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内胆管癌类器官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肝内胆管癌(ICC)指起源于肝内二级胆管及其分支的胆管癌类型。作为一种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ICC诊断与治疗的难点在于肿瘤的高度异质性和易耐药性。传统的药物筛选和肿瘤机制的研究局限于二维细胞水平及患者来源的肿瘤异种移植(PDX)模型。但细胞模型无法还原肿瘤的异质性,PDX模型受限于成本高、耗时长等缺点,无法在临床上普及应用。为了解决上述两种模型的局限性,有研究者在二维细胞的基础上研发出类器官模型。类器官模型集合了以上两种培养方式的优点,在肿瘤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和治疗带来了新思路。这篇综述将主要讨论ICC类器官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现有的培养方案及其在精准医疗和生物样本库建立中可能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异种移植临床试验的有关问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异种移植的发展有望缓解供体器官短缺的状况。目前,基因编辑猪被认为是临床异种移植的理想供体器官来源。在相关技术的推动下,异种移植临床前研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这为开启早期临床试验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近两年,国外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简要概述了国内外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进展,从供体猪基因编辑、受试者全程管理原则、伦理和社会心理学三方面讨论异种移植临床试验的关键问题。相信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未来异种移植将逐步转入临床应用,更好地造福人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淋巴管肌瘤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是一种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性疾病,有效动物模型的缺乏一直是其机制研究的瓶颈。现有PLAM动物模型包括注射结节性硬化症复合体基因2(TSC2)缺失肿瘤细胞的移植瘤小鼠模型和TSC基因敲除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其中移植瘤小鼠模型包括同种异体移植瘤、人源化异种移植瘤和大鼠源性异种移植瘤,转基因小鼠模型包括胚系基因敲除和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部分PLAM动物模型存在PLAM样肺部病变,主要用于寻找PLAM新的治疗靶点和PLAM肿瘤细胞来源,但并不能完全代表PLAM患者的疾病发展。本文总结了目前所有PLAM动物模型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并结合笔者研究经验着重分析近6年的研究进展,以期供该领域学者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胰腺癌预后欠佳,以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为代表的全身综合治疗是改善胰腺癌术后预后的关键,也是延长晚期胰腺癌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胰腺癌细胞的耐药性、异质性等原因,目前的全身综合治疗方案仍未达到理想效果,基于精准医学的个体化胰腺诊疗模式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DX)模型的应用,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将成为可能。本文将在回顾胰腺癌PDX模型建立方法的基础上,对PDX模型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靶向CLL-1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构建及其功能验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开发一种靶向CLL-1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并验证其功能。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系和AML原代细胞CLL-1靶点的表达水平。构建CLL-1 CAR载体并制备出相应慢病毒,感染激活后T细胞生产出CAR-T细胞,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验证CLL-1 CAR-T细胞的功能。结果:AML细胞系和原代AML细胞中均表达CLL-1。制备的CLL-1 CAR-T细胞转导率为77.82%,在AML细胞系以及AML原代细胞中,CLL-1 CAR-T细胞能明显特异性杀伤表达CLL-1的靶细胞系和原代肿瘤细胞。相对于未转导的T细胞,CLL-1 CAR-T细胞在杀伤靶细胞和原代肿瘤细胞时分泌IL-6、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更高( P值均<0.001)。在AML人源性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相对于未转导的T细胞,CLL-1 CAR-T细胞表现出有效的抗白血病活性并延长小鼠存活时间[未达到对22(95% CI 19~24)d, P=0.002]。 结论:靶向CLL-1的CAR-T细胞成功开发并具有较好的肿瘤杀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多种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上市,给肝癌患者带来曙光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为肝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保留了人源肿瘤的组织学特性,并可以进行体外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就近年来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在原发性肝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胆囊癌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肿瘤相关突变基因筛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胆囊癌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PDX)模型,筛选胆囊癌相关突变基因,为胆囊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前模型和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取10例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新鲜组织建立裸鼠胆囊癌PDX模型。通过对其中两例PDX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Ki67免疫组化染色和全外显子测序(WES),比较其在组织结构和分子病理方面与原代供体肿瘤的生物学性状差异,高通量筛选肿瘤突变基因。结果:胆囊癌PDX模型构建成功率为70%(7/10),PDX肿瘤组织与供体肿瘤的病理组织结构和生长特征基本相似;经WES测序的2例建模患者中,PDX模型有害突变基因与原代供体肿瘤相同率为71.4%(15/21)和65.2%(15/23),相同基因分别占模型有害突变的93.8%(15/16)和71.4%(15/21)。两例供体肿瘤与PDX模型肿瘤共同的突变基因包括TP53、ABCC4、AMPD1等22个;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最终筛选出可能与胆囊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TP53、ABCC4等10个基因。结论:胆囊癌PDX模型可以有效替代胆囊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前研究,TP53、ABCC4等10个突变基因可能成为胆囊癌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激活态雪旺细胞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激活态雪旺细胞(activated schwann cells,ASCs)干预骨髓间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联合异种神经移植体(acellular nerve xenograft,ANX)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骨髓腔内BMSCs,另取大鼠的ASCs和普通SCs,行原代培养。将两种细胞置于Transwell培养皿中培养并分成三组:BMSCs组,SCs-BMSCs组及ASCs-BMSCs组。在培养皿中培养后第2、4、6和8天,用CCK-8法检测各组BMSCs生物学活性,通过q-PCR检测各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表达水平。在无菌条件下制备10 mm坐骨神经缺损的大鼠模型,制作异种神经支架复合体(兔源胫神经)。将SD大鼠分为三组(n=10):ANX+BMSCs组,ANX+SCs-BMSCs组及ANX+ASCs-BMSCs组。将各组细胞打入支架,复合支架培养3 d,移植到大鼠模型中。术后8周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各组患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使用q-PCR检测神经移植体内神经营养因子(BDNF、NGF和bFGF)表达水平,另比较三组模型的下肢患侧/健侧腓肠肌细胞横截面积比恢复率。结果:CCK-8测定发现共培养系统中BMSCs组细胞增殖活性强于单细胞组,第2天和第4天,三组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第6天ASCs-BMSCs组增殖活性强于BMSCs组与SCs-BMS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MSCs组与SCs-BMSC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q-PCR检测BMSCs组中BDNF、NGF及bFGF的mRNA表达最低,ASCs-BMSCs组含量最高( P<0.05)。经8周饲养后的动物实验,通过检测发现,ANX-ASCs-BMSCs组的SCV,ANX内相关神经因子表达量以及ANX-ASCs-BMSCs组的大鼠患侧/健侧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均最大。 结论:ASCs能够促进BMSCs的分化增殖;运用ANX-ASCs-BMSCs促进周围神经功能再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肝癌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建立肝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瘤模型(PDX)探究肝癌索拉菲尼敏感性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的17例肝癌标本建立PDX模型。PDX模型传代14 d后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索拉菲尼给药组。给药21 d,观察7 d后收取肿瘤组织,给药期间记录小鼠体重。根据公式:肿瘤生长抑制(TGI)指数=ΔT/ΔC,计算PDX肿瘤组织TGI指数并评价药物敏感性,通过lncRNA测序筛选肝内胆管癌(ICC)索拉菲尼敏感与耐药的差异lncRNA。在人ICC细胞系HuCCT1中转染小干扰RNA(siRNA)降低lncRNA SCDAL的表达,根据siRNA序列分组为ctr、si-1、si-2和si-3。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根据给药浓度分组为0 μmol/L(0.1%二甲基亚砜)、4 μmol/L、10 μmol/L。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urkey事后检验确定组间差异。 结果:肝细胞肝癌(HCC)及ICC PDX模型鼠索拉非尼给药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C:(24.72±2.21) g比(25.80±2.30) g, t=0.486, P>0.05;ICC:(24.87±4.30) g比(23.11±2.78) g, t=0.478, P>0.05];lncRNA SCDAL在PDX耐药样本中表达显著低于敏感组(|log2FoldChange|=Inf, P<0.05);Si-3敲减组lncRNA SCDAL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0.586±0.080比1.000±0.234, P<0.05)。索拉菲尼给药条件下敲减组细胞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4 μmol/L:1.11±0.06比0.86±0.07, t=4.635, P<0.01;10 μmol/L:0.52±0.03比0.42±0.02, t=4.389, P<0.05)。 结论:通过构建肝癌患者PDX模型并测序验证发现lncRNA SCDAL表达与ICC索拉菲尼敏感性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神经内分泌肿瘤基础与转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出率不断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显著,治疗手段丰富。但是,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异质性,复发转移依然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疗效仍有待提高,亟需对其生物学行为展开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基础与转化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围绕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组学(体细胞拷贝数变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肿瘤微环境(免疫微环境、肿瘤微血管、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等)、临床前研究模型构建(细胞系、类器官、人源性异种移植模型、基因工程小鼠)等前沿热点进行综述,并对具有临床转化意义的部分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