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癌症筛查的影响及其方案调整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许多有组织性筛查的国家暂停了结直肠癌筛查服务,这可能会导致癌前病变和结直肠癌的诊断延迟,进展期腺瘤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升高。然而随着疫情的控制,筛查项目的重启,其对结直肠癌发病率及其各分期分布的影响未知。本研究基于荷兰肿瘤登记系统收集的2018—2020年25家医院所有确诊的55~75岁(当地筛查起止年龄)结直肠癌患者信息,分析每月总体及各临床分期诊断数量。基于筛查暂停前的发病率推断2020年3—12月的预期发病率,并将其与实际发病率比较,分析结直肠癌筛查活动暂停与重启的影响。结果显示,2020年4—6月结直肠癌总发病率大幅下降,其中Ⅰ期的占比最高(48%),其次是Ⅱ期(23%)和Ⅲ期(23%),Ⅳ期仅占5%。同年5月,当地政府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分阶段重启筛查计划,并通过提高结肠镜检查工作量(1.2倍)等措施,实现结直肠癌诊断量的追赶。7月观察到结直肠癌诊断数量增加,10月的实际诊断数量已远超预期。该研究提示,疫情导致结直肠癌筛查项目暂停,对结直肠癌总发病率的影响主要在于短期内早期癌的下降,对结直肠癌分期和死亡率的长期影响可能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ABOi肾移植术后74天并发急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功能丧失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结合文献总结ABO血型不相容(ABO-incompatible,ABOi)肾移植在稳定期发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并导致移植肾切除的受者诊疗经验。方法:2019年11月于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行ABOi肾移植术1例,O型受者接受B型母亲右肾捐献,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及免疫抑制剂预处理;术后给予抗排异、抗凝及预防感染等治疗。结果:手术顺利,术后1周血肌酐降至76 μmol/L;术后15 d血红蛋白降至52 g/L,人类细小病毒B19阳性,骨髓穿刺诊断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予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并调整他克莫司为环孢素A抗排斥反应治疗。术后发生3次泌尿系感染及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术后55 d麦考酚钠肠溶片更换为咪唑利宾片。受者术后74 d出现高热及突然无尿、移植肾区胀痛及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血型抗体效价IgM、IgG、IgM+IgG最高分别为1∶512,1∶512,1∶4 096,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双重血浆置换、IVIG及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等抗排斥反应治疗,效果不佳,移植肾血流逐渐消失,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移植肾血流终止,于术后78 d行移植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抗体介导急性排斥反应。结论:ABOi肾移植术后在稳定期也可以出现导致移植肾丢失的严重排斥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荷载LASP-1基因siRNA的条件增殖型腺病毒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利用腺病毒包装质粒pBHGE3与携带LASP-1 siRNA的穿梭质粒pZD55-LASP-1、pCA13-LASP-1在HEK293细胞内,包装成病毒ZD55-LASP-1和Ad-LASP-1。方法:利用Effectene DNA转染试剂将质粒pBHGE3与质粒pZD55-LASP-1、pCA13-LASP-1分别感染HEK293细胞,纯化并扩增病毒。通过PCR鉴定Ad-LASP-1、ZD55-LASP-1是否包含目的基因,E1区是否缺失及有无野生型腺病毒污染。鉴定正确的病毒进行扩增,CsCl梯度离心纯化,TCID 50法测病毒滴度。 结果:PCR鉴定证明ZD55-LASP-1未混杂野生型腺病毒,且包含目的序列LASP-1 siRNA;Ad-LASP-1 E1区缺失,且包含目的序列LASP-1 siRNA。ZD55-LASP-1滴度为4×10 10 PFU/ml,Ad-LASP-1滴度为2×10 10PFU/ml。Western-blot证实ZD55-LASP-1在肿瘤细胞中表达E1A,Ad-LASP-1不表达E1A。 结论:靶向表达LASP-1 siRNA序列的病毒ZD55-LASP-1重组成功,为肾癌的下一步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腺病毒肺炎的病原诊断与抗病毒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人腺病毒是儿童呼吸系统病毒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之一。腺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可呈流行性、地方性或散发性。引起腺病毒肺炎的主要血清型包括1、2、3、4、5、7、8、19、21和35型,更严重的肺炎与3、7、14、21和55型有关。重症腺病毒肺炎可危及生命,部分患儿肺部可遗留永久性损伤,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进而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因此,早期诊断和合理有效治疗对于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现主要就儿童腺病毒肺炎的病原诊断和抗病毒治疗方面进行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不同型别腺病毒标准品的呼吸道病原体核酸试剂最低检测限性能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利用不同型别呼吸道腺病毒核酸标准品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最低检测限性能评价。方法:选择已研制的1、2、3、4、5、7、55型呼吸道腺病毒核酸标准品,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EP17-A2文件,采用Probit回归方法对28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的最低检测限(Lod)进行评估,比较各试剂盒声称Lod和评估Lod之间以及对不同腺病毒型别检测Lod之间的差异。结果:28种试剂盒中能够准确评估Lod的比例为50%(12/24)。12种试剂盒的评估Lod与声称Lod一致性较好;12种试剂盒一致性较差,其中4种试剂盒差异较小(measured Lod<5×claimed Lod),8种试剂盒差异较大(measured Lod>5×claimed Lod),最大者可达24 000倍。不同试剂间评估的Lod浓度差异可达10 6数量级以上(最低和最高分别为20拷贝/ml和4.8×10 7拷贝/ml);同种试剂对不同型别腺病毒的检测Lod均不相同,其浓度差异最高可达10 4数量级(最低和最高分别为5.0×10 3拷贝/ml和4.8×10 7拷贝/ml)。 结论:部分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检测腺病毒的最低检测限性能评估缺乏准确性,使用检测范围内的多种病原体型别或亚型进行性能评估尤为必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3—2019年徐州地区儿童流感样病例中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儿童腺病毒感染的流行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2019年徐州市儿童医院流感样患儿咽拭子标本7 257例,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腺病毒,阳性标本扩增其六邻体基因进行型别分析,对腺病毒55型采用Hep-2细胞分离培养并全基因测序分析。结果:7 257例患儿共检出227例腺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13%,感染主要集中在3~<6岁年龄组儿童,其中检出高峰为5月和6月份;型别分析结果显示,腺病毒感染主要为腺病毒3型和7型,不同年份流行优势型别在腺病毒3型和7型之间更替。腺病毒55型经细胞分离全基因测序,发现仅有少数碱基点突变,未发生集中区域的基因突变和重组。结论:2013—2019年徐州地区儿童流感样病例中腺病毒以3和7型为主,感染人群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检出高峰为春夏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肝门下型尾状叶胆管2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1 女性,43岁,因“右上腹隐痛半个月”于 2021年10月19日收入赣州市肿瘤医院。患者无其他不适症状,既往有乙肝病史,体检未见明显阳性体征。HBV-DNA 6.8×10 3 U/ml,甲胎蛋白17.9 μg/L(正常值范围:0~7 μg/L),CA19-9 37.41 U/mL(正常值范围:0~27 U/ml),其余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CT检查结果提示右肝可见最大径4.8 cm的占位;肝穿刺活检报告为低分化腺癌,胆管细胞癌可能性大。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021年11月1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肝总动脉和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右肝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数枚肿大淋巴结,质地中等,肝脏中度硬化,左肝体积较小,右肝可及最大径约5 cm的肿块,边界尚清;先行骨骼化清扫,其中在沿胆总管-肝总管左缘向上清扫至左肝蒂下方区域时出现胆漏,仔细分离后发现局部有一根直径0.3 cm的胆管,其前壁已被剪开,有胆汁溢出,用小圆针的针鼻一端经胆管裂口伸入探查,向右可进入肝总管,将肝总管前壁顶起,向左通向尾状叶(图1A、1B),用6-0 不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胆管前壁裂口(图1C),再完成右肝部分切除术;用带蒂的肝圆韧带浆膜面覆盖胆管修补处,用5-0不可吸收线将肝圆韧带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数针防止移位,放置2根腹腔引流管,将大网膜上提覆盖肝门区域,关腹结束手术。术后行全身支持、护肝、抗病毒等治疗,恢复顺利,无胆瘘等异常情况,病理学检查报告为右肝肉瘤样肝细胞癌,13枚淋巴结均未见转移。术后55 d复查CT,结果显示肝内胆管包括尾状叶胆管无扩张,肝十二指肠韧带、腹膜后可见较多肿大淋巴结;术后87 d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复查CT结果显示肝内无复发、转移,尾状叶胆管未见扩张,但两侧肝内胆管及肝总管明显扩张,肝十二指肠韧带、腹膜后淋巴结较前增大,患者放弃胆管穿刺引流等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7—2020年无锡市人腺病毒流行特征及B3亚型Hexon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2017—2020年无锡市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的基因分型、流行特征及主要流行株的基因变异情况。方法:使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2017—2020年哨点医院送检急性呼吸道感染标本,荧光PCR检测阳性标本经细胞分离培养,Hexon基因测序、分析,确定基因型别及变异。结果:2017—2020年无锡市HAdV检出情况略有不同,总体在5~7月和11~次年1月份出现2个流行峰。病例主要为幼儿(1~3岁),阳性标本占比为32.05%(75/234)。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占比为65.81%,其次是咳嗽占比为58.12%。检出HAdV有8个型别,分属3个亚属,HAdV-3已成为主要流行株,占比为47.18%(67/142),其余HAdV-7 13.38%(19/142),HAdV-55 7.75%(11/142),HAdV-1 9.15%(13/142),HAdV-2 9.15%(13/142),HAdV-5 5.63%(8/142),HAdV-6 2.11%(3/142),HAdV-4 5.63%(8/142)。本地流行株HAdV-3与9株国内和国际(KX384958.1-USA)参考株比较,HAdV-3在进化过程中623位、938位出现氨基酸的突变。结论:2017—2020年无锡市HAdV在5~7月和11~次年1月出现2个流行峰,病例主要为1~3岁的幼儿,HAdV-3已逐渐成为优势流行株,在压力选择和进化过程中出现2个高频突变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11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CABC)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3月31日至2023年3月31日13年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CABC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结果:(1)近13年本院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共4 055例,其中CABC患者11例,占0.3%(11/4 055)。11例CABC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范围:55~74岁),均已绝经;仅1例患者以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就诊,其余10例患者无明显症状。(2)11例CABC患者中,8例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其中5例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1例均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其中2例阴性,9例阳性;8例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均无异常;6例术后行免疫组化法检测,p16、细胞角蛋白、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和黏附分子5.2均阳性,CD 117阴性。确诊方式:11例CABC患者中,2例子宫颈活检诊断,5例子宫颈锥切术后诊断,4例子宫全切除术后诊断。11例CABC患者均合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其中2例同时合并子宫颈鳞癌。(3)临床分期:11例CABC患者中,Ⅰa期1例、Ⅰa1期4例、Ⅰa2期4例、Ⅰb1期2例,均根据不同分期行相应范围的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其中6例行盆腔淋巴清扫术,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11例患者均随访,截至2023年5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范围:21~85个月);随访期内11例患者均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为43个月(范围:21~85个月),其中1例患者为非原发病死亡,存活72个月,其余10例患者预后良好,均无瘤生存。 结论:CABC好发于绝经期后妇女,常伴CINⅡ~Ⅲ或者子宫颈鳞癌,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节北京市海淀区集中发热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年流感季集中发热疫情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个案调查,并对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18年10月—2019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共上报62起集中发热疫情,其中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占疫情总数的88.71%(55/62),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疫情分别占9.68%(6/62)和1.61%(1/62);罹患率波动在5.08%~62.86%之间,总罹患率为29.07%(795/2 735);疫情主要集中在2018年12月和2019年3月;小学是主要的疫情发生场所;咽拭子样本阳性检出率为72.40%,2018年12月—2019年1月引起集中发热疫情的优势毒株为甲型H3N2流感病毒,2019年3月至4月优势毒株转换为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病例临床表现以咳嗽、咽痛、头痛为主;接种流感疫苗学生的发病率与未接种流感疫苗学生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x2 = 3.743, P>0.05)。 结论:2018—2019年海淀区流感季集中发热疫情主要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发生在学校,危害人群主要为小学生,建议在流感高发季节,学校应积极开展措施预防流感,切实做好校园消毒隔离管理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