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糖尿病患者足溃疡愈合的干预措施指南(IWGDF2023更新)》解读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促愈合干预措施是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2023年新近发布的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the Diabetic Foot,IWGDF)指南相关章节与2019年的相比,最主要的变化是补充了各条推荐的证据内容,且所纳入的研究均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本文从清创、敷料、氧气和其他气体、物理治疗、生物制剂(皮肤替代物,自体或其他细胞产品)、药物、负压治疗以及教育和生活支持这8个方面进行两份指南的对比;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2023年版指南在临床可能的实际应用与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WOS数据库的治疗药物监测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国际上治疗药物监测(TDM)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以"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or "drug monitoring"为检索词检索WOS数据库(截至2022年2月16日),收集并分析TDM研究类文献的年收录量、发文国家、作者、机构,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爆发引文检测,使用VOSviewer作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和研究热点。结果:共纳入2 318篇文献,第1篇发表于1975年;美国是发文量第一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最为密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澳大利亚学者Roberts JA;共检测到10篇爆发引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6个TDM相关聚类,近期国际研究热点包括炎症性肠病患者生物制剂TDM、危重症患者抗感染药物TDM、抗肿瘤药物TDM。结论:可参照国际研究热点,开展更多药物的TDM(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和伊马替尼等),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用药监护,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中重度难治性过敏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难治性过敏性哮喘是指使用高剂量吸入皮质类固醇(含或不含其他控制性药物)治疗,病情仍得不到控制的、较为顽固的过敏性哮喘。作为重组人源化IgE单克隆抗体的奥马珠单抗,是目前唯一被授权应用于6~18岁中、重度难治性过敏性哮喘患儿的生物制剂。其对血清游离IgE具有高度特异性,能有效阻断IgE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等炎症细胞膜表面的高亲和力受体FcεRⅠ相结合,下调该受体在炎症细胞表面的表达,阻止炎症细胞脱颗粒而引发的过敏反应。与单纯使用常规控制性药物相比,联合奥马珠单抗作为附加治疗,能显著降低哮喘急性发作风险和恶化率,减少频繁就医状况及皮质类固醇的使用剂量,改善肺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TNFAIP3基因新生变异致A20单倍体不足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 女,5岁,因“间断发热、腹痛、腹泻2个月余”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结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出现多处不规则深溃疡,肛周可见脓肿。基因检测显示患儿存在TNFAIP3基因杂合变异(NM_001270508:c.866delA),而其父母均为野生型。患儿确诊A20单倍体不足,予营养支持、沙利度胺口服治疗,后因严重胃肠道反应停用沙利度胺,给予生物制剂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半年余,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问世的生物制剂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治疗提供了新方法。专家论坛《生物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在分析近期发表的网状Meta分析研究和系统性综述的临床研究数据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生物制剂治疗CRSwNP的适应证、用法、疗效评价、安全性和治疗花费情况。论著《蜗神经动作电位监测在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的应用》探讨了蜗神经动作电位(CNAP)监测在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听力保护的意义。发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CNAP监测有利于术中听力保护,应用定位监测可提示术者避免损伤神经;肿瘤切除后,近脑干端CNAP波形及N1波幅对预测术后听力保留状态具有一定价值。论著《鼻瓣区静态参数在鼻腔空间三维模型中的研究》应用Mimics软件对颌面部CT数据进行处理,建立鼻腔空间三维模型,定位鼻瓣区并测量其重要参数,以期为鼻阀功能不良的定量诊断提供依据。论著《MEN2A/MEN2B家系RET胚系突变携带者“分级预警制”与甲状腺预防切除术的研究(附7例报道)》指出,对于有MEN2A/MEN2B家族史的健康人群,应用“分级预警制”的综合判断,在严格筛选和密切监测的基础上,把握合理时机,可开展甲状腺预防性切除术。论著《甲状腺未分化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单中心20年回顾性研究》探究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发现ATC患者中,初诊无喉返神经受累症状、白细胞正常、无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相对好,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继续教育园地《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进展》围绕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SNMM)展开讨论,全面分析其发病机制、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等,以期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了解SNMM,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机会,提高患者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药物治疗包括传统药物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其中,生物制剂除目前应用广泛的TNF-α抑制剂外,还包括整合素拮抗剂。整合素是表达于细胞表面的受体之一,可以与黏附分子结合介导淋巴细胞归巢至周围组织。肠道选择性淋巴细胞归巢由α4β7整合素和其配体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1的结合介导,是IBD的重要病理基础。维得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α4β7整合素单克隆抗体,是目前IBD治疗中一种具有肠道选择性的整合素拮抗剂。现就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加以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新型生物靶向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达到重新激发抗肿瘤免疫监视的效果,但会引起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irAEs的临床疾病谱复杂,目前的机制研究尚不深入,临床诊治中往往会借鉴传统风湿病的诊治经验。irAEs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警惕药物的副作用,以及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效应的风险。本文从免疫学角度概述了介导irAEs的关键的病理生理机制,总结当前可用的药物及有前景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以提供未来针对irAEs进行个性化治疗的解决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合理使用生物制剂提升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精准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中5%~10%的患者为重度哮喘。重度哮喘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生理、心理负担,随着不同种类生物制剂的问世,生物制剂治疗重度哮喘初步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明确了重度哮喘的诊断标准、重度哮喘的分子表型,分析了生物制剂治疗重度哮喘的靶点和生物制剂能否治愈重度哮喘,并分析了长期使用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及风险。总之,生物制剂为重度哮喘患者带来了更为精准、更为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表型和内型精准诊断及管理严重过敏反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严重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需要紧急处理的过敏反应最危重的情况。目前在我国仍存在诊断不足和治疗不足的问题。近年来,严重过敏反应发病机制方面除了经典的IgE介导途径外,非IgE依赖的途径研究亦深入。此外,随着生物制剂如单克隆抗体的广泛使用,其诱发严重过敏反应中叠加的非典型症状也逐渐被关注。本文旨在更新认识严重过敏反应的表型(诱因和临床表现),并通过内型(发病机制)更深入了解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为变态反应专科和相关专业医师精准诊断管理严重过敏反应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战略指南治疗策略的变迁对2型炎症型哮喘管理的浅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2019年,全球哮喘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委员会发布的哮喘诊治指南首次提出2型炎症型哮喘的概念。GINA指南的更新演变推动了生物制剂的研发和疾病治疗,为重度哮喘患者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并改善疾病转归。本文阐述了GINA指南中2型炎症型哮喘的疾病机制及管理建议,分析了近年来2型炎症型哮喘靶向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以期为深入了解2型炎症型哮喘患者的3级预防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