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级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第九版的建设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11/4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第9版的编写秉持教材是教育教学活动核心载体的使命,牢记初心,传承发展;彩色插图替换了原来的黑白线条图,以崭新面貌出现,形成鲜明特色,更适应以形态为特征的解剖学教学;提高可读性、适用性;加强数字化建设,学生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因材施教;系列化建设配套教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教材已成为医学生成长土壤中的有效分子,有助于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由此,《系统解剖学》第9版于2021年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十版教材”《中国医学史》中的一些问题
编辑人员丨2023/8/6
“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也称“十版教材”)《中国医学史》[1]已于2016年出版使用.该书在“九版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并将最新发现和研究进展,如老官山汉墓出土发现、青蒿素提取获诺贝尔奖等写进教材,体现了系统性、传承性和创新性.但在使用中仍发现一些错误和有待商榷的地方,兹直陈拙见,敬与同道商榷.1.疏于审校①《新修本草》“全书载药844种,比《本草经集注》新增144种”[1]58中“144种”应是“114种”.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取《名医别录》等魏晋以来本草著作中药物365种与《神农本草经》原有药物相合得730种,使药物品种增加一倍.《新修本草》在此基础上增药114种,达844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于《〈中医诊断学〉九版教材存在的问题》的商榷
编辑人员丨2023/8/6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发表的《(中医诊断学)九版教材存在的问题》存在着逻辑比较混乱、中西医概念混淆以及以西医临床标准验证中医、以特殊性取代普遍性等现象,忽略了《中医诊断学》作为教材所讨论的是内外妇儿各科共性的问题,不可能像百科全书一样,更不可能介绍个人的临床经验,尤其是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不可能纳入教材,尽管都是诊断学,但中医诊断学和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是有区别的.以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为依据,对作者质疑九版教材的50多个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商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再谈《中医诊断学》九版教材存在的问题——兼答吴长汶等的《商榷》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作者在阅读九版教材《中医诊断学》(《中诊》)的过程中发现书中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是在四诊中对某些症状、体征论述的面太窄;二是某些论述与临床不符.论述面太窄,容易误导学习者.如黄疸的成因,只论述了湿热和寒湿两种,而胆管阻塞并未述及,胰腺癌、乏特氏壶腹癌、总胆管癌等是常见的引起胆道梗阻的疾病,其所产生的黄疸并非湿热、寒湿所致,若按教材所论,以治湿热或寒湿之法治之,就是误诊,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低热一症,《中诊》只言其由阴虚、气虚、气阴两虚及郁热所致,但湿热蕴胆证(慢性胆囊炎)、下焦湿热证、膀胱湿热证(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膀胱炎)、慢性乳蛾、慢性脓耳、鼻渊等皆可出现低热,而上述病证多由湿热所致,若按《中诊》所言治之,恐怕难见其效.干咳一症,教材仅言其由阴虚肺燥或燥邪犯肺引起,但临床风热蕴结咽喉(咽炎)、肺癌、喉癌、支气管癌、支气管异物、自发性气胸、悬饮及外耳道刺激、心阳虚引起的肺瘀血等均可出现干咳,皆非阴虚肺燥或燥邪犯肺所致.教材中尚有不少类似的症状表述,若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术语,将其补充完整,使之更符合临床,这是对《中医诊断学》的充实和提高,绝非中医西化,而是洋为中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第九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暨公共卫生理论与实践培训班和《流行病学》(第八版)教材师资培训班纪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第九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暨公共卫生理论与实践培训班和《流行病学》(第八版)教材师资培训班于2018年10月21-2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主办,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协办,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编辑部承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主编李立明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联盟常任主席李俊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胡志斌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安徽省预防医学会会长朱启星教授,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姚应水教授,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控处处长陈湄,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何耀教授,第一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会议发起人、郑州大学段广才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江启成教授,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主编、安徽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冬青教授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第九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类)规划教材的施教实践与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教材是学校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材建设是教育的基础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基础主干学科,对生命科学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2018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第九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类)规划教材,我校于当年秋季首次进行教学实践,经过一个学期的备课,施教及同事间、师生间的交流反馈,归纳总结了新教材的亮点和施教体会,并提出了建议,旨在更好地推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典医学教材融合转型 助力医教协同人才培养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民卫生出版社积极实践、探索创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之路,依托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第九轮的修订,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突出"一服务""两融入""三融合"的特色,发挥数字传媒新技术与平台建设双重优势,以经典医学教材融合转型助力医教协同背景下的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第九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类)规划教材期中测评形成性评价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5
教育改革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与主要特征,需要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全方面的体系化构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FA)能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学生反馈或做出教学调整,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初步构建了一套基于传统考试方式的形成性评价策略,利用定量分析工具发掘期中测评数据,对试卷设置、学员得失分状况、不同专业间学情异同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评价,发现学员失分点的分布具有章节特征、临床与非临床专业成绩具有差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强化、合理分班等解决方案.由此进一步加强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促进教学改革背景下新教材教学体系建设的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脏腑别通"角度分析便秘的针灸取穴
编辑人员丨2023/8/5
针灸是治疗便秘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理论是常用的取穴依据.第九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中治疗本病的主穴是: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照海;随证加法:热秘配合谷、腹结,气秘配中脘、太冲,冷秘配关元、神阙,虚秘配关元、脾俞,大便干结配关元、下巨虚.笔者认为,除了脏腑经络理论外,亦可以通过脏腑别通理论来分析."脏腑别通"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明·李梴所著的《医学入门》转引《五脏穿凿论》进一步阐明了"脏腑别通"理论,其主要论述是: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本文试以此来探讨前述腧穴的取穴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妇产科护理学》出版: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临床护理措施
编辑人员丨2023/8/5
妇产科护理学》于2021年7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妇产科护理学》汇集了全国17所高等院校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教学或临床护理的专家学者参加编写.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从事各层次护理学专业教学人员、在职护士、成人教育及自学高考护理学专业学员们学习使用.《妇产科护理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共二十三章,内容包括:绪论、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病史采集与检查、妊娠期妇女的护理、高危妊娠管理、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等.《妇产科护理学》共分二十章,第一、二章为妇科护理的病历特点、书写格式及妇科常用特殊检查的护理配合;第三~十七章为妇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整体护理;第十八章为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第十九章为妇女保健;第二十章为妇科常用护理技术.该书主要特色是:女性生殖系统基础为生理知识与解剖结构,主要框架为护理程序,主要对非妊娠状态下妇女疾病治疗、发生、诊断及发展特点进行阐述,并对潜在或现存健康问题评估,提供有效护理措施,对社会成员及患者进行积极健康宣教.另外,还对计划生育技术科学护理程序、基础知识及常用措施介绍.当前我国社会水平不断进步发展,提升了人们生活水平,人们对身体健康及医疗水平重视度越来越高.妇产科为医院重要科室,常会发生护患纠纷,这是出现护理差错事件重要因素.研究证实,在护理工作人员、护理管理体制方面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护理科室为专业性及实践性重要学科,与科室较贴近.所以,为提升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保证患者满意度,应对护理过程中不足及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给出临床针对性护理措施.由于母婴身体健康与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紧密联系,常会忽略工作中问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另外,胎儿、产妇及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整个过程,护理工作风险明显提高.所以,进行妇产科积极护理非常必要,应依据产妇具体状况进行针对性干预,提高患者知识认知度,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将结合《妇产科护理学》一书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临床护理措施,希望降低护理工作安全隐患,为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基础与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