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目标导向离床活动对食管癌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究早期目标导向离床活动方案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为护理临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收治的58例食管癌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目标导向离床活动.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离床活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ICU住院、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术后第1、2、3d的活动时长、睡眠时间、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离床活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ICU住院、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活动时长、睡眠时间、疼痛评分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术后的活动时长、睡眠时间、疼痛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活动时长、睡眠时间、疼痛评分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ERAS理念的早期目标导向离床活动可促进ICU食管癌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清醒俯卧位联合标准护理与标准护理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清醒俯卧位(APP)联合标准护理与标准护理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53例;年龄67~96岁[(82.3±6.3)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4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手术方式:闭合复位内固定术3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0例。42例术后仅接受标准化护理(标准护理组),42例术后接受标准化护理和APP干预(APP联合标准护理组)。比较两组术后30 d内PPCs(包括肺炎、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和肺水肿)发生率、术后第4天动脉血氧分压(PaO 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术后第4天与急诊就诊时PaO 2的差值、术后第4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APP相关不良事件数目。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0~90 d[(86.1±16.5)d]。APP联合标准护理组术后30 d内PPCs发生率为16.7%(7/42),Ⅰ型呼吸衰竭发生率为4.8%(2/42);标准护理组分别为35.7%(15/42)、21.4%(9/42)( P均<0.05)。APP联合标准护理组术后第4天PaO 2为(82.0±8.8)mmHg,SaO 2为0.96±0.01,术后第4天与急诊就诊时PaO 2的差值为3.2(-1.9,8.0)mmHg;标准护理组分别为(74.3±12.1)mmHg、0.94±0.03、-7.6(-17.2,1.1)mmHg( P均<0.01)。APP联合标准护理组术后第4天CPIS为2.0(1.0,3.0)分,标准护理组为4.0(1.0,7.0)分( P<0.05)。两组术后30 d内肺炎、Ⅱ型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和肺水肿发生率及术后第4天PaCO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APP相关不良事件。 结论:与标准护理比较,APP联合标准护理可显著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PPCs,尤其是Ⅰ型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术后氧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部位俯卧位乳胶垫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多部位俯卧位乳胶垫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改善患者氧合治疗效果及降低俯卧位通气相关并发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入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的80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软枕垫实施传统俯卧位通气治疗,试验组采用自制多部位俯卧位乳胶垫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氧合治疗效果(氧合指数和PaCO 2)、并发症(压力性损伤、人工气道管道滑脱、人工气道管道弯折)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量(翻身时长、总治疗时长)指标情况。 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氧合指数和PaCO 2分别为(265.79 ± 21.15)、(31.52 ± 3.43) 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分别为(177.43 ± 17.76)、(39.73 ± 4.80) mmHg,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43、10.17,均 P<0.05)。试验组压力性损伤和人工气道管道弯折发生率分别为7.5%(3/40)、0,对照组分别为37.5%(15/40)、20.0%(8/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0.32、8.89,均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人工气道管道滑脱发生率分别为0、7.5%(3/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12, P>0.05)。试验组俯卧位翻身时长和总治疗时长分别为(3.56 ± 0.53) min和(34.47 ± 3.72) h,对照组分别为(5.18 ± 0.61 ) min和(50.22 ± 4.60) h,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25、13.55,均 P<0.05)。 结论:将多部位俯卧位乳胶垫应用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降低护理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学科联合康复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伴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康复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伴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住院行THA治疗且伴肌少症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联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肌肉相关指标,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患肢运动功能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全身肌肉质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患肢骨骼肌质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患肢Fugl-Meyer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总分和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多学科联合康复可以有效预防THA伴肌少症患者术后肌肉萎缩和肌肉质量下降,有利于患肢运动功能和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预见性气道护理在肝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在肝脏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PICU的76例活体肝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儿,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5例)与干预组(4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气道护理方式,干预组患儿实施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住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撤机结局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总继发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可缩短肝脏移植术后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对临床有一定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人工气道规范化护理适宜技术对急诊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相关并发症、舒适度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人工气道规范化护理适宜技术对急诊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相关并发症、舒适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到2023年10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76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4例)及观察组(3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同时进行人工气道规范化护理适宜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急诊监护室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干预前后动脉血气、舒适度、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4.61±0.52)d比(6.95±0.81)d]、急诊监护室住院时间[(5.12±0.63)d比(6.95±0.81)d]、总住院时间[(12.31±1.45)d比(7.11±0.76)d]均短于对照组( t=47.68、39.53、30.18,均 P < 0.05);干预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较干预前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t=12.73、16.62,均 P < 0.05),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t=128.96、68.26、44.40,均 P < 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21, P < 0.05)。 结论:人工气道规范化护理适宜技术应用于急诊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可明显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改善氧合状态、预后及提高舒适度,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无痛人流受术者情绪及避孕知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无痛人流受术者情绪及避孕知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妇幼保健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治疗的患者27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知信行组,各13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知信行组患者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水平,并对其避孕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其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知信行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5.21±4.25)分及(43.87±4.76)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同时,干预后,两组患者对各项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有显著提高,且知信行组患者提高程度更为显著,另外,知信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26%,显著优于常规组的9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无痛人流受术者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同时能够促进其对避孕知识的提高,且能够得到大多数患者的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延伸护理在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方案的照护价值。方法: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案)和观察组(实施延伸护理方案),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当天及干预后第1个月末的裸眼视力水平、出院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末的裸眼视力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中虹膜损伤、葡萄膜炎、角膜内皮水肿、前房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117/120)较对照组91.7%(110/12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方案,能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裸眼视力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短期正念行为训练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短期正念行为训练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选取该院骨科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把其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短期正念行为训练,比较两组患者锻炼依从性、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率、锻炼知识知晓率、功能恢复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而关节疼痛率、关节肿胀率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干预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症状、心理状况、环境领域、人际关系领域、躯体感觉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短期正念行为训练能有效提高THA患者锻炼依从率,避免关节术后僵硬化,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治疗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通过对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的使用近况进行综述,包括单一治疗模式、多种治疗模式的联合应用、护士干预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枸橼酸抗凝的使用对肝衰竭的影响。通过综述,总结出最佳的医治方案,解除困惑,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