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务管理紧密型医联体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紧密型医联体是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作者介绍了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牵头构建的业务管理紧密型医联体实践,并分析其运行效果。通过强化医疗、护理、公共卫生、医院感染等业务管理,加强医联体牵头单位专家等资源下沉,慢性病药物延伸至基层,强化医护人员培训,畅通双向转诊通道,探索集约化发展,医联体建设初见成效。医联体同时面临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等政策壁垒,建议完善资源投入、医保付费、绩效考核、人才培养、信息化平台等各项配套及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医联体牵头单位专家优势资源,探索医养结合,做好医防融合等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全科医学》栏目简介
编辑人员丨2024/7/6
常设栏目:1.论著:临床研究(心脑血管、呼吸、内分泌代谢、消化、神经与精神等多个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老年、女性、儿童等重点人群疾病筛查、预防保健研究,中医药研究等)中国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行业发展报告、医防融合、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和质量改进、医养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联(共)体建设、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研究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数字健康家庭服务模式研究与应用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构建数字健康家庭服务模式,推动数字健康技术与新型家庭服务融合.方法: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通用信息技术,采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智能语音交互、数字孪生健康建筑、数字孪生健康数字人体等技术实现数据的整合与治理,个性化智能交互、智能陪伴,建立家庭数字孪生健康建筑信息采集系统及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可视化数字人体,研发数字健康家庭中控一体机,构建数字家庭综合服务平台.结果:构建了实时监测、动态评估、主动预警、精准干预"四位一体"及"家庭-社区-医院"三级联动的闭环健康服务模式,并在12个示范区进行了应用实践.结论:基于数字健康的家庭服务可减少慢病老年人群健康监护与服务环节,对于大规模开展数字健康家庭服务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智慧医养康服务一体化应用新模式构建与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基于数字化技术构建智慧医养康服务一体化云平台,实现"医疗-养老-康复"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落地应用.方法 利用分布式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传输技术,接入医养康机构和适老化数字产品等多源异构数据源,建立一个医养康资源湖;在资源湖基础上抽象管理数据、产品、服务和技术栈,以进一步搭建养老服务需求主动感知的应用中台.结果 初步形成了一种可行的医养康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医疗、养老、康复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及优化,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结论 医养康服务一体化云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有助于医养康服务一体化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落地和推广,为医养康资源链和产业链跨界服务的深度融合提供借鉴与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十四五"时期构建"体医养融合"新模式:动力、困境与路径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发展"体医养融合"模式是"十四五"时期构建更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十四五"时期"体医养融合"模式发展的动力、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和健康需求增加、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是"体医养融合"模式发展的核心动力.发展"体医养融合"模式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专业人才短缺、社会认知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均衡、产业协同不顺畅的现实困境.据此,结合"十四五"时期的国民健康发展需求,提出优化路径: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创新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多元化培养体系;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认识和理解;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构建产业融合综合体,促进产业协同联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医养护一体化分级诊疗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医疗网络平台
编辑人员丨2023/8/6
针对如何为城市老年人提供分级诊疗服务,提出了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分级诊疗与养老服务有机融合,构建基于医疗网络平台的医养护一体化分级诊疗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医养护一体、网络筑分级、首诊在全科、护士助管理、就医不出户、慢病不出区"的特点.随机选择广州某小区进行为期4个月的试点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在政府的指导下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圳市罗湖区医改的经验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深圳市罗湖区的医改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其具体措施和成效,如实施医院集团一体化管理,运营成本降低、职工薪酬增加;去编制化管理、改变财政补助方法和激励机制,群众满意度提高;将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给基层,社康中心服务能力和接诊量大幅度上升;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居民享受个性化服务,签约率逐年上升;创新“医养融合”养老模式,成功入选“老龄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示范区”;医保经费总额包干,医疗服务成本和医疗费用降低;加强居民健康管理,签约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等,进而总结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医改的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养教模式——养老经济背景下多产业融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把脉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方向,探索养老产业发展新模式.文章对医养健康产业及产业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模式、意义、实施困境和发展对策4个方面展开.研究发现,就我国老龄化现状、家庭变迁、老年人实际需求而言,我国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理念、制度、政策、人才、营利等多项制约因素.医养教多产业融合模式,可以从供给主体、顶层设计、服务延伸、队伍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获取突破.研究应重视模式融合、多远视角的引入以及研究内容的延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武汉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养结合是一种适应时代养老事业发展的全新服务模式,简单来讲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相结合,以实现二者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自养老市场开放以来,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区域之间与人群之间的养老资源配置公平性还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地区医养结合养老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探索和分析,为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美国健康维护组织的运作模式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慢性病患者和失能者增多,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日益被重视.美国健康管理体系发展较为完善,美国健康维护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其运作特点及其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等均对我国老年健康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政府应推动立法,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加强监管;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应构建信息平台,实现医养保三方协作,与健康管理公司融合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