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三者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儿童感染科收治的120例脓毒血症患儿临床资料,按病情分为轻症组(76例)、重症组(44例).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水平;按10天转归情况将脓毒血症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上述血清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和儿童序贯器官衰竭(p-SOFA)评分,并分析影响脓毒血症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水平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症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水平高于重症组(t=7.033,4.828,P<0.05),IL-6低于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80,P<0.05);预后良好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均高于预后不良组(t=6.915,5.932,P<0.05),APACHEⅡ、p-SOFA评分及IL-6、CRP、PCT、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52,7.893,6.778,17.540,14.868,12.296,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CRP、PCT、TNF-α及APACHEⅡ和p-SOFA均是引起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对脓毒血症预后的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一检测(AUC=0.957,P<0.05).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在脓毒血症患儿中表达异常且均为其预后不良影响因素,三者联合预测对脓毒血症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v-aCO 2/Ca-vO 2联合血乳酸对儿童原发性腹膜炎相关脓毒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比值(Pv-aCO 2/Ca-vO 2)对儿童原发性腹膜炎相关脓毒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3例腹膜炎相关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28 d全因病死率为主要终点事件,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炎症状态、危重评分等相关临床数据。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危险因素的预测性进行检验。根据各危险因素的截断值进行分层,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各组预后差异。结果:共纳入63例患儿,男性30例,女性33例;年龄(5.6±4.0)岁;28 d死亡16例,病死率为25.4%。生存者与死亡组间性别、年龄、体重及病原菌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机械通气比例、外科干预比例、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比例、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乳酸(Lac)、Pv-aCO 2/Ca-vO 2、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儿科危重症死亡危险评分Ⅲ均较存活组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平均动脉压较生存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Lac及Pv-aCO 2/Ca-vO 2为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 OR)和95%可信区间(95% CI)分别为2.01(1.15~3.21)、2.37(1.41~3.22),均 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Lac、Pv-aCO 2/Ca-vO 2及二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876和0.923,敏感度分别为75%、85%和88%,特异度分别为71%、87%和91%。根据各危险因素的截断值分层,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Lac≥4 mmol/L组28 d累积生存率低于Lac<4 mmol/L组〔64.29%(18/28)比82.86%(29/35), P<0.05〕;Pv-aCO 2/Ca-vO 2≥1.6组28 d累积生存率低于Pv-aCO 2/Ca-vO 2<1.6组〔62.07%(18/29)比85.29%(29/34), P<0.01〕。将两个指标变量分层组合后分析显示,Pv-aCO 2/Ca-vO 2≥1.6且Lac≥4 mmol/L组28 d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Log-rank检验: χ2=7.910, P=0.017)。 结论:早期Pv-aCO 2/Ca-vO 2联合Lac对原发性腹膜炎相关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424对脓毒症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miR-424对脓毒症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风险的预测价值及其与ARDS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儿(含ARDS)资料,记录患儿ARDS发生情况和ARDS患儿病死率,ARDS患儿根据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424的表达。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ARDS患儿miR-424表达与儿童危重症评分(PCIS)、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氧合指数(P/F值)、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等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DS患儿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iR-424对脓毒症并ARDS早期诊断的准确性,评估miR-424对脓毒症并ARDS组患儿死亡的风险。 结果:共纳入脓毒症患儿121例,其中并ARDS组36例。脓毒症并ARDS组患儿miR-424表达(0.56±0.17)明显低于脓毒症不并ARDS组(0.98±0.26)( t=8.776, P<0.001)。脓毒症并ARDS组患儿miR-424表达与IL-6( r=-0.627, P<0.01)、IL-8( r=-0.651, P<0.01)及CRP( r=-0.472, P<0.05)水平均呈负相关;与PCIS评分( r=0.330, P<0.05)、P/F值( r=0.592, P<0.001)、白蛋白( r=0.496, P<0.05)均呈正相关。ROC显示,miR-424[曲线下面积(AUC)=0.908,95% CI:0.856~0.960]能够区分脓毒症并ARDS患儿和脓毒症不并ARDS患儿。与ARDS存活组相比,ARDS死亡组miR-424明显下降(0.42±0.14比0.63±0.15)( t=3.890, P<0.05);miR-424(AUC=0.845,95% CI:0.696~0.995)降低预示ARDS患儿死亡风险增加。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424表达( OR=0.001, P=0.033 )、白蛋白( OR=0.553, P=0.040)为ARDS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miR-424对脓毒症并ARDS患儿的早期诊断和ARDS预后判定有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三角地区儿童重症监护室脓毒症相关病死率与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的描述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长三角地区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脓毒症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状况。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江苏、浙江、上海8家PICU收入的脓毒症病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主要观察终点为在院死亡。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长期居住地、入院来源、入院首日儿童脓毒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pSOFA)、基础疾病,以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医保状态、住院费用和家庭年收入)。结果:研究期间共4 983例患儿收入PICU,脓毒症患儿651例(13.1%),病死率11.7%(76/651),严重脓毒症组患儿占比28.3%(184/651),病死率20.1%(37/184)。脓毒症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为0.9岁,婴儿组331例(50.8%),幼儿组129例(19.8%),学龄前组86例(13.0%),学龄组77例(11.8%),青春期组28例(4.3%)。入院首日pSOFA分值中位数为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OFA分值对应脓毒症在院死亡的 OR值为1.4(95% CI 1.3~1.5)。医保患儿自动出院占14.6%(41/281),自费患儿自动出院占27.4%(93/3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脓毒症患儿的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5 446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 678元;脓毒症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6 109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的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41 433元。 结论:PICU脓毒症相关的病死率高,pSOFA评分对脓毒症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脓毒症的社会经济负担重,相对医保家庭,自费家庭选择自动出院的比例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脓毒症儿童的肠道菌群特征及益生菌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脓毒症儿童肠道菌群特征及益生菌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收住我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的脓毒症患儿3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予以常规治疗(常规组,A组, n=17),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益生菌辅助治疗(益生菌组,B组, n=17),同时选取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C组)。入组24 h内记录所有脓毒症患儿的一般情况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并于入组后5~7 d,采集患儿的粪便样本,同期留取健康患儿粪便样本,运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肠道菌群功能,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α多样性指数及β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两组脓毒症患儿肠道菌群的丰度均较健康儿童明显下降,同时菌群的个体差异也呈加大趋势,但是服用益生菌后,上述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 P<0.05);在菌门水平上,常规治疗组的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比例最低,变形菌门的数量明显增加( P<0.05);在菌属水平上,肠球菌成为常规治疗组中的优势菌种,而在益生菌组中双歧杆菌、普氏粪杆菌及丹毒丝菌、扭链胃球菌的比例明显提高( P<0.05);益生菌组与常规组相比,两者在线粒体合成、外泌体、mRNA转录降解及半胱氨酸代谢等通路的丰度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脓毒症儿童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下降,结构稳定性差,同时拟杆菌减少伴变形杆菌增多,而添加益生菌辅助治疗后可增加患儿双歧杆菌及普氏粪杆菌等有益菌的比例,减少肠球菌等机会致病菌的数量,其差异性代谢通路可能与益生菌的作用机制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儿童脓毒症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脓毒症是PICU常见的危重症,其预后评估研究一直是儿童重症研究中的难点。2016年脓毒症3.0定义脓毒症为由感染引发的机体免疫反应失控,导致器官功能障碍,以致危及生命。其诊断标准改为感染/疑似感染患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较基线升高≥2分。然而,该指南主要针对成人。鉴于儿童独特的生理特点,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SOFA)应运而生。目前儿童脓毒症定义仍未像成人脓毒症更新至器官功能障碍的版本,pSOFA尚未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pSOFA的背景、内容和应用,并与其他评分系统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优劣和适用范围,最后总结pSOFA在儿童脓毒症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联合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 subtype,又称Presepsin)联合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对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儿,41例发生休克为脓毒性休克组,53例未发生休克为脓毒症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儿童41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浆Presepsin、NGAL、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记录脓毒症患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SOFA)评分。根据患儿入院28 d病死率分为存活组75例,死亡组1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血浆Presepsin、NGAL、PCT和CRP水平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SOFA评分。采用Pearson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Presepsin、NGAL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对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血浆Presepsin、NGAL、PC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脓毒性休克组均高于脓毒症组( P<0.05);死亡组血浆Presepsin、NGAL、PCT、CRP水平和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低于存活组( P<0.05)。血浆Presepsin、NGAL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均呈负相关( r=-0.676, P<0.001; r=-0.664, P<0.001),与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 r=0.781, P<0.001; r=0.749, P<0.001)。当血浆Presepsin水平为468.91 ng/L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85.6%,特异度为77.5%。当血浆NGAL水平为38.94 ng/mL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65.8%。血浆Presepsin联合NGAL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2(95% CI 0.865~0.959),高于血浆Presepsin的AUC 0.857(95% CI 0.785~0.928)和NGAL的AUC 0.761(95% CI 0.680~0.841)。当血浆Presepsin水平为816.92 ng/L时,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敏感度为73.2%,特异度为76.1%。当血浆NGAL水平为51.27 ng/mL时,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敏感度为67.4%,特异度为68.0%。血浆Presepsin联合NGAL预测儿童脓毒症预后的AUC为0.891(95% CI 0.816~0.966),高于血浆Presepsin的AUC 0.795(95% CI 0.698~0.892)和NGAL的AUC 0.714(95% CI 0.577~0.851)。 结论:临床通过检测血浆Presepsin和NGAL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对评价患儿预后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培门冬酶诱发儿童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严重程度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接受培门冬酶治疗后发生门冬酰胺酶相关胰腺炎(AAP)的高危因素,以及评估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儿童急性胰腺炎(PAPS)评分、Ranson′s评分及日本儿童量表(JPN)评分对A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小儿血液科接受培门冬酶治疗的328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及AAP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计算确诊AAP时的儿童SOFA评分、确诊48 h时的PAPS评分和Ranson′s评分、确诊72 h时的儿童JPN评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其对重症AAP的预测效能。结果:AAP发生率为6.7%(22/328),中位年龄6.62岁,最常发生于诱导缓解阶段(16/22,72.7%),3例AAP患儿再次暴露于门冬酰胺酶,其中有2例发生了第2次AAP。22例AAP患儿中,轻症AAP 16例,重症AAP 6例,其中转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治疗6例,均为重症AAP。AAP组在性别、初诊白细胞数、ALL的免疫分型、危险分层及培门冬酶单次剂量方面与非AA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AP组的ALL诊断年龄明显大于非AAP组( t=2.385, P=0.018),AAP组的超重或肥胖例数也多于非AAP组( χ2=4.507, P=0.034)。儿童JPN评分、儿童SOFA评分、Ranson′s评分和PAPS评分预测重症A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9、0.844、0.731和0.606,儿童JPN评分( t=4.174, P=0.001)、儿童SOFA评分( t=3.181, P=0.005)在轻症与重症A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AAP是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ALL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年龄较大、超重或肥胖可能是AAP的高危因素,儿童JPN评分、儿童SOFA评分对重症AAP有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效价血浆治疗重症病毒肺炎患儿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效价血浆治疗重症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0例重症病毒肺炎患儿资料。根据是否用高效价血浆治疗,分高效价血浆组( n=40)和非高效价血浆组( n=40)。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感染指标、血气及呼吸机参数相关指标、治疗及预后情况。 结果:入组前高效价血浆组与非高效价血浆组年龄、性别、入院体质量、发病天数及发热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儿入组3 d内最差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胸片受累情况、脓毒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儿入组前、入组后(第3、7天)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儿入组前、入组后(第1、3、7天)的动脉血氧分压(PaO 2)、二氧化碳分压(PaCO 2)、乳酸(Lac)、平均气道压(MAP)、氧合指数(P/F)、氧指数(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使用免疫球蛋白、激素、纤维支气管镜、血液净化、高频呼吸机、肺表面活性物质、体外膜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使用有创呼吸机天数、住PICU天数、总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高效价血浆组在入组后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较非高效价血浆组缩短( Z=-2.10, P=0.04),且存活率高于非高效价血浆组(85% vs 65%, χ2=4.27, 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效价血浆组平均每日费用较非高效价血浆组少,分别为3 688.38元(2 335.49,5 741.51)元和3 979.24元(2 670.68,9 992.62)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35, P=0.18)。高效价血浆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高效价血浆治疗重症病毒肺炎能缩短发热时间、能提高存活率。高效价血浆可作为重症病毒肺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5种评分方法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儿童第三代死亡风险评分(PRISMⅢ)、儿童器官障碍评分2(PELOD-2)、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SOFA)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SAE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82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儿的临床信息,依据住院28 d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CIS、PRISMⅢ、PELOD-2、p-SOFA和GCS评分对SAE的死亡预测作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各评分方法校准度。结果:82例SAE截至入院28 d,存活72例,死亡10例,病死率12.20%,死亡组GCS[7 (3,12)分 vs.12 (8,14)分]、PCIS[76 (64,82)分 vs.82 (78,88)分]评分低于存活组,PRISMⅢ[14 (12,17)分 vs.7 (3,12)分]、PELOD-2 [8 (5,13)分 vs.4 (2,7)分],p-SOFA评分[11(5,12)分 vs.6(3,9)分]高于存活组( P均<0.05)。PCIS、PRISMⅢ、PELOD-2、pSOFA和GCS评分预测SAE预后的AUC分别为0.773( P=0.012,AUC>0.7),0.832 ( P=0.02,AUC>0.7),0.767 ( P=0.014,AUC>0.7),0.688 ( P=0.084,AUC<0.7),0.692( P=0.077,AUC<0.7);拟合优度检验示PCIS( χ2=5.329, P=0.722),PRISMⅢ( χ2=12.877, P=0.177)、PELOD-2( χ2=8.487, P=0.205)、pSOFA( χ2=9.048, P=0.338)、GCS( χ2=3.78, P=0.848)。 结论:PCIS、PRISMⅢ和PELOD-2评分对儿童SAE预后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其中PCIS评分可以更为准确地对SAE预后预测的拟合效果进行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