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中期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肺动脉高压药物引产成功一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35岁患者,盆腹腔巨大肿物进行性增大6年、停经16周余,为终止妊娠入院。入院后经详细检查及多学科会诊,诊断为宫内孕16周余,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瘤体巨大,肾功能轻度受损,已错过手术的最佳时机,手术风险极大,选择药物姑息治疗。充分准备后予以序贯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手术室药物引产,引产成功,子宫复旧好。产后2个月月经复潮,口服依维莫司片治疗原发病(结节性硬化症),腹部较前稍缩小,可平卧入睡,生活自理。妊娠合并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文献中鲜有报道,现结合文献,报道其临床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t(2;18)(q36;q23)致反复流产及胎儿异常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孕妇 36岁,G 7P 0,前4次妊娠均于孕早期自然流产,其中第4次流产物行绒毛染色体分析,核型为46,XX,der(18)t(18;?)(q23;?)(图1)。第5次妊娠孕中期B超示胎儿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房室间隔缺损,考虑为法洛四联征,选择引产。第6次妊娠孕中期B超提示胎儿右手缺失,双侧脑室为正常值上限,三尖瓣少量返流,引产后发现胎儿左脚内翻。本次妊娠孕中期B超再次提示胎儿双侧足内翻,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否认近亲结婚、孕期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WHFY-YXLLWYH-L202201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对有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家族史或先证者孕产史的女性,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策略。方法:对3例完全型AIS(CAIS)的先证者及其家系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先证者的母亲再次妊娠的过程及产前诊断情况。结果:在3个CAIS家系中,有1个家系有雄激素受体(AR)基因突变的诊断;另2个家系为先证者临床诊断,未行AR基因诊断。3例先证者的母亲就诊咨询时均已经再次妊娠,孕周介于孕7~13周。3例咨询者在中孕期(孕12、16、17周)接受绒毛穿刺取样术或羊膜腔穿刺术操作。全部3例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与超声下的外生殖器表型(均为女性表型)不符,咨询者选择中期妊娠引产术终止妊娠。引产的胎儿外生殖器均为女型,支持CAIS胎儿诊断。结论:对于有AIS家族史或先证者孕产史的女性,应进行孕前遗传咨询和孕期产前诊断,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猫叫综合征的产前诊断:11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猫叫综合征(Cri-du-chat syndrome,CDCS)的胎儿期超声和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21年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确诊、资料完整的11例CDCS病例。收集并分析纳入病例的孕期血清学筛查、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产前超声结果和遗传学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对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1例中,7例为产前诊断,4例为生后诊断。7例行血清学筛查者中5例异常,其中2例NIPT提示5p-。11例中的8例产前超声表现小脑横径小于-2 SD,其中4例为小脑发育不良(cerebellar hypoplasia,CH),2例为胎儿生长受限,2例头颅各径线和小脑横径均小于-2 SD;1例颈项透明层增厚伴双侧侧脑室脉络丛囊肿、永存左上腔静脉可能;2例未见明显异常。4例患儿经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7例胎儿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其中6例胎儿进一步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亲本验证均为新生变异,1例拒绝亲本验证。细胞水平分析发现断裂点位于5p13、5p14和5p15者分别为5、3和3例。产前诊断的7例病例均在孕中期引产。生后诊断的4例患儿随访至3周岁,表型均符合CDCS。 结论:当产前超声发现胎儿CH时,要考虑CDCS的可能,但CH与CDCS的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SNP array的基因定位有助于表型谱的分析及遗传咨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妊娠期白血病22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白血病患者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探索妊娠期白血病最佳临床管理办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79 890例孕产妇中妊娠合并白血病患者共22例(0.028%),包括妊娠前诊断的白血病5例[均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妊娠后首次诊断的白血病17例[9例AML,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根据入院孕周及白血病确诊孕周,将22例患者分为早期组(初诊孕周<14周,5例)、中期组(初诊孕周≥14周且<28周,11例)、晚期组(初诊孕周≥28周,6例,其中2例为既往诊断白血病)。最终妊娠结局包括流产、引产、早产、足月产及母婴死亡。分析白血病的临床处理、产科处理对最终母婴结局的影响,随访了解孕妇原发病进展和生育情况及白血病、孕期治疗对婴儿远期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22例妊娠期白血病患者中,14例(63.6%)(包括早期组全部5例和中期组中9例)选择放弃妊娠,其中4例妊娠早期流产,10例妊娠中期引产;14例中有12例接受先期化疗诱导白血病病情缓解后流产或引产。其余8例患者(包括中期组中2例、晚期组全部6例)继续妊娠并分娩活婴,其中3例接受分娩前化疗。结论:妊娠期白血病是产科高危病例,但在良好的管理及治疗下患者仍有望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在遵循白血病治疗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孕周、患者意愿制订个体化的临床管理方案,选择准确的化疗时机有利于母婴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两次剖宫产史后孕中期联体双胎经阴道引产一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本文报告了1例瘢痕子宫孕中期联体双胎经阴道引产成功的病例。孕妇25岁,有2次剖宫产史,末次于2017年行剖宫产。本次孕19周 +5常规产前超声显示胸腹部联体双胎、共同心脏、羊水过多,于孕20周 +1入院。入院后多学科会诊充分评估胎儿及母体产道情况,排除阴道引产绝对禁忌证,行阴道引产,方案为米非司酮300 mg口服+依沙吖啶100 mg羊膜腔注射。该孕妇于羊膜腔注射28 h后临产。引产过程中协助臀位分娩,孕妇于孕20周 +6娩出联体女性死胎2具。引产过程顺利,无软产道损伤,出血量约150 ml。引产后对死胎行病理检查,大体标本可见双胎胸腹联体畸形,病理解剖后可见共用心脏、肝脏畸形。充分的产前检查评估,严格把握阴道引产指征,产程中严密监测,以及做好紧急剖宫产准备等,是瘢痕子宫孕中期联体双胎经阴道引产的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妊娠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7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N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母儿结局。结果:(1)7例妊娠合并NH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8岁(范围:26~33岁);主诉为腹痛3例(其中2例伴有盆腹腔巨大肿块并多发转移),咳嗽2例(其中1例伴上腔静脉闭塞综合征),面部肿痛1例,食欲差并发现上腹部肿物1例;自出现症状至就诊的中位时间为30 d(范围:15~188 d)。(2)孕期仅3例明确诊断,分别为右鼻前庭区肿块活检1例、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1例、肺穿刺活检1例,活检后病理检查诊断为NHL;1例为孕期行骨髓穿刺,疑为脾边缘区淋巴瘤,于剖宫产术后37 d因脾脏明显肿大伴腹胀行脾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脾边缘区淋巴瘤;余3例均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病灶活检或部分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NHL。病理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例,脾边缘区淋巴瘤1例,鼻腔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1例;临床分期:Ⅱ期1例,Ⅳ期6例。6例晚孕期终止妊娠患者中,4例分娩后胎盘送病理检查,其中1例肿瘤转移至胎盘。(3)7例妊娠合并NHL患者中,中期引产1例;晚孕期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5例,均为早产;足月产钳助产1例。6例新生儿均健康存活。7例妊娠合并NHL患者中,终止妊娠后5例接受化疗(其中1例化疗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治疗),1例接受化疗+鼻咽部放疗,这6例患者随访期内(随访至2022年10月)均无复发;另1例为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于剖宫产术后18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妊娠合并NHL孕期诊断困难,需重视孕妇主诉,积极进行相关检查,当病变累及多器官时,需考虑淋巴瘤可能。妊娠合并NHL对化疗敏感,即使为晚期患者,经规范化治疗仍能获得良好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孕妇早、中期开展 FMR1基因突变筛查的意义及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孕早、中期孕妇进行脆性X智力低下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基因筛查,为携带高风险CGG重复数者提供产前诊断。方法:采集2316名12~21 +6周的孕妇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FMR1的CGG重复次数。对3例携带前突变者提供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 结果:FMR1基因CGG重复数中间型携带率为1/178,前突变携带率为1/772,未发现全突变患者或携带者。CGG重复最大频率等位基因为29次,占比49.29%,其次为30次(28.56%)、36次(8.83%)。病例1孕12 +5周绒毛染色体检查示胎儿核型为45,X,FMR1基因CGG重复数为前突变,经遗传咨询后引产。其父母的重复数分别为70/-次、29/30次。病例2于孕20周行羊膜腔穿刺,胎儿FMR1基因CGG重复数为29/-次,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均未见异常,选择继续妊娠。病例3经遗传咨询后拒绝产前诊断,足月顺产一女婴,出生体重2440 g,随访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孕妇应在早、中期进行FMR1基因筛查,携带高风险CGG重复数者应进行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和家系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两例Joubert综合征胎儿孕早中期超声表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本文报道了孕早中期产前超声发现并经全外显子组测序确诊的Joubert综合征2例。病例1为双胎之一,孕12周 +1超声表现为颅内透明层增厚,脑干偏细,孕18周 +2超声表现为颅内外多发畸形,颅脑横切面上中脑-后脑水平显示“臼齿征”,双侧脑室增宽;颅外异常表现为双肾体积增大、回声增强,羊水过少。病例2孕17周 +5超声表现为颅内外多发畸形,颅内异常为中脑-后脑水平显示“臼齿征”,双侧脑室增宽,透明隔腔显示不清;颅外异常表现为双肾囊性增大,膀胱未显示,羊水过少。2例胎儿均行羊膜腔穿刺术,核型和拷贝数变异结果均正常,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2例胎儿均为 TMEM67基因异常[c.312+5G(introns 2)>A和c.1175(exon12)C>G],支持Joubert综合征的诊断。2例胎儿分别于孕18周 +5和19周行选择性减胎术和引产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产前超声诊断右侧面横裂伴耳畸形及多发副耳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孕妇,29岁,孕25周,孕1产0,试管婴儿,孕6 +2周,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偏低(具体不详),予肌注黄体酮保胎治疗2周,口服地屈孕酮等保胎治疗至孕12周停药,因溶栓二聚体升高,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至14孕周停药,未行早期唐氏筛查,中期唐氏筛查提示低风险,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提示21、18、13-三体为低风险。孕5周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孕早期无阴道流血、下腹痛、感冒发热、放射线接触史、接触化学毒物等病史,夫妇亦无遗传性疾病。21孕周在我院行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因胎儿位置关系,三维成像仅显示左半侧脸,孕妇对面部三维成像不满意,遂26孕周再来我院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动态观察胎儿右侧口角可见裂隙,长约10 mm(图1,2);左侧口角可视条件下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耳廓形态失常,上下径15 mm,位置稍低、前移,对比左侧观察未见明显外耳道结构;左侧耳廓形态位置未见明显异常,上下径约21 mm,外耳道可见(图3~5);右侧耳门处可见几个大小约4 mm×3 mm赘生物;左侧耳门处及腮部均可见一个大小约5 mm×2 mm的赘生物(图6,7);仔细观察未发现羊膜束带,羊水量正常。超声诊断:胎儿口角处异常声像,考虑面横裂畸形;胎儿右耳形态、位置异常,考虑小耳畸形,耳低位(外耳道结构不清);胎儿双侧耳前赘生物,考虑为副耳。孕妇及家人在产前多学科咨询后,决定放弃继续妊娠,在我院引产,引产后均得以证实(图8~10),征得孕妇及家属知情同意及伦理委员会批准,留其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