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碎补抑制骨髓腔内脂肪异常积累引起的脂毒性介导的成骨细胞焦亡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骨碎补(rhizoma drynariae,Rhd)对骨髓腔内脂肪异常积累引起的脂毒性介导成骨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内构建卵巢摘除(ovariectomy,OVX)骨质疏松小鼠模型,用Rhd进行灌胃,给药 8 周后称重,取股骨组织和血清.HE染色观察髓腔内脂肪堆积状态.体外构建成脂-成骨细胞共培养系统,茜素红S(alizarin red S,ARS)染色观察钙化结节的数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se,ALP)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和Hoechst33342/PI染色检测共培养下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s)焦亡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释放量,Western blot检测成骨能力相关蛋白Runt相关转录因子 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 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和 1 型胶原蛋白(collagen-1,COL-1).选择NLRP3 特异性抑制剂MCC950 作为阳性对照检测焦亡相关蛋白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半胱天冬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1)、效应蛋白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IL-1β和IL-18 的表达.结果 OVX小鼠髓腔内发生骨质流失伴大量脂肪堆积,Rhd灌胃可以有效缓解这一趋势.在成脂-成骨共培养系统中,共培养环境抑制了OBs活性和OBs中ALP 活性及矿化结节,抑制了RUNX2、BMP2、COL-1 蛋白表达,并且诱导焦亡发生,提高了LDH释放量和PI染色细胞阳性率,以及上调NLRP3、CASP-1、GSDMD、IL-1β和IL-18 蛋白表达水平.而这一趋势在Rhd干预后得到逆转.结论 大量脂肪堆积引起的脂毒性可以抑制OBs活性并通过激活NLRP3 炎症小体诱导OBs焦亡,而Rhd可能通过抑制NLRP3 炎症小体的激活以抑制OBs焦亡和炎性反应,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运动对男青年BMD、肌肉适能和肌骨共调节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比较 8 周抗阻联合高强度间歇同期训练、单独高强度间歇训练和单独抗阻训练对男青年骨密度、肌肉适能以及血清肌骨共调节因子骨钙素和鸢尾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39 名男青年,随机分为抗阻训练(RT)、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抗阻联合高强度间歇同期训练(CT)三组后,分别进行为期 8 周的运动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 48h测试受试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体成分、最大摄氧量、肌肉力量、爆发力以及血清骨钙素和鸢尾素水平.结果 三种运动干预均能显著提高男青年的瘦体重,但只有HIIT(P<0.01)和CT干预(P<0.05)能显著降低男青年的体脂率;三种运动干预均能显著提高男青年的股骨BMD,但只有HIIT(P<0.05)和RT(P<0.05)干预能显著提高男青年的腰椎BMD;RT和CT干预能显著提升男青年的卧推、硬拉、划船、深蹲的最大力量(P<0.01)和反向纵跳高度(P<0.01),而HIIT干预只能显著提升深蹲的最大力量(P<0.01);三种运动干预均能显著提高男青年的血清鸢尾素和骨钙素水平.结论 三种运动干预均能增加男青年的瘦体重、股骨BMD以及血清肌骨调节因子鸢尾素和骨钙素水平,但CT对腰椎BMD的提升效果小于HIIT和RT,而RT和CT对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提升效果大于HII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午休和夜间睡眠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睡眠情况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5年的数据,选取基线期无心血管代谢性共病且参与2015年随访的人群(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睡眠情况(午休时间、午休长短、夜间睡眠时间、夜间睡眠长短、睡眠质量)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的关联.根据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抑郁、心脏病进行亚组分析,探讨午休长短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发病的关系.结果:共纳入6 829例研究对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午休(0 min)相比,长午休(≥30 min)的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升高[OR=1.40,95%CI(1.08,1.82),P<0.05],尤其在高血压[OR=1.43,95%CI(1.03,1.98),P<0.05]、血脂异常[OR=1.53,95%CI(1.08,2.16),P<0.05]、非糖尿病[OR=1.37,95%CI(1.02,1.83),P<0.05]人群中;与夜间正常睡眠(7~9 h)相比,夜间长睡眠(>9 h)的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降低[OR=0.36,95%CI(0.14,0.90),P<0.05].睡眠质量情况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发病风险无关(P>0.05).结论:在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长午休(≥30 min)会增加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发病风险,夜间长睡眠(>9 h)可能会降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发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Gal-3、NGAL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CRTD植入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RTD治疗的老年CHF病人286例为CHF组,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172例,Ⅳ级114例,根据随访1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234例)和死亡组(52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290名.检测研究对象血清Gal-3、NGAL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al-3、NGAL水平对CRTD植入术后死亡的预测价值;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RTD植入术后死亡的影响因素;建立Kaplan-Meier曲线描述累积生存率.结果:CHF组血清Gal-3、NGA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NYHA心功能Ⅳ级病人血清Gal-3、NGAL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病人(P<0.001);死亡组病人LVEF值低于生存组,病程、NYHA分级Ⅳ级占比以及血清Gal-3、NGAL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VEF(HR=0.775)、NYHA分级(HR=1.932)、Gal-3(HR=2.496)、NGAL(HR=2.018)是老年CHF病人CRTD植入术后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Gal-3、NGAL指标联合预测老年CHF病人CRTD植入术后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优于单独检测Gal-3、NGAL的0.837,0.862.Kaplan-Meier曲线显示,高Gal-3病人的1年累积生存率低于低Gal-3病人(70.24%与86.63%,P<0.01);高NGAL病人的1年累积生存率低于低NGAL者(68.54%与87.82%,P<0.01).结论:老年CHF病人血清Gal-3、NGAL水平升高,与心功能、预后有关,是CRTD植入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Gal-3联合NGAL可提高对老年CHF病人CTRD植入术后死亡的预测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骨关节炎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慢性退行性疾病,是导致慢性疼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表明OA与许多因素存在因果关联,如细胞因子、代谢性疾病、营养物质、肠道菌群和生活行为等。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脂水平和骨矿物质密度等,保护因素包括使用保钾利尿剂和醛固酮拮抗剂、叶酸和精氨酸等。这些因素主要通过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和物质代谢过程或通过改变负重关节的生物力学从而影响OA的进展。此外,OA的慢性疼痛症状、炎性因子的表达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可能会增加其他疾病的患病风险,如2型糖尿病、重度抑郁症和帕金森病。孟德尔随机化是一种探索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因果关联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遗传变异的随机分配模拟随机对照试验,使用与危险因素相关的工具变量与疾病进行分析,从而检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联。本综述纳入OA的孟德尔随机化相关研究,分析OA与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细胞因子、代谢组学、营养物质、肠道菌群、生活行为以及端粒长度和线粒体异质性之间的因果关联,对OA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过表达TRIM27通过抑制NFκB/MAPK信号通路减轻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过表达三基序蛋白27(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TRIM27)对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4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病毒组(AAV-GFP组)、假手术+过表达TRIM27组(AAV-TRIM27组)、SAP+对照病毒组(SAP+AAV-GFP组)、急性+过表达TRIM27组(SAP+AAV-TRIM27组),每组各6只。腹腔注射L-精氨酸(4 mg/kg)制作小鼠SAP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病毒组通过腹腔注射对照或者TRIM27过表达腺相关病毒(2×10 11 μg/只)。各组小鼠建模后72 h处死收集血清及胰腺组织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白介素1b(interleukin-1b, IL-1b)、IL-6、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acrophag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以及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等表达,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损伤,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胰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Ly6g阳性炎症细胞表达,通过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测定胰腺组织中p-p65、p65、p-ASK1、ASK1、p-JNK、JNK、p-p38、p38等蛋白表达。 结果:小鼠SAP后胰腺组织中TRIM27表达显著下调( P<0.05);通过腺相关病毒过表达TRIM27后,小鼠胰腺组织中TRIM27表达显著上调( P<0.05)。AAV-GFP组与AAV-TRIM27组小鼠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SAP+AAV-GFP组相比,SAP+AAV-TRIM27组小鼠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以及TNF-α、IL-1b、IL-6、MCP-1水平显著降低,胰腺组织中MDA降低、SOD和GSH升高,MPO、Ly6g等炎症细胞表达显著减少,同时p-p65、p-ASK1、p-JNK、p-p38等蛋白表达显著下调( P<0.05)。 结论:TRIM27过表达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减轻小鼠急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MAPK信号通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报道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采用司美格鲁肽治疗的1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患者因“口干10余年,加重伴双手麻木、刺痛5个月”就诊。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体重指数33.2 kg/m 2,糖化血红蛋白10.7%,初步诊断为T2DM、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高脂血症,脂肪肝,泌尿道感染,甲状腺结节。在降糖治疗方面,停用达格列净,予胰岛素强化治疗,门冬胰岛素早8 U、午8 U、晚8 U,甘精胰岛素睡前16 U皮下注射,联合盐酸二甲双胍0.5 g(3次/d)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仍不达标。调整降糖方案为司美格鲁肽0.25 mg(1次/周)皮下注射、盐酸二甲双胍0.5 g(3次/d)口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26 U、晚26 U皮下注射,血糖稳步下降。出院后随诊,司美格鲁肽剂量加至1.0 mg(1次/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剂量减至早22 U、晚22 U皮下注射。3个月后空腹血糖6.2 mmol/L,餐后2 h血糖8.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9%,体重减少13 kg,体重指数28.1 kg/m 2。患者不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ALAT1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2型糖尿病足(D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D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清创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清创联合APG治疗。观察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经皮氧分压(TcPO 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水平,PBMCs中MALAT1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ALAT的表达改变(△MALAT1)与治疗总有效率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30/32) vs 73.33%(22/30), 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尿酸(UA)、白细胞(WBC)、TNF-α和IL-6均较前降低,HIF-1α、VEGF和MALAT1较治疗前升高(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UA、HIF-1α、VEGF和MALAT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F患者△MALAT1与TNF-α( r=-0.61, P=0.02)、IL-6( r=-0.52, P=0.04)、WBC( r=-0.53, P=0.03)呈负相关,与VEGF( r=0.58, P=0.03)、HIF-1α( r=0.54, P=0.03)呈正相关。△MALAT高改变组DF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88.37%(38/43) vs 73.68%(14/19),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APG可明显上调MALAT的表达,改善创面组织血液灌注、创面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且MALAT表达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DF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晚期乳腺癌CDK4/6抑制剂耐药后的治疗策略与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DK4/6)抑制剂已成为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然而,对于CDK4/6抑制剂耐药的患者,尤其是原发耐药或快速进展患者的后续治疗,目前仍缺乏标准推荐。CDK4/6抑制剂的再挑战,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的联合使用、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以及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等,均是CDK4/6抑制剂进展后患者可选的治疗策略。此外,众多新型靶向药物和新的联合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探索。未来还应建立基于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精准治疗策略,以及不同治疗的最佳使用顺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与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风险增高相关。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但这两种疾病之间潜在的生物学联系尚不完全清楚,糖尿病本身及其相关的多种代谢异常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降糖药物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风险相关。现对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领域中若干共识和焦点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