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即时检测技术在传染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快速、准确的诊断技术能有效防控传染病传播,遏制疫情发展。多重即时检测(x-POCT)技术可有效避免单一目标检测的局限性,实现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快速筛查和及时防控。该文总结x-POCT在传染性疾病及其病原体诊断中的应用,包括针对不同靶标的x-POCT检测方法,重点阐述了微流控芯片、纸基与微滴体系等设备平台,并探讨了本领域现存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以及x-POCT在基于“全健康”理念的高效传染病防控网络中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是对我国防疫治理体系和防疫能力的一次考查。高等医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和输送医学人才的重任。本文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完整性和发展性3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医学人才培养的问题和短板,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就医学教育改革顶层设计、重视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医学人文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全面融入"全球健康"和"全健康"理念等提出相关建议,为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全健康理论提升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交通技术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范围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发生地突破国家界限,并对其他国家形成健康威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累及人类-动植物-环境健康,对于社会发展也有长远影响,因此其应对方法已经超越了一般卫生问题,需要以整体和综合的策略进行应对。本文以全健康视角剖析了我国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应用全健康相关理念,从整体、联动、发展、可持续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我国进一步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健康与社会课程模块教学实施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健康与社会课程模块是汕头大学医学院开设的一个全新的、综合性的教学模块。该模块打破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相分离的课程设置,以全健康理念为核心,围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线进行设计,构建了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心理因素与健康、自然环境因素与健康、生物因素与健康、卫生服务与健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6部分的教学内容,旨在促进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交叉与渗透,加强对医学生全健康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学习中和学习结束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新课程模块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仍然有提升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心脏年龄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及其临床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开发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脏年龄预测模型,并探讨其在各类心电图数据集上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在评估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的潜力。方法:首先利用PTB-XL公开数据库的12导联心电图和相应年龄数据,设计了一种结合多尺度Transformer网络和Inception架构的双流网络模型,提升心脏年龄预测的性能。接着,使用SPH数据集评估该模型的稳定性,根据心律失常发生率将该数据集分为全健康组、半健康组和异常组,并对模型对于不同组别的心脏年龄预测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探索了该模型在真实世界采集的不同轻、重症房颤患者数据集上的应用。模型性能通过( MAE)、均方根误差( RMSE)、决定系数( R2)、解释方差分数( EV)和相关系数( COR)来评估模型预测与实际标签的平均偏差及相关性。 结果:在PTB-XL数据集中,模型的 MAE和 RMSE分别为7.48和9.43, R2为0.626, COR为0.748, EV为0.633。在SPH数据集中,健康组的 MAE和 RMSE显著低于异常组,且异常组的 R2和 EV显著低于健康组,验证了模型在健康样本上的高准确性,同时表明受试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预测结果与实际年龄的差异越大。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房颤患者,轻症组和重症组的 MAE分别为11.61和12.55,显示了心脏年龄预测准确性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P<0.001),表明预测的心脏年龄与真实年龄差值可作为衡量房颤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结论:基于心电图和神经网络预测的心脏年龄可以作为评估不同心律失常心脏健康程度的指标。本心脏年龄预测模型仅需使用患者的心电图数据,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更为便捷的房颤病情严重程度判别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健康理念下的卫生政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全健康理念下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检索2001 - 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关于全健康理念下的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共纳入英文文献3 515篇,中文文献42篇。采用CiteSpace 5.6.R3软件对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及关键词进行汇总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WoS数据库中,2001年发文量为52篇,2020年为500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CNKI数据库中,第1篇相关论文发表于2009年,至2020年发文量增加到13篇,但总数仍然较少(42篇)。各个国家中,美国发文量(1 385篇)、总被引频次(48 780次)、高被引(被引频次≥10次)论文数(671篇)均最高;瑞士篇均被引频次最高(89.72次);中国发文量排名第5位(160篇),总被引频次(4 643次)、篇均被引频次(29.02次)均排名第8位,高被引论文数较少(82篇)。英文作者合作关系中,以悉尼大学Chris Degeling为首的合作团队规模较大;中文作者合作关系中,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陆家海为首的研究团队规模较大。国家合作方面,法国节点的中心性最大(0.30),中国节点的中心性仅为0.01。新发传染病、人兽共患病和抗生素耐药是英文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人兽共患病、抗生素耐药和食品安全是中文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结论:2001 - 2020年全球的全健康理念下卫生政策研究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新发传染病、人兽共患病、抗生素耐药和食品安全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健康预期寿命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健康预期寿命(HLE)研究是老龄化社会和健康中国建设需求,但我国尚未制定具体政策目标值,也未官方公布过HLE。需建立HLE指标体系,指导HLE测算和研究。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融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健康和主动健康理念,在梳理国际现有HLE指标体系基础上,基于WHO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和国际疾病分类框架,提出了多维度HLE指标体系概念框架和指标结构。概念框架包括基本的身体、心理、行为、社会和环境健康5个维度,同时增加测量残障程度的综合指标“失能指数”。以此为基础,提出HLE主要健康测量指标的框架,包括行为因素、生理和病理原因、残障、功能受限、失能和死亡,并进一步讨论了HLE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数据类型和来源。本文有助于促进HLE研究和实践,助力老龄化应对和健康中国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发传染病全球大流行的挑战与跨部门综合防控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新发传染病(EID)是指新出现的或既往已经存在但发病率或影响范围迅速增加的传染性疾病.受气候变化、病原体进化等因素影响,EID发生频率及形成大流行的风险在不断增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疾病的暴发已经对全球健康、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这些疾病的全球大流行不仅直接影响人类健康,还给经济发展、贫困减少和教育等方面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应对EID的挑战,国家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防控策略,包括降低病原体溢出风险、建立综合性监测与预警系统、协调部门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以及以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开展跨部门联防联控.当下EID防控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总结EID大流行所带来的挑战、国家及国际层面的应对防控策略以及当前防控的进展和具体案例,为将来应对EID大流行提供经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蜱及蜱传疾病研究领域发展趋势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比较分析国内外近20年蜱及蜱传疾病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发展前景,为我国蜱及蜱传疾病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WoS)检索200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有关蜱及蜱传疾病文献,使用CiteSpace6.2.R2对关键词、作者、机构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后纳入中文文献944篇,英文文献27 428篇.国内外蜱及蜱传疾病主题文献量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英文文献数远超过中文文献.国内研究热点为森林脑炎、莱姆病、非洲猪瘟、长角血蜱、草原革蜱等;国外研究热点为莱姆病、森林脑炎、埃立克体病、无形体病、蓖子硬蜱、微小扇头蜱等.国内外研究热点整体方向一致,但又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国内研究前沿依旧侧重于森林脑炎、巴贝虫病、非洲猪瘟等疾病,并逐渐将分子技术应用于蜱传病原体检测等;国外研究前沿侧重于分子检测、疫苗、复合感染诊断等.结论 近20年,蜱及蜱传疾病造成的疾病负担越来越重,国内外均在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将多学科前沿技术和One Health(全健康)理念应用于蜱及蜱传疾病的防控.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处于世界前列.但我国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与国外相比,仍需扩大先进技术的应用、完善与其他各国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以全健康理念为防治我国蜱及蜱传疾病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全健康理念的气候变化下人兽共患病防控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19
人兽共患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气候变化通过影响病原体、宿主、媒介和人类活动加速人兽共患病的溢出与传播,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本文概述了气候变化对人兽共患病传播的影响,并基于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探讨高效的应对策略,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人兽共患病风险,促进人类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