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球面填充块在髋臼骨缺损重建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双球面填充块重建髋臼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接受髋关节翻修术,并采用双球面填充块重建髋臼骨缺损的119例(124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7例(58髋),女性62例(66髋);年龄(65.0±11.8)岁(范围:40~102岁);体重指数(23.9±3.5)kg/m 2(范围:16.1~32.2 kg/m 2)。髋臼周围骨缺损Paprosky分型 ⅡA型2髋,ⅡB型29髋,ⅡC型34髋,ⅢA型31髋,ⅢB型28髋。9例(9髋)合并骨盆不连续。手术前后拍摄X线片测量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旋转中心至泪滴的水平距离,观察假体影像学稳定性,记录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HHS)、双下肢长度差异等。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67.0±53.4)min(范围:90~380 min)。术中出血量(345.3±124.2)ml(范围:100~1 200 ml)。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由术前的(39.7±13.0)mm降至术后的(21.8±7.1)mm,旋转中心至泪滴的水平距离由术前的(34.0±10.6)mm提高至术后的(38.5±5.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859, P<0.01; t=5.266, P<0.01)。随访时间(26.1±15.4)个月(范围:6~60个月)。末次随访时,HHS由术前的(35.2±10.0)分提高至(85.5±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723, P<0.01)。双下肢长度差异由术前的(2.1±1.1)cm降至(0.5±0.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767, P<0.01)。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髋臼组件在影像学上均稳定、无移位。3例患者出现髋关节脱位,经闭合复位后随访期间假体在位良好。其他患者无脱位、松动、骨折、感染复发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双球面填充块可有效重建髋臼骨缺损,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改善髋关节功能,近中期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隆鼻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与传统假体隆鼻术比较,分析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隆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省立医院烧伤整形科美容中心收治72例要求行隆鼻术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年龄(26.82±5.61)岁,采用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术;对照组36例,年龄(25.02±6.93)岁,用假体隆鼻术。观察患者鼻面角、鼻额角、鼻唇角、鼻小柱上唇角、鼻尖突出度,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现感染、隆鼻部位变形、假体外露、折断、歪斜等并发症。两组隆鼻术前测量面部角度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鼻额角相比术前明显增大( P<0.05),对照组术后鼻额角有所增高,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鼻面角、鼻唇角、鼻小柱上唇角、鼻尖突出度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闭合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隆鼻术取材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的优势,建议依据病情优先选择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隆鼻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隆乳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隆乳术是一种改善女性身体形象和自信心的手段。随着乳房填充材料以及隆乳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供患者和医师选择的手术方法越来越多。通过学习不同技术之间的优缺点,提高医师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最理想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假体隆臀及自体脂肪隆臀的临床应用与并发症防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臀部是人体曲线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女性形体美的重要体现。目前常见的隆臀手术方式包括假体置入、自体脂肪填充、玻尿酸注射、自体组织瓣移植以及联合手术等。准确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手术操作、良好的术后并发症管理对于隆臀手术效果至关重要。该文就假体置入、自体脂肪填充两种主要的隆臀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防治进展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手术室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健康危害及职业防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手术室工作存在可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作为一种常见的骨填充、修复材料,广泛应用于骨科人工关节的固定、口腔牙套及矫形假体中,但PMMA骨水泥在植入人体组织聚合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对手术室医务人员造成健康危害。我们综述PMMA骨水泥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常见危害以及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旨在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PMMA骨水泥相关职业危害的发生,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皮瓣加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伴大段骨缺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皮瓣加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伴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2例足背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伴大段跖骨骨缺损,4例小腿软组织缺损伴大段胫骨骨缺损的患者,软组织缺损面积5.0 cm×8.0 cm~15.0 cm×10.0 cm,骨缺损长度3.8~7.0(平均5.75) cm。一期先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充跖骨骨缺损或胫骨骨缺损,同时2例足部采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软组织缺损,4例小腿采用局部筋膜皮瓣转位修复,皮瓣大小6.0 cm×8.5 cm~16.0 cm×11.0 cm。术后2~7个月,采用个体化设计的微孔假体(微孔钛5例、微孔钽1例)修复骨缺损。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跖骨及胫骨骨断端与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骨整合情况及行走情况。随访6~25(平均12.7)个月。结果:5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术后2个月开始站立,3个月开始扶拐行走,5~6个月脱拐行走;骨整合良好;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3个月足部伤口感染,微孔钛假体取出并更换万古霉素骨水泥后,伤口愈合,恢复行走。结论:皮瓣加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伴大段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患者更早下地的方法,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如何降低假体感染率需要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数字化技术在鼻整形术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鼻整形是整形外科的难题之一。数字化技术为鼻整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通过术前设计规划、术中导航、术后效果客观评价,数字化技术展示了在鼻整形治疗的广阔前景。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和三维打印个性化的鼻填充假体日臻完善,已在国内鼻整形手术中广泛开展,推动了追求鼻整形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其他技术将使鼻整形再上一个新台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开胸术后继发伴人工植入物外露的复杂纵隔感染的诊疗方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继发伴人工植入物(以下简称植入物)外露的复杂纵隔感染的诊疗方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6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1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开胸术后继发伴植入物外露的复杂纵隔感染的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1~74岁。对患者感染创面进行多次彻底清创及负压伤口疗法,直至感染得到控制,并在每次清创术后采用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中观察到单纯纵隔深部起搏导线外露者5例、纵隔深部起搏导线外露合并心包补片外露者1例、单纯心包补片外露者5例、单纯人工血管外露者3例、人工血管外露合并心包补片外露者2例。清创过程中去除部分或彻底去除植入物,将术中彻底去除植入物的8例患者纳入植入物完全去除组,然后根据胸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缺损情况,应用单侧或双侧胸大肌肌瓣进行修复;将其余无法完全去除植入物的8例患者纳入植入物部分去除组,应用大网膜瓣覆盖植入物并填充纵隔缺损,2周后在大网膜瓣表面行大腿中厚皮片移植。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6 cm~35 cm×10 cm;胸大肌肌瓣切取面积为15 cm×8 cm~20 cm×10 cm,大网膜瓣切取面积为30 cm×15 cm~40 cm×25 cm。统计所有患者第1次清创术中创面组织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结果。统计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CRP)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及手术次数,并对2组患者的前述指标进行比较。随访时,观察患者创面复发情况。结果:患者第1次清创术中创面组织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比为14/16,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结果的阳性比为 16/16,患者感染最多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在治疗过程中死亡的1例患者(为植入物部分去除组患者)外,其余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6±5)d、CRP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为(18.9±2.2)d、手术次数为(4.5±0.5)次。与植入物部分去除组相比,植入物完全去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CRP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均显著缩短( t值分别为3.12、3.12, P<0.05)、手术次数显著减少( t=3.38, P<0.05)。15例存活患者的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未见纵隔炎复发。 结论:开胸术后伴植入物外露的复杂纵隔感染的治疗难度大,尤其是对于在清创术中不能完全去除植入物的创面,应用增强MRI检查等联合大网膜瓣、胸大肌肌瓣等组织瓣移植的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管基质片段凝胶注射在隆鼻术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血管基质片段凝胶(SVF-gel)在局部隆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于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就诊的84例轻度鼻根、鼻梁低平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男2例,女40例,年龄23~42(31.17±5.27)岁]和对照组42例[男2例,女40例,年龄20~44(30.76±5.86)岁]。观察组实施脂肪颗粒抽吸术+SVF-gel提取制备+注射隆鼻术,对照组实施脂肪颗粒抽吸术+注射隆鼻术。根据术后鼻根及鼻梁高度变化、鼻额角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术后满意度等进行评估。结果:84例患者术后随访14 d至24个月,鼻根及鼻梁高度明显增加,线条更为和谐,由鼻额角变化得出观察组吸收情况远低于对照组。除观察组3例患者、对照组8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外,其余73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注射区脂肪液化、坏死、硬结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3例经再次注射后达满意效果,对照组8例经再次注射后1例达满意效果,3例不满意,4例经假体隆鼻修复达满意效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优37例、良5例,满意度100%;对照组优20例、良15例、差7例,满意度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636, P<0.05)。 结论:SVF-gel胶注射在局部隆鼻术中较脂肪细胞注射效果持久,脂肪干细胞存活率高,患者满意度较高,尤其适用于不愿接受自体骨、假体、异体组织填充物隆鼻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耳软骨拱桥形仿生和膨体聚四氟乙烯综合隆鼻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耳软骨和膨体聚四氟乙烯的综合隆鼻术的原则和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161例患者(男10例、女151例;年龄19~48岁,平均26岁)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实施"耳软骨+膨体聚四氟乙烯"隆鼻术,膨体聚四氟乙烯雕刻成柳叶形填充鼻背,取于耳甲艇的软骨制拱桥形行鼻尖部成形。术前和术后12个月测量鼻长、鼻高;鼻深、鼻小柱高;鼻尖宽;鼻额角、鼻唇角。术后1~2年随访进行满意度和并发症调查,统计分析鼻形态学、鼻美学指标。结果:161例患者鼻外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项形态学指标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鼻额角达标90例,占55.9%;鼻唇角达标143例,占88.8%。2例出现假体偏斜予手术矫正;1例发生假体排异反应予假体取出。 结论:根据外鼻解剖学特点的综合隆鼻术,对应鼻支架背面形态进行假体设计制作,对应鼻翼软骨外形用耳甲艇软骨预制拱桥形支架进行鼻尖重塑,能有效地隆高鼻背,改善鼻尖突出度、旋转度,远期支撑力较好,鼻尖柔韧性及活动度近似自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