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景模拟结合翻转课堂对消化内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结合翻转课堂对消化内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本科护生40人作为对照组,2020年在本院消化内科实习的本科护生40人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研究组采用情景模拟结合翻转课堂教学。3个月临床带教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考核,采用问卷调查评估临床护理带教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满意度。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研究组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研究组在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提高应变能力、提高整体分析能力、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研究组实习护生对情景模拟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率为100.00%(40/40),对照组实习护生对传统临床带教模式的满意率为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情景模拟教学结合翻转课堂能提高消化内科实习护生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和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对护生护理理论、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1月进入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136名护生,将2019年7月—2020年1月的69名实习护生设为试验组,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2018年7月—2019年1月的67名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理论、专业技能、综合能力情况及对教学质量、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的出科护理理论、专业技能成绩分别为(88.45±7.12)、(92.78±3.03)分,高于对照组的(80.32±8.56)、(88.15±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921、7.952; P<0.05);试验组的护理问诊、查体、诊断、措施、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组织效能、整体评价评分分别为(6.21±1.25)、(6.45±1.03)、(6.53±1.21)、(6.59±1.28)、(6.98± 1.12)、(6.59±1.21)、(6.30±1.18)、(7.01±1.16)分,高于对照组的(5.37±1.59)、(5.58±1.32)、(5.29±1.64)、(5.62±1.71)、(6.03±1.57)、(5.70±1.42)、(5.21±1.72)、(6.08±1.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370、4.216、4.940、3.686、4.001、3.867、4.246、3.746; P<0.05);试验组对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分分别为(21.65±1.19)、(20.27±1.80)、(21.43±1.25)分,高于对照组的(19.13±1.28)、(18.81±2.79)、(19.47±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1.676、3.575、9.112; P<0.05);试验组护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实践技能、自学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分别为94.03%、97.01%、95.52%、91.04%、92.54%,高于对照组的81.25%、85.94%、84.38%、78.13%、79.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4.986、5.222、4.550、4.224、4.560; P<0.05)。 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护生熟练掌握护理理论及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儿科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儿科医学人文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儿科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与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建库至2023年9月20日发表的论文,使用模糊匹配模式进行全库检索,并筛选关键信息。使用CiteSpace 6.1.6软件对论文年度、核心作者、发文单位及研究主题4个维度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84篇文献,儿科医学人文教育领域的研究处于科技文献增长第二阶段;高频作者共8人(2.14%),发文量共计25篇(8.80%);发文机构以医院为主;儿科护理实践中的人文关怀是本领域最早且持续至今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医患沟通”“人文素养”与“人文护理”等研究主题受关注度逐渐提升。结论:在儿科医学人文教育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群,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不足;儿科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热点会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加强跨单位、跨学科的合作,有助于建立核心研究团队,产生更多研究成果,从而推动我国儿科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精神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精神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实习的护生97人,2019年1~6月进入该科的护生49人作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进入该科的护生48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护生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精神科认知调查表和护理服务意愿评估表对两组护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习2 w后观察组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总分(34.02±8.49)分低于对照组(40.37±9.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14, P<0.01)。两组护生精神科认知调查表中对精神病患者、环境、精神科护理、精神科职业、临床实习这5方面的认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护生服务意愿得分为(7.50±2.08)分高于对照组的(6.27±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79, P<0.01)。 结论: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改善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误解和歧视,提升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服务意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提升妇产科护理实习生晨交班能力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SBAR[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标准沟通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实习生晨交班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实习护士晨交班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临床实习的护理高职学生30人为观察组,2017年临床实习的护理高职学生31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带教方式进行交班能力培养,观察组则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应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进行晨交班能力培养。1个月的教学结束后,采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制定的《护理晨交班考核评价标准》作为评价指标,观察SBAR模式在提高妇产科实习护生晨交班能力中的有效性。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护生晨交班得分情况。 结果:观察组护生集体交班总均分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交接班环境、内容完整、流程合理、时间控制合理方面得分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重点突出、体现专科特色、语言流畅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床旁交接能力总均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交接班环境、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体现专科特色、流程合理、物品准备、人文关怀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SBAR模式可提高妇产科护理实习生的床旁及集体交接班能力,护理管理者可使用SBAR模式进行护生的晨交班能力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士人文护理培训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阐述人文护理及人文护理培训的概念,总结目前所开展的人文护理培训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人文关怀护理理论为基础制订的培训课程、以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为参考制订的培训课程、以培训模式为框架制订的培训课程、以促进医院发展为导向制订的培训课程、以发展人文护理学科为目标的人文培训等,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为构建系统化的护士人文护理执业能力培训课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士长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国内外护士长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现况,整合其中的有效措施及效果评价方法,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借鉴。方法:以Arksey和O′Malley提出的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以护士长/护理管理者、人文关怀/关怀/以人为本、患者/病人及相应的英文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华医学会期刊全文数据库,医知网(PubMed、Elsevier、Springer、Wiley、OVID、EBSCO)、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29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文献的基本特征及护士长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措施和效果评价工具。结果:共纳入57篇文献。在护士长作为直接护理者和组织管理者2个层面综述其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措施,作为直接护理者层面的措施包括通过查房实施人文关怀,营造关怀氛围,设立护士长接待日,访谈患者及家属的关怀需求,基于人文关怀角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与患者及家属的关怀性沟通;作为组织管理者层面的措施包括构建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人文关怀模式,构建针对不同患者群体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加强对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素养的培训,构建关怀环境和氛围,简化护理工作流程,建立连续的、多样化的护患沟通模式,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人文关怀,组织参与人文关怀社会实践活动,设置"爱心照护岗",关怀督导与质控。主要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价实施人文关怀实践的效果,评价对象为护士或护理服务。结论:护士长在实施人文关怀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采取多种措施直接或间接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建议构建覆盖更多专科和患者群体的人文关怀模式,并完善以护士长为评价对象的患者满意度测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DT模式在胸外科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多学科模式下术前访视在胸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集中式术前访视,即手术室护士、主治医师、麻醉护士、病房责任护士进行集中式术前访视;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前访视,即手术室护士术前访问。比较两组术前1 h、麻醉即刻、术毕时的基础生命体征,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统计两组的术前未体位训练、大小便未排空、内衣未脱、皮肤未准备、携带贵重物品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①术前1 h观察组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收缩压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即刻,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访视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访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术后两组SAS、SDS评分并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导尿尿道刺激征0级2例,无Ⅲ级例数;对照组0级、Ⅲ级各1例,观察组导尿尿道刺激征评估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大小便未排空发生率、内衣未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术前准备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人文关怀、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多学科团队模式术前访视可显著改善胸外科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等情绪,提高其健康知识,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康复,同时还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文关怀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对产科护士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对产科护士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产科在职护士60名,采用信封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护士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护士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基础上实行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士的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感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应用人文关怀的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的离职意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人文关怀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可大幅度降低产科护士的离职意愿,增强产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有效地提高产科护士的护理质量,进一步促进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培训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培训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内容体系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以最大差异化为原则,于2020年3—5月选择宁波市"网约护士"12名,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Braun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4个主题:执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需求,包括风险防范培训,不良事件处置流程培训,应急预案及并发症处理培训;人文关怀教育培训的需求包括上门服务语言、行为规范培训,护患沟通培训,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培训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结论:"网约护士"对执业安全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的需求较大,建议多方联动,尽快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应急法律法规,提供多样化培训模式,储备高质量"互联网+护理服务"人才,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规范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