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医家程六如治痢临证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痢疾是一种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流行特点.民国时期著名新安医家程六如针对痢疾不同证型提出用消导利湿法治疗食积痢,清暑退热和中法治疗湿热痢,扶阳升举法治疗休息痢.其善用荷叶包六一散治疗挟湿类痢疾,赤白糖拌炒山楂治疗痢下赤白,木香导滞丸为底配合山楂枳术丸、二陈汤等治疗食积痢.程氏治痢临证经验独特,疗效显著,对现代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附验案3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周正华从痈疡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6
周正华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难治的炎症性肠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为大瘕泄、肠风下血、休息痢、赤沃等范畴.周教授擅长中医药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其将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于中医外科痈疡范畴,临床上内外兼治,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1 痈疡论之源1.1 溃疡性结肠炎与肠痈 从临床症状上,肠痈表现与溃疡性结肠炎颇为相似,《者病源候论》日:“大便脓血,似赤白下利而实非者,是肠痈也.得肠痈不晓,治之错在杀人.”《医部全录·外科痈疽疔毒门》载:“肠痈小腹胀痛、脉滑数,或里急后重,或时时下血.”病因病机方面,巢元方对肠痈的典型论述与现代医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如出一辙,其日:“邪气与营气相干,在于肠内,遇热加之,血气蕴积,结聚成痈,热积不散,血肉腐坏,化而为脓.”此论述堪为经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郭光业教授应用乌梅丸 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溃疡性结肠炎(UC)系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郭光业教授根据自己长期临床经验,对该病具有独到见解,认为该病病程长,用药复杂,最终往往形成一个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 寒热错杂、 错综复杂的病机变化.乌梅丸是治疗久痢的经方,其所治久痢形成的机理是肝脾虚弱,湿热下注,与UC病机相吻合.郭教授临床以乌梅丸为基础辨证加减治疗UC每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细菌性痢疾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表现,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细菌性痢疾属于中医学“肠癖、滞下、痢疾”等范畴.其中,急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相当于湿热痢和疫毒痢,慢性菌痢相当于休息痢和虚寒痢.中医学认为,细菌性痢疾病机主要是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辨证应分清寒、热、虚、实,一般暴痢多实,久痢多虚.暴痢又可有湿热、疫毒与阴虚、虚寒之不同.总的来说,痢疾的治疗应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通之,久痢虚补之,寒热交错者温清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临床应先确定细菌性痢疾的类型及证候,再确定治法.本文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对症用药的理论,从用药原则、用药方案、用药提示等方面,就细菌性痢疾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进行了论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周兰若泄泻痢疾证治经验浅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析近代浙江嘉兴名医周兰若泄泻、痢疾证治经验.[方法]通过研读周兰若所存泄泻、痢疾代表性医案,发掘周氏诊治泄泻、痢疾治法特色及用药经验,总结阐述周氏辨治泄泻、痢疾的学术经验.[结果]周氏辨治泄泻治法特色鲜明,如暑湿之泻,清温有别;食滞肠胃,消积导滞;脾虚受邪,扶脾祛邪;久泄责肾,温肾固涩.对痢疾辨治分型分期较为明确,如对外感初痢,行逆流挽舟法;因寒湿、湿食或湿热所致者,采温中化湿、消食导滞、清化湿热之法;而久痢不止者,当涩肠固脱,对休息间痢者,则扶元解毒.[结论]周氏在泄泻、痢疾诊治方面,辨机分明,治法明确,疗效显著,对当今临床类似肠道疾病治疗极具借鉴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炎性肠病,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其主症.西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以抗炎抗免疫的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隶属于中医"休息痢""久痢"和"肠澼"等病范畴,其病理机制主要有肠道湿热蕴毒,瘀血阻滞,以及气血两虚等,临床相应地治宜清热祛湿、解毒、化瘀、益气补血等.文章从马齿苋、大黄、党参、黄芪等中药的多糖成分所具有的抗炎、免疫调节、恢复肠道菌群失调等作用,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为契机,总结和探讨了中药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金匮要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金匮要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辨治,为临床提高疗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条文以及现代研究成果,提出《金匮》对于UC的认识,阐述其治疗原则以及相关理法方药的理论依据,根据脉象和相关症状来判断UC预后情况.[结果]UC病因病机包括素体虚弱,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积滞致痢,湿热互结,迫血妄行,或邪正相持,迁延不愈.治疗上应分清表里先后,同时应兼顾脾肾.热盛内滞者应清泻热结、荡涤积滞,湿热互结者应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脾肾阳虚者应温中散寒、涩肠止血.邪实壅盛者预后一般,内邪欲解者预后良好.阳气不复者预后较差.[结论]通过探讨《金匮》中UC的辨治,对于临床治疗UC具有现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邦才从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王邦才教授为宁波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浙江省名中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行医三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运用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独到.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 从痈论治理论依据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于炎症性肠病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本病病因复杂,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具有癌变的风险,占所有结肠癌的1%~2%[1],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中医学根据本病的症状及证候,可将其归入泄泻、肠澼、休息痢、久痢等病范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国医大师张志远辨治痢疾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张志远教授临床治疗痢疾经验丰富,遣方用药灵活,在化裁古方的基础上,亦善用新方.张老认为痢疾的产生主要为外感寒热湿邪、疫毒或内伤饮食不节所致,并根据致病原因将痢疾主要分为疫毒痢、湿热痢、虚寒痢和休息痢.临证擅长清热解毒治疗疫毒痢,清热祛湿治疗湿热痢,温补脾肾治疗虚寒痢,扶正祛邪治疗休息痢.文章主要介绍了张老辨治痢疾的临证经验,突出了其治病求本的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近5年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灌肠疗法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3/8/5
溃疡性结肠炎( 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复发率高,病因目前尚不明确.UC属中医学"湿热痢""休息痢""泄泻"等范畴.UC 的病因、发病机制等研究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其治疗方法及疗效仍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即使近年来新的生物制剂和粪菌移植等治疗方法不断出现,对UC治疗成功率仍无明显突破,如何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还需继续研究.UC的病变部位以远端结肠和直肠多见,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也已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各种不足.中药灌肠既可使高浓度药液直接作用于局部病损,起到治疗作用,又能避免伤胃之弊,是活动期UC患者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现笔者将近5年来中医药灌肠治疗UC以及中医药灌肠治疗中护理措施及灌肠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