为35.0岁.中国籍病例67例(71.3%),其他国籍病例27例(28.7%).输入病例主要分布在云南(37.2%)、广东(30.0%)和浙江省(10.6%).病例主要来源于缅甸(53.2%)、泰国(11.7%)、孟加拉(9.6%)、印度(7.4%)和菲律宾(5.3%).经入境口岸检疫发现38例(40.4%),病例入境后就诊发现56例(59.6%).就诊发现的病例的发病诊断间隔明显长于前者[(5.0±6.5)d vs.(2.8±2.5)d,t=5.090,P=0.026].2010-2019年输入病例曾引起4起境内本地暴发.结论 我国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呈增多趋势,建议在云南、广东和浙江等重点省份开展国际旅行健康教育、培训发热门诊医生,夏秋季节加强自东南亚国家入境人员的口岸检疫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