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主导下同伴支持对初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下同伴支持对初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同伴支持。干预前后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和修订版事件影响量表(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评价初产妇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结果:干预前2组初产妇EPDS和IES-R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EPDS总分为(5.41 ± 0.49)分,IES-R总分为(16.56 ± 1.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4 ± 0.74)分和(19.01 ± 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9.466、6.038,均 P<0.05)。 结论:护士主导下同伴支持可降低初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水平,对促进产妇产后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园艺疗法对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园艺疗法对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旨在为围生期抑郁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园艺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PDSS)、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价产妇抑郁症状、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产妇医学应对方式。结果:2组干预前PDSS、PCL-C、MC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干预后睡眠/饮食失调、焦虑/担心、情绪不稳定、精神错乱、内疚/羞耻、自杀的想法因子得分和PDSS总分分别为(8.95 ± 1.37)、(9.53 ± 1.57)、(10.02 ± 0.79)、(7.78 ± 1.43)、(9.36 ± 1.81)、(7.14 ± 1.56)、(61.86 ± 3.78)分,低于对照组的(10.11 ± 1.45)、(10.96 ± 2.41)、(10.81 ± 1.43)、(8.61 ± 1.67)、(10.35 ± 1.64)、(7.84 ± 1.72)、(67.93 ± 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320~7.239, P<0.05);试验组干预后警觉性增高反应、回避反应、反复重现反应得分及PCL-C总分分别为(7.12 ± 0.81)、(9.12 ± 1.61)、(5.42 ± 1.09)、(21.66 ± 2.03)分,低于对照组的(7.93 ± 1.32)、(9.81 ± 2.07)、(6.16 ± 1.35)、(23.89 ± 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001~5.463, P<0.05);试验组干预后回避、屈服应对得分分别为(10.78 ± 2.14)、(9.81 ± 2.74)分,低于对照组的(11.89 ± 2.78)、(10.86 ± 2.66)分,面对得分为(17.39 ± 2.59)分高于对照组的(15.95 ± 2.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413、2.971、2.085, P<0.05)。 结论:园艺疗法可缓解围生期抑郁产妇的抑郁水平,降低其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提高其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剖宫产后母婴同室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母婴同室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该院产科病房住院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睡眠质量现状。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剖宫产后母婴同室产妇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100例剖宫产后母婴同室产妇中有50例产妇PSQI评分>7分,50例产妇PSQI评分≤7分,PSQI总平均评分为(10.41±1.18)分;其中各因子平均评分为:睡眠质量因子平均(1.95±0.71)分、入睡时间因子平均(0.89±1.27)分、睡眠时间因子平均(2.57±0.77)分、睡眠效率因子平均(2.41±0.92)分、睡眠障碍因子平均(1.34±0.47)分及日间功能因子平均(1.43±0.88)分。对剖宫产后母婴同室产妇睡眠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房胀痛、切口或宫缩痛及EPDS评分是影响剖宫产后母婴同室产妇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 P<0.05)。 结论:本研究选取的100例剖宫产后母婴同室产妇中,有50例产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7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房胀痛、切口或宫缩痛及EPDS评分是影响剖宫产后母婴同室产妇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医护人员缓解产妇产后抑郁状态,教导产妇通过正确的乳房按摩及挤奶手法缓解乳房胀痛,缓解切口疼痛及宫缩痛给产妇带来的不适感,是改善剖宫产后母婴同室产妇睡眠质量的有效护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睡眠障碍孕产妇剖宫产术后睡眠质量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睡眠障碍孕产妇剖宫产术后睡眠质量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术孕产妇225例,年龄20~45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术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调查,PSQI评分<7分无睡眠障碍组(NSD组)( n=76);PSQI评分≥7分为睡眠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睡眠障碍组(SD组, n=73)和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组, n=76)。NSD组和SD组行常规腰硬联合麻醉;TEAS组于腰硬联合麻醉完成后至术毕,选取内关、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穴行经皮穴位电刺激,于术后第1和2天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30 min,3组术后均采用自控静脉镇痛。分别于术前、术后1和2 d时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褪黑素及泌乳素浓度;术前、术后1、2和7 d时采用里兹睡眠问卷(LSEQ)评分评估睡眠质量;于术后6周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EPDS)进行产后抑郁评分。 结果:与NSD组比较,SD组术后各时点LSEQ评分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升高,血浆褪黑素及泌乳素浓度降低,泌乳启动时间延长( P<0.05);与SD组比较,TEAS组术后各时点LSEQ评分升高,产后抑郁发生率降低,血浆褪黑素和泌乳素浓度升高,泌乳启动时间缩短( P<0.05)。 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提高睡眠障碍孕产妇剖宫产术后睡眠质量,减少产后抑郁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HBM模式下早期康复训练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训练依从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HBM)模式下早期康复训练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训练依从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妇产科实施经阴道分娩的98例产妇,采用简单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HBM模式下早期康复训练,均持续干预2个月。记录两组产妇康复训练依从性;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水平;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PFDI-20)和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估两组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产妇的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遵医行为、日常生活管理行为和运动行为等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PFDI-20、PFIQ-7评分及HAMD 、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HBM模式下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训练依从性,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正常,消除不良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孕期不同工作状态对女性孕期抑郁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不同工作状态对全孕期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建档的396名孕早期女性,年龄20~45岁,排除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患者。基线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疲劳严重度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评估其精神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并在孕中期、孕晚期再次随访。依据工作状态将其分为全职组(252名)、兼职组(97名)和无业组(47名)。采用3(组别)×3(孕期)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孕期抑郁情绪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工作状态对孕期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无业组的孕期女性较其他组受教育程度更低、疲劳得分更高[本科及以下学历占比:85.2%(40/47)比64.3%(162/252);疲劳得分:(37.5±9.3)分比(33.1±11.2)分](均 P<0.05)。工作组别和孕期因素对抑郁得分的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19, P=0.043; F=6.20, P=0.002),孕早期抑郁量表得分[EPDS经过lg(x+1)转换所得]显著高于孕晚期[(0.6±0.01)比(0.5±0.01), P=0.003],各工作组别之间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Bonferroni校正>0.017);交互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34, P=0.25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职或兼职工作、婚姻满意度越高、心理弹性越好,孕中期抑郁得分越低( R 2调整后=0.34, F=22.37, P<0.001)。 结论:孕期全职和兼职工作均对孕中期抑郁情绪具有保护作用,而对孕早期和孕晚期的抑郁情绪未发现显著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剖宫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 064例剖宫产产妇,采用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测评PTSD发生情况,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调查产妇心理一致感水平、产后抑郁等相关信息,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产后PTS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PTSD筛查阳性者56例,占5.26%。其中,独生女产后PTSD发生率低于非独生女,有精神创伤史者PTSD发生率高于无精神创伤史者,睡眠情况好者PTSD发生率低于睡眠情况差者,意外怀孕者PTSD发生率高于非意外怀孕者,心理一致感水平低者(SOC得分<64分)PTSD发生率高于中高水平者,有产后抑郁者PTSD发生率(EPDS得分≥10分)高于无产后抑郁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创伤史、心理一致感及产后抑郁是剖宫产后PTSD的独立风险因素( P<0.05)。 结论:产妇剖宫产后PTSD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重视精神创伤史、产后抑郁症状、心理一致感的参考价值,以降低PTSD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产后早期抑郁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抑郁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至4月30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前抑郁筛查阴性产妇2 889例,在产后5~7 d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分、家庭关怀指数量表(Adaptation Partnership Growth Affection Resolve,APGAR)评分及相关生活习惯的横断面调查。根据产后5~7 d EPDS评分是否<13分分为抑郁筛查阴性组2 354例和抑郁筛查阳性组535例,采用 χ 2检验或趋势 χ 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本人性格、夫妻关系、家庭功能、孕期睡眠、孕期吸烟、孕期饮酒、产前EPDS评分、分娩方式、是否中转剖宫产、是否产钳助产及阴道分娩总产程、产妇转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前置胎盘、双胎妊娠、胎位异常、早产、产后出血及合并症/并发症≥3个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本人性格外向( OR=0.483,95% CI:0.369~0.632)、夫妻关系和睦( OR=0.540,95% CI:0.442~0.691)和孕期睡眠好( OR=0.340,95% CI:0.245~0.471)是产后早期抑郁筛查阳性的保护因素,本人性格内向( OR=1.632,95% CI:1.275~2.088)、夫妻关系差( OR=3.495,95% CI:1.946~6.276)、家庭功能中度障碍( OR=4.038,95% CI:2.667~6.114)和严重障碍( OR=20.234,95% CI:2.446~167.364)、孕期吸烟( OR=2.071,95% CI:1.315~3.263)、饮酒( OR=1.924,95% CI:1.142~3.243)、双胎妊娠( OR=2.680,95% CI:1.435~5.005)、前置胎盘( OR=2.567,95% CI:1.316~5.009)、合并症/并发症≥3个( OR=1.876,95% CI:1.316~2.674)、产钳助产( OR=3.043,95% CI:1.185~7.816)、中转剖宫产( OR=1.917,95% CI:1.232~2.982)、产后出血( OR=1.668,95% CI:1.069~2.604)及产后转重症监护病房( OR=2.601,95% CI:1.112~6.086)是产后早期抑郁筛查阳性的高危因素。 结论: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愉悦;对于病情危重或有合并症/并发症的孕产妇应加强宣教,帮助其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与产后抑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与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所有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根据脐带切断后是否使用艾司氯胺酮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B组于脐带切断后5 min内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A组不使用艾司氯胺酮,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应激反应[血清皮质醇(FC)、心钠素(ANP)、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抑郁症状[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嗜睡)。结果:B组产后2、6、12、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产妇产前血清应激反应与抑郁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B组产后1 d的血清FC、ANP、E、NE水平以及EPD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B组产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A组[12%(6/50) vs 28%(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艾司氯胺酮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产后疼痛与应激反应,预防产后认知功能障碍与产后抑郁,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述情障碍在母婴分离的早产产妇自悯能力与产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母婴分离的早产产妇产后6周自悯能力、述情障碍及产后抑郁的现状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分娩并母婴分离的300例早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母婴分离的早产产妇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自悯能力量表(SCS-C)、中文版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母婴分离的早产产妇产后6周的SCS-C、TAS-20、EPDS总分分别为(19.94 ± 2.64)、(48.74 ± 3.87)、(10.61 ± 3.07)分;自悯能力与述情障碍、产后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 r=-0.365、-0.313,均 P<0.01),述情障碍与产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 r=0.657, P<0.01);述情障碍在自悯能力与产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72.83%。 结论:自悯能力及述情障碍均是影响母婴分离的早产产妇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增强早产产妇的情绪认知及处理能力,提高其自悯能力,进而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