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越鞠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越鞠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筛选出越鞠丸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HERB、BATMAN-TCM数据库结合文献对越鞠丸有效成分靶点进行补充。通过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筛选出FD靶点,将二者靶点取交集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越鞠丸成分-FD靶点-通路”网络,运用在线作图工具获取越鞠丸与FD及其相关发病机制的交集靶点韦恩图,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越鞠丸治疗FD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槲皮素、汉黄芩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主要靶点有AKT1、MAPK1、JUN、RELA、IL6、BCL2、BAX、MAPK8、EGFR、ESR1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靶点与药物活性成分结合能力较好。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2 273个,分子功能152个,细胞组成91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有344条通路与FD相关,主要有PI3K-Akt信号通路、AGE-RAGE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越鞠丸可能通过AKT1、MAPK1、JUN、RELA、IL6、BCL2、BAX、MAPK8、EGFR、ESR1等靶点,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来达到治疗FD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釉基质蛋白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作用的再认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在牙骨质形成前沉积在发育中的牙根表面,并可能在牙骨质形成中发挥作用,釉原蛋白(amelogenins,Am)是EMP中的主要组分和活性成分。研究显示EMP在牙周组织再生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EMP可通过影响生长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作用于各类牙周组织再生相关细胞,发挥促进血管形成、抗炎抑菌和加速组织愈合等功能,从而达到牙周组织再生的临床效果(新生牙骨质、牙槽骨并有牙周膜功能性穿通)。单独使用EMP或EMP联合植骨材料或屏障膜,可用于骨内缺损、上颌颊侧和下颌Ⅱ度根分叉病变的再生性手术治疗;EMP还可以辅助治疗退缩类型为1或2类的牙龈退缩,使暴露的根面重新获得真正的牙周组织再生。随着学界对EMP的牙周再生原理和当前临床应用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可进一步展望EMP未来的发展。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重组的人Am以替代动物来源的EMP,研究EMP与其他胶原生物材料的联合应用,以及探讨在重度牙周软硬组织缺损和种植体周病变中EMP的具体应用方式,都是未来EMP相关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外泌体不同成分在乳腺癌中研究进展及前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外泌体的发现在如今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00 nm的小囊泡,广泛存在、分布于各种体液中,它携带大量特异性的蛋白质和功能性物质,参与了细胞间物质和信息的传递包括肿瘤转移、免疫、心脑血管、干细胞治疗,以及肿瘤以外的免疫调节、靶向给药、组织损伤修复等,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标记物。本文拟对外泌体中(miRNA、蛋白质、mRNA、lncRNA、piRNA、circRNA、DNA等)主要成分近年来在乳腺癌方面所进行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针刺阳陵泉穴对脑梗死患者感觉运动网络功能连接及其动态性影响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借助功能磁共振手段探索脑梗死患者感觉运动网络功能连接及其动态性在针刺左侧阳陵泉穴前后的变化及留针的效应机制。方法: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东直门医院住院治疗的右侧皮质下脑梗死患者25例作为试验组,同期健康人对照21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下采集静息态、针刺态的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借助独立成分分析技术提取受试者感觉运动脑网络,基于感觉运动网络进行功能连接及其动态性变化在针刺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针刺态感觉运动网络内功能连接与静息态在左侧顶下小叶存在差异,针刺态较静息态增强( P<0.05,GRF校正),峰值点坐标为(-27,-51,48),峰值点T值为5.502,体素数目12。针刺态感觉运动网络内动态功能连接变异性较静息态在左侧中央后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态较静息态降低( P<0.05,GRF校正),峰值点坐标为(-5,-30,39),峰值点T值为-3.153,体素数目9。对照组感觉运动网络内功能连接针刺态、静息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觉运动网络外则针刺态和静息态感觉运动网络和丘脑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针刺态较静息态强度下降( P<0.05,GRF校正),峰值点坐标为(-12,3,6),峰值点T值为-4.253,体素数目183。感觉运动网络内动态功能连接变异性针刺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两组功能连接在双侧内侧额上回存在针刺态时的差异,试验组较健康对照组增强( P<0.05,GRF校正),峰值点坐标为(0,42,48),峰值点T值为3.988,体素数目53。在丘脑存在静息态时的差异,试验组较健康对照组减弱( P<0.05,GRF校正),峰值点坐标为(-9,-15,9),峰值点T值为-6.596,体素数目101;两组动态功能连接变异性针刺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息态可见散在差异( P<0.05,GRF校正)。以年龄、性别、病程为控制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试验组针刺态、静息态感觉运动网络内平均功能连接强度均与下肢Fugl-Meyer评测(Fugl-Meyer assessment,FMA)分数负相关,针刺态感觉运动网络内平均功能连接与下肢FMA分数相关系数为-0.533( P=0.011),静息态感觉运动网络内平均功能连接与下肢FMA分数相关系数-0.485( P=0.022)。 结论:脑梗死患者针刺态感觉运动网络内脑功能存在和静息态不同的运作模式,并且这种运作模式还具和时间相关的波动性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囊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及诊断与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是一类异质性较高的肿瘤,多为实性,囊性较少。近年来随着CT、MRI等断层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无症状囊性pNETs的检出率。目前,囊性pNETs的病因仍不明确,存在多种假说,但尚缺乏研究结果验证。与实性pNETs比较,囊性pNETs多为无功能性和无症状,生物学行为更为惰性,具有较低的Ki-67增殖指数和核分裂象,较少发生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其长期预后亦优于实性pNETs,但应警惕仍有部分囊性pNETs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囊性pNETs无特异性影像学特征,术前定性诊断仍具有挑战性。超声内镜检查联合细针穿刺可极大提高囊性pNETs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囊性成分比例及危险因素分析等综合评估后个性化制订囊性pNETs治疗方案。手术是囊性pNETs的标准治疗方法,但鉴于其相对惰性的生物学行为,对于无功能、完全囊性、直径≤2 cm的囊性pNETs亦可考虑定期随诊。笔者结合团队经验及相关文献,对囊性pNETs的病因、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外科医师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混合性嗜铬细胞瘤六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混合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2013至2019年确诊的6例混合性嗜铬细胞瘤,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年龄37~68岁,中位年龄48岁。男女比为5∶1。肿瘤最大径3~9 cm,平均直径4.6 cm。CT及MRI显示肿瘤呈实性或囊实性,2例考虑为嗜铬细胞瘤,3例考虑为皮质腺瘤,1例考虑为皮质腺瘤或嗜铬细胞瘤。镜下观察1例表现为嗜铬细胞瘤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混杂型)混合,5例表现为嗜铬细胞瘤与节细胞神经瘤混合。免疫组织化学示本组病例嗜铬细胞瘤成分表达突触素、嗜铬粒素A、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不同程度表达S-100蛋白,Ki-67阳性指数均小于3%;节细胞神经瘤成分中神经节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突触素,间质表达S-100蛋白,Ki-67阳性指数小于3%;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中神经母细胞瘤成分表达NSE、NF、突触素,弱阳性表达CD99,Ki-67阳性指数小于3%。6例均获得随访资料,患者均健在,无复发转移,术后生存时间2~78个月。结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是比较罕见的一种肿瘤,而节细胞神经瘤是其相对常见的一种混合成分,其在影像学及临床上与嗜铬细胞瘤无法区分,预后可能与各混合成分的生物学行为、肿瘤大小及激素分泌情况以及功能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纳米囊泡,其选择性包裹蛋白质、RNA、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分子,在细胞间通讯、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作为靶向递送药物的载体。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视力健康的视网膜病变。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多为对症治疗,部分患者疗效欠佳甚至失明。外泌体作为一种富含功能性蛋白和RNA的细胞外囊泡,其不仅可作为药物治疗RIRI;同时,也可以作为载体进行药物递送,发挥协同治疗作用。随着对外泌体分子结构、内容物成分及生物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眼科生物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外泌体未来有望发挥其作为治疗性药物及载体的巨大潜力,成为治疗RIRI的重要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甲状腺结节:老方法的新认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是治疗甲状腺结节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指南推荐其作为复发性甲状腺囊肿的首选治疗方式,亦有研究发现其对实性和混合性结节、自主功能性结节甚至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复发性甲状腺癌都有一定的疗效。PEI的疗效主要受结节囊性成分的影响,而对于实性为主的冷、热结节及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复发性甲状腺癌疗效均不优于热消融治疗。由于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并发症发生率低,PEI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维打印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软骨的再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传统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技术主要包括孔剂法(或模板法)、相分离法、气体发泡法、冷冻干燥法、静电纺丝法等。软骨是异质性的,传统支架很难模拟软骨的高度各向异性结构。因此,软骨的功能再生具有挑战性。随着三维打印技术的进步,通过生物材料、细胞和活性生物分子的共沉积,使制备精细结构、梯度变化的功能性仿生支架成为可能,从而实现功能性软骨再生。该文详细阐述了三维打印技术及其在不同解剖位置(关节、耳廓、鼻)软骨再生中的应用。此外,还讨论了制备具有区域结构梯度和区域成分梯度的仿生构建体的重要性。三维生物打印、四维打印技术及智能材料为仿生组织和器官的构建带来了希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讨运脾法治疗儿童便秘的用药规律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结合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讨运脾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56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病案,采用SPSS Statistic 2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Liquorice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方药.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药分子机制 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核心方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基因组注释数据平台(Genome Annotation Database Platform,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功能性便秘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预测靶标.基于蛋白质基因相互作用分析(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Proteins,STRING)数据库构建靶基因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建立核心方成分-便秘-靶点网络图,借助Network Analyzer工具进行拓扑分析,确定核心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使用R语言4.2.2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所纳病案包含1 121诊次方药记录,各疗程的症状改善率在86%~97%,便秘三大主症的改善率均在90%左右.涉及中药119味,药性以寒、平为主,药味以苦、甘居多,归经多属胃、脾.通过药物关联、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得到9味药物构成的核心组方.核心组方调治便秘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甲基庚烯酮、胆汁三烯、烟酸、木犀草素、山柰酚、汉黄芩素.关键靶点包括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V-Jun肉瘤病毒17癌基因同源物(V-Jun sarcoma virus 17 oncogene homolog,JUN)、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 1(phosphoinositide-3-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1,PIK3R1)、磷脂酰肌醇-3-激酶 α 催化亚基(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 isoform,PIK3CA).对炎症相关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的调节可能是核心组方改善便秘的作用机制.[结论]运脾法治疗小儿便秘核心方包括麸炒枳实、厚朴、生白术、鸡内金、焦山楂、连翘、决明子、火麻仁、胡黄连,其主要成分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因子水平、修复肠道黏膜以恢复肠道平滑肌功能,改善便秘症状,对运脾法的临床应用及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有一定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