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2019年6—12月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2个时间点评估患者对相关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成效评分明显改善,其中患者在疼痛、胸闷气短、心律不齐、血压偏高、水肿、眩晕、便秘、伤口渗血、伤口肿胀、肢体乏力、失眠、饮食不均衡、服药依从性差、吸烟、饮酒、超重、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及回归社会障碍19项护理问题的认知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39~5.06,均 P<0.05);患者在疼痛、胸闷气短、心律不齐、血压偏高、水肿、眩晕、便秘、伤口渗血、伤口肿胀、肢体乏力、饮食不均衡、服药依从性差、超重、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及回归社会障碍16项护理问题的行为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41~4.80,均 P<0.05);患者在肢体乏力、失眠、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回归社会障碍5项护理问题的状况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44~4.27,均 P<0.05)。 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全面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问题基础上,实施精准专科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问题,促进患者心脏功能及身体的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整合心理行为干预对多动症患儿认知功能及P300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整合心理行为干预对多动症患儿认知功能及P300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研究,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多动症患儿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 n=56)、B组( n=56),A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B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整合心理行为干预,两组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评分、脑电θ/β比值、P300(潜伏期、波幅)的变化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B组NE、DA分别为(340.83±43.22)ng/L、(1.12±0.25)ng/L,均低于A组的(416.15±48.37)ng/L、(1.30±0.3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69、3.38,均 P < 0.05);B组综合注意力商数、综合反应控制商数评分分别为(82.52±14.15)分、(96.34±13.95)分,均高于A组的(75.20±13.83)分、(90.62±15.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77、-2.08,均 P < 0.05);B组脑电θ/β比值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2, P < 0.05);B组P300 Cz区、Fz区潜伏期分别为(346.21±40.52)ms、(344.65±39.52)ms,均短于A组的(376.16±43.04)ms、(369.35±42.16)ms,波幅分别为(7.73±1.80)μV、(7.22±1.73)μV,均大于A组的(5.90±1.15)μV、(5.76±1.12)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79、3.20、-6.41、-5.30,均 P < 0.05)。B组总有效率为94.6%(53/56),高于A组的82.1%(4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6, P < 0.05)。 结论:整合心理行为干预在多动症患儿中的实施效果良好,可降低患儿的NE、DA水平,提高认知功能,改善脑电θ/β比值、P30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GSES评分较高;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会阴裂伤、宫颈裂伤的总发生率更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消除初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2021年)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CRD)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疾病负担重。呼吸康复是CRD长期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基于全面患者评估、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之一。该指南适用于常见的CRD和其他的一些呼吸相关疾病导致的慢性呼吸道症状或者类似综合征,需排除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不稳定心绞痛等。采用量表分析、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方式进行呼吸康复评定是呼吸康复的重要环节。呼吸康复技术包括不依赖设备的运动训练、手法排痰和体位引流、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自主引流,依赖设备的呼气正压/振荡呼气正压治疗、高频胸壁振荡。同时,可通过应用呼吸支持技术如氧疗、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以及辅助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措施,保证上述康复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为呼吸康复重要组成部分,推荐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或主观整体评价量表进行CRD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推荐以增强骨骼肌力量,从而改善呼吸肌力为目标。此外,通过对CR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自我管理教育和日常生活指导,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合并症,消除不良情绪与行为。目前,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技术的普及为呼吸康复的施展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HIV感染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干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强化干预措施对HIV感染单阳家庭(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干预效果。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将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7个乡镇按照单阳家庭配偶间传播状况匹配分为常规干预组和强化干预组,该乡镇内所有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到常规干预组和强化干预组,开展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在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第6个月分别开展基线调查和随访,对2组单阳家庭夫妻双方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评价强化干预效果。结果:基线调查899户单阳家庭(强化干预组393户和常规干预组506户),随访806户(强化干预组349户和常规干预组457户)。与常规干预措施相比,强化干预措施未能提高阴性配偶对每个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P>0.05),但能够提高其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 β=1.40, P=0.008);与常规干预措施相比,强化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单阳家庭配偶间性行为频次( β=-0.73, P=0.021),提高安全套坚持使用率( β=0.19, P=0.007),但并未降低阴性配偶HIV抗体阳转率( β=-0.61, OR=0.55,95% CI:0.18~1.66, P=0.294)。 结论:强化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艾滋病认知水平,促进其采取安全性行为措施,但未能降低阴性配偶的HIV抗体阳转率。需要进一步增加干预措施实施以及随访的时长来客观评价强化干预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膀胱灌注患者148例,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在职情况、婚姻状况、病情认知程度等人口学资料,以及膀胱灌注化疗情况、肿瘤复发情况、肿瘤病灶数量、组织学分级等临床资料。同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膀胱灌注患者FoP-Q-SF总分处于中等水平,为(25.57±5.36)分,其中心理机能失调(≥34分)者27例(18.24%),生理健康维度与条目得分均高于社会家庭维度;据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性别、应对方式、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复发、社会支持、肿瘤病灶以及年龄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对MDASI-C中的13项条目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根据获取的胃肠道、身体功能、悲伤感-治疗副作用以及苦恼-躯体化症状群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s a分别为0.701、0.688、0.714与0.598;据分析结果显示,身体功能相关症候群、应对方式、肿瘤复发、肿瘤组织学分以及悲伤感治疗副作用群,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本研究通过人口学、临床学与症候群观察的综合角度因素分析,明确了身体功能相关症候群、应对方式、肿瘤复发、肿瘤组织学分以及悲伤感治疗副作用群,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临床以认知行为、积极心理及延续性4C等护理,为患者提供针对性、规范化的病情干预,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北京市社区吸烟者尝试戒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成年吸烟者的尝试戒烟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基于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采用面对面问答式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的社区吸烟者,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烟草使用情况、尝试戒烟行为、烟草相关知识的认知、戒烟支持环境评估等;采用描述性分析统计调查对象的戒烟尝试行为,并采取χ 2检验对其戒烟尝试行为与其社会人口学指标、烟草使用情况、烟草相关问题认知、戒烟支持环境等因素进行关联分析;采用二分类 Logistic回归进一步探讨各因素与尝试戒烟行为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449名调查对象,其中男性410人(91.3%),尝试戒烟与未尝试戒烟的分别为272人(60.6%)和177人(39.4%);月收入水平、烟草相关知识评估得分、周围人对戒烟的支持程度、过去1年是否就医、就医次数、过去1年是否有医务人员规劝戒烟、是否被医务人员询问过吸烟情况等因素为尝试戒烟行为的相关因素(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尝试戒烟行为可能性提高的因素有月收入水平( OR=1.271,95 %CI:1.081~1.493)、周围人对戒烟的支持( OR=1.251,95 %CI:1.035~1.512)、过去1年有医务人员建议戒烟( OR=2.382,95 %CI:1.054 ~5.381)。 结论:健康状况、环境支持、危害认知、经济水平、医生劝导等因素皆影响着尝试戒烟行为,自我毅力不足和他人影响是导致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将社区场所作为干预基本单位,结合专业指导,形成医院-社区-线上综合联动的戒烟干预模式,是烟草依赖管理模式优化的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助式认知行为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助式认知行为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招募湖南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123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62)和干预组( n=6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自助式认知行为干预。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BREF)、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服药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T1)、干预结束后(T2)及干预后6个月(T3)的焦虑、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分并比较。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根据资料类型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在3个时间点结局指标评价得分的组间差异、时间差异和交互效应。 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前(T1)、干预结束后(T2)及干预后6个月(T3)焦虑得分分别为(12.74±2.02)分,(7.13±1.48)分,(6.57±1.73)分,对照组3个时间点焦虑得分为(12.08±2.11)分,(11.11±3.27)分,(10.11±3.33)分,干预组相比对照组在T2及T3时间点的焦虑程度明显缓解( P<0.05);此外,干预组在T2、T3时间点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也明显改善( P<0.05);干预组在T3时间点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 P<0.05)。 结论:自助式认知行为干预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程度,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服药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感觉训练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记忆障碍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多感觉训练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记忆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合并认知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空白组患者给与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常规化疗药物治疗、PICC导管维护、患肢功能康复锻炼、饮食护理、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空白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视、听、触、嗅的多感觉综合训练;对照组在空白组空白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给与视听训练,训练内容和疗程与实验组完全一致。于干预前和干预4个周期后(干预后)采用英国Rivermead康复中心设计的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RBMT-Ⅱ)评定3组患者的记忆功能。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RBMT-Ⅱ总分显著高于空白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实验组的RBMT-Ⅱ总分为(22.45±1.60)分,显著亦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19.05±2.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除日期的干预前、后差值外,其余各项RMBT-Ⅱ评分差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实验组各项RMBT-Ⅱ评分差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实验组回忆预约、图片再认、脸部再认、故事即刻回忆、故事延迟回忆、定向、路线即刻回忆、路线延迟回忆和RMBT-Ⅱ总分的干预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多感觉训练可显著改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记忆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聚焦解决式教育对CKD4、5期非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式教育对慢性肾脏病(CKD)4、5期非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脏病4期和5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基于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不良情绪,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肾病患者疾病认知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疾病认知度,运用慢性肾脏病病人自我管理量表调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疾病认知度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疾病认知度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均 P<0.05)。 结论:基于聚焦解决模式对CKD4、5期非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