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诺肝素更具选择性的方案预防产后VTE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妇女生殖健康中心CHAMPION团队比较了在更具选择性的风险分层与标准风险分层下,以依诺肝素为基础预防产科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效果.研究团队对2016-01-01-2018-12-31(标准风险分层;对照组)和2021-12-01-2023-05-31(更具选择性的风险分层;试验组)在美国东南部一家三级护理中心分娩的17 489例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主要结局是在手术后6周内对伤口血肿的临床诊断.次要结局为产后6周内VTE的新诊断.研究团队比较了各组间的基线特征和结果,并以原始方案组作为参考,估计了主要和次要结局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校正优势比(adjusted odds ratio,aOR).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GSES评分较高;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会阴裂伤、宫颈裂伤的总发生率更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消除初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妊娠间隔对经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间隔(IPI)对经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基于全国14个省区市共21家医院开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通过查阅病历收集2011—2018年间两次妊娠均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经产妇的年龄、身高、孕前体重、IPI、既往史、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等资料。根据不同IPI分为4组:<18个月组、18~23个月组、24~59个月组和≥60个月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根据WHO的推荐,以24~59个月组作为参照,比较各组经产妇的妊娠结局。进一步根据年龄、妊娠期糖尿病(GDM)史、巨大儿分娩史和早产史进行分层分析,探讨不同特征经产妇中IPI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经产妇8 026例,其中<18个月组、18~23个月组、24~59个月组和≥60个月组分别为423、623、5 512和1 468例。(1)<18个月组、18~23个月组、24~59个月组和≥60个月组的妊娠年龄、本次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剖宫产史比例、GDM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以及剖宫产术分娩比例均逐渐增加,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2)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经产妇相比,≥60个月组经产妇的早产、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少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42%( OR=1.42, 95% CI为1.07~1.88, P=0.015)、46%( OR=1.46, 95% CI为1.13~1.88, P=0.004)和64%( OR=1.64, 95% CI为1.13~2.38, P=0.009),其他组均未见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 P均>0.05)。(3)根据妊娠年龄分层,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比较,高龄经产妇≥60个月组羊水过少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OR=2.87, 95% CI为1.41~5.83, P=0.004);非高龄经产妇<18个月组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OR=1.59, 95% CI为1.04~2.43, P=0.032),≥60个月组胎膜早破( OR=1.58, 95% CI为1.18~2.13, P=0.002)和早产( OR=1.52, 95% CI为1.07~2.17, P=0.020)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根据有无GDM史分层,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比较,≥60个月组有GDM史经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显著增加( OR=5.34, 95% CI为1.45~19.70, P=0.012),无GDM史经产妇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OR=1.44, 95% CI为1.10~1.90, P=0.009)。根据有无巨大儿分娩史分层,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比较,≥60个月组有巨大儿分娩史经产妇剖宫产术分娩的比例显著增加( OR=4.11, 95% CI为1.18~14.27, P=0.026),无巨大儿分娩史经产妇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OR=1.46, 95% CI为1.12~1.89, P=0.005)。根据有无早产史分层,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比较,≥60个月组无早产史经产妇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OR=1.47, 95% CI为1.13~1.92, P=0.004)。 结论:IPI≥60个月或<18个月均会造成经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应通过对育龄期妇女孕前咨询和产后保健的健康教育,指导育龄期妇女再次妊娠时保持适宜的IPI,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微信主导下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对产后妇女避孕认知水平及避孕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微信主导下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在产后妇女避孕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产后妇女122例,根据时间分为试验组(2019年1~7月,64例)和对照组(2018年5~12月,58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发放教育手册、集中或个体宣教、随访管理等在内的常规避孕教育,试验组联合应用微信主导下的多元化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避孕知识、避孕行为、避孕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后妇女避孕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口服避孕药、安全期避孕法、节育环、皮下埋植剂、紧急避孕法回答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1);各种避孕措施依从行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意愿怀孕率、人工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微信主导下的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产后妇女避孕认知水平,促进避孕依从行为的养成,提高避孕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初产妇反刍思维在社会支持期望落差与产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初产妇反刍思维在社会支持期望落差与产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为产妇产后抑郁的调节及早发现、早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研,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反刍思维反应量表、产后社会支持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3所三级甲等医院产后复查的266名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及Bootsrap法分析反刍思维、社会支持期望落差与产后抑郁间的关系。结果: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反刍思维、产后抑郁平均得分分别为(16.74 ± 12.77)、(39.43 ± 4.14)、(6.77 ± 2.77)分;社会支持期望落差与反刍思维、产后抑郁,反刍思维与产后抑郁间均呈正相关( r=0.62、0.75、0.70,均 P<0.01);初产妇反刍思维在社会支持期望落差与产后抑郁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 结论: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可直接影响产后抑郁的发生,也可通过反刍思维间接影响,临床中可从降低反刍思维角度预防和干预产后抑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运动干预对孕产妇睡眠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在孕产妇中常见的睡眠障碍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影响产后身心健康。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和产后合理运动有益于妇女的整体健康。放松训练、体操运动、水中运动、普拉提瑜伽等运动干预作为一种低成本、安全的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孕产妇睡眠状况,有益于孕产妇的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妇女产后2年内避孕措施使用及意外妊娠率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中国妇女产后2年内避孕措施及意外妊娠风险影响因素。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5个省区市60家医院,通过电话各随机调查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300名分娩产妇,内容包括产后母乳喂养、月经和性生活恢复、避孕措施以及是否意外妊娠等情况。分析其产后2年内避孕措施及意外妊娠风险因素。结果:共调查18 045名产妇,其中有15 328名(84.9%)产妇产后2年内使用了避孕措施。使用避孕措施的产妇2年内意外妊娠率为7.16%,71.88%发生于产后7~18个月,产后不同时间段发生意外妊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除体外排精/安全期避孕措施外,避孕套、长效避孕方法、短效口服避孕药和其他(紧急避孕/杀精剂)4种避孕措施在不同地区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P<0.001, P=0.01, 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妇年龄、民族、教育程度、地域、分娩方式、产次、孕次、产后避孕方式、产后避孕启动时间、产后性生活恢复时间、产后月经恢复时间、母乳喂养时间与产后2年内意外妊娠率有关( P均<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域( P<0.001)、产妇年龄( P<0.001)、教育程度( P<0.001)、民族( P=0.01)、孕次( P=0.04)、产次( P=0.02)、母乳喂养时间( P<0.001)、分娩方式( P=0.01)、产后避孕方法( P<0.001)、产后月经恢复时间( P=0.01)和产后避孕启动时间( P=0.02)是产后2年内意外妊娠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我国妇女产后2年内意外妊娠较高,存在显著的地理差异,易受产妇个人特征的影响。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产后避孕宣教和服务制度,推广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避孕咨询方法和个体化避孕方案,切实降低意外妊娠对母婴健康的伤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服碘油丸地区孕妇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状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口服碘油丸地区孕妇的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情况。方法:2019年10月,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PPS抽样)法,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按照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县,每个县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0名孕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并采集其24 h尿样、家中食用盐盐样和饮用水水样进行碘含量检测,采集血清样本进行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共调查孕妇555名,孕早、中、晚期孕妇分别为121、234、200名,平均年龄为26岁。其中孕早、中、晚期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9.53、204.27、225.29 μg/L,均为碘适宜;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4.70、26.00、26.20 mg/kg,水碘中位数分别为4.85、3.30、4.85 μg/L;不同孕期间尿碘、盐碘、水碘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H = 1.61、4.38、2.63, P均> 0.05)。孕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甲亢)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检出率分别为4.32%(24/555)、0.54%(3/555)、0.36%(2/555);且均以孕中期孕妇最高,分别为7.26%(17/234)、1.28%(3/234)和0.85%(2/234)。孕妇甲状腺功能正常但自身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15%(73/555),其中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TgA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35%(63/555)、8.11%(45/555)。排除甲状腺自身特异性抗体阳性的孕妇后,不同孕期孕妇的促甲状腺素(TSH)范围( P2.5 ~ P97.5)均接近或略高于《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推荐参考值;除孕早期游离甲状腺素(FT 4)的 P2.5低于参考值外,其他孕期FT 4范围均与TSH呈现相同趋势。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与FT 4、TPOAb与TgAb、TgAb与FT 4均呈正相关( r = 0.497、0.504、0.216, P均< 0.05),TSH与FT 3呈负相关( r = - 0.194, P < 0.05);孕中、晚期FT 3与FT 4、TPOAb与TgAb均呈正相关( r = 0.188、0.527,0.177、0.623, P均< 0.05);孕晚期TSH与FT 3呈负相关( r = - 0.165, P < 0.05);尿碘含量与各甲状腺功能指标均无相关性( P均> 0.05)。 结论:新疆口服碘油丸地区阿克苏外环境水碘偏低,孕妇碘营养水平适宜;除孕早期FT 4的 P2.5低于参考值外,各孕期孕妇TSH及孕中、晚期孕妇FT 4范围均接近或略高于参考值;但亚甲减检出率和甲状腺自身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均相对较高,仍需持续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孕妇诊治现状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HCV)阳性孕妇的筛查、诊断、流行病学、妊娠结局和治疗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丙型肝炎防控及母婴安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46例抗-HCV阳性孕妇资料。据资料不同采用 t检验、 χ2检验、校正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46例抗-HCV阳性妇女孕前已明确感染者80例,其中HCV RNA阳性率85%,但进行抗病毒治疗后妊娠者仅16例;通过妊娠期产检发现HCV RNA阳性166例,HCV RNA阳性率为81.93%。感染途径与出生队列的关系中,各段出生队列抗-HCV阳性孕妇传播途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5.6, P<0.001);随着出生队列的后延,经吸毒感染构成比降低( P<0.001),针刺感染( P=0.043)、婴幼儿期住院史的构成比升高( P=0.005)。抗-HCV阳性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情况中,HCV RNA<5.0 E+02 IU/ml与≥5.0 E+02 IU/ml组比较显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χ2=4.73, P=0.030)、妊娠高血压疾病( χ2=8.65, P=0.003)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治疗策略的数据分析显示产后第1年治疗率最高,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26, P=0.004)。 结论:育龄期备孕妇女进行抗-HCV筛查率较低,孕期HCV筛查应作为重要的补充,加强孕产妇的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积极开展产妇产后抗病毒治疗,尤其重视产后1年内的管理,能显著提高育龄女性患者的治疗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孕期妇女体力活动变化对抑郁影响的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孕妇在孕早-中期体力活动变化对孕中期抑郁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2017年7月25日至2018年11月26日),将有效完成孕早、中期体力活动和抑郁情况调查的2 454名孕妇纳入研究。采用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调查研究对象孕早期和孕中期的体力活动和抑郁情况。以孕早期是否患有抑郁作分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不患抑郁组的孕早、中期体力活动变化对预防孕中期抑郁的作用,在孕早期抑郁组中分析孕早、中期体力活动变化对减缓孕中期抑郁的作用。结果:孕妇基线和孕中期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23.83 %和20.57 %。调整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和孕前BMI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对于基线不抑郁的孕妇,孕期增加和保持充足的体力活动能够预防孕中期抑郁( OR=0.479,95 %CI:0.335~0.684; OR=0.566,95 %CI:0.394~0.815),但对于基线抑郁的孕妇,体力活动与减缓孕中期抑郁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孕期妇女增加和保持充足的体力活动对于抑郁有预防的作用,但对于孕早期已患抑郁的妇女来说,缓解效果不明显。应在鼓励孕妇加强体力活动的同时,开展抑郁筛查,以减少孕期抑郁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