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ni-CEX联合DOPS在感官系统疾病整合教学眼科实习中的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索基于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联合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在感官系统疾病整合教学眼科实习阶段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进入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感官系统疾病整合教学眼科实习阶段的五年制医学生作为研究组,前期(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实习的五年制医学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研究组递进式阶段评价结果、实习满意度等。使用SPSS 23.0进行 t检验。 结果:研究组实习生无论是在病史询问,还是病历书写及操作技能方面,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t=2.47, P=0.016; t=5.26, P<0.001; t=2.20, P=0.031)。在递进式培训中,第二次递进式形成性评价中Mini-CEX及DOPS分数均优于第一次( t=-21.06, P<0.001; t=-15.09, P<0.001)。第二次测评时实习生对自身表现的满意度及考官对实习生的满意度均优于第一次( t=-5.53, P<0.001; t=-8.19, P<0.001)。 结论:基于Mini-CEX联合DOPS用于感官系统疾病整合教学眼科实习阶段培训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五步文献研读模式对青年护士科研能力和创新效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五步文献研读模式对青年护士科研能力和创新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的50名青年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于2020年5月—2021年6月开展2个阶段共20期的五步文献研读沙龙科研培训,通过质性访谈、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创新效能感量表和科研产出,分别于培训前、第一阶段培训后、第二阶段培训后进行培训方案改进和效果评价。结果:2个阶段培训后,50名青年护士撰写论文43篇,发表论文22篇;论文撰写和发表的护士人数分别为36人(72%,36/50)和17人(34%,17/50);获批专利8项。培训后,青年护士科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创新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行动研究法的五步文献研读可以提高青年临床护士的整体科研水平及创新效能,增加了科研产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患沟通共情语言教学与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背景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教育部鼓励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目前医患沟通共情能力教学多以模拟沟通、小组讨论形式为主,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较少.目的 探索构建可以用于课程教学的医患沟通共情语言教学与评价系统,为今后医患沟通共情教学提供新的方向;开展教学应用,提高医学生、医生沟通共情语言表达能力,并收集反馈用于系统的优化改善.方法 2021 年 9 月—2022 年 2 月课题组基于讯飞语音识别技术和共情语义识别算法,应用课题组研制的 10 个医患沟通典型案例、示范共情语言、共情语言语义库、共情语言技能及其整体评分标准等进行系统"医患沟通共情语言虚拟仿真教学与评价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开发;2022 年 3-5 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参与医患沟通学课程或培训的 950 名学生(包括 515 名本科生、102 名医学博士生和 333 名临床医生)为研究对象,基于本系统开展南京医科大学《医患沟通学》技能课(2 学时)的教学试验.采用自拟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共情语言内涵掌握程度、共情语言能力增强程度、系统便捷性认知程度、系统融入教学合理性认知程度等,并采用NVivo软件对研究对象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词频分析.结果 应用系统后,本科生、临床医生、医学博士生的共情语言内涵掌握程度、共情语言能力增强程度、系统便捷性认知程度、系统融入教学合理性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76.1%(723/950)的研究对象的共情语言内涵掌握程度评价结果为"完全掌握"或"掌握程度较高";93.8%(891/950)的研究对象表明本系统可"显著增强"或"有些增强"共情语言能力,89.5%(850/950)的研究对象对该系统便捷性认知程度的评价为"非常便捷"或"比较便捷";95.1%(903/950)的研究对象对该系统融入教学合理性认知程度的评价为"非常合理"或"比较合理".反馈意见和建议中词频位于前五的关键词依次为:沟通、语音、教学、程序、标准.结论 该系统能够提高医学生和医生在医患沟通中由个案到一般的共情能力,自主型系统的使用解放了师生教学的时空局限,其规范的课程教学方式也得到了研究对象的正向合理性反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仍需要不断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我国继续护理学教育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继续护理学教育(Continuing Nursing Educa-tion,CNE)是继毕业后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学教育[1].CNE 属于继续教育范畴,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必须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接受CNE,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这一观点已得到广泛认可[2].因此,开展 CNE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国家卫生部委及中华护理学会的高度认可,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3].然而,我国CNE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目前文献研究的内容来看,我国CNE研究中存在系统的研究少,尤其是需求评估-实施教育-效果评价的系统研究少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将我国继续护理学教育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按照教育学理论,从需求评估、对象、内容、形式、效果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培训者培训模式在医院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已引起医院管理者及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 [1,2].近年来,疼痛管理模式已由医生为主体向以护士为主体转变 [3],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角色凸显重要,这要求护士更深入掌握疼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护士普遍疼痛治疗的知识、态度及技能不足,而我国护士疼痛知识不足更为严重 [4~6].多项研究表明,我国护士疼痛知识缺乏,护士疼痛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亟待改善,急需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关注 [7~9].我国疼痛专科护士培训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范围内的培训规范化还有待改进,国内护理人员所获得的疼痛管理知识主要依赖于在职常规继续教育教学培训 [9].培训者培训 (train-the-trainer, TTT) 模式是对有潜质的培训者提供教育、指导,以保证他们针对目标群体可以提供二次培训,是一种被广泛承认的培训教育模式,通过以点带面的知识传递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现状 [10,11].国外,TTT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控制、公共卫生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 [12,13],近年我国学者也尝试将TTT模式应用于院前急救培训及临床输液治疗、健康教育等并取得成效 [14], 2016年我院疼痛护理学组进一步完善小组组织架构,首次将TTT模式应用于疼痛护理管理领域,基于"TTT模式"对学组成员开展全面全员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实践方法及成效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0年间阴道助产术的临床应用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2007 ~2016年10年期间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中的阴道手术助产率、剖宫产率以及母婴结局的变化,探索提高阴道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分娩的51199例产妇病历资料,比较经过全面阴道助产培训后的5年(2012 ~2016年)与全面培训前的5年(2007~ 2011年)全院的分娩情况及近期母婴预后,并分析培训后5年分娩产妇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的变化趋势.结果:①培训前的5年,分娩产妇的阴道手术助产率是1.11%,剖宫产率是58.52%,Ⅲ度以上会阴裂伤率是0.56%,新生儿窒息率是5.88%.而培训后的最近5年,分娩产妇的阴道助产率是3.16%,剖宫产率是46.42%,Ⅲ度以上会阴裂伤率是0.23%,新生儿窒息率是3.21%.培训前后两个阶段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培训后近五年我院分娩产妇的阴道助产率逐年上升,而剖宫产率则逐年下降,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妇的会阴损伤率也逐年下降.结论:通过对我院产科医护人员进行阴道助产模拟培训和临床实践培训,可以提高阴道助产技术的临床应用,降低剖宫产率,并改善母婴结局,阴道助产模拟培训模式值得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宁夏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全科医学知识掌握情况及培训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全科医学知识掌握情况及培训需求,为今后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对参加宁夏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班的学员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社区卫生管理工作年限的学员全科医学知识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31岁~组和41岁~组全科医学知识的分数最高.社区卫生管理工作年限在1~5年和6~10年的全科医学知识的分数最高.学员对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中,掌握最好的前5位分别为,慢性病管理(84.9%)、人际交流和沟通(74.5%)、公共卫生管理(71.7%)、传染病处理(71.7%)、全科医学概论(70.8%).认为有必要培训的知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前五位分别为心理疾病防治(70.8%)、社区康复技能(68.9%)、老年医学(65.1%)、新的医药知识(63.2%)、人力资源管理(62.3%)和心理学基础(62.3%).结论 宁夏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对全科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心理疾病防治、社区康复技能和管理学知识有较高的培训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虚拟现实视频游戏对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虚拟现实视频游戏对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56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为(5.4±1.2)岁(5~7岁).根据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评估结果患儿均位于I~Ⅱ级.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视频游戏组和常规锻炼组,分别进行为期6周的功能锻炼,评价指标包括平均练习时间,6 min步行测试(6MWT)及粗大运动功能测量挑战模块(GMFMS-CM)测量评估.结果 视频游戏组患儿的视频游戏平均练习时间为(44.2±6.1) min,干预过程中治疗者的鼓励工作较为重要,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占较高比例,需重视研究起始的技术指导和培训;Liken量表平均反馈情况提示,研究中采用的练习项目适合患者群体;视频游戏组GMFMS-CM研究结果显示,经干预后患者的评分显著改善[平均差值为4.8分,四分位数(IQR)4.68,Z=-2.025,P=o.035],常规锻炼组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6MWT测试结果显示,视频游戏组的平均水平显著增加(平均差值69.1 m,IQR 40.2 m,Z=-2.108,P=0.045),常规锻炼组则显著低于视频游戏组研究对象的平均水平,并且在研究时间段内基本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对于脑瘫患儿,在常规功能康复锻炼的基础上予家庭式的虚拟现实视频游戏练习能够延长患儿锻炼的时间,另一方面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的发展阶段概述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06年-2019年,上海市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按照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的要求,不断地调整培养方案、培养方法及评价模式,共培训2 700余名上海市急诊适任专科护士,满足了不同阶段急诊护理发展的需求.该文从依据、培养方案、培训教材、效果评价4个方面对3个阶段专科护士培养的特点进行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五步七评”法规范化培训机制对肾内科研究生培养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传统的肾内科研究生培养停留在“基础课程-临床实践-完成论文”的“三段式”,随着肾内科理念和血液净化技术的日新月异,以转化医学为核心的科研理念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挑战,以血管通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临床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培养是医学生专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具有独立临床和科研能力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1].目前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科研素养和科学思维的临床医师.从医学本身来说,临床中面对的实际难题有赖于科研工作解决;同样,在科研中获得的成果最终也需要通过临床进行检验.因而,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中同等重要,具有核心价值.本综述旨在通过建立肾内科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的“五步七评”培养机制,将学生培养、导师参与和教学评估3个要素有机整合,并在实际应用中积累了初步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