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原发性肝癌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附95 780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对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26 980例)、开滦林西医院(18 306例)、开滦赵各庄医院(14 469例)、开滦唐家庄医院(4 389例)、开滦范各庄医院(4 561例)、开滦荆各庄医院(7 623例)、开滦吕家坨医院(4 249例)、开滦林南仓医院(3 136例)、开滦钱家营医院(6 356例)、开滦马家沟医院(2 319例)、开滦医院分院(3 392例)行健康体检的95 780例受试者的体检资料,其中男76 491例,女19 289例;年龄为(51±11)岁,年龄范围为18~98岁。依据ALT三分位水平将受试者分为3组:T1组31 859例(ALT<14.7 U/L),T2组30 627例(14.7 U/L≤ALT<22.0 U/L),T3组33 294例(ALT≥22.0 U/L)。由固定医师团队于2006、2008、2010、2012、2014年在相同地点按相同健康体检顺序对受试者进行体检,收集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人体测量学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观察指标:(1)3组受试者的临床特征比较。(2)受试者随访和肝癌的发病情况。(3)影响受试者新发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4)ALT对肝癌模型预测价值的比较。采用健康体检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肝癌新发病情况和患者生存情况。以2006年首次健康体检时间作为随访起始时间,随访终止事件为发生肝癌、失访、死亡。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发病率,累积发病率的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进行检验。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RCS)计算连续变化的ALT和肝癌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而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ALT水平分组影响肝癌发病的风险比( HR)和95%可信区间。使用似然比检验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计算ALT对于肝癌预测模型拟合情况的影响。使用C-统计量计算不同模型的预测能力。 结果:(1)3组受试者的临床特征比较:T1组受试者男性、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硬化、脂肪肝、恶性肿瘤家族史、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分别为23 516例、(53±14)岁、(130±21)mmHg(1 mmHg=0.133 kPa)、(82±12)mmHg、(85±10)cm、(24±3)kg/m 2、(4.9±1.1)mmol/L、1.11mmol/L(0.79~1.63 mmol/L)、(5.4±1.6)mmol/L、(1.5±0.4)mmol/L、(2.3±1.0)mmol/L、478例、12 758例、2 482例、15例、5 899例、1 071例、9 553例、5 434例、5 210例;T2组受试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4 886例、(52±12)岁、(132±21)mmHg、(84±12)mmHg、(87±10)cm、(25±3)kg/m 2、(4.9±1.2)mmol/L、1.27 mmol/L(0.91~1.90 mmol/L)、(5.5±1.7)mmol/L、(1.6±0.4)mmol/L、(2.4±0.9)mmol/L、744例、13 884例、2 677例、13例、9 365例、981例、8 935例、5 216例、5 023例;T3组受试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8 089例、(50±12)岁、(132±21)mmHg、(85±12)mmHg、(89±10)cm、(26±3)kg/m 2、(5.0±1.2)mmol/L、1.45 mmol/L(1.02~2.28 mmol/L)、(5.6±1.8)mmol/L、(1.6±0.4)mmol/L、(2.3±0.9)mmol/L、1 416例、15 471例、3 583例、70例、15 277例、1 350例、10 514例、6 184例、4 447例;3组受试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 181.88, F=350.52、148.39、417.75、948.63、1 917.20、111.60, χ2=3 747.25, F=133.78、18.17、14.45, χ2=478.33、306.60、181.38、58.19、5 649.18、38.82、45.69、35.11、152.64, P<0.05)。(2)受试者随访和肝癌的发病情况:95 780例受试者随访时间为9.05年(8.75~9.22年),共有新发肝癌351例,肝癌总发病密度为3.39/10 000人年,女性肝癌发病率为1.11/10 000人年,男性肝癌发病率为3.97/10 000人年。T1组、T2组、T3组肝癌的发病密度分别为2.09/10 000人年、2.54/10 000人年和5.42/10 000人年。T1组、T2组、T3组受试者的肝癌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47‰、3.10‰和6.1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3.50, P<0.05)。(3)影响受试者新发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HBsAg阳性、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硬化、脂肪肝、恶性肿瘤家族史、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后,与T1组比较,T3组新发肝癌的风险增加( HR=1.87,95%可信区间为1.40~2.49, P<0.05)。RCS结果显示:ALT与肝癌的发病风险呈非线性相关,且曲线呈上升趋势(RCS_S1_ χ2=7.21, P<0.05)。(4)ALT对肝癌模型预测价值的比较:建立多因素模型,将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HBsAg阳性、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硬化、脂肪肝、恶性肿瘤家族史、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因素共同带入模型中,计算此模型的C统计量、-2Log L值和AIC值,分别为0.791、6 313.30和6 345.30。将ALT三分位数分组带入模型中,以T1组为对照组计算此时模型的C统计量、-2Log L值和AIC值,分别为0.792、6 300.48和6 328.48。多因素+Fbg模型的C统计量和AIC数值降低,与多因素模型的-2Log L值的差值为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82, P<0.05)。 结论:ALT是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建立肝癌预测模型或评估肝癌发病风险时,ALT可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葡萄糖对HTR8/SVneo细胞Akt2基因甲基化的影响及妊娠早期外周血Akt2 mRNA水平与妊娠前BMI和GDM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葡萄糖对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细胞Akt2基因甲基化和mRNA水平的影响及早孕期外周血Akt2 mRNA水平与孕前体质指数(BMI)和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1)构建GDM孕妇子宫内高血糖环境细胞模型,按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分为2.5、5.0、10.0、25.0、40.0 mmol/L 5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kt2 mRNA水平,质谱检测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2)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60例孕妇的早孕期外周血,根据其孕前BMI及有无GDM分为4组:超重非GDM组、超重GDM组、肥胖非GDM组和肥胖GDM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组孕妇早孕期外周血中Akt2 mRNA水平。结果:(1)随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Akt2 mRNA水平显著升高,呈浓度依赖性( P均<0.05)。与25.0 mmol/L组相比,5.0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位点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CpG)10、CpG23、CpG24.5,2.5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23、CpG24.5位点,10.0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10位点,均出现显著的甲基化水平的改变( P均<0.05);与5.0 mmol/L组相比,40.0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10位点出现显著的甲基化水平的改变( P<0.05)。(2)与超重非GDM组[1.04(0.90~1.26)]比较,超重GDM组[2.10(1.85~2.28)]和肥胖GDM组[1.68(0.82~2.43)]Akt2 mRNA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与肥胖GDM组[1.68(0.82~2.43)]比较,超重GDM组[2.10(1.85~2.28)]Akt2 mRNA水平较高,肥胖非GDM组[1.00(0.71~2.17)]Akt2 mRNA水平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葡萄糖可能通过改变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从而影响Akt2 mRNA水平,且这种变化可能在GDM孕妇的早孕期已经出现,特别是在孕前BMI较低的孕妇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该类患者PEW以及预后改善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际肾脏营养与代谢学会关于PEW诊断标准共纳入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肾内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行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治疗未发生PEW的老年患者112例为非PEW组,同期纳入114例发生PEW的患者归为PEW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人体学测量、生物电阻抗等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D和PD患者发生PEW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EW组与非PEW组比较,PEW组平均年龄更高( t=0.951、 P<0.001),≥65岁者占比更高( χ2=17.161、 P<0.001),体质指数更低( t=6.740、 P<0.001),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更高( χ2=14.176、 P<0.001),血液透析率更高( χ2=4.543、 P=0.033),透析月龄更长( t=2.306、 P=0.023),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总胆固醇、体细胞质量指数更低( t=6.262、13.405、9.507、8.341、4.610、5.599、2.499,均 P<0.05),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水分比更高( t=6.380、4.519,均 P<0.001),上臂肌围更小( t=5.418、 P=0.00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5岁、透析龄、血清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HD治疗的老年患者PEW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OR=2.762、0.182、2.694、2.980, P=0.023、0.007、0.009、0.027);≥65岁、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水平是PD治疗的老年患者发生PEW的独立影响因素( OR=2.452、0.671、0.962, P=0.013、0.000、0.000)。 结论:HD老年患者的PEW发生率较PD者低,临床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预防PEW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体质量指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利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探究体质量指数(BMI)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利用BMI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数据纳入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31日),通过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型和加权模型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采用Cochrane Q检验评估结果的异质性,MR-Egger回归截距和漏斗图检验结果的水平多效性。 结果: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下的逆方差加权结果显示,随着BMI的升高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也增加( OR = 1.62和1.62,95% CI 1.39~1.88和1.39~1.88, P<0.01)。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和加权模型提示随着BMI的增加妊娠期高血压风险增加( OR = 1.51、1.56和1.71,95% CI 1.01~2.26、1.23~1.99和1.09~2.69, P<0.05或<0.01)。尽管Cochrane Q检验结果显示存在异质性( P = 0.04),但随机模型下的逆方差加权结果依然提示BMI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且未观察到水平多效性( P = 0.73)。 结论:肥胖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孕妇要注意控制体质量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终末期肾脏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肌少症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总结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250例行规律MHD的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肌少症分为合并肌少症组(120例)与未合并肌少症组(1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改良定量综合营养评估量表(MQSGA)等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R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合并肌少症组的握力、体质量指数(BMI)、四肢骨骼肌量指数、4 m步行速度、前白蛋白、白蛋白、体蛋白质含量低于未合并肌少症组;年龄、β2微球蛋白、MQSGA评分、C反应蛋白(CRP)高于未合并肌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握力、体蛋白质含量、BMI、MQSGA评分、CRP是ESRD行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ESRD行MHD患者发生肌少症与年龄、握力、体蛋白质含量、BMI、MQSGA评分、CRP水平等独立相关,应予以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生物电阻抗法在肥胖儿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肥胖儿童在我国肥胖人群的占比不容忽视。肥胖儿童易出现延续至成人期的并发症,合理评估是预防儿童肥胖和控制其并发症的关键环节。相较于体质指数评估,身体成分分析法可用于测量人体脂肪组织、肌肉组织、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等成分含量,有助于分析体脂率、体肌率及肌脂比,评估体型、基础代谢量及肥胖程度,实现精准化评估和干预。生物电阻抗法作为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身体成分分析法,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较广,但其应用于肥胖儿童中的研究价值尚不明确。该文总结生物电阻抗法在肥胖儿童诊断及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在筛查儿童肥胖并发症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广东地区无代谢性疾病自然人群脂联素参考值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检测广东地区无代谢性疾病自然人群脂联素水平,建立脂联素参考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和东莞市社区收集的1 156例无代谢性疾病自然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人体学测量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脂联素水平,分析其在无代谢性疾病自然成年人群参考值,并根据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分组,比较各组别间脂联素差别。相关数据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将脂联素 >P25范围定义为参考值,在本研究中总人群脂联素参考值为:>3.2 mg/L;男性参考值为:>3.0 mg/L;女性参考值为:>3.4 mg/L。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受年龄、收缩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β=0.037、-0.012、-1.316、1.994、-0.463,均 P<0.05)。 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广东地区无代谢性疾病自然成年人群的脂联素参考值,为后续深入探讨脂联素的临床意义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参数与白天嗜睡、睡眠质量及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监测指标与白天嗜睡、睡眠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以睡眠打鼾、呼吸暂停为主要症状就诊于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3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多道睡眠图(PSG)监测,整理数据后筛选出符合要求者216例。根据睡眠监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5例(AHI<5次/h)、轻度OSAHS组52例(5次/h≤AHI<15次/h)、中度OSAHS组48例(15次/h≤AHI<30次/h)、重度OSAHS组91例(AHI≥30次/h)。比较各组PSG相关指标、ESS总分、PSQI总分及BMI,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ESS总分、PSQI总分、BMI与PSG指标相关性。结果:①各组体位改变次数、俯卧位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PSG研究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四组受试者ESS总分和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AHI、ODI、体位改变次数与ESS总分呈正相关( r=0.272、0.287、0.141, P<0.01),平均血氧饱和度(average oxygen saturation,ASaO 2)、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 2)与ESS总分呈负相关( r=-0.333、-0.299, P<0.01),平均心率(average heart rate,AHR)与ESS总分无显著相关性( r=0.009, P=0.894);AHI、ODI与BMI呈正相关( r=0.317、0.363, P<0.01),ASaO 2、LSaO 2与BMI呈负相关( r=-0.273、-0.271, P<0.01),体位改变次数、AHR与BMI无显著相关性( r=0.055、0.038, P=0.422、0.574);PSQI总分与所研究的PSG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ESS和BMI均能在各自层面反映OSAHS严重程度。AHI、ODI越高,LSaO 2、ASaO 2越低,则ESS总分越高,BMI越大,OSAHS越严重;夜间体位改变次数越多,ESS总分越高,患者白天嗜睡越严重。虽然PSQI总分与PSG监测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但可反映OSAHS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大部分患者带有抑郁或焦虑情绪,造成OSAHS患者不良预后。三者联合可作为OSAHS的初筛,评估其严重程度,为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内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内镜下射频消融术(Stretta)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金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内镜下Stretta治疗的GERD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和预后不良组(1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酗酒情况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内镜下Stretta治疗GERD后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女性、年龄≥60岁、BMI≥25 kg/m 2、病程≥5年、酗酒、HAMD评分≥8分、HAMA评分≥7分的患者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9.574、10.821、22.575、8.653、10.586、4.070、8.653,均 P<0.05)。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证实女性、年龄≥60岁、BMI≥25 kg/m 2、病程≥5年、酗酒、HAMD评分≥8分、HAMA评分≥7分是内镜下Stretta治疗GERD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1.174、6.023、8.698、5.972、5.821、7.485、5.443,均 P<0.05)。经一致性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病程、有无酗酒习惯、HAMD评分和HAMA评分可用于内镜下Stretta治疗GERD疗效的预测,并且联合预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0.827>0.577、0.533、0.795、0.547、0.606、0.434、0.547。 结论:内镜下Stretta治疗GERD疗效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如性别、年龄、BMI、病程、是否酗酒、HAMD评分和HAMA评分,这对于临床治疗GERD患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且联合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和生长激素缺乏症并发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脊柱侧凸表现为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并伴有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失衡,病因复杂,先天性椎体异常、神经系统病变导致椎旁肌左右不对称、骨组织营养不良或代谢障碍等均可引起脊柱侧凸。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尤其是对骨骼生长具有关键作用一种肽类激素。对处于快速生长阶段的儿童或青少年,如体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可能会导致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 ISS)和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GHD),临床上主要通过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rhGH)进行治疗。既往临床研究显示在使用rhGH治疗ISS和GHD的过程中,很多患儿发生脊柱侧凸或原有的脊柱侧凸进展加重,据此很多学者得出结论:rhGH治疗ISS或GHD时会导致脊柱侧凸的发生或进展。但随着临床统计数据的增多以及研究的进展,许多学者发现rhGH治疗ISS或GHD时仅会使既往患有脊柱侧凸的患者Cobb角增加,而不会导致脊柱侧凸的发生,即不会使脊柱侧凸的患病率增加。目前对以上结论以及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就使用rhGH治疗的患儿发生脊柱侧凸并发症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经归纳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生长潜力等是在治疗期间导致脊柱侧凸发生或进展的风险因素,并对使用rhGH治疗ISS或GHD的优势及不足进行总结,为今后指导临床提供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