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访干预在阻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垂直传播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在阻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及其所生产的新生儿各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孕妇及其所生产的新生儿35例)与对照组(孕妇及其所生产的新生儿35例);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 h内均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同时按照"0-1-6"程序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对孕妇及其所产新生儿均采取对症治疗与护理措施;对观察组采取随访干预措施,对照组则不采取随访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6个月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新生儿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阳性率,同时调查两组孕妇的随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肝功能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HBV-DNA定量检查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孕产妇采取随访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降低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从而改善母婴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09-2019年中国4省农村重点地区肝癌死亡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及其滞后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2009-2019年我国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4省)农村重点地区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行为危险因素对肝癌死亡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为我国肝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死因监测数据库及3次4省农村重点地区居民肿瘤及危险因素调查数据,采用Joinpoint 4.2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肝癌标化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 χ2检验与趋势 χ2检验分析行为习惯因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趋势;采用Stata 16软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行为危险因素与肝癌死亡的相关性及其滞后效应。 结果:2009-2019年4省金湖县、射阳县、灵璧县、寿县、蒙城县、汶上县、巨野县、罗山县、沈丘县、西平县农村重点地区肝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0, P<0.05)。4省农村重点地区咸菜/咸鱼类、红肉类、水产品类食物摄入频率呈下降趋势,新鲜蔬菜、新鲜水果、乳制品等健康食品的摄入频率呈上升趋势,油炸类食物、泡菜、烟熏类食物、霉变食物、咖啡、豆制品摄入频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P<0.05);豆制品、乳制品的摄入频率<20.00%。油炸类、咸菜/咸鱼类食物、现在吸烟率、饮酒率、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率与肝癌死亡呈正相关且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期分别为4、1、6、5、4年。 结论:2009-2019年我国4省农村重点地区肝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油炸类食物和吸烟、饮酒等行为危险因素与肝癌死亡存在相关关系及滞后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相关输血安全问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对献血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筛查,特别是HBV核酸检测,使得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供血者引起的HBV感染较以往已显著减少,但其风险仍然存在。现就OBI认识的发展与更新、OBI的发生机制和实验室诊断方法,以及输血筛查HBV DNA技术的发展与不足进行综述。此外,基于我国实施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普遍接种近30年和广泛开展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展望未来输血安全筛查应做的一些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河北省正定县1986—1996年出生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基础免疫后21~32年加强免疫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河北省正定县人群乙型肝炎疫苗(HepB)基础免疫21~32年后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选取正定县1986—1996年出生、完成血源HepB基础免疫且无加强免疫史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HBc (HbcAb)均阴性且抗-HBs<10 mIU/ml,以及最终完成加强免疫且有实验室结果者为研究对象,共322名。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322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种1剂市售的啤酒酵母HepB[以下简称HepB(酵母);151名]和基因重组HepB[以下简称HepB(CHO);171名],剂量均为20 μg。免疫后30 d采集静脉血5 ml,定量检测抗-HBs的几何平均浓度(GMC),观察加强免疫效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对象加强免疫后抗-HBs的GMC和阳转率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对象抗-HBs阳转率为82.61%(266名),GMC为(131.63±12.94)mIU/ml。加强免疫前抗-HBs<2.5和2.5~10 mIU/ml组加强免疫后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4.54%(161名)和99.06%(105名)( P<0.001);加强1剂HepB(CHO)后,抗-HBs阳转率高于加强1剂HepB(酵母),分别为87.13%(149名)和77.48%(117名)( P=0.023)。与接种HepB(酵母)相比,接种HepB(CHO)是加强免疫后抗体阳转的相关因素, OR(95% CI)值为1.91(1.02~3.56)( P=0.042);与加强免疫前抗-HBs<2.5 mIU/ml相比,加强前抗体水平2.5~10 mIU/ml是加强免疫后抗体阳转的相关因素, OR(95% CI)值为36.15(4.91~266.02)( P<0.001)。 结论:研究对象接种1剂乙型肝炎疫苗有良好的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前抗-HBs水平和加强用疫苗种类是免疫应答的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HBV疫苗接种后高、低、无应答个体B细胞特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可导致急、慢性肝脏疾病以及多种并发症。接种HBV疫苗诱导机体B细胞分泌保护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是预防HBV感染最重要的措施。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HBV疫苗应答的效应不一致,可分为超高/高、正常/中等、低/无应答,对其产生机制的研究可为高滴度HBsAb制备、HBV感染防治等提供参考。本文将对HBV疫苗接种后不同应答效应个体B细胞特征和机制的研究概况与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河南省0~14岁青少年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分析及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规划效果初步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河南省0~14岁青少年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及对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方法:于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村/社区为研究现场,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5个村或者社区的4 883名0~14岁青少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并对0~4岁对象采集3 ml血样,5~14岁对象采集5 ml血样,检测HBsAg、HBcAb和HBsAb。通过河南省免疫信息系统收集乙肝疫苗接种数据,通过中国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河南省的乙肝病例,并分析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效果。结果:4 883名研究对象年龄为(7.32±2.81)岁,HBsAg和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0.1%(7/4 883)和1.0%(50/4 883),按照人口标化后的率分别为0.3%和1.7%。2002年河南省0~14岁青少年人群HBsAg阳性率为3.39%,与2002年相比,2022年河南省0~14岁青少年人群减少了约70万HBV慢性感染者。2002年出生的新生儿完成全部3针次疫苗接种率为6.26%,2003年乙肝疫苗接种率迅速上升,2013年首次达到90%,2014年后河南省乙肝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临床报告病例中1~4岁儿童病例的占比由2006年的0.43%(1 108/256 566)下降至2021年的0.01%(78/80 655);5~19岁青少年病例的占比由2006年18.21%(46 710/256 566)下降到2021年的1.1%(827/80 655)。结论:2002—2022年河南省0~14岁青少年人群的HBsAg阳性率明显下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的实施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生物制剂和小分子制剂与炎症性肠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生物制剂和小分子制剂的应用改善了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预后,但其引起机会性感染的风险不容忽视。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国家,研究显示IBD患者HBV感染率高于健康对照者,而生物制剂和小分子制剂的应用可能会增加HBV携带者病毒再激活的风险。本文主要讨论不同生物制剂和小分子制剂对HBV再激活的机制和风险,分析其对HBV疫苗的影响,总结国内外指南对IBD患者接受生物制剂治疗时HBV感染筛查和治疗的建议,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生物制剂治疗背景下慢性HBV感染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08年和2018年广州市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2008年和2018年广州市1~5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08年和2018年在广州市随机抽取1~59岁常住人口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8年调查1~59岁人群4 989名,2018年3 980名。2018年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9.50%(95% CI:7.34%~11.66%),较2008年(12.45%,95% CI:10.58%~14.33%)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8.302, P=0.075);下降主要为7~16岁人群,2018年HBsAg阳性率为0.88%(95% CI:0.35%~1.42%),较2008年(4.54%,95% CI:2.71%~6.36%)下降8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34.144, P=0.000)。2018年1~59岁人群抗-HBs阳性率为72.30%(95% CI:69.56%~75.04%),较2008年(64.93%,95% CI:61.65%~68.22%)升高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51.618, P=0.001);升高主要为17~59岁人群,2018年抗-HBs阳性率为71.93%(95% CI:68.90%~74.96%),较2008年(63.77%,95% CI:60.16%~67.37%)升高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28.422, P=0.001)。2018年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48.10%(95% CI:43.20%~53.00%),较2008年(62.27%,95% CI:59.11%~65.44%)下降2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167.138, P=0.000);其中1~、7~和17~59岁人群HBV感染率分别为4.58%、5.13%和56.56%(降幅分别为81.83%、85.91%和18.47%),高流行区域人群HBV感染率为48.87%(降幅24.70%),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HBV感染率为28.81%(降幅38.75%)。 结论:自2008年以来,广州市乙肝防控效果显著,儿童HBV感染率达到WHO消除乙肝2020年的目标,但仍属于高流行区,降低乙肝死亡率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需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和成年人的监测筛查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疫苗接种及影响因素的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SLE患者接种流感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水痘-带状疱疹(VZV)病毒疫苗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疫苗接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网络问卷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2021年5月至8月调查17个风湿病中心,1 203例SLE患者,记录患者一般社会学人口学资料、患病治疗情况、疫苗接种意愿、近5年内疫苗接种情况。一般资料采用描述分析,患者接种疫苗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 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在1 203例SLE患者中,疫苗接种率分别为流感病毒疫苗5.49%(66/1 203)、肺炎球菌疫苗0.66%(8/1 203)、HPV疫苗3.82%(46/1 203)、HBV疫苗2.08%(25/1 203)以及VZV疫苗0.17%(2/1 203)。大学及本科以上学历( χ2=30.94, P<0.001)、家庭年收入≥8万( χ2=10.70, P=0.001)的患者接种流感病毒疫苗的比例更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χ2=20.96, P<0.001)、家庭年收入≥8万( χ2=20.56, P<0.001)、<45岁( χ2=8.54, P=0.001)以及未婚( χ2=5.63, P=0.018)患者接种HPV疫苗比例更高;男性( χ2=10.27, P=0.001)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χ2=4.52, P=0.034)患者接种HBV疫苗比例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流感病毒疫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OR(95% CI)=6.01(3.09,11.68), P=0.001)]、有低于18岁孩子[ OR(95% CI)=1.80(1.02,3.18), P=0.042)、应用羟氯喹[ OR(95% CI)=2.14(1.10,4.18), P=0.026)]为影响因素;男性患者[ OR(95% CI)=4.24(1.37,13.08), P=0.012)]以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OR(95% CI)=2.55(1.06,6.15), P=0.037)]患者更多接种HBV疫苗;接种HPV疫苗的影响因素为年龄<45岁[ OR(95% CI)=0.93(0.89,0.97), P=0.00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OR(95% CI)=2.28(1.11,4.65), P=0.024)]、家庭年收入≥8万[ OR(95% CI)=2.675(1.32,5.41), P=0.006)]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 OR(95% CI)=1.92(1.03,3.59), P=0.041)]。 结论:SLE患者疫苗接种率普遍较低,高收入、高学历患者接种疫苗比例明显增加,风湿科医师及卫生行政部门专业人员应重视SLE患者疫苗接种健康宣教,降低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防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具有传染性的病毒之一,全世界慢性HBV感染者超过2.57亿人,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慢性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合并症、肝衰竭及原发性肝细胞癌,给社会及个体均造成了严重伤害。在我国,慢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MTCT)。因此,阻断HBV的MTCT是预防乙型肝炎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拟对目前国内外有关阻断HBV MTCT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对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