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联体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背景 医联体建设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医疗服务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研究显示,医联体建设可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但各整合要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并探究医联体背景下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 年 12 月,采用课题组自行编制的结构化问卷对成都市参与了医联体建设的 381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人员配置、门诊和住院服务、医联体建设情况等,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发放及回收问卷.以在岗职工数、注册全科医生数、床位数、门急诊人次、入院人次、病床使用率 6 项指标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采用秩和比法将 381 家机构的服务能力分为 3 档,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381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位在岗职工数为 54(48)人,中位注册全科医生数为 4(8)人,中位床位数为 50(50)张,中位门急诊人次为 49 460(60 317)人次,中位入院人次为 1 440(2 071)人次,中位病床使用率为68.43%(45.18%).依据秩和比,服务能力被评价为好、中、差的机构分别有61家(16.0%)、260家(68.3%)、60 家(15.7%).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构建筑面积及与医联体内机构合作开展教学查房、远程读片情况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四川省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较好,机构建筑面积及医联体帮扶方式中的教学查房、远程读片会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澳大利亚门诊医疗保险制度及借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澳大利亚健康保险制度中注重公平性和高效性的特征,使其成为了世界健康保险制度中的一种重要模式.文章介绍澳大利亚门诊医疗保险制度,以期为国内正在开展的门诊统筹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其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包括逐步推行门诊医药分开管理,分别设计医保政策;因地制宜地推行门诊全科医生首诊制;门诊统筹的封顶线不宜设计过低,并对弱势群体实施一定的倾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北京天坛医院-丰台区智慧家医工作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推进家庭医生服务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与丰台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遴选26名社区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合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北京天坛医院-丰台区智慧家医工作室,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一体化的健康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患者的远程预约和信息共享,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继续教育培训,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松散型区域医疗联合体合作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健康管理视角下多重慢病患者用药安全与药物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重慢病患者群体逐渐扩大。这些患者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增加了用药错误的风险,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新时代健康管理背景下,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已成为核心任务。对于居家多重慢病患者的用药管理,不仅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科医师肩负的重要职责。为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通知》,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多重慢病患者面临的用药不当风险以及用药安全现状和挑战,并从健康管理视角提出相应的用药管理策略,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总编导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组织下,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专家组共同编写的《细菌性毛囊炎、疖、痈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在本期刊出。细菌性毛囊炎、疖、痈为常见、多发、普遍存在的疾病,并且患者常常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提升全科医师对其防治能力非常必要。指南既强调预防为主,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也具体阐述了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同时指出局部治疗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探讨乡村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乡村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特征。方法:该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提取乡村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特征,并对全国范围内的18名乡村全科医生进行行为事件访谈,访谈于2019年1—4月进行。根据访谈结果对胜任力特征条目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取乡村全科医生鉴别胜任力和基准胜任力。结果:共获得约4.6万秒的访谈录音和约17.5万字的访谈文本,提取得到“敬业精神”“利他主义和奉献精神”“具有爱心和同情心”“出诊服务”“良好关系的建立”“成就导向”“有自己的专长”“主动了解社区人口动态及健康状况”8项鉴别胜任力,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基本医疗操作技能”“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中医诊疗能力”“社区合理用药”“转诊服务”“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和评价”“社区重点人群保健”“了解医疗卫生体制及相关政策”“急诊急救处理能力”10项基准胜任力。结论:该研究初步得到了乡村全科医生岗位的8项鉴别胜任力和10项基准胜任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我效能联合系统化情绪干预对急诊科护士医疗暴力应对能力、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联合系统化情绪干预对急诊医学中心护士医疗暴力应对能力、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中心36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4月开始对全科护士进行自我效能干预联合系统化情绪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急诊医学中心护士医疗暴力应对能力、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的变化情况。结果:自我效能干预联合系统化情绪干预实施后,护士医学暴力应对能力各维度[诱因识别能力(11.56±2.78)分,现场控制能力(12.37±2.55)分,事后处理能力(13.41±2.68)分]和总评分[(37.52±3.74)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分别为(7.35±2.42)分,(8.42±2.31)分,(8.73±2.27)分,(24.75±3.25)分](均 P<0.05);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34.42±5.24)分]明显高于实施前[(23.76±3.46)分]( P<0.05);护士职业认同感各维度和总评分[(122.43±9.84)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88.25±7.37)分](均 P<0.05);自我效能干预联合系统化情绪干预实施后,护士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24.31±2.65)分]和去人格化[(14.62±2.17)分]两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分别为(38.79±3.73)分,(23.14±2.32)分],个人成就感维度评分[(41.35±3.84)分]明显高于实施前[(32.62±3.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自我效能联合系统化情绪干预可有效提升护士医疗暴力应对能力,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水平和职业认同感,减轻护士职业倦怠的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全科医生团队线上咨询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为缓解三级医院门诊特别是发热门诊的压力、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生团队开展了互联网线上全科首诊咨询工作。现对该模式的工作流程及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互联网+全科"线上首诊咨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的不了情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世纪60年代初,我自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在附属中山医院内科工作,当时中山医院院长林兆耆教授发起组织华东肝癌研究协作组,开展肝癌的临床研究工作,我曾有机会跟随林教授做一些具体的肝癌医疗工作。1967—1977年工作中断,后遵从周总理的号召,中山医院成立内外科结合的肝癌研究组,我被内科委派参加,成为一名专职从事肝癌临床研究的内科医生。所以我说我是一个很专科的专科医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基层医生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老年人群罹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后有较高的重症、住院和死亡风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保障其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基于近三年来国内外对老年COVID-19诊断治疗指南、共识和所积累的经验,我们组织国内老年医学、公共卫生、中医学专家和基层全科医学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对老年人COVID-19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指标监测、居家及基层治疗、合理用药、中医药治疗、恢复期康复和疫苗接种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对老年COVID-19重症化的危险因素以及转诊指征进行了清晰界定,就应对老年人COVID-19的基层分级管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路径。本共识旨在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具备科学、规范管理老年人COVID-19的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老年人COVID-19的重症率和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