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南丹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多样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系统地掌握南丹县中药资源分布特点及利用现状,为当地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走访栽培基地及相关的管理部门等方式,对南丹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并对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类型、生活型、入药部位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南丹县共有药用维管束植物1 222种,隶属174科691属;优势科为豆科、菊科、大戟科、蔷薇科、茜草科、百合科;生活型多以草本、灌木或小乔木为主;入药部位种类最多的为全草类,其次为根及根茎类.南丹县重点调查的植物药材67种,涉及基原植物63种.南丹县药用植物资源中有6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物种有12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评估为濒危(EN)、近危(NT)、易危(VU)的物种有4种.结论:南丹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特征明显,但存在过度采挖和生境破坏等问题,且当地中药材种植尚未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建议合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制定有效措施,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黑龙江省庆安县药用植物组成分析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庆安县药用植物的基本情况,为庆安县制定科学的中药材种植规划提供参考。方法: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实施方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现场调查、走访调查等方式对庆安县药用植物开展资源普查,结果录入普查系统,分析省药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优势科种及区系分布等。结果:共记录野生药用植物83科243属380种,草本类有310种,占野生药用植物总数的81.58%。木本类共有70种,占野生药用植物的18.42%;庆安县优势科(含10种以上)有10个,占总属数的49.40%,总种数的52.89%;庆安县野生药用植物分布区系排列前3位分别是中国-日本分布、温带亚洲分布、东北分布,包含了150种,占39.47%。结论:本次资源调查基本查清了庆安县中药资源的基本情况,对下一步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当地科普中药知识、发展中药产业提供了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组学技术在黄芪质量评价及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黄芪为补气之要药,临床应用广泛.但因各种因素导致黄芪质量参差不齐现象突出,且现行评价方法难以从整体上把控黄芪药材的质量优劣,未能有效的与不同复方中黄芪功效定向关联,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及安全用药.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的组学技术在中药材黄芪质量优劣性评价中的应用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查阅近年文献,对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材黄芪质量控制(品种、产地、种植方式、逆境、炮制加工)以及药理作用(抗疲劳、抗心衰、防治内分泌疾病、抗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与趋势,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建立其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穿心莲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分子生药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分子生物学和中药学为基础,旨在研究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分子调控功能.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是一种传统大宗中药材,具有保肝利胆、清热解毒和抗菌消炎等重要功效.穿心莲生产过程中受品种、产地环境、种植技术等原因造成的品质不稳定是穿心莲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基于分子生药学的研究手段,采用现代组学技术进行穿心莲次生代谢产物调控研究已成为解决其品质问题的关键方法.该文总结了近年来穿心莲分子生药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资源的分子鉴定、遗传多样性、多组学技术、有效成分生物合成和种质创新等,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深入推动穿心莲分子生药学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发其药用价值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技术支持,为穿心莲新品种培育提供新思路,有效推动穿心莲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药材种植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现状和应对措施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一类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能通过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及物质代谢等,提高中药材产量和抗逆性.随着中药材种植品种和面积的增加,PGR在中药材种植生产中应用愈加广泛.由于种植户对PGR缺乏充分认识和科学系统了解,使用时存在为追求产量盲目增加PGR种类和用量,导致药材品质下降等盲目乱用现象.本文通过对中药材主产区PGR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并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对中药材生产中PGR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中药材生产中PGR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建议和应对措施,以期为中药材生产实践中PGR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广西桂平市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掌握桂平市药用植物资源的本底数据,为该地区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线路和样方调查等方法,对该市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及整理分析.结果:桂平市共有药用植物831种,隶属于165科547属,其中以单种科和小型科居多;豆科、菊科植物的优势明显;生活型大多是草本植物;入药部位以全草和根及根茎类为主.重点调查的药用植物38种,其中26种收载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另有12种为广西特色物种.规模化种植的药材有肉桂、八角、山药等,均为药食两用品种.受保护的药用植物有20种.结论:桂平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市场野生药材流通量大,建议扩大中药材的种植规模,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重点保护野生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药用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在中药材生态种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根际是药用植物-土壤间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之间物质与信号交流的"媒介",是调控根际微生态的关键因素,根际微生物是药用植物根际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药用植物生长及品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合理利用药用植物根际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保证药用植物健康生长,促进中药材生态种植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总结了近年来药用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研究现状,分析了药用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根际微生物对药用植物生长的影响,阐释了间作套种生态种植模式对药用植物根际微生态及中药材品质提升的优势和促进作用,为药用植物-微生物-土壤相互作用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对药用植物生态种植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黄精药食同源价值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药食同源思想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医药特色.黄精作为药食同源传统中药材,对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疾病有显著效果,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开发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药食同源文化来源及现状,分析了黄精的药膳起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加工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结合湖南黄精的种植情况,为黄精资源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枣庄市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对山东省枣庄市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调研,为该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相关数据,结合实地调查和走访,同时采用天眼查征信平台查询和SWOT分析法对枣庄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枣庄市现有药用植物460余种,野生资源蕴藏量较大的有侧柏、酸枣和野胡萝卜等,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1亩≈666.67 m2)的药用植物有花椒、石榴、枣、山楂等;中药材产业以小型农业合作社为主,规模小且分散,主要分布在滕州市、山亭区和市中区,缺少大型医药企业.SWOT分析表明,壮大酸枣仁、大枣、石榴皮、花椒等特色中药材产业规模,扶持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及培养科技人才可促进该市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结论:枣庄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研究结果可为该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不同产地玉叶金花质量比对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对湖南桃源、广西玉林、广东茂名三地的玉叶金花中药材进行质量比对研究.方法:根据各地玉叶金花中药材质量标准,通过状性鉴别、薄层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含量测定等方法,鉴定各地玉叶金花药材质量.结果:三地的玉叶金花在薄层鉴别、理化鉴别、显微鉴别方面差别不大,外观性状方面叶面有稍微差别.湖南桃源玉叶金花中的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总量最低,为0.598%,而广西玉林和广东茂名玉叶金花中这些成分总含量较高,分别为0.986%和1.098%.结论:通过对三地玉叶金花中药材质量进行比对,可为玉叶金花中药材的鉴别、种植、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