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钢铁厂工人职业应激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某钢铁厂工人职业应激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10月,选取某钢铁厂2017年3至5月在其职业健康体检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共2 947人。采用《工作内容问卷》(JCQ)和《付出-回报失衡(ERI)问卷》进行工作内容和职业应激程度调查。根据工人颈动脉检查情况分为颈动脉检查正常组(2 013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组(277人)、稳定斑块组(236人)、不稳定斑块组(421人)。对各组工人进行统一问卷咨询以及相关体格和生化检查,对不稳定性斑块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各组工人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倒班、吸烟、饮酒分布及年龄、工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间锻炼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JCQ评分中,零紧张者761例(25.8%),轻度紧张者959例(32.6%),中度紧张者699例(23.7%),重度紧张者528例(17.9%);ERI评分中,高付出低回报者共2 526例(85.7%),非高付出低回报者共421例(14.3%);各组JCQ、ERI评分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度紧张、重度紧张、ERI、倒班、年龄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高以及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和高敏C反应蛋白异常是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1.695、5.443、7.391、1.784、1.009、1.105、1.212、3.693、39.215、1.632。 结论:职业应激可能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在倒班相关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对倒班相关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80例倒班相关睡眠障碍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失眠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于入组时、6 w末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用贝克焦虑量表(BAI)和贝克抑郁量表(BDI)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进行评价和观察。结果:6 w后观察组PSQI、ISI、BAI和BDI总分和PSQI中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四个维度分数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实施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有利于提高倒班相关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其抑郁和焦虑的负性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士倒班睡眠障碍研究现状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护士是轮班制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之一,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轮班导致护士倒班睡眠障碍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但会导致工作中的意外风险增加,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升高,甚至严重危害护士个体身心健康。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护士群体中倒班睡眠障碍的患病率情况、严重危害、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以期望护理管理者及护士自身提高意识并重视倒班睡眠障碍,进而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科ICU护士仪器设备报警疲劳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科ICU护士仪器设备报警疲劳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3月河南省2所三级儿童专科医院的300名儿科ICU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模型构建,其中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25份。于2021年4—5月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的110名儿科ICU护士用于模型验证,其中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采用自制基线评分量表采集相关基线信息,采用医疗设备报警管理问卷及仪器设备报警疲劳相关量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预测模型建立,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拟合效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预测价值评估。结果:225名儿科ICU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管理因素得分为(48.67±4.35)分,医疗设备报警管理阻碍因素得分为(39.67±3.67)分,临床报警疲劳总分为(22.32±2.83)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工作年限<5年、带病工作、护师及以下职称、倒班、无设置医疗设备警报的习惯、医疗设备管理因素均为儿科ICU护士仪器设备报警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本研究最终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灵敏度为0.891,特异度为0.843。验证数据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901,灵敏度为0.912,特异度为0.857。 结论:儿科ICU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仪器设备报警疲劳,本研究模型可对其仪器设备报警疲劳风险作出可靠预测,提示应对高风险因素给予重点关注,并及时开展措施干预,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民航员工职业病危害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对国内外民航员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噪声、放射性因素、有害气体、不良体位、职业应激、倒班疲劳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民航员工健康的影响。针对民航员工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点及对健康的影响进行描述,以期对民航相关单位管理人员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依据,民航员工的职业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予以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倒班护士胆囊息肉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倒班护士在健康体检中胆囊息肉的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倒班护士预防胆囊息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3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该院的1 119名倒班护士,将经超声诊断有胆囊息肉者纳入病例组,无胆囊息肉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夜班频次、文化程度、科室、用餐是否规律、饮酒史、吸烟史、血清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乙肝表面抗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年龄( P<0.01)、性别( P=0.028)、BMI( P=0.005)、夜班频次( P=0.021);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文化程度、科室、用餐是否规律、饮酒史、吸烟史、乙肝表面抗原、血清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BMI和夜班频次( P<0.05)。 结论:年龄、BMI和夜班频次可能是倒班护士中胆囊息肉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级甲等医院倒班护士昼夜节律类型、睡眠质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倒班护士的昼夜节律类型、睡眠质量与职业倦怠现状,分析昼夜节律类型、睡眠质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为降低倒班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昼夜节律类型量表中文版(CTI-1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工作倦怠量表(MBI-GS)对天津市22家三级甲等医院491名倒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CTI-11量表中,491名护士的灵活性/刚性分量表得分为(10.64 ± 4.14)分,困倦/活力分量表得分为(17.67 ± 4.80)分;PSQI量表得分为(7.47 ± 3.66)分;MBI-GS量表总得分为(51.14 ± 15.11)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灵活性/刚性、困倦/活力、睡眠质量是倒班护士情绪耗竭的影响因素( t值为7.415、- 5.281、7.153, P < 0.01);灵活性/刚性、困倦/活力、睡眠质量是倒班护士人格解体的影响因素( t值为4.828、- 4.079、4.959, P < 0.01);灵活性/刚性是倒班护士成就感低的影响因素( t值为- 3.887, P < 0.01)。 结论: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倒班护士职业倦怠处于较高水平,昼夜节律类型、睡眠质量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不同护士昼夜节律特点合理调整班次安排,使人员配置更加合理,通过指导护士根据自身睡眠特点采取多种技巧改善自身睡眠质量,减少倒班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海南省电力工人炎症因子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海南省电力工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9月,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海南省2家发电厂509名一线电力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以及工作相关情况等信息,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组间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509名海南省电力工人平均年龄为(43.13±11.26)岁,平均工龄为(20.27±11.85)年,血清中IL-6、IL-8和TNF-α浓度中位数[ M( Q1, Q3)]分别为2.78(1.77,4.00)、9.77(7.10,13.23)和8.18(6.18,11.26)pg/ml。与女性比较,性别为男性是电力工人IL-6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OR=1.80,95% CI:1.08~3.00, P=0.024)。与51~60岁年龄段比较,21~31岁( OR=0.27, 95% CI:0.18~0.42, P<0.001)、31~41岁( OR=0.27,95% CI:0.17~0.43, P<0.001)及41~51岁( OR=0.64,95% CI:0.41~0.99, P=0.043)均是IL-8水平升高的保护因素;与常白班作业的工人比较,倒班作业是电力工人IL-8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OR=1.73,95% CI:1.21~2.48, P=0.003)。与女性比较,性别为男性是电力工人TNF-α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OR=2.87,95% CI:1.70~4.86, P<0.001);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数目为7种及以上的工人比较,接触1~3种( OR=0.53,95% CI:0.30~0.92, P=0.024)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电力工人TNF-α水平升高的保护因素。 结论:海南省电力工人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与性别、年龄、工作制度和职业环境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家庭参与式照护态度的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护人员对家庭参与式照护(FICare)态度的现况,以期为FICare的临床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3—4月使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国内31所三甲儿童专科医院NICU医护人员,按照医生、护士2∶8比例,通过在线平台发放自制的FICare态度问卷,分析不同特征NICU医护人员对FICare态度得分的差异和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有效回收率为96.13%。结果:298名NICU医护人员FICare态度问卷重要性维度得分为(6.25±0.87)分,可行性维度为(2.76±0.53)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已婚人员、长白班医护人员FICare态度问卷重要性维度、可行性维度得分高于未婚人员和白夜倒班医护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职称是NICU医护人员对FICare态度可行性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β'=0.217, P<0.01)。 结论:NICU医护人员认为FICare开展有利于患儿健康恢复及家庭支持,NICU管理层对其推行持肯定态度。建议结合医护人员FICare态度相关影响因素选拔人员、组建团队、开展针对性培训,制订切实可行的FICare实施流程和方案,促进该模式在临床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生物钟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椎间盘退变在老年群体的发病率很高,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是导致下腰痛最常见的原因.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椎间盘细胞的功能出现异常,细胞合成和分解代谢异常,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细胞死亡增加,最终导致椎间盘结构和功能异常.椎间盘是高度节律化的器官,每日经历着运动和休息状态产生的周期性力学载荷变化,而工作倒班或者飞行时差等节律扰乱行为,增加了慢性下腰痛的发生率,这提示生物钟破坏可能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生物钟紊乱如何导致椎间盘退变进行了系统回顾,并总结了靶向生物钟基因调控网络各个环节的干预策略,为预防和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时间治疗学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