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分析人参化橘红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代谢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究人参化橘红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代谢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氨茶碱组、人参化橘红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接受脂多糖和烟雾诱导刺激,构建COPD大鼠模型,共计造模45 d,造模完成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人参化橘红组(0.027 g·mL-1)和氨茶碱组(0.009 g·mL-1)按100 g每1 mL灌胃,给药15 d;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及气道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应用UPLC-Q-TOF/MS对大鼠血清代谢学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通路,并应用Western blot法对相关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人参化橘红能明显改善肺组织的炎症浸润和气道壁的增厚;降低血清内炎症因子TNF-α、IL-1β、MMP-9和TIMP-1水平(P<0.05,P<0.01);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共得出33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组氨酸代谢、精氨酸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经Western blot验证后,人参化橘红干预COPD代谢主要通过促进精氨酸合成和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结论 人参化橘红改善COPD大鼠肺组织内炎症浸润和气道壁增厚,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精氨酸合成和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后保护肺组织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体外细胞模型的痹祺胶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究痹祺胶囊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功能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体外炎症模型、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stimulating factor,M-CSF)与 RAW264.7 细胞共培养建立破骨细胞分化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HFLS增殖模型,分别探讨痹祺胶囊发挥抗炎活性、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抑制RA-HFLS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TRAP染色法检测破骨细胞分化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qPCR法检测细胞中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RANKL mRNA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痹祺胶囊及其19个单体成分均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NO、TNF-α和IL-6的释放,推测19个化合物是痹祺胶囊发挥抗炎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痹祺胶囊及其13个单体成分均能显著减少RANKL和M-CSF诱导RAW264.7分化为破骨细胞的数量,并能明显降低破骨细胞标志基因CTSK和TRAP的相对表达量,推测马钱子碱、士的宁、党参炔苷、茯苓酸、丹参素、丹酚酸B、迷迭香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藁本内酯、甘草次酸和甘草苷为痹祺胶囊发挥治疗骨破坏、缓解关节疼痛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痹祺胶囊及其9个单体成分能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RA-HFLS细胞增殖,并且能显著促进RA-HFLS细胞的凋亡以及明显降低MMP-3和RANK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推测马钱子碱、士的宁、丹参素、丹参酮ⅡA、阿魏酸、藁本内酯、蜕皮甾酮、次黄嘌呤、甘草次酸为痹祺胶囊中发挥抑制滑膜增生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结论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初步确定马钱子碱、士的宁、党参炔苷、白术内酯Ⅲ、茯苓酸、丹参素、丹参酮ⅡA、丹酚酸B、迷迭香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阿魏酸、藁本内酯、蜕皮甾酮、牛膝皂苷D、次黄嘌呤、甘草次酸、甘草苷为痹祺胶囊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肉苁蓉功能性成分质量控制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19
肉苁蓉为品种珍贵的沙生植物,作为功效价值宝贵的滋补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和生态价值;其使用历史悠久,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肉苁蓉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苯乙醇苷类、多糖类、金属元素等130种.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肉苁蓉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改善便秘、补肾壮阳、抗骨质疏松、抗衰老、改善记忆、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功效.文章系统地从肉苁蓉属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种类、以及肉苁蓉生物活性成分所具有的功效2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肉苁蓉的合理应用、产品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和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人参对LP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研究人参对脂多糖(Iipopolysaccaride,LP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人参水提物组(GS)、盐酸氟西汀组(Flu);给药7d后,进行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表现,并使用16S rDNA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变化及预测抑郁样行为小鼠肠道菌群相关的功能通路.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人参水提物组小鼠的活动次数和休息时间明显减少,活动总路程及平均速度显著增加;人参水提物组肠道菌群从门到属水平均发生了变化,部分有益菌的丰度增加,部分有害菌的丰度降低,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属(Bacteroides)、毛螺菌属(Lachnospiraceae_FCS020_group)、瘤胃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_009)、Lachnoclostridium菌属显著增多,均有往正常组回调的趋势;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发现31条功能通路与抑郁样行为小鼠肠道菌群相关.结论 人参具有改善抑郁样行为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人参中性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人参多糖中的中性多糖级分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AAD) 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通过水提、醇沉, 从人参根中得到水溶性人参多糖 (WGP) , 再通过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和制备人参中性多糖 (WGPN) .利用灌胃盐酸林可霉素建立AAD小鼠模型, 随后灌胃生理盐水 (自然恢复组, NR) 或给药WGPN (WGPN组) 1周, 观察并记录小鼠体重变化、精神状态和腹泻情况.末次给药12 h后, 收集小鼠肠道内容物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 并取回肠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 WGPN能够减轻腹泻小鼠症状, 改善小鼠回肠组织水肿和炎症情况, 增加肠绒毛长度.与NR组相比, 属水平上, WGPN能够增加乳杆菌属相对丰度, 显著降低拟杆菌属、链球菌属、苍白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因此, WGPN可通过促进AAD小鼠肠道结构修复, 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 达到重建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参多糖对脑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海马区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人参多糖对脑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海马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19年5—7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进行实验,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制作脑出血模型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及人参多糖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0只.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人参多糖低剂量组给予2 mg/kg人参多糖,中剂量组4 mg/kg,高剂量组8 mg/kg,均灌胃干预3周.5组大鼠均进行脑组织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神经缺损评分、学习记忆能力评分、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醇(MDA)、B淋巴细胞瘤-2(Bcl-2)、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出现脑出血组织细胞间隙增大,神经细胞固缩,胶质细胞增生等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显著减轻.模型组脑含水量、脑神经缺损评分及学习记忆能力评分高于正常组,而人参多糖干预后上述改变均减轻,且呈剂量依赖性(F/P=41.499/0.001、12.442/0.001、34.601/0.001),模型组TNF-α、MDA含量高于正常组,而人参多糖干预后上述改变均减轻,且呈剂量依赖性(F/P=10.221/0.001、139.435/0.001);模型组24 h、48 h、72 h海马区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组,而人参多糖干预后上述改变均减轻,且呈剂量依赖性(F/P=17.806/0.001、14.978/0.001、22.363/0.001);模型组Bcl-2、Akt、PI3K低于正常组,而人参多糖干预后上述改变均减轻,且呈剂量依赖性(F/P=34.193/0.001、34.546/0.001、42.837/0.001).结论 人参多糖对脑出血模型大鼠作用显著,能够改善大鼠记忆能力,减少脑含水量、海马区细胞凋亡,降低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玛咖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玛咖Lepidium meyenii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独行菜属Lepidium L.—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誉有"秘鲁国宝"和"南美人参"的称号,其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生物碱类(主要包括玛咖酰胺类、咪唑类、羟基吡啶类、咔啉类、有机胺类等)、芥子油苷类、硫代乙内酰脲类、玛咖烯类、甾醇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玛咖具有改善性功能和促生育、神经保护、抗疲劳、抗氧化、抗骨质疏松、抑制前列腺增生以及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该文对玛咖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玛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葵花盘霉变标志物的制备及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制备葵花盘霉变标志物,并探讨其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技术,分离制备葵花盘霉变标志物.建立以薄层色谱技术为基础的葵花盘霉变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12种霉变药材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考察.结果 葵花盘、槐米、陈皮、人参等霉变样品的薄层色谱与霉变标志物相比,均显相同荧光斑点.结论 所建立的葵花盘安全性评价方法灵敏、专属性强,对多糖、皂苷及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药材的霉变评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不适用于菌类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西洋参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西洋参果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西洋参的成熟果实,目前从西洋参果中已分离鉴定出40多种皂苷类成分,此外,西洋参果中还含有多糖、脂肪酸、氨基酸、无机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研究表明西洋参果具有与西洋参根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物质.最新药理实验研究证明,西洋参果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而产生抗氧化作用,并在抗心肌缺血、抗肿瘤、降糖、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所以本文对西洋参果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西洋参果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竹节参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竹节参属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以横卧呈竹鞭状根茎入药.竹节参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类,其中齐墩果烷型皂苷含量最高.除此之外还有多糖类、氨基酸、无机元素和多炔类等,药理活性研究表明竹节参具有保肝、保护心脏、降血脂、抗疲劳、增强免疫和抗肿瘤等作用.对竹节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和总结,以期为竹节参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