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NAP1/027型高产毒艰难拟梭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艰难拟梭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在各种诱因下出现菌群失调时,艰难拟梭菌可通过释放其特有的毒素而诱发肠道炎症反应,使患者出现从单纯的腹泻到致命的感染性休克等多种轻重不等的临床症状。近几年,我国多地陆续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检测到BI/NAP1/027型艰难拟梭菌。该型菌株能产生更高水平的毒素和更难杀灭的芽孢,一旦暴发传播,将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挑战。结合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病例报道,对BI/NAP1/027型高产毒艰难拟梭菌的流行病学特征、毒力与致病机制、分子诊断技术和治疗方式等进行归纳总结,并展望了领域内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努力方向,并为日后更深入地解析其致病机制和更科学地拟定其防治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公立医院高影响力健康科普短视频的特征及提升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高影响力健康科普短视频的特征及影响力提升路径,为提升公立医院的健康科普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医策智库"公众号发布的《中国医院视频影响力排行榜各省排行(2022.07)》榜单,选取东、中、西部地区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的微信视频号,然后在各医院的微信视频号中选取截至2023年9月22日发布的,点赞量最高的1个健康科普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以传播指数为结果变量,以标题长度、视频时长、专家出镜、网感语言、内容类型和热点选题为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挖掘多个条件变量及其组合与科普短视频高影响力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90个健康科普短视频,东中西部地区各30个。单个条件变量的一致性均<0.9,不是医院健康科普短视频获得高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归纳出提升公立医院健康科普短视频影响力的5条组态路径,其中路径1通过专家出镜、热点选题、简短标题并且避免使用网感语言等特征吸引用户;路径2通过叠加专家出镜与热点选题,采用紧凑的标题、短时长与信息型的内容类型吸引用户;路径3通过长时长、专家出镜和信息型的内容类型,以及详尽的标题吸引用户;路径4通过详尽的标题、专家出镜和网感语言,以及短时长和示范型的内容类型吸引用户;路径5通过长时长、专家出镜和热点选题,以及避免使用网感语言和采用信息型的内容类型吸引用户。解的一致性为0.875,解的覆盖率为0.555。结论:可通过不同的组态路径提升健康科普短视频的影响力,公立医院可以此为参考,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根据不同情境要求采用适宜的路径制作健康科普短视频,以提高健康科普的传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发传染病流行的重要途径——跨物种传播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新发传染病超过40种,而其中动物源头的病毒感染超过70%。跨物种传播是病毒从动物宿主转移至人间流行的重要方式,也是病毒学家研究的热点。此文以近年新发传染病的研究为例,综述了病毒跨物种传播的特征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针对防控跨物种传播而导致新发传染病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耐药皮肤癣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耐药皮肤癣菌感染是近期临床微生物领域与皮肤病领域关注的热点。我国已经出现耐药皮肤癣菌感染病例,预示存在人群传播的风险。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中国耐药皮肤癣菌病诊治与防控工作组组织专家基于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研究数据,对耐药皮肤癣菌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菌株鉴定、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耐药皮肤癣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防控提出推荐建议,制订了完整的诊治方案,以期为我国耐药皮肤癣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与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国家级社科基金灾难相关项目共词聚类分析及对灾难护理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梳理近10年国家级社科基金中灾难相关立项项目情况,探讨灾难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灾难护理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建议。方法:将2009—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灾难相关立项项目信息作为研究资料,进行项目名称关键词共词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648个项目,通过共词聚类分析得出4个研究热点:灾难风险预测机制、多组织灾难应对管理、物流优化模型、灾难舆情与信息传播。结论:灾难护理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与信息,灾难护理学应加强其他学科和组织协作,形成灾难护理应急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产妇母婴垂直传播风险及母乳喂养和母婴互动安全性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管理是围产医学的热点问题,尽管目前国内外已发布了多版指南和共识,但由于缺乏对此病原体的认识及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COVID-19对母婴健康发展是否存在不利影响尚不明确。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的最新证据,对COVID-19孕产妇的母婴垂直传播风险、母乳喂养和母婴互动的安全性进行总结,提出临床实践建议,以期为临床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冠肺炎语境下气溶胶研究现状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网络图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以"气溶胶-新冠肺炎/新冠病毒"为中心,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归纳与展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变化及趋势。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软件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数据库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针对发文国家,发文研究机构进行共现分析及可视化图谱绘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及聚类时间线分析,同时对文献进行共被引聚类网络分析及可视化图谱绘制。结果:美中两国分别以998及527篇占据发文量前两位;其中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为80篇;英法两国研究机构在共现网络的中介中心性评估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各有12个聚类被纳入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及文献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分析中。关键词频次及共现网络分析中,"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温度(temperature)"及"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出现频次较高。结论:中国及北美研究机构的发文数量高于其他国家,但跨区域合作与英国及北欧的研究机构相比较少。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由携带病毒气溶胶导致的感染风险评估,人群密集场所中气溶胶的测定及有效控制正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分子网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HIV传播热点和跨地区传播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分子网络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HIV传播热点和跨地区传播特征,为优化艾滋病精准防控策略提供证据。方法:整合1997-2020年采集的5 996条广西HIV pol区序列和165 534条公开发表的非广西HIV pol区序列,使用HIV-TRACE工具以0.5%成对基因距离阈值构建分子网络。 结果:进入广西HIV传播热点分子网络的序列比例为31.5%(1 886/5 996)。在HIV跨地区传播分子网络中,省内连接占51.6%(2 613/5 062),国内连接占48.0%(2 430/5 062),国际连接占0.4%(19/5 062)。与广西跨地区连接的主要地区为广东省(49.5%,1 212/2 449)、北京市(17.5%,430/2 449)、上海市(6.9%,168/2 449)、四川省(5.7%,140/2 449)、云南省(4.2%,102/2 449)、陕西省(3.8%,93/2 449)、浙江省(2.8%,69/2 449)、海南省(2.0%,49/2 449)、安徽省(1.5%,37/2 449)和江苏省(1.3%,33/2 449),其余地区与广西跨地区连接比例均<1.0%。进入广西HIV传播热点分子网络风险较高的影响因素包括≥50岁(相比于25~49岁,a OR=1.68,95% CI:1.46~1.95)、男性(相比于女性,a OR=1.21,95% CI:1.05~1.40)、未婚(相比于已婚,a OR=1.18,95% CI:1.00~1.3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初中及以下,a OR=1.21,95% CI:1.04~1.42)和男男性传播(相比于异性性传播,a OR=1.77,95% CI:1.48~2.12)。跨地区连接风险较高的影响因素包括男性(相比于女性:a OR=1.74,95% CI:1.13~2.7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初中及以下,a OR=1.96,95% CI:1.43~2.69)、自由职业/待业/退休(相比于农民,a OR=1.50,95% CI:1.07~2.11)、男男性传播(相比于异性性传播,a OR=3.28,95% CI:2.30~4.72)。 结论:广西存在HIV传播热点,广西与国内地区组成复杂的跨地区传播网络。后续研究应针对分子网络分析推断的高风险人群开展社会网络调查,及时识别隐匿传播链,减少HIV二代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知识图谱的ChatGPT应用研究热点及对护理教育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ChatGPT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为推动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纳入的ChatGPT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包括发文国家、作者、机构、共被引期刊和关键词聚类等。结果:共纳入651篇英文文献和1 572篇中文文献。各国作者和机构存在一定合作;文献共被引期刊最多的为 Nature;研究热点主要围绕教育教学、智能传播和数字经济。 结论:基于ChatGPT的相关研究迅速攀升,各国之间的合作需进一步加强,研究人员已将ChatGPT应用于教育教学和传媒行业,以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建议护理教育工作者未来可探索ChatGPT在虚拟仿真教学、智能教学评价以及智能问答平台等方面的应用,为推动数智教育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微创胃肠外科手术热点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史无前例的2020年已经过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阴影笼罩下,全世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格局发生巨变。我国迅速控制了疫情传播,医疗很快恢复正常状态,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胃肠外科手术已经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鉴于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国内外人员及交通往来受到极大影响,许多学术会议取消或改为线上举行,疫情极大加速了微创手术线上传播方式的普及,而国内外在疾病谱、手术技术、微创技术热点、手术设备与器械等方面开始出现分化与区别。针对2020年发生的特殊情况,笔者对微创胃肠外科在手术技术平台、手术技术和手术理念方面的新热点与新进展作全面回顾与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