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三级综合性医院便民门诊运行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某三级综合性医院便民门诊模式优化后的运行成效。方法:某三级综合性医院门诊部根据疫情期间就诊患者特点,灵活改变便民门诊运行场景及模式,对开诊前准备、就诊时管理和接诊后处置3个环节进行合理优化,包括医护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果断诊区前移、增设挂号取药专窗、诊区定时消杀等,建立快捷安全的便民配药流程。结果:自某三级综合性医院便民门诊优化运行以来,共接诊262个社区街道、319个小区的配药工作。日均门诊量244人次,人均门诊时间为11 min,每批次配药完成的平均时间为20 min。门诊医生、护士及辅助人员无1例出现核酸检测异常。结论:通过流程优化和有效防控,某三级综合性医院便民门诊可在新冠疫情流行情况下,避免交叉感染,高效运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Kano模型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Kano模型分析门诊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促进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改进。方法:设计基于Kano模型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包括4个部分,服务与精神面貌、管理与专业职责、健康教育指导、门诊管理与便民服务,共28个服务项目组成。运用Kano模型分析技术,确定门诊患者护理需求的不同属性,包括期望属性(O)、必备属性(M)、魅力属性(A)、相反属性(R)及有问题的回答(Q)。结果:通过识别各项需求的属性,将门诊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进行分类。归属于必备属性(M)的有11个服务项目2、8、9、12、13、14、23、24、26、27、28。期望属性(O)的有8个服务项目1、10、11、15、17、18、21、22。魅力属性(A)的有9个服务项目3、4、5、6、7、16、19、20、25。同时,构建出各服务项目满意度与重要度的象限图。结论:应用Kano模型分析门诊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能够确定各项需求的属性,实现管理项目改进的优先排序,为改善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化门诊药房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构建智慧化门诊药房,减轻药师工作负担,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方法 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药品物流传送系统和药品信息平台,对门诊药房药品请领、药品养护、药品发放、药品盘点等工作内容进行优化,构建智慧化门诊药房.并通过比较智慧化门诊药房建立前后药师工作时间、高峰期平均发药速度、发药外差数量以及患者满意度验证其应用效果.结果 构建智慧化门诊药房后,门诊药房药师的每人每月工作时间由(257.43±7.58)h缩短至(16.52±1.10)h;高峰期每张处方的平均配发时间由(36.53±0.68)s缩短至(27.09±0.28)s;外差数量由3次降低至0次;患者对便民服务、候药时间、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慧化门诊药房的工作模式大大降低了药品在门诊药房流通过程中的人力、时间成本,减轻了药师工作负担,提高了门诊药房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本刊讯] 2023年8月4日,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均衡覆盖城乡社区居民,提升群众获得感,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国卫办基层发[2023]7号,以下简称《基层便民举措》),旨在提升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基本医疗和卫生健康服务的便利度和服务质量.《基层便民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签约感受等6个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包括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方便居民配药开药,加强与签约居民的联系,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服务时间,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提供周末疫苗接种,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饮食处方或建议和改善就医服务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微信满意度测评与现场测评的差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微信满意度测评与现场测评之间的差异.方法 通过微信与现场两种方式测评患者满意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1月-7月微信和现场满意度平均值分别为79.21%和96.27%;患者对收费挂号、检验科、药剂科的医务人员微信满意度测评值高于对门诊医生和护士的满意水平;微信满意度测评完成率较低,仅为0.36%;开放式问题的回复内容进行分类,前5位分别是医患沟通(占22.03%)、表扬信(16.72%)、环境流程(14.65%)、便民举措(12.58%)、无意见(12.11%).结论 对微信满意度测评进行优势和不足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抽样方法,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定位精准性,增强对微信测评患者诉求的及时反馈,提升测评结果效用转化,增添新媒体体验评价内容,将微信测评纳入满意度综合评价体系,服务于新医改等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架构的研究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4年以来,更多的人都会用支付宝或微信进行线上预约、挂号、付费、查看报告、查看候诊队列、缴纳住院押金等诊疗服务;为减少排队,在自助机及收费窗口进行扫码支付也日渐成为主流的付费方式.随着移动应用渠道的增加,各个系统都会给医院原有的HIS、LIS、PACS等系统造成不同的影响及业务流程的改变.在迎接互联网的过程中,为减少移动互联网应用对医院现有系统的影响,通过建设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实现通过平台对接医院现有系统,而不是所有移动应用都单独对接医院系统.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包括统一预约挂号、统一支付、统一对账功能,它的建设和稳定运行,使医院在信息稳定、信息安全、财务安全、门诊有序、便民惠民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对新医改的中药饮片临床用药管理模式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贯彻北京医改精神,探索中药饮片临床用药管理新模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等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中药饮片临床特色管理制定出了中药饮片临床用药管理制度、处方点评三级干预法、患者床旁用药指导常规、医药联合门诊、送药到家便民快递服务、固定患者一对一服务、新媒体医药实时沟通机制、中药饮片用药风险专家共识等一系列新模式新方法.这些新模式紧密联系临床,促使药师的服务转型,适应了医改的需要,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某公立医院医改试点中保持神经学科优势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某院作为神经学科特色鲜明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自2012年12月1日开始,作为北京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单位,探索发挥神经学科领先优势,在明确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学科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同时,推出便民举措,开放门诊号源、开展知名专家团队服务等举措,有效引导患者理性就医,解决患者就医难问题,成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契机,从优化门诊布局、预约诊疗、便民服务、信息技术、优质护理、人文关怀等六大举措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并深入思考如何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45例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分析目前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健康教育现状,为落实北京医改,延伸门诊护理服务,开展切实可行的便民惠民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现场走访调查2016年-2017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5个门诊科室、245例次门诊护士开展患者健康教育情况.采用统计描述与推断中的卡方检验分析新增门诊专项服务前后的患者宣教满意与知晓差异.结果 为增加一对一护理健康教育指导而开展4项专项护理服务,知晓率从49%增加到8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健康教育应结合个体差异,发挥护理专业特色,突出护理服务内涵,并可通过自媒体平台延伸门诊护理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