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刀对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术术后引流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探讨超声刀和电刀对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术术后引流量的影响。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科行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术女性患者86例,年龄19~55岁,平均33.1岁。分为超声刀组和电刀组,每组各43例(86侧乳房)。超声刀组在内窥镜辅助下使用超声刀分离腔隙,电刀组在内窥镜辅助下使用电刀分离腔隙。观察并记录术后48 h每侧乳房引流总量。超声刀组引流(98.1±7.4) ml,电刀组引流(105.6±10.4)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术中应用超声刀和电刀,术后48 h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腋窝入路内镜辅助背阔肌切取技术在修复Poland综合征胸壁畸形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通过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背阔肌切取技术应用于修复Poland综合征胸部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房整形美容中心招募Poland综合征患者,采用经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背阔肌转移进行胸壁重建或乳房再造(联合乳房假体置入)。术后对背阔肌肌瓣成活情况、胸背部形态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并统计以下数据:背阔肌肌瓣面积、假体体积、对侧乳房手术情况、背阔肌切取时间、前胸壁腔隙分离时间、手术总时间、引流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术后疼痛程度;采用Breast-Q量表重建模块评估女性患者心理社会幸福感、乳房满意度及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采用上肢功能障碍量表(DASH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上肢功能进行评估。采用配对 t检验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Breast-Q量表和DASH量表得分差异。 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22.5±3.9)岁,体质量指数为(20.5±6.1) kg/m 2,其中2例女性患者同时行对侧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2例行对侧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术后随访时间(50.4±23.1)个月,重建的乳房或胸壁形态良好,背阔肌肌瓣血供良好,均完全成活,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无明显胸背部形态异常。术后并发症包括血清肿1例,切口裂开1例,皮瓣下移1例,无皮瓣坏死、血肿、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背阔肌肌瓣面积为(437.2±110.0) cm 2,再造乳房使用假体体积为(240.4±46.0) ml。内镜下切取背阔肌时间为(69.0±13.9) min,内镜下分离前胸壁腔隙时间为(32.8±6.0) min,手术总时间为(169.4±16.1) min,术后引流时间为(7.6±1.4) d。术后第1天患者疼痛视觉评分为(2.7±0.5)分,1周后评分下降至(0.8±0.4)分。手术前乳房满意度评分为(27.8±20.8)分,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为(49.6±17.0)分,术后乳房满意度评分为(63.1±11.6)分,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为(68.1±16.7)分,术后乳房满意度评分( t=-9.000, P=0.008)及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 t=-6.543, P<0.001)均显著高于术前。手术前、后DASH量表评分分别为(3.7±3.3)分和(4.0±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60, P=0.276)。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评价为(81.3±16.0)分。 结论:经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的背阔肌转移术为Poland综合征患者的胸壁重建和乳房再造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美学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胸部外扩张器辅助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外扩张器辅助下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京美医疗美容门诊部美容外科收治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女性患者352例(698侧乳房,6例只做1侧乳房),年龄18~55(33.34±7.04)岁。术前1~28 d佩戴外扩张器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后佩戴外扩张器1~24个月,平均3.5个月。结果:单次脂肪移植量每侧乳房150~460 ml,平均320 ml,术后无明显脂肪液化、感染、乳房内硬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效果明显持久。患者随访6个月至7年,术后效果满意率:患者为84.9 %、手术医师为82.1%。结论:外扩张器辅助下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可有效改善乳房形态、改善轮廓缺陷、增加脂肪移植存活量,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脊柱侧凸患者隆乳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脊柱侧凸是常见的脊柱畸形,常合并不同程度胸廓畸形,是影响隆乳术后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合并脊柱侧凸患者隆乳术报道,系统梳理了脊柱侧凸对胸廓及乳房形态的影响,重点探讨了脊柱侧凸常见评价指标在其中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现有研究中对合并脊柱侧凸患者的术前评估及手术细节,为临床实践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A型肉毒毒素提高脂肪隆乳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脂肪隆乳术中,A型肉毒毒素(BTX-A)能否提高脂肪移植的保留率,增加脂肪隆乳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将接受双侧乳房自体脂肪填充女性患者14例,年龄19~41(28±7)岁,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例,均为双侧乳房。试验组双侧乳房接受自体脂肪和BTX-A联合移植,对照组患者双侧乳房只接受自体脂肪移植,脂肪中加入与试验组BTX-A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用三维重建技术计算双侧乳房脂肪移植物保留体积,评估保留率;第三方医师和患者对脂肪移植效果、恢复时间、并发症等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双侧乳房脂肪充盈效果明显,无脂肪栓塞、血管神经损伤、感染、长时间瘀斑等并发症。14例中1例(对照组)右侧乳房脂肪移植后出现液化坏死,经积极处理后恢复正常,3例患者(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包块。三维重建数据及医师和患者评估显示,试验组脂肪移植保留率(51.10±20.56)%明显高于对照组(33.06±1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出现包块及其他并发症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BTX-A联合自体脂肪隆乳明显改善脂肪移植保留率,不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隆乳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隆乳术是一种改善女性身体形象和自信心的手段。随着乳房填充材料以及隆乳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供患者和医师选择的手术方法越来越多。通过学习不同技术之间的优缺点,提高医师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最理想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关于"三平面"隆乳术若干问题的讨论及意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期,"三平面"隆乳术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其效果和安全性尚不明确。为此,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乳房整形美容学组进行了专门讨论,通过回顾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三平面、传统双平面和高位双平面技术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对三平面隆乳技术的优势、劣势、风险和适应证进行了分析,并广泛征集学组专家的意见,形成了一致的观点:三平面技术不宜作为隆乳手术的常规方法,应用该术式时必须注意其对组织创伤大、无法精确控制剥离层次及范围、难以容纳较大假体,以及难以处理紧缩的乳房下皱襞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硅凝胶假体隆乳术是常见的美容手术之一,包膜挛缩是假体隆乳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整形外科非常关注的问题。研究认为,该症的发生是一种亚临床感染或慢性炎症所致,与局部炎症、免疫、假体类型、植入层次、血肿和切口选择等因素有关。临床医师通过提高手术技术、规范手术路径、减少手术创伤、规避或减少风险因素,可减少包膜挛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内窥镜辅助与直视下经乳房下皱襞切口假体隆乳术临床效果对比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内窥镜辅助与直视下经乳房下皱襞切口假体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于重庆华美整形外科医院采用内窥镜辅助经乳房下皱襞切口行假体隆乳术的小乳症患者临床资料,即内窥镜组;同时收集2015年6月至2021年5月在直视下进行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即直视组,作为对照。分别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3 d引流量;对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乳房形态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应用SPSS 26.0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 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或)百分比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169例女性患者,年龄21~48岁,其中内窥镜组71例,直视组98例,2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假体体积、术后随访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2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内窥镜组手术时间为(123.5±13.5) min,稍长于直视组的(111.5± 8.1) min( t=7.20, P<0.001);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6±0.7) d,明显短于直视组的(4.2±1.0) d( t=-11.58, P<0.001);住院时间为(2.8±0.8) d,明显短于直视组的(4.6±1.3) d( t=-10.33, P<0.001)。内窥镜组术后1~3 d双侧总引流量为(151.0±30.1) ml,明显少于直视组的(265.0±48.1) ml( t=-17.62, P<0.001)。术后12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乳房形态和手感均较好,均无感染、假体破裂、移位或外露等情况,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内窥镜组患者包膜挛缩、乳头乳晕感觉减退和瘢痕增生的发生率为0.7%(1/138)、0.7%(1/138)和0(0/138),低于直视组的2.7%(5/188)、3.7%(7/188)和2.7%(5/18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内窥镜辅助与直视下经乳房下皱襞切口假体隆乳术均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在内窥镜辅助下比直视下手术用时稍长,但手术创伤小,缩短了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了术区出血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本例人工材料注射隆乳后迟发型炎症反应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吗?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使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进行隆乳手术曾在中国十分流行。该文报道了1例PAHG隆乳20年后,无其他诱因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后出现单侧乳房迟发型炎症反应的患者。患者女,45岁,在2019-nCoV感染3周后出现右侧乳房明显红肿热痛,范围上至锁骨、下至上腹部,考虑诊断为病毒感染伴发乳房迟发型炎症反应。急诊手术术中发现PAHG呈黄绿色、稀糊状涌出,腐臭味明显,存在大量组织坏死糜烂及脓液,创面广泛弥漫性渗血,术中血红蛋白下降明显。术后无并发症,于术后1周出院。2019-nCoV对人体异物及免疫系统的影响还有很多未知区域,可能会引起凶险的迟发型炎症反应,如该例中的电解质紊乱、大量失血及可能发生的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中需引起足够重视、给予及时干预。报道各种可能出现的症状和机制有利于提高整形外科医生的认识水平、加强对填充材料使用的谨慎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