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小鼠模型。方法:通过分子克隆及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靶向人CD19分子的CAR-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R-T细胞转染效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AR-T细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能力。通过尾静脉注射CAR-T细胞至荷瘤重症联合免疫缺陷裸鼠体内,小鼠分为磷酸缓冲液组、低负荷组(注射1×10 5个人淋巴瘤细胞Raji-Luc2细胞)和高负荷组(注射5×10 5个Raji-Luc2细胞)。采用动物活体成像法检测肿瘤治疗效果,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人白细胞介素2(IL-2)、人γ-干扰素(IFN-γ)、鼠IL-6、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水平。 结果:经尾静脉注射人T细胞和T细胞+OKT-3抗体后,T细胞组和T细胞+OKT-3组小鼠的健康得分分别为(1.15±0.08)分和(2.90±0.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T细胞+OKT-3组小鼠血清中人IL-2、人IFN-γ、人IL-15、鼠IL-6、鼠GM-CSF水平分别为(1 064.00±50.14)、(1 285.00±193.90)、(202.4±18.76)、(1 478.00±289.20)和(350.70±42.27)pg/ml,均高于T细胞组[分别为(22.67±6.36)、(23.67±3.71)、(44.33±14.45)、(147.30±36.20)和(138.00±22.74)pg/ml,均 P<0.05];OKT-3联合人T细胞引起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人IL-2、人IFN-γ、鼠IL-6、鼠GM-CSF水平迅速升高,并伴有体温升高及体重下降。成功构建靶向CD19分子的CAR-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AR-T细胞阳性率>30%。ELISA结果显示,在CD19抗原存在时,CAR-T19细胞与Raji、Nalm-6共孵育组细胞分泌IL-2和IFN-γ的水平分别为(561.00±37.07)、(680.30±71.27)、(369.00±25.71)和(523.00±26.31)pg/ml,均高于与K562共孵育组[分别为(55.00±20.53)和(64.00±7.55)pg/ml,均 P<0.001]。小鼠成像实验显示,小鼠成瘤后第7天经尾静脉回输活化后的CAR-T19细胞,成瘤第13天,低负荷和高负荷组小鼠肿瘤荧光强度均低于接种肿瘤的第7天,高负荷组肿瘤荧光强度由144.00±24.69减少至5.02±2.35( P=0.005),低负荷组肿瘤荧光强度由58.47±9.36减少至3.48±1.67( P=0.004)。荷瘤小鼠注射CAR-T19细胞72 h后,血清中T细胞活化相关细胞因子人IL-2、人IL-15、人IFN-γ水平迅速增高,单核细胞相关因子鼠IL-16、鼠GM-CSF分泌增加,同时伴随有体温升高和体重降低等CRS典型特征。 结论:体外成功构建靶向CD19分子的CAR-T细胞,通过CAR-T细胞回输治疗验证了小鼠体内CRS现象的发生,为CAR-T细胞治疗相关CRS的发生机制及CRS预防策略提供了动物模型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源化肝嵌合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4/8/31
在人体药物代谢研究和肝病造模及药物筛选研究中,主要依赖于细胞培养做体外验证,实验动物模型做体内分析.然而离体环境下细胞状态不稳定;实验动物与人类之间存在种属差异,使得2种模型在预测体内药物代谢情况以及模拟人体肝病特征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人源化肝嵌合小鼠模型通过移植人肝细胞入活体小鼠的肝脏中并扩增,使其能发挥与人类肝脏相似的特异性功能.这一功能满足了多种研究需求,包括小鼠体内肝炎病毒的复制、肝脏代谢疾病的模拟、肝细胞靶点治疗药物的筛选,以及药物肝毒性评价等.因此,人源化肝嵌合小鼠是候选药物临床前药效验证和安全性评估的理想模型之一.本文针对三类代表性人源化肝嵌合小鼠模型,对其分类、构建原理、受限因素以及应用现状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人源化肝嵌合小鼠模型的选用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
HIV动物模型在毒品滥用研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前,毒品滥用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共病问题备受关注.毒品滥用是HIV传播的促发因素之一,其同样可加重HIV感染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载量水平和加速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IV-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的疾病进展速度.本文着重介绍了目前常用的HIV感染相关动物模型,如非人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及猫科动物,分析了其局限性和优势性,并对HIV感染相关动物模型在毒品滥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中国恒河猴感染SIV后T淋巴细胞免疫活化及其肠粘膜归巢受体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中国恒河猴感染SIV后T淋巴细胞免疫活化及其肠粘膜归巢受体表达的情况.方法 选用12只健康中国恒河猴,分为正常动物组(对照组)4只,模型感染组(模型组)8只,静脉接种SIVmac239病毒株,分别于感染前、感染后1周、2周、3周、4周、8周、11周、14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猴模型回肠组织中的肠淋巴归巢相关受体(intestinal lymphatic homing receptor) a47、CCR9、aE7、CD62L及肠淋巴组织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病毒载量,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外周血肠淋巴归巢受体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CD62L.结果 中国恒河猴感染SIV两周后,模型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学指标(WBC、LYM%、LYM、RBC)均在正常范围值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D4/CD8低于对照组,CD8计数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IDS猴感染模型在感染2周起,CD4百分比开始逐渐下降,于感染8周后下降明显(P<0.05).感染11周后(亚急性期),CD4计数在下降明显(P<0.05).AIDS猴感染模型在感染1周(急性期)开始,CD4+HLA-DR+出现一过性上升,随即下降,但感染14周时又骤然升高.CD4+CD45+HLA-DR+和CD3+HLA-DR+在感染1周时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血浆中CD62L在感染1周时开始逐渐上升,并在感染到第8周左右到达一个高峰期,随后开始出现下降(P<0.01).中国恒河猴感染SIV后,肠淋巴归巢受体47、CCR9、E7的表达升高,L-选择素的表达降低,同时E7、CCR9在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及肠道淋巴组织免疫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升高.结论 中国恒河猴感染SIV后,效应性T淋巴细胞的肠淋巴归巢增强,初始T淋巴细胞肠淋巴归巢受到抑制,肠粘膜免疫系统出现过度活化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胃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人胃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并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对肿瘤转移进行可视化的实时监测评价.方法 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序列和萤火虫荧光素酶序列的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慢病毒包装感染人BGC-823胃癌细胞株,筛选得到BGC-823-eGFP-luc2稳转株;细胞接种高度免疫缺陷小鼠腋下,建立人胃癌皮下种植动物模型,继而建立人胃癌肿瘤皮下传代动物模型;将皮下传代模型肿瘤组织原位移植高度免疫缺陷小鼠胃部,构建人胃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对以上模型进行监测评价.结果 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萤火虫荧光素酶的BGC-823-eGFP-luc2细胞株;成功构建皮下种植和传代动物模型;成功构建人胃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结论 慢病毒感染方法适用于人胃癌BGC-823-eGFP- luc2稳转株的建立;利用BGC-823-eGFP-luc2细胞株可以快速构建人胃癌皮下种植动物模型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可以直观、非侵入的有效监测胃癌远端转移灶的发生、发展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动物模型在相关神经病变的研究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HIV感染后病毒产物本身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均可引起相关神经病变,包括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HIV 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外周神经病变等并发症.HIV动物模型可对其相关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帮助,该文主要介绍HIV-1动物模型在相关神经病变病理机制的研究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RISPR-Cas9应用于病毒性传染病防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毒性传染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来降低由急性病毒感染如鼻病毒和登革热病毒以及慢性病毒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和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靶向序列特异性的基因编辑技术成为传染病治疗的有力工具.其中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 9,Cas9)凭借其高效、简便、高特异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系和动物模型中的传染病治疗,从而成为有前景的新型传染病治疗模式.目前,利用病毒和非病毒载体将Cas9以DNA、mRNA或蛋白质的形式递送到细胞中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CRISPR-Cas9体内适用性的临床试验已经在进行中.本篇综述中,我们将对CRISPR-Cas9的原理,其应用于传染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可预测性的解决方法等加以概述,并进一步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减蛋综合征病毒在不同品系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人工感染减蛋综合征病毒(egg drop syndrome virus,EDSV),观察病毒在不同品系小鼠体内增殖情况以及动态变化规律,为EDSV构建载体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免疫系统正常的BALB/c小鼠、T细胞免疫缺陷裸鼠(Nu)以及高度免疫缺陷小鼠(NSG)为研究对象,每品系32只,雌性,5~6周龄,经腹腔注射人工感染EDSV,分别于攻毒后1、3、5、7、14、21、28、35 d采集血清,应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抗体监测;选择攻毒后1、7、14、21、28 d小鼠,采集心脏、肺、肝、脾、肾、小肠、子宫、气管、食管、脑10种组织,应用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比较Ct法(△△CT)进行各组织内病毒载量的检测.结果 BALB/c小鼠于攻毒后3 d即可在血清内检测到抗体的表达,14 d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并一直维持至监测期内35 d;Nu小鼠也可于攻毒后3 d检测到抗体,表达水平较BALB/c小鼠有所降低,攻毒14 d后,Nu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出现下降,至35 d抗体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NSG小鼠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抗体水平一直处于阴性状态.核酸相对定量结果显示,BALB/c小鼠感染后1 d,肝组织中的病毒表达量最高,达到5.45个数量级,其次由高到低依次是脾、食管、子宫、小肠、肺、气管、肾、心脏,脑组织中病毒含量最低,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各组织内病毒表达量较感染1 d均有所下降,至攻毒后28 d,肝、脾病毒表达量依然维持着较高的水平;Nu小鼠和NSG小鼠感染1 d表现为脾中病毒表达量最高,分别为3.95和4.05个数量级,其次为肝,攻毒28 d,两种小鼠体内各器官内仍可以检出阳性信号,肝、脾病毒表达量较高.结论 EDSV可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应答,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抗体水平表达量较低.该病毒在小鼠体内有肝、脾等组织嗜性,为EDSV开发成为载体以及在实验动物模型上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登革热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社会发展和气候变暖等原因,登革热在全球的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发病率急剧上升,已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建立理想的登革热动物模型对研究登革病毒感染及发病机制至关重要.鉴于登革病毒的种属特异性及特殊的致病机制,登革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面临诸多挑战.登革病毒感染免疫缺陷小鼠,可产生高水平的病毒复制和严重的临床表现,如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血小板下降等;但部分症状与人类不同,如出现神经症状.登革病毒感染人源化小鼠模型,可研究人体对登革病毒的部分免疫反应,但并不全面和准确.登革病毒可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但通常不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各种登革病毒感染模型,建立更理想的动物模型,支撑登革病毒发病机制研究及抗病毒药物、疫苗的临床前评价.本文汇集了近年来建立登革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以及动物模型在病毒发病机制、疫苗评估、药物测试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为登革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BALB/c裸小鼠构建SIV感染动物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可进行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复制的裸小鼠模型,为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筛选的体内实验提供一种廉价、易于操作的艾滋病小动物模型.方法 向BALB/c裸小鼠腹腔内接种已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51)的TZM-b1细胞,构建SIV体内复制的裸小鼠动物模型,通过采集小鼠血浆,进行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血浆中SIVmac251病毒载量,并且通过HE染色法检测小鼠主要器官的组织学改变,通过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对该模型进行药物干预,验证该模型的抗病毒药物评价效果.结果 1)BALB/c裸小鼠成功接种已感染SIVmac251的TZM-b1细胞.2)连续7周在BALB/c裸小鼠血浆里检测出SIVmac 251病毒载量.3)在小鼠主要器官出现了组织学改变.4)验证了HAART对小鼠体内SIVmac 251复制的抑制作用.结论 构建了支持SIV复制的小动物模型,该模型能够支持SIVmac251的复制,并表现出组织学病理变化,为研究抗艾滋病药物体内抑制病毒复制提供了廉价、易于操作的小动物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