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台训练联合中药松弛膏外敷对废用性肌萎缩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及IGF-1/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跑台训练联合中药松弛膏外敷对废用性肌萎缩(DMA)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46只,取8只大鼠纳入健康对照组(健康组),余38只大鼠则制成左后肢废用性肌萎缩模型。于造模3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制模成功的32只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跑台训练组(跑台组)、中药松弛膏组(中药组)及跑台训练联合中药松弛膏组(联合组),每组8只大鼠。跑台组大鼠给予跑台训练,中药组大鼠则于患肢局部涂抹中药松弛膏,联合组大鼠给予跑台训练及中药松弛膏患肢局部涂抹。于6周干预结束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IGF-1、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等因子表达水平。结果:通过TUNEL染色发现,跑台组、中药组、联合组骨骼肌凋亡细胞数量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P<0.05);联合组凋亡细胞数量亦显著低于跑台组及中药组水平( P<0.05)。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较健康组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则显著增高( 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联合组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 P<0.01),Bax蛋白表达则显著降低( P<0.01);另外联合组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中药组及跑台组水平,Bax蛋白表达则显著低于中药组及跑台组水平( 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联合组IGF-1、p-PI3K及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 P<0.01);联合组IGF-1、p-PI3K、p-Akt蛋白表达亦较跑台组及中药组显著增高( P<0.01)。 结论:跑台训练联合中药松弛膏外敷能抑制DMA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IGF-1/PI3K/Akt信号通路,继而上调抑凋亡蛋白Bcl-2含量,下调促凋亡蛋白Bax含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蔡连香治疗盆腔炎症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蔡连香教授认为,盆腔炎症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以瘀为主,临床可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瘀阻4个证型,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大法,基于经方,审证求变,临证中还应重视精血理论,注意扶正祛邪,避免损伤阴血。其善用中药灌肠和外敷法,并灵活应用药对,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致亚急性甲状腺炎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48岁女性接种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7 d后甲状腺左侧出现压痛及触痛性包块,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予塞来昔布胶囊200 mg口服、2次/d,外敷平瘿散,内服中药汤剂。21 d后疼痛和包块消失。1周后患者甲状腺右侧出现类似症状,再次服用相同剂量塞来昔布胶囊,无效,换用醋酸泼尼松片20 mg口服、1次/d。25 d后疼痛缓解,颈部包块缩小。考虑患者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能为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火针联合黄连膏包敷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火针联合黄连膏包敷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 例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50 例予局部火针方法治疗,治疗组5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黄连膏包敷方法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瘙痒频率评分,并统计2 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41/5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EASI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瘙痒程度评分、瘙痒频率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联合黄连膏包敷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瘙痒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药外敷预防肿瘤患者PICC静脉炎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探讨中药外敷预防肿瘤患者PICC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中药外敷预防肿瘤患者PICC静脉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7月1日。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包含1 160例患者,共13种中药。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预防肿瘤患者PICC静脉炎效果排名前4位的中药依次是延胡索合剂、六合丹、青敷膏和乳黄冰香膏。结论:延胡索合剂、六合丹、青敷膏、乳黄冰香膏外敷疗法可有效预防肿瘤患者PICC静脉炎的发生。虽然延胡索合剂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最佳,但由于参与分析的样本量有限,合并效应精度不足,未来可进一步验证其预防静脉炎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坏疽性脓皮病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合并坏疽性脓皮病(PG)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MDS合并P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46岁男性,入院前半年经相关检查诊断为MDS,口服沙利度胺等化疗药物及中药治疗,血象改善不佳;入院前采静脉血、输液后创口皮肤红肿,肢体皮肤破溃面积增大,渗出物增多。入院时,左上肢及左下肢散在大片皮肤红肿破溃,伴水疱渗液。患者处于MDS急性变阶段,给予抗感染及积极治疗原发病,病情未见明显缓解,反复新发皮损,进展迅速,间断发热。会诊不除外真菌性皮肤感染,予两性霉素B等治疗无明显改善,考虑PG。调整治疗方案,给予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完善病毒检查示EB病毒DNA复制。规律予甲泼尼松龙40 mg静脉滴注、1次/d,皮肤溃疡和体温得到控制。患者入院初期水疱及渗出物明显,应用地榆油纱条外敷减轻患者疼痛和继发感染;后期皮损渗出减少,外用生肌膏促进创面愈合。后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进一步药物治疗,仅输血支持治疗,半年后因疾病进展死亡。结论:PG发病率低,进展迅速,在血液病治疗中易被误诊,需快速识别,尽早治疗,单纯免疫抑制治疗效果欠佳,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药内服结合针刺及热奄包外敷治疗中风后尿潴留肾气亏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中药内服、针刺、热奄包外敷治疗中风后尿潴留肾气亏虚证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20年12月承德市中医院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针刺+热奄包外敷治疗。2组均治疗28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腹部B超检测并记录最大尿意膀胱容量,排尿完成后记录残余尿量,评估膀胱功能;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尿痛改善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1/53)、对照组为84.9%(45/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8, P=0.046)。观察组治疗后残余尿量[(54.23±6.23)ml比(91.24±11.25)ml, t=20.95]低于对照组( P<0.01),最大尿意膀胱容量[(366.23±30.23)ml比(259.63±26.23)ml, t=19.35]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 t=13.25, P<0.01),膀胱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 t=13.53, P<0.01)。观察组尿痛改善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73、17.91、6.76、9.67, P值均<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在西医常规疗法+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针刺+热奄包外敷可较好改善中风后尿潴留肾气亏虚证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建库至2020年5月25日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评价文献,采用RevMan 5.4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共计1 315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不高。相较于常规治疗,中药外敷联合常规治疗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P<0.01)及生命质量( P<0.01)、减轻疼痛( P<0.01)、改善上肢功能( P<0.01)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P>0.05),但未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 P>0.05);相较于常规治疗,中药外敷能够更好地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P<0.01);相较于安慰剂贴敷联合常规治疗,中药外敷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明显减小臂围( P<0.05)、减轻疼痛( 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P>0.05)。 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中药外敷可能是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方法之一,但由于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不高,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腋部副乳腺肉芽肿性炎验案一则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临床治疗腋部副乳腺肉芽肿性炎1例,主症腋部副乳结块疼痛,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切开排脓加二期清创缝合后伤口久不愈合,结块不消。予中医特色扩创手术及内外合治,内服中药在提脓祛腐期治拟疏肝清热、和营托毒,生肌收口期治拟疏肝解郁、健脾化湿、益气养血;外治前期予藻酸钙蘸取九一丹填塞创腔提脓祛腐,中后期脓腐已尽则避免过度清创,予中药蒸气浴熏洗,外敷清凉油、康复新液、龙珠软膏,保持津液充足的湿性环境。经治患处外形良好,患侧上肢功能恢复,随访4年余,无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多以脏腑不足为内因,外邪侵袭为外因,与肝脾肾相关,治疗中应把握湿、热、瘀等病理因素,注意分期、分型论治,标本兼顾。临床中常用中药内服、常规针刺、刺络放血、中药外敷等疗法治疗本病,诸法联合运用疗效更好,在止痛及缓解炎症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但现有研究的操作手法标准不够统一,且需进一步长期随访,并设计大样本、高质量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