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 2023年3-11 月河北省京东中美医院眼科收治的 64 名干眼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名64 只眼.对照组予以不含防腐剂的聚乙烯醇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应用自体PRP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比较了2 组4 周的总体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和干眼量表评分(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T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 test,S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_fluorescein_staining,CFS)和泪液高度5 项疗效评估指标.结果 患者治疗 4 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4.38%(2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t、TBUT、CFS、OSDI干眼量表评分、泪河高度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涩、视觉疲劳、异物感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6.875%(15/3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体PRP可能是1 种治疗干眼症有效、安全的优选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组合赋权TOPSIS法的菟丝子酒炙工艺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优选菟丝子酒炙炮制工艺,为规范酒菟丝子炮制工艺提供参考.方法:基于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饮片外观性状、金丝桃苷含量、总黄酮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以加酒量(A)、闷润时间(B)、炒制温度(C)、炒制时间(D)为考察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方式计算综合评分,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模型筛选出酒菟丝子炮制的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筛选出最优炮制工艺为生药材加10%黄酒,闷润6 h,炒炙温度为300 ℃,炒炙10 min.结论: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组合赋权TOPSIS法优选菟丝子酒炙工艺,结果简便、准确、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MARCA4缺失的胸部未分化肿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胸部SMARCA4缺失的未分化肿瘤(SMARCA4-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s, SMARCA4-UT)是一类高侵袭性预后差的少见恶性肿瘤,对传统化疗反应较差,目前尚无确切针对SMARCA4-UT的治疗指南。回顾性分析SMARCA4-UT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48例SMARCA4-UT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治疗组5例,单纯化疗组22例,化疗联合免疫组5例,化疗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组7例,化疗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及免疫治疗组2例,未治疗组7例。通过免疫组化、二代测序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学及基因特征,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疗效,分析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4.5个月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9.1个月优于单纯化疗组3.6个月,5.2个月及化疗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组4.1个月,9.1个月,其中依托泊苷联合铂类(etopoposide combined with the platinum, EP)方案化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可作为SMARCA4-UT患者治疗的优选治疗方案。肝转移及≥3个转移部位为PFS及OS的影响因素,合并STK11、KEAP1突变患者总体预后较差。截止随访日期,手术治疗组死亡3例(60.00%),单纯化疗组死亡16例(72.73%),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组死亡3例(60.00%),化疗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组死亡5例(71.43%),化疗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组全部存活(0.00%),未接受治疗组7例全部死亡(100.00%)。结论:晚期SMARCA4-UT患者一线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方案,其中EP方案可潜在更优的化疗选择。检测STK11、KEAP1基因突变对SMARCA4-UT患者具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粗糙集理论和正交设计的冠心苏合滴丸制药生产工艺参数优选的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利用粗糙集理论和正交设计研究制药生产工艺参数之间的规律,探求优选生产工艺参数优选的数学方法.方法 采用粗糙集理论方法,以冠心苏合滴丸生产工艺参数优选为案例,利用正交设计试验预处理数据,建立决策表,通过粗糙集规则模型动态分析工艺参数对结果的影响,优选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当冠心苏合滴丸生产工艺的参数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分别与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的水平逐渐增高时,溶散时限的平均水平呈现低-高-低的动态变化趋势;但当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水平逐渐增高时,溶散时限的平均水平呈现动态的递减变化趋势.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2,药液温度为70℃,冷却剂温度为12~14℃时,为冠心苏合滴丸生产工艺的参数的最佳组合.结论 粗糙集理论能够动态、全面地分析制药生产工艺参数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了一种研究提高制药生产工艺质量的数学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神经网络的肥胖等级预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使用神经网络以及优化算法,建立肥胖等级预测模型,对肥胖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对从墨西哥、秘鲁和哥伦比亚收集的年龄在14岁至61岁之间参与者的2 111条记录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BP神经网络肥胖等级预测模型,同时通过剪枝法对模型的隐层节点数和传递函数进行优选,找出最优网络结构.另外利用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最终建立起精确度高、实用性强的GASA-BP神经网络肥胖等级预测模型.结果 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R2为0.975 1,MAE为0.352,预测精度高,实用性强.在模型预测肥胖等级过程中,体重指标最为重要,与肥胖等级相关性达到了 0.913,家族中是否有超重成员相关性也比较强,相关性为0.505.结论 GAS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预测肥胖等级方面性能优于其他模型,能够对肥胖等级做出最为准确的预测,可为个性化肥胖评估以及后续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均匀设计阿魏酸合成工艺因素规律的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利用粗糙集理论研究药物合成生产过程中生产因素之间的内在规律,探求最优合成工艺方案的方法.方法 采用粗糙集理论方法,以阿魏酸合成工艺为案例,利用均匀设计试验预处理,形成基于粗糙集的决策表,建立粗糙集规则模型.通过决策规则分析工艺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优选最佳合成工艺.结果 阿魏酸合成工艺的反应时间水平与阿魏酸收率水平呈线性增加的趋势(P<0.01),原料配比、吡啶量因素水平与阿魏酸收率水平并没有线性增加的趋势(P>0.05).当试验三因素都取7水平时,试验结果最好,为最佳组合.结论 粗糙集理论方法能够全面地分析药物合成工艺因素与试验结果之间的内在动态规律,为提高药物合成工艺质量,提出了一种独特的优选方法和思路以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体系建设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适应新形势下医学科技创新要求,探索建立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的管理制度和体系,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健康发展.方法 通过查询文献、政策解读及工作实践,了解目前IIT管理的痛点及难点问题,梳理IIT管理的核心要求及要素,思考完善IIT管理的措施.结果 探索IIT管理五大支撑体系建设.职能责任体系,对IIT进行分类分层管理、责权分明;质量监管体系,引入第三方协管机制,填补IIT质量管理三级质控体系的缺漏;经费支撑体系,减免IIT的医院管理费,将IIT承接情况纳入优选SMO年度考评指标;协同创新体系,对外与企业联动,对内各部门协调整合,共同促进IIT的高效率运转;风险预警体系,制定IIT风险评估标准,实时动态监管,强化IIT数据管理,保障IIT数据安全.结论 目前IIT管理在国内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且无完备的管理体系框架及实践.通过构建IIT五大体系建设方案,有利于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保障质量、降低风险,对于IIT管理的完善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标准化考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行为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小组协作的非标准化考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导论课程行为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6月,选取四川大学201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学生对非标准化考试教学改革要素的评价。结果:55.7% (39/70)的学生高度认可非标准化考试,80.0%(56/70)的学生最认可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为教师部分授课、小组自主探究结合成果交流与传播。72.9%(51/70)学生倾向于采用"小组协作"而非"个人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优选的小组成员人数是3人~4人。结论:小组协作的非标准化考试可促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多种能力,值得在行为医学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调配方法优化及其成品输液稳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优化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的调配方法,并考察其在不同溶媒(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的最佳溶解方法;通过测定成品输液中不溶性微粒、pH值及主要成分黄芩苷、连翘苷、绿原酸的含量变化,考察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在不同溶媒中配伍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最佳调配工艺为:加入5 ml灭菌注射用水,以1 200 r/min振荡5 min。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在4种成品输液中8 h内主要成分含量均较稳定;8 h内0.9%氯化钠输液、5%葡萄糖输液不溶性微粒符合要求,4 h内10%葡萄糖输液、6 h内葡萄糖氯化钠输液不溶性微粒符合要求;8 h内0.9%氯化钠输液pH值满足最佳配伍要求,2 h内5%葡萄糖输液pH值满足最佳配伍要求,4 h内葡萄糖氯化钠输液满足最佳配伍要求。结论:本研究优化了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的最佳调配方法,临床应用宜使用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配制成品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的成品输液应现用现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比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预后的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比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预后。方法:检索 PubMed、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发表于2012年1月至2022年2月的文献,筛选对比评估TAVR和SAVR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个月及1、2、5年的全因死亡率、卒中发生率、再手术率及并发症(起搏器置入、心房颤动)发生率。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17篇文献,共11 712例患者,其中接受TAVR治疗者6 007例,接受SAVR者5 705例。高质量研究4篇,中等质量研究13篇。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接受TAVR和SAVR治疗后随访1个月,TAVR组新发心房颤动率低于SAVR组( RR=0.28,95% CI 0.21~0.38, P<0.001),全因死亡、卒中、起搏器置入与再手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TAVR和SAVR治疗后随访1年,TAVR组的全因死亡率( RR=0.85,95% CI 0.74~0.97, P=0.01)及新发心房颤动率( RR=0.28,95% CI 0.20~0.39, P<0.001)低于SAVR组;但起搏器置入率高于SAVR组( RR=1.79,95% CI 1.11~2.89, P=0.02),而两组的卒中发生率及再手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TAVR和SAVR治疗后随访2年,TAVR组的起搏器置入率高于SAVR组( RR=2.23,95% CI 1.28~3.86, P=0.004),新发心房颤动率低于SAVR组( RR=0.46,95% CI 0.38~0.56, P<0.001),两组在全因死亡、卒中及再手术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TAVR和SAVR治疗后随访5年,TAVR组的起搏器置入率( RR=1.89,95% CI 1.13~3.17, P=0.02)及再手术率( RR=3.64,95% CI 1.75~7.58, P=0.000 5)均高于SAVR组,而新发心房颤动率低于SAVR组( RR=0.45,95% CI 0.37~0.55, P<0.001),两组在全因死亡及卒中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TAVR术后全因死亡率和新发心房颤动发生率均低于SAVR,对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其为一种优选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