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不同药液对重症患者口腔护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进行基于《成人重症监护病房口腔护理专家共识》规范操作基础上,探究更适用于中医医院危重患者的口腔护理液.方法 2023年3月1日至5月31日,在某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60位老年患者,按照患者入科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人,中药液组:中药液配方完成标准口腔护理;生理盐水组组:使用0.9%无菌生理盐水完成标准口腔护理;洗必泰组:使用医院提供的0.1%洗必泰溶液完成标准口腔护理.记录患者刚入科第1次口腔评估、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10天分别进行Beck评分及刚入科第1次评估,第5天及第10天分别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结果 中药液组患者第1天口腔护理评分(11.70±1.78)分,显著低于洗必泰组患者得分(12.7±1.49)分,低于生理盐水组(13.85±1.31)分;中药液组患者第3天口腔护理评分(8.50±1.00)分,显著低于洗必泰组(10.8±1.105)分,低于生理盐水组(11.45±0.99)分;中药液组第5天口腔护理评分(6.30±9.23)分,显著低于洗必泰组(7.85±0.745)分,低于生理盐水组(8.75±0.851)分;中药液组第10天口腔护理评分(5.05±0.224)分,显著低于洗必泰组(5.25±0.444)分,低于生理盐水组(6.75±0.79)分.三组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第5天中药液组患者第五天得分(4.65±0.875)分,显著低于洗必泰组(6.85±1.09)分,低于生理盐水组(7.9±1.62)分;中药液组第10天得分(3.4±0.754)分,低于洗必泰组(4.15±0.745)分,低于生理盐水组(4.15±0.745)分.结论 中药液对比0.1%洗必泰溶液和0.9%无菌生理盐水有更好的清洁效果,0.1%洗必泰溶液相对于0.9%生理盐水有更好的清洁效果.每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后Beck 口腔评分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有明显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未成熟血小板比率联合其他指标对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背景 脓毒症是由感染因素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目前对于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已有一些研究,但关于IPF联合其他指标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IPF联合其他指标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其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 2020 年 11 月—2022 年 11 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60 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情况:严重程度按定义划分,可分为严重脓毒症组 24 例与脓毒性休克组 36 例;严重程度按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划分,可分为低SOFA组26例(SOFA评分<6分)与高SOFA组34例(SOFA评分≥6分);按预后划分,可分为生存组 39 例与死亡组 21 例.对比不同分组患者IPF及其他血液指标[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与白蛋白比值(LAR)]的差异,绘制不同联合指标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其评估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肺部疾病所占比例、基线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基线SOFA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高SOFA组患者肺部疾病所占比例、基线APACHEⅡ评分、死亡所占比例高于低SOFA组(P<0.05).对于治疗开始 48 h IPF,脓毒性休克组患者高于严重脓毒症组,高SOFA组患者高于低SOFA组,死亡组患者高于生存组(P<0.05).因不同组患者治疗开始 48 h IPF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故截取 48 h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IPF在预测脓毒性休克及高SOFA评分的AUC分别为 0.70(95%CI=0.55~0.83,截断值为 3.95%)、0.72(95%CI=0.60~0.86,截断值 7.70%),预测死亡的AUC为 0.73(95%CI=0.58~0.89,截断值为6.10%).IPF+基线APACHEⅡ评分+NLR、IPF+基线APACHEⅡ评分+LAR预测高SOFA评分的AUC分别为0.91(95%CI=0.84~0.98)和0.93(95%CI=0.84~0.99);IPF+NAR+PLR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为0.90(95%CI=0.81~0.98).结论 IPF联合不同血液指标能够提高临床实践中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能力,治疗开始 48 h IPF+基线APACHEⅡ评分+治疗开始 48 h NLR及治疗开始 48 h IPF+基线APACHEⅡ评分+治疗开始 48 h LAR在脓毒症严重程度预测中具有较高效能;而治疗开始 48 h的IPF+NAR+PLR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方面效能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老年VaD患者164例,其中并发肺部感染80例(感染组),未并发肺部感染84例(无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Va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老年Va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 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低,吸烟、合并糖尿病、重度痴呆、长期卧床、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血症、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和侵袭性操作比例较高(P<0.05).吸烟、合并糖尿病、重度痴呆、低白蛋白血症和侵袭性操作是老年Va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中,65例(81.25%)患者以咳嗽、咳痰、气促和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71例(88.75%)患者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哮鸣音,37例(46.25%)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80例肺部感染患者中,轻度24例,中度47例,重度9例.共检出病原菌26株,其中大肠杆菌9株,铜绿假单胞菌8株.结论 吸烟、合并糖尿病、重度痴呆、低白蛋白血症和侵袭性操作是老年Va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Va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可能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患者不一定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短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比分析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9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55岁以上的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PAR)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2例,其中行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F-TAVR)46例,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56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并记录随访1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的结果.结果 TF-TAVR组(46例)较SAVR组(56例)患者平均年龄更高(P<0.05),STS评分更高(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P<0.001).两组患者性别、体重指数(BMI)及术前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LVEF均较术前升高,LVEDD较术前减小,LAEDD较术前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在术后改善患者心功能及LVEDD上对比无显著差异.TF-TAVR组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ICU监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SAVR组显著缩短[(11.06±4.25)h 比(20.25±8.17)h,(1.67±0.98)d 比(2.92±1.08)d,(6.07±2.26)d 比(9.90±2.16)d,P<0.001].TF-TAVR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SAVR组高.两组患者在术后肺部感染、重症肺炎、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脑卒中.虽然TF-TAVR组在轻度、中度瓣周漏/瓣中漏的发生率较SAVR组高,但均未出现中度及以上的瓣周漏/瓣中漏.TF-TAVR组术后无死亡病例,SAVR组有2例死亡病例,两组术后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TF-TAVR与SAVR治疗≥55岁PAR患者的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TF-TAVR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ICU监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SAVR组显著缩短,是治疗≥55岁PAR患者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3D-Slicer软件联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总结3D-Slicer软件联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3D-Slicer软件联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治疗的3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资料.结果 术后24h复查头颅CT,平均血肿清除率89.3%,平均手术时间5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1ml,术后再出血2例,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4例,深静脉血栓3例,均经治疗后恢复,术后3个月GOS评分良好率90.6%.结论 利用3D-Slicer软件联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定位准,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低,预后良好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LEO Baby支架在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LEO Baby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21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共23个动脉瘤,其中5个位于前交通动脉,10个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2个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3个位于M2段、3个位于大脑前动脉A3段;所有动脉瘤的颈体比均>1/2。其中,22个动脉瘤采用单纯LEO Baby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另1个采用Y形支架(LEO Baby + Neuroform EZ)栓塞。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检查,以判断动脉瘤闭塞和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术后3个月评估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以判断患者预后,其中≤2分为预后良好;术后6~8个月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判断动脉瘤闭塞和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结果:21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8个(78.3%)动脉瘤为Raymond Ⅰ级,3个(13.0%)为Ⅱ级,2个(8.7%)为Ⅲ级。2例(9.5%,2/21)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因重度肺部感染死亡;另1例因迟发性血管痉挛导致脑梗死,出院时mRS为3分。20例患者术后3个月均行mRS,其中1例为1分、1例为2分,余18例均为0分;预后均良好。16例患者的17个动脉瘤获得DSA随访,随访时间为(6.4±0.7)个月(6~8个月),其中15个为术后即刻Raymond Ⅰ级,显示闭塞完全;另2个分别为术后即刻Raymond Ⅱ、Ⅲ级,均未见瘤颈、瘤腔进一步增长。所有动脉瘤均未出现支架内狭窄或迟发性血栓形成事件。结论:初步推测LEO Baby支架应用于具有小直径载瘤动脉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中是安全、有效的;同时为颅内位于血管分叉部和血管远端的动脉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短期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短期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407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以及生存预后等。采用log-rank检验对aSAH患者进行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将 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407例患者的随访时间[ M( Q1, Q3)]为9.2(6.5,18.7)个月。至末次随访,死亡121例(2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饮酒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缺血性卒中史、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3~8分、Hunt-Hess分级Ⅳ~Ⅴ级、改良Fisher量表评分3~4分、并发脑血管痉挛以及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生存率较低,动脉瘤为囊状、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生存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 HR=2.14,95% CI:1.44~3.19, P<0.001)、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 HR=1.83,95% CI:1.19~2.82, P=0.006)、缺血性卒中史( HR=1.71,95% CI:1.02~2.87, P=0.043)、入院Hunt-Hess分级Ⅳ~Ⅴ级( HR=2.45,95% CI:1.25~4.79, P=0.009)、改良Fisher量表评分3~4分( HR=1.80,95% CI:1.11~2.90, P=0.017)、并发脑血管痉挛( HR=2.59,95% CI:1.58~4.25, P<0.001)、并发肺部感染( HR=1.72,95% CI:1.02~2.90, P=0.042)均是影响患者短期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而GCS 13~15分( HR=0.48,95% CI:0.25~0.93, P=0.030)和血管内栓塞治疗( HR=0.55,95% CI:0.31~0.97, P=0.039)是影响患者短期生存预后的保护因素。 结论:年龄≥60岁、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缺血性卒中史、入院Hunt-Hess分级Ⅳ~Ⅴ级、改良Fisher量表评分3~4分、并发脑血管痉挛、肺部感染的aSAH患者短期死亡风险增加,而入院GCS为13~15分、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aSAH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相对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该类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收住本院及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体外心肺复苏的60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探讨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COX回归分析明确引起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ECPR患者60例,其中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16(26.7%)例,院内心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44(73.3%)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病死率(14/16,87.5%)较院内(25/44,56.89%)患者高( P<0.05),死亡组患者复苏至上机完成的时间(105.4±105.1)min较存活组(53.0±28.5)min更长( P<0.05),相比较于与存活组,死亡组的患者ECPR前肌钙蛋白和谷草转氨酶更高,pH和血乳酸更低( P<0.05)。6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 d,院外心搏骤停,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上机前高SOFA评分,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ECMO支持期间发生肺部感染以及长ECMO支持时间是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ECPR实施管理过程中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有:院外心搏骤停,ECMO上机前高SOFA评分,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从心肺复苏至ECMO转流时间较长,ECMO支持期间发生肺部感染以及长ECMO支持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补救性支架置入16例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补救性支架植入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5医院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前向血流不能维持,采取补救性支架置入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术后血管再通程度[脑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cerebral infarction,TICI)分级]、机械取栓次数、术后血管再闭塞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1周NIHSS评分、90 d临床良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0~2分]比率等指标。结果:16例患者机械取栓后共补救性置入支架16枚(其中Solitaire支架15枚,阿波罗支架1枚),TICI=3级者12例,TICI=2b级者4例。平均取栓次数为(3.25±1.09)次。7例存在局限性狭窄,支架置入前进行球囊扩张。从发病到血管再通时间为(10.96±3.24) h。术后24 h复查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显示血管再闭塞者3例,颅内出血3例(均<10 ml)。去骨瓣减压术2例,术前NIHSS评分(24.25±4.58)分,术后1周(7.44±5.09)分。90 d良好预后(mRs≤2)10例,死亡1例(肺部感染)。结论: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后,存在重度狭窄或前向血流不能维持时,采取Solitaire支架或其他支架补救性置入,并发症较少,临床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2017年9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69例接受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IVMTE组)或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MIME组)的患者资料。IVMTE组47例,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68.6±7.5)岁(范围:54~87岁);MIME组222例,男性159例,女性63例,年龄(66.8±8.8)岁(范围:42~93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匹配后MIME组38例,IVMTE组38例。采用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 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IVMT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96.0±39.2)ml比(123.8±49.3)ml, t=-2.627, P=0.011],手术时间较短[(239.1±47.3)min比(264.2±57.2)min, t=-2.086, P=0.040],术后3 d引流量较少[85(89)ml比675(573)ml, Z=-7.57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组数和枚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IVMTE组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1~2级肺部感染[7.9%(3/38)比31.6%(12/38), χ2=6.728, P=0.009]、总体并发症[21.1%(8/38)比47.4%(18/38), χ2=5.846, P=0.016]和肺部总并发症[13.2%(5/38)比42.1%(16/38), χ2=7.962, P=0.005]的发生率低于MIME组。 结论: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安全可行,可达到与胸腔镜手术相同的肿瘤学切除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