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循证和中医理念的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循证医学与中医理论的结合,构建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方案,以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方法 基于循证护理的方法,检索、评价、汇总国内外关于中医理念下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护理的最佳证据,构建中医理念的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方案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 18名专家开展 2轮函询,通过专家小组会议的形式进行第 3 轮意见征询,最终确定方案各级条目.方案包括乳腺癌疲乏筛查、健康教育、个性化疲乏管理等措施.结果 本研究共 18 名专家全程参与 2 轮函询和 1 次专家小组会议,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 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 0.86、0.86;Kendall's W值分别为 0.08(x2=19.89,P=0.13)、0.15(x2=90.99,P<0.001),经专家小组会议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结论 基于循证医学与中医理念构建的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方案,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互联网+全程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以泌乳生理为理论基础的基于互联网+全程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2月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产检至分娩的198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纳入9 9名产妇.试验组采用基于互联网+全程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产后3 d内哺乳或挤奶频率、乳头疼痛发生率、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未出现脱落.试验组产后3 d、14 d、42 d、4个月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按是否母婴分离进行分层分析,试验组产后42 d、4个月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后3 d内哺乳或挤奶频率、乳头疼痛发生率、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泌乳生理为理论基础的基于互联网+全程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剖宫产产妇泌乳行为的依从性,促进泌乳建立,从而显著提高其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程护理优化方案对内镜下行内痔套扎术围手术期患者疼痛指数、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镜下行内痔套扎术围手术期应用全程护理优化方案对患者疼痛指数、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内镜下行内痔套扎术治疗的内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与观察组(全程护理优化方案干预),每组35例.记录并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情况[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肛门坠胀感、水肿、术后出血、尿潴留].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2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四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四个维度评分均提高,观察组干预后物质生活、躯体、心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 内镜下行内痔套扎术围手术期应用全程护理优化方案可降低患者疼痛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胎盘早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构建胎盘早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研究团队,采用专家小组讨论法,在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因素基础上,从模拟教学设计特点、教学实践活动和预期结果3个方面构建平台,根据胎盘早剥典型案例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校2019级54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练习和考核中应用,收集教学平台使用情况、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及学生评价等数据.结果 构建的胎盘早剥实验教学平台包含练习培训、知识掌握程度考核、评价反馈3个部分,内含培训模块12个和考核模块20个,人文关怀内容融入在多个模块中.全程实验耗时(43.39±6.91)min;54名护理本科生平台考核成绩得分(82.68±10.31)分,其中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人文关怀考核的项目均分分别为(4.03±0.64)分、(4.20±0.70)分、(4.30±1.13)分;发放平台使用评价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护理本科生对平台使用满意度、自信心、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评分分别为(4.27±0.61)分、(3.89±0.52)分、(3.92±0.59)分.结论 基于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和胎盘早剥学习大纲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丰富了学生的实验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掌握人文关怀要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院内外全程跟踪护理在改善MHD患者血管通路中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院内外全程跟踪护理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通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MHD患者80例,按入院收治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内外全程跟踪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干预后比较两组MHD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血管通路再循环率〔血尿素氮再循环率和血肌酐再循环率〕、透析充分性水平〔spKt/V(单式模式Kt/V)、残肾肾小球滤过率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ion,GFR)和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URR)〕及并发症发生率〔下肢多动综合征、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心力衰竭〕。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HD患者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HD患者的血尿素氮再循环率、血肌酐再循环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HD患者的spKt/V、URR高于对照组,残肾GF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MHD观察组患者下肢多动综合征、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院内外全程跟踪护理可以改善MHD患者血管通路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透析充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全程无缝连接护理对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病耻感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全程无缝连接护理对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病耻感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为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微信互动平台予以全程无缝隙连接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应对方式、病耻感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评分是(19.03±0.13)分,较对照组的(16.26±0.78)分高,实验组屈服维度评分是(8.19±0.16)分,回避维度是(14.08±0.23)分,分别较对照组的屈服维度(9.16±0.18)分、回避维度(15.71±0.53)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耻感评分较对照组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全程无缝连接护理可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减轻病耻感,进而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患者心理应激状态、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患者心理应激状态、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结肠息肉内镜治疗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应激状态〔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及舒适度〔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记录术后胃肠道功能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IES-R评分和HADS中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 P<0.05),且观察组IES-R评分和HADS中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GC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 P<0.05),且观察组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患者舒适和胃肠功能恢复,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张口锻炼自我管理联合全程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张口锻炼自我管理联合全程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该院行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联合组患者采取张口锻炼自我管理联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且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联合组患者各维度依从性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 P<0.05)。 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采取张口锻炼自我管理联合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程护理模式应用于毒蛇咬伤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模式用于毒蛇咬伤患者急救和康复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为常规护理组,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为全程护理组。记录肿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蛇伤创口愈合时间等临床治疗指标,评价患者蛇伤创口疼痛反应程度,评估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状况,评价蛇伤临床疗效水平,观察患者创口感染情况,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全程护理组患肢肿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蛇伤创口愈合时间[(5.54±0.69)d、(7.36±0.84)d和(15.32±1.69)d]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6.93±0.74)d、(10.28±1.15)d和(20.56±2.17)d]( t=5.14、5.92、6.30,均 P < 0.001);全程护理组护理7 d后VAS评分为(1.64±0.29)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25±0.37)分( t=6.24, P < 0.001);全程护理组出院时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 t=6.83、7.25,均 P < 0.001);全程护理组患者蛇伤治疗总有效率(93.77%)与常规护理组(9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46, P=0.495);而全程护理组患者蛇伤治愈率(68.46%)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54.62%)(χ 2=5.26, P=0.022)。全程护理组蛇伤创口感染发生率(1.54%)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6.92%)(χ 2=4.65, P=0.031)。全程护理组护理总体满意度(97.69%)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92.31%)(χ 2=3.96, P=0.046)。 结论:对毒蛇咬伤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缩短患者康复周期,缓解疼痛反应,改善心理状况,减少伤口感染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叙事护理为指导的全程心理护理在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以"叙事护理"为指导的全程心理护理在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叙事护理"为指导的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CIK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个别出现发热、皮肤瘙痒及皮疹、乏力困倦、关节肌肉酸痛等1种或几种不良反应,但症状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或自行缓解,未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异常病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和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KPS评分以及EORTC QLQ-C30量表各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叙事护理"为指导的全程心理护理增强了恶性肿瘤患者对CIK生物免疫疗法的信心,有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对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