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是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在病变识别、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等环节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产业建设步伐,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搭建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平台和相关转化机制,将有助于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产业向着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浅谈胃癌转化医学研究的"瑞金体会"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转化医学是指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目前胃癌的临床诊治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以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患者诊疗效果为宗旨,以基础研究为基本手段,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途径,加强转化医学研究,是进一步提高胃癌总体疗效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瑞金医院团队转化研究经验出发,对胃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复发转移的预测、分型标准、化疗评估、肿瘤异质性、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研究平台的建立等目前胃癌转化医学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并就胃癌血清标志物、胃癌特异性抗体研究以及改善胃癌药物输送手段等转化研究,分享作者的看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现状以及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展定位和目标、现状和成果、特点、问题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以实现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更好地发展,打造更高效的临床研究转化平台。方法:通过对山东省前两批12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年度评估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共性和个性;对标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目标,得出成果和不足;SWOT分析机遇和挑战,总结经验。结果:经过两年的建设,各中心通过统筹优化资源,搭建研究平台和打造协作研究网络等方法,建设成效显著。同时也反映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创新基础相对薄弱、依托单位重视程度不够、临床研究复合型人才缺乏、冲击国家中心的高峰学科少、创新成果基层推广能力有待提升等。结论: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通过提高依托单位的重视程度,持续加大投入支持,落实年度考评倒逼机制,引导成绩优异的省级中心申报国家中心,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切实提升省级中心建设水平,从而引领全省临床医学研究水平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发挥期刊学术平台优势,讲好中国创伤医学故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华创伤杂志》是展示中国创伤医学研究成果的平台,担负着讲好中国创伤医学故事的重任。2022年,杂志在组织创伤学科体系研究、倡导创新理念、结合时事和临床热点难点问题组稿、严格把关稿件质量和拓展期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刊发了一系列体现创新理念和技术的文章,不仅提高了杂志的学术影响力,也引领中国创伤医学发展。2023年,杂志将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坚持守正创新,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创伤医学科技期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外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管理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以国际上主要的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管理模式为借鉴,推动我国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建设。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访谈法等,从临床研究资源整合及共享的角度,系统研究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管理模式。结果:基于比较结果,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优化我国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管理模式及推动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的建议。结论:建议设置国家级医学研究机构,加大临床研究经费投入,构建基于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的志愿者资源整合平台,搭建临床样本资源服务平台,对我国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及布局做进一步补充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呼吸疾病生物样本库共享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规范化的样本资源和高质量的临床大数据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只有通过资源共享,才能达到最大化的利用。方法:本文尝试探讨了基于呼吸疾病生物样本库资源共享平台的共享机制,提出了共享模式中建议涉及的内容,从平台构建背景、管理规程、法律伦理体系、数据共享原则和利益分配等方面阐述平台的运行机制。结果: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符合我国临床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适合呼吸疾病领域的临床研究资源共享模式,也将引导临床科研领域的高速发展。结论:呼吸疾病生物样本库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生物样本和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呼吸专科医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评估工具应用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呼吸专科医师临床实践中对于门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诊断和评估工具应用现状,为推广实施诊疗规范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对中国慢阻肺联盟(含94家单位)、北京市慢阻肺联盟(含108家单位)和中国基层呼吸疾病联盟(覆盖除港澳台及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呼吸专科医师发放和回收由研究者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我国呼吸专科医师对于门诊稳定期慢阻肺诊断和评估工具的应用情况,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 204份。71.7%(2 297/3 204)的受访医师来自三级医院。75.4%(2 415/3 204)的医师依据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的肺功能结果诊断慢阻肺,且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78.7%比66.9%, P<0.01)。99.3%的医师在诊断过程中会询问/评估呼吸困难症状,但26.8%的医师未使用评分系统(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和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进行量化评估。尽管83.8%的医师会在工作中使用指南推荐的综合评估(即ABCD分组),但只有45.1%完全依据分组制订初始治疗方案。另外,28.5%的受访医师没有常规检查血嗜酸粒细胞计数,20.1%的医师没有主动询问肺结核病史。 结论:虽然大多数呼吸专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基本依照指南对门诊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诊断和评估,但在评估工具的使用上仍有所不足,在诊治规范的推广和培训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数据共享协作平台建立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有效整合科研数据资源,提高数据利用率,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立了一体化大数据共享协作创新平台,通过提供科研全程支撑、梳理成果分配机制、制定权限管理规范,解决了数据共享能力、共享意愿、共享安全不强的问题,充分发挥了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效能。截至2022年2月,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该大数据平台汇聚了超过104万例老年患者数据,开展科研项目75项,建立大型人群临床研究队列10个,实现了老年疾病领域主要疾病病种的全覆盖,有力推动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协作单位的科研创新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强转化研究 促进药物性肝损伤的科学监管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新药上市前研发失败、上市后增加警示以及撤市的最主要原因,是药物安全性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药物的肝脏安全性,开展相应的转化研究,对科学监管和临床实践至关重要。科学监管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对DILI的发生机制、风险因素、临床诊断和评估、预后预测、有效干预措施以及风险/获益整体评估等的全面了解。DILI的发生机制,涉及药物代谢、肝细胞死亡机制及相应的信号传导调控途径、线粒体功能损伤、免疫损伤、遗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环节。预测DILI发生风险的生物标记物研究,一直是DILI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对某些药物而言,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联合检测,有望成为筛查DILI高风险人群的重要手段。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记物,DILI的诊断面临挑战。DILI复杂的临床表型也给诊断增加了困难。欧美国家相继建立了专门的DILI协作网络,前瞻性地纳入DILI患者进行随访并建立生物样本库,有效推动了DILI领域的研究进展。我国专门针对DILI建立的Hepatox网络平台(www. hepatox.org)已上线并建立了超过3万例真实世界DILI患者的数据库,为后续的转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分析:基于嵌入性视角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和归纳如何推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融入医疗机构现有的组织架构和业务实践。方法:建立基于嵌入性视角的分析框架,阐述融入的过程。收集81名接受访谈者的信息,了解期望通过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解决的问题。使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梳理。结果:被访谈者期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的建设能够解决空间场地、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数据共享、成果转化、协同合作等发面的问题,建立实体化的功能平台,降低沟通成本、争取资源投入和提高合作水平。结论:实践中,明确关键的考核指标,由医生、科学家担任管理者,在中心和附属大学之间形成分工,为人才提供综合性的薪酬计划,争取临床医学研究项目,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多种形式开展成果转化,降低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人员的沟通成本,推动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