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专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抱怨的伦理管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某肿瘤专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抱怨的伦理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药物临床试验开展过程中,伦理委员会通过电话、邮件和现场接待等受理并妥善处理的受试者抱怨,并实例分析上述受试者抱怨的发生原因、处理流程和解决的过程。结果:医院临床试验发生的受试者抱怨逐年递减,伦理委员会接到受试者抱怨后会第一时间核查并认真审查,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受试者和研究者,同时做好会议报告和存档工作。受试者抱怨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因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不能入组、因受试者安全性原因被要求出组、受试者的赔偿诉求不能得到满足等。结论:伦理委员会接到受试者抱怨时要认真对待,及时核查原因并审慎处理,充当好受试者、研究者与申办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尽最大努力使受试者抱怨得以妥善解决,做好受试者权益保护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天津市三级医院伦理审查效率及实行伦理审查互认可行性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三级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基本运行和审查效率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天津市三级医院实行伦理审查互认的可行性。方法:调查采用问卷星的形式,面向天津市三级医院进行线上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2019—2022年伦理委员会的基本运行与审查情况、伦理审查效率和临床研究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及医院对实行伦理审查互认的态度。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9份,最终选取28家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天津市28家三级医院中有16家平均每个月召开一次伦理审查会议,9家实现伦理前置审核;3家实现伦理审查结果互认;5家启用电子信息系统。2019—2021年初始审查的临床试验及IIT研究项目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多中心临床试验(90%)及多中心IIT研究(75%)的比例都很高。2019—2022年9月临床研究审查意见的效率为18.84~20.69天,临床研究审查批件效率为22.03~23.68天。2019—2022年9月临床试验管理效率为48.42~62.65天,IIT研究管理效率为25.54~28.17天。被调查者认为影响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来自于研究机构及申办者。大多数医院对推进伦理审查互认工作表示认可,并支持采用统一的文件递交清单及模板。结论:天津市三级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逐步规范;伦理审查效率和临床研究综合管理效率稳步提升,但仍有一定优化空间;各医院对于多中心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互认有较高的接受程度,在天津市实行伦理审查互认是完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伦理委员会网络会议审查现状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为伦理委员会网络会议审查的规范、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国内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 2020 年 1 月至 6 月的网络会议审查开展情况,分析网络会议审查模式在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与对策.结果 参与调查的 64 家机构中,有 24 家机构使用网络会议审查,有 59 家机构会继续或开始使用网络会议审查.存在网络稳定性、委员的签到和投票形式的规范性、网络会议审查的保密性、委员讨论的充分性等问题.结论 网络会议审查是伦理审查的重要补充形式.应建立完善的伦理网络会议审查相关法规或指引,建立标准操作规程与培训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科技伦理治理背景下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调查山东省医学研究生对科研伦理知识、伦理审查培训需求,为开展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教育培训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山东省 7 所高等医学院校 807 名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采用 χ2 检验和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94.1%的医学研究生认为"需要"接受科研伦理知识培训,培训需求依次为科技伦理原则(75.5%)、伦理审查的内容(68.5%)、伦理审查流程(68.3%)、前沿领域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63.6%)、伦理委员会制度(58.1%)、医学科研的应用伦理规范(55.8%)、相关伦理文件解读(42.4%);培训形式及途径依次为线上知识讲座(67.4%)、相关伦理审查组织的学术会议(60.3%)、传统课堂授课形式(48.8%)、导师或课题组的学习(48.5%)、实习工作期间单位开展(26.4%)、其他形式(2.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课题申报经历和伦理课程学习经历的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伦理培训需求意愿较高(P<0.05).结论 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伦理教育和培训还有待完善,研究生对科研伦理培训需求迫切,学校和医院应整体规划设置完善的科技伦理课程体系、强化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实务培训、实现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培训途径的多样化,加快提升研究生的科研伦理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实施背景下我国生物技术和人类遗传资源的伦理问题
编辑人员丨2024/6/22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编辑技术的成熟与应用,而引发的生物技术和人类遗传资源相关伦理问题越来越多,我国对生物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也愈发关注和重视,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以下简称《生物安全法》),并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生物安全法》对我国相关专业人员的伦理意识教育、对生物技术研发的伦理审查、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的主权及其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概述了《生物安全法》对我国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及人类遗传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并以"基因编辑婴儿"等事件为例,阐述了《生物安全法》实施背景下我国生物技术和人类遗传资源的伦理问题,以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科研伦理培训与伦理审查能力建设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办,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匹兹堡大学、耶鲁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福格蒂中心(Fogarty Center)协办的“科研伦理培训与伦理审查能力建设专题研讨会”于2017年10月10日~13日在大连举行.国家卫计委科教司技术处王锦倩处长,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医学与哲学杂志社社长兼常务主编赵明杰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首任主委、《医学与哲学》杂志名誉主编杜治政教授、医学伦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边林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赵杰教授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国内外300余名嘉宾和代表参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三甲医院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工作分析与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概括了某三甲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情况,从项目审查、审查会议、委员培训三方面对其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其近5年伦理审查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从加强伦理培训、建立伦理审查交流机制、加快立法、规范审查流程四方面为伦理委员会规范化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罗伯特议事规则”论优化伦理会议审查流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我国,研究机构召开伦理审查会议时间受限且任务繁重,因此对伦理审查会议程序应进行严格的规管并促成成熟的会议制度.借鉴“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中对组织的治理结构、会议的合法性、议程的制定与调整、发言与讨论、表决方法、纪律秩序要求等基本规则的完备与简化理念,提出完善伦理审查会议中相应的流程细节,从遵循程序的基础上促进会议的组织与开展、提升会议效率、提高审查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东西方视域下生命伦理、法律和哲学问题的跨学科思考 ——2018年中美生命伦理、法律和哲学学术会议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医学伦理问题正被各界人士热切关注,相关人才培养也成为时代和行业的迫切需求. 2018年1月8日,由美国耶鲁大学、中南大学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共同主办的"2018 年中美生命伦理、法律和哲学论坛"在长沙举行,来自医学伦理、哲学、法学、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生命伦理、法律和哲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深入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于伦理委员会成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国医学伦理学建设目前取得了较大进展,多数医疗机构相继成立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然而框架具备以后,具体实施审查的委员的知识和能力则往往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知识教育背景、职业素养、协调能力、道德自律能力等方面分析了伦理委员会委员应具备的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作为伦理委员会的委员如中医药专家、非医药人士、独立顾问、会议主持人、秘书等不同角色应具备的专属能力,希望有针对性地促进改善和提高委员的审查能力,保障临床研究符合伦理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