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该类患者PEW以及预后改善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际肾脏营养与代谢学会关于PEW诊断标准共纳入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肾内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行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治疗未发生PEW的老年患者112例为非PEW组,同期纳入114例发生PEW的患者归为PEW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人体学测量、生物电阻抗等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D和PD患者发生PEW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EW组与非PEW组比较,PEW组平均年龄更高( t=0.951、 P<0.001),≥65岁者占比更高( χ2=17.161、 P<0.001),体质指数更低( t=6.740、 P<0.001),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更高( χ2=14.176、 P<0.001),血液透析率更高( χ2=4.543、 P=0.033),透析月龄更长( t=2.306、 P=0.023),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总胆固醇、体细胞质量指数更低( t=6.262、13.405、9.507、8.341、4.610、5.599、2.499,均 P<0.05),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水分比更高( t=6.380、4.519,均 P<0.001),上臂肌围更小( t=5.418、 P=0.00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5岁、透析龄、血清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HD治疗的老年患者PEW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OR=2.762、0.182、2.694、2.980, P=0.023、0.007、0.009、0.027);≥65岁、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水平是PD治疗的老年患者发生PEW的独立影响因素( OR=2.452、0.671、0.962, P=0.013、0.000、0.000)。 结论:HD老年患者的PEW发生率较PD者低,临床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预防PEW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脏脂肪面积在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的内脏脂肪面积(VFA)在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关系。方法: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18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VFA,同时检测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UACR,分析VFA与UACR之间的关系。结果:内脏肥胖患者UACR较非肥胖患者增高[(25.9±3.3)mg/g比(19.8±4.1)mg/g, t=-3.871, P<0.05]。VFA与BMI对肥胖患病率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39/60)比68%(41/60),χ 2=18.100, P<0.05]。VFA与UACR有相关性( r=0.470, P<0.05)。 结论:生物电阻抗法测定的VFA与UACR有相关性,可用于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位角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相位角与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223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测量相位角,将患者分为正常相位角组( n=129)和低相位角组( n=94)。比较两组MHD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感染、心脑血管疾病(CVD)和死亡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MHD患者的预后差异。 结果:低相位角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均低于正常相位角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比例高于正常相位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相位角组患者感染、CVD及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相位角组,不良预后事件终点的生存时间均短于正常相位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HD患者低相位角较普遍。低相位角患者营养状况较差,感染、CVD及死亡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生物阻抗和深度学习技术的甲状腺组织分类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显著提高,超声和细针穿刺活检等术前检查不断完善,但仍存在诊断性手术及过度诊疗的现象。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生物阻抗及深度学习技术对甲状腺组织进行分类的可行性。方法:为了提高分类的准确性,我们设计一套适合甲状腺组织的电阻抗测量系统,采集来自321例患者的331个离体甲状腺标本共1 340项数据集。随后,建立一个基于多特征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 dimensional convolution neural, 1D-CNN)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混合模型对甲状腺组织进行分类。其中80%(1 072/1 340)的数据用于训练,另外20%(268/1340)用于测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宏平均ROC、微平均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等指标对甲状腺组织分类模型进行评价。此外,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比较该分类模型与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组织两分类(恶性/非恶性组织)模型的ROC-AUC=0.94,总体准确率达到91.4%。进一步建立三分类(恶性/良性/正常组织)模型,其中正常、良性和恶性组的ROC-AUC分别为0.91、0.85和0.92,微平均ROC-AUC和宏平均ROC-AUC分别为0.91和0.90。且与超声相比,甲状腺组织分类模型具有更高的特异性。结论:本研究基于生物阻抗及CNN-LSTM建立的甲状腺组织分类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好的稳定性,该技术有望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提供有用的补充信息,从而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治疗决策和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肾脏病患者尿钠和容量超负荷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24 h尿钠与容量超负荷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并接受生物电阻抗检查的CKD 1~4期患者,依据是否发生容量超负荷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水分过多/细胞外液(OH/ECW)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4 h尿钠与容量超负荷之间的关系。容量超负荷定义为OH/ECW≥7%。结果:共纳入385例CKD 1~4期患者,年龄(46±15)岁,男216例(56.1%),发生容量超负荷的患者共150例(39.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H/ECW与24 h尿钠( r=0.147, P=0.004)、24 h尿蛋白( r=0.555, P<0.001)、收缩压( r=0.241, P<0.001)呈正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r=-0.111, P=0.030)、血清白蛋白( r=-0.659, P<0.001)呈负相关。经校正年龄、收缩压、糖尿病、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钠、血氯、尿钙、尿磷和利尿剂使用与否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24 h尿钠的CKD患者发生容量超负荷的风险更高( OR=1.005,95% CI:1.000~1.011, P=0.048)。 结论:高水平24 h尿钠与CKD非透析患者发生容量超负荷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物电阻抗与神经重症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电阻抗指标与目前临床常用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22年6至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外科重症患者58例,于术后或伤后1周对患者进行生物电阻抗检测,并于当天采集患者营养相关的生化指标,包括营养状况相关指标、炎症相关指标、贫血相关指标、血脂相关指标。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APACHE 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并根据所得结果进行Nutric营养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电阻抗与营养相关指标及营养风险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营养状况的预测模型;逐步回归法筛选与营养状况相关的电阻抗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营养状况评估模型的评估能力。结果:共收集58例神经外科ICU患者,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72.0(59.0,81.8)岁。细胞外水(ECW)与白细胞介素6呈正相关( r=0.529, P<0.001);浮肿指数[ECW/身体总水分(TBW)]与白蛋白( r=-0.700, P<0.001)、红细胞压积( r=-0.641, P<0.001)、血红蛋白( r=-0.667, P<0.001)呈负相关;相位角(RA为右上肢相位角、LA为左上肢相位角、TR为躯干相位角、RL为右下肢相位角、LL为左下肢相位角)与白蛋白( rRA=0.667, rLA=0.649, rRL=0.669, rLL=0.685,均 P<0.001)、红细胞压积( rRA=0.600, rLA=0.604, rTR=0.565, rRL=0.529, rLL=0.602,均 P<0.001)、血红蛋白( rRA=0.626, rLA=0.635, rTR=0.594, rRL=0.624, rLL=0.631,均 P<0.001)呈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筛选营养状况的评估因素,再将年龄、性别、白细胞作为混杂因素纳入模型后,得到最终模型为:营养状况=-0.01×年龄+1.22×性别-0.12×白细胞+202.20×ECW/TBW+0.5×躯干相位角-82.16,其中ECW/TBW的 OR值为20.8(95% CI:3.7~117.1), P<0.001。该模型的AUC为0.921。 结论: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生物电阻抗指标与目前临床常用营养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营养状况的评估因素为临床神经重症患者营养评估提供新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物电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危重症应用的急诊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急危重症患者监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临床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肺动脉导管技术(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PAC)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金标准 [1],但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使PAC无法常规应用于急诊患者。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 [1,2](表1),尤其超声心输出量监测(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 USCOM)已经在危重症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USCOM受到操作者经验、技术的影响,难以持续监测 [3]。生物电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具有无创、简便、快速、可持续监测的优点 [4,5],但目前基于生物电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尚无统一的标准,特此在系统中检索国内外文献,包括Pubmed、Medline、Embase、Springer、Interscience Wiley及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自2000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列出具体问题并设计专家函询表,邀请全国急诊领域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和三轮专家论证会议,对各个条目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特此制定此专家共识,以期能为急诊医师提供临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物电阻抗的液体负荷和营养状态指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BIA)的液体负荷和营养状态指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MHD患者的临床资料。2022年4至10月期间收集南京市鼓楼区健康志愿者的BIA数据,确定细胞质量指数(BCMI)的分界值;参考既往研究,采用0.15作为多余水分和细胞外液比值(OH/ECW)的分界值。根据分界值将数据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对MHD患者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MHD患者706例,男407例,女299例,年龄(54±15)岁。根据BCMI是否<5.4 kg/m 2和OH/ECW是否≥0.15将MHD患者分为无液体超负荷和营养不良、液体超负荷、营养不良、液体超负荷和营养不良共四组,各组分别有269、186、151、100例患者。随访时间[ M( Q1, Q3)]33(26,37)个月,随访期间162例患者死亡。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四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2个月(95% CI:41~54个月)、46个月(95% CI:44~49个月)、37个月(95% CI:34~40个月)和34个月(95% CI:30~38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1年生存率分别为95.5%、93.5%、92.1%和88.0%( P<0.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92.6%、87.1%、83.4%和77.0%( 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无液体超负荷和营养不良组相比,营养不良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1.18倍( HR=2.18,95% CI:1.29~3.71, P=0.004);液体超负荷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1.59倍( HR=2.59,95% CI:1.48~4.54, P=0.001)。 结论:BIA的液体负荷和营养状态指标与MHD患者预后相关,与无液体超负荷和营养不良患者相比,营养不良和液体超负荷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人失水性脱水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失水性脱水(water-loss dehydration)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它增加了老年人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其生活质量,并增加住院率与死亡率。目前常用的诊断脱水的方法如依据体征或通过检测尿液、尿素氮/肌酐、生物电阻抗以及唾液等均不适合用于老年人脱水的判断。关于老年人失水性脱水的诊断尚无金标准,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SPEN)推荐采用直接测量血浆/血清渗透压或渗透压公式[渗透压(mmol/L)=1.86×(血钠值+血钾值)+1.15×血糖值+尿素值+14]来诊断失水性脱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物电阻抗法在肥胖儿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肥胖儿童在我国肥胖人群的占比不容忽视。肥胖儿童易出现延续至成人期的并发症,合理评估是预防儿童肥胖和控制其并发症的关键环节。相较于体质指数评估,身体成分分析法可用于测量人体脂肪组织、肌肉组织、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等成分含量,有助于分析体脂率、体肌率及肌脂比,评估体型、基础代谢量及肥胖程度,实现精准化评估和干预。生物电阻抗法作为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身体成分分析法,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较广,但其应用于肥胖儿童中的研究价值尚不明确。该文总结生物电阻抗法在肥胖儿童诊断及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在筛查儿童肥胖并发症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